- 年份
- 2024(7899)
- 2023(11448)
- 2022(10196)
- 2021(9595)
- 2020(8278)
- 2019(19446)
- 2018(19347)
- 2017(38579)
- 2016(20759)
- 2015(23603)
- 2014(23595)
- 2013(23642)
- 2012(21770)
- 2011(19390)
- 2010(19864)
- 2009(18560)
- 2008(17917)
- 2007(15635)
- 2006(13820)
- 2005(12323)
- 学科
- 济(84552)
- 经济(84450)
- 管理(63775)
- 业(62346)
- 企(52448)
- 企业(52448)
- 方法(44206)
- 数学(38561)
- 数学方法(38254)
- 财(25713)
- 中国(23657)
- 农(21443)
- 业经(17800)
- 务(17475)
- 财务(17413)
- 财务管理(17340)
- 制(17225)
- 企业财务(16588)
- 贸(15982)
- 贸易(15968)
- 学(15953)
- 易(15507)
- 地方(15481)
- 农业(14197)
- 技术(13627)
- 银(13487)
- 银行(13455)
- 和(13095)
- 融(12828)
- 金融(12827)
- 机构
- 大学(301575)
- 学院(298245)
- 管理(123559)
- 济(121054)
- 经济(118458)
- 理学(107641)
- 理学院(106569)
- 管理学(105078)
- 管理学院(104541)
- 研究(91889)
- 中国(71010)
- 京(64471)
- 财(59936)
- 科学(54596)
- 财经(48637)
- 所(45102)
- 经(44224)
- 中心(41757)
- 江(41719)
- 业大(41554)
- 农(41191)
- 北京(40744)
- 研究所(40241)
- 范(37074)
- 师范(36788)
- 财经大学(36442)
- 经济学(36382)
- 州(34396)
- 商学(33826)
- 商学院(33503)
- 基金
- 项目(199391)
- 科学(156956)
- 研究(148127)
- 基金(145831)
- 家(124983)
- 国家(123958)
- 科学基金(107533)
- 社会(93421)
- 社会科(88659)
- 社会科学(88635)
- 基金项目(78338)
- 省(76293)
- 自然(69857)
- 自然科(68154)
- 自然科学(68139)
- 教育(68138)
- 自然科学基金(66933)
- 划(64060)
- 编号(61501)
- 资助(61019)
- 成果(49976)
- 部(45455)
- 重点(43560)
- 创(41127)
- 发(40965)
- 课题(40835)
- 教育部(39594)
- 人文(39034)
- 项目编号(38841)
- 科研(38398)
- 期刊
- 济(128287)
- 经济(128287)
- 研究(90993)
- 中国(53706)
- 财(46020)
- 管理(44436)
- 学报(42624)
- 科学(39109)
- 农(35995)
- 大学(32825)
- 学学(30811)
- 教育(29644)
- 融(26874)
- 金融(26874)
- 农业(25251)
- 技术(24178)
- 财经(23639)
- 经济研究(21211)
- 业经(20974)
- 经(19894)
- 问题(17378)
- 理论(16436)
- 图书(15284)
- 实践(15059)
- 践(15059)
- 技术经济(14602)
- 商业(13913)
- 贸(13863)
- 现代(13630)
- 财会(13409)
共检索到431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忠莲 徐政旦
根据 2 0 0 2年 1月 7日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要求 ,上市公司可以按照股东大会有关决议成立审计委员会。成立审计委员会的良好动机是审计委员会有效发挥作用的基础 ,因此 ,本文对我国 382家成立审计委员会的动机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发现 :我国公司成立审计委员会只是受董事会和外部董事的影响 ,不具有提高财务报告质量的动机 ,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谢永珍
国外机构以及相关学者的研究认为,审计委员会应在监督财务报告、管理内部审计、审核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发挥作用,中国证监会还特别强调除此以外的对公司重大关联交易事项的审计。本文以对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调查为依据,对审计委员会的治理效率进行了系统的实证观察。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在维护信息披露的质量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防止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维护关联交易的规范性以及确保上市公司财务安全性等方面没有发挥显著作用。目前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设置是外部制度约束的结果。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樊子君 刘明辉
本文简要回顾了公司审计委员会的发生、成长及现状,对公司审计委员会产生动力的观点进行归纳。从企业的成长、法人权力在市场和社会中的扩张、公司经济权力与政治权力的日益融合、企业社会责任的增强、专家体制下分散决策等方面,证明公司了审计委员会是公司与社会之间的一个权力制衡器。
关键词:
公司 审计委员会 政治视角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李补喜 王平心
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本文从审计费用率视角研究了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对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本文发现,在设立审计委员会的样本和未设立审计委员会的样本之间,董事会的规模和独立性、独立董事规模和报酬存在显著差异,且这些变量及独立董事规模、审计任期与审计费用率的相关性不同。结果表明,审计委员会在加强独立董事责任和董事会、外部审计师独立性的同时,也改善了公司内部控制系统,但整体上并没有改变审计师的任期。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司茹
审计委员会被赋予了对企业会计、审计的监督权,对审计委员会治理效率的研究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问题。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处于自愿设立阶段,信息披露内容简单。受到信息披露的限制,本文把审计委员会作为一个整体,以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对审计委员会的治理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审计委员会在治理财务报告方面并没有发挥明显作用,因此提出了提高审计委员会治理效率的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审计委员会 治理效率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圆 周兰
基于我国A股市场2005—2007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保证了会计信息相对可信的前提下,在控制了影响审计质量的相关变量后,已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在选择了大事务所下,审计委员会成员活跃性与审计质量正相关,审计委员会成员独立性和专业性与审计质量无明显的线性关系,表明审计委员会的治理效率还有待提高。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斌 陈凌云
当前,国内外监管政策日益重视审计委员会在保障财务报告质量中的作用。事实上,审计委员会是否已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是一个实证检验的问题。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发布年报补丁的概率比较低,与此同时,随着审计委员会独立性的增强、权威性的提高、主任委员独立性的增加,公司发布年报补丁的概率进一步降低。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已设立的审计委员会能有效地发挥提高财务报告质量的作用。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审计委员会特征 年报补丁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乔春华
审计委员会的定位在国内外都存在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国内理论界在审计委员会定位方面提出意见 ,基本观点是 :审计委员会实质上不是内部审计 ;它不属于公司管理 ,属于公司治理的要素 ;审计委员会是负责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沟通 ,是对董事会负责的监督监督者的机构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公司治理 内外审计沟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跃堂 涂建明
本文基于2002~2004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设立及其正常运转的基本数据,并立足于《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所赋予审计委员会的基本治理职能,以审计意见和事务所变更为反应变量,对审计委员会治理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更不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这一结果证实审计委员有效履行了财务信息质量控制和沟通协调的职能,并从审计质量的层面反映了监管层推进上市公司治理制度改革的政策效应。研究没有发现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和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之间存在相关性,因而本文没有获得审计委员会实现有效监督职能的证据。本文还认为,现行的年度报告对审计委员会等董事会下设专业委员会活动和履职情况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厉国威 励雯翔
随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治理理念和治理环境均有很大的变化。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至关重要的子系统,也面临着体制转型以适应新环境、履行新职责的现实要求。为此我们党对国家审计管理体制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其中,中央审计委员会的成立进一步加强了党对国家审计工作的领导,同时也为我国向独立型国家审计体制转型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可能。文章通过研究中央苏区时期审计体制的做法,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现行独立型审计体制的经验,试图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立型审计体制,衔接新时代独立型监察体制,进而实现新的历史方位下中国审计的新担当。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清华 田高良
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对审计委员会制度的自愿性治理需求这一特殊视角,系统地考察了蕴蓄不同代理成本的终极控制人特征对审计委员会需求的决定方式与后果。实证研究发现:(1)第一大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比例(V)与审计委员会(AC)的引入概率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但在现金流量权与控制权分离严重(CV≥20%)的公司中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其现金流量权比例(C)与审计委员会的引入概率之间表现为正相关关系,但并不显著;(2)给定终极控制权比例(V),其对审计委员会需求的抑制作用,在终极控制人的不同产权性质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政府控制的公司比非政府控制的公司更为显著,地方政府控制的公司比中央政府控制的公司更为...
关键词:
终极产权 控制方式 审计委员会 治理需求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万宇洵 杨朋 黄文雅
审计委员会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机构,其组成成员是审计委员会发挥效能的关键因素。因此,应由能代表政府意志、大股东意志和中小股东意志等多方利益的主体选择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成员。审计委员会成员实际上应该具备经理人的身份特质;作为审计委员会成员应具备相应的素质要求;其选择形式与他们的选择主体密切相关。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雄元 管考磊
审计委员会制度是我国继引进监事会制度后又一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大举措。本文旨在检验这一制度是否提高了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以及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的审计委员会特征。我们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专业性、活跃性以及平均受教育年限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审计委员会的专业性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审计委员会的开会次数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审计委员会成员的学历水平与信息披露之间也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我们的结论证实了独立的和高学历的审计委员会能够提高信息披露质量,而包含财务专家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华伦 王海茸 杨曦 王磊
本文从盈余管理角度出发,以2003—2005年全部上市公司作为初选样本,运用多变量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独立董事以及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检验。结果发现,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不相关或者正相关,表明独立董事对盈余管理并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和抑制作用;审计委员会的设置情况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表明审计委员会对盈余管理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随机消耗系数矩阵 经济崩溃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秀丽
审计委员会在公司治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对审计委员会作用的预期具有较为明显的趋同性。本文从唯一可以观察审计委员会活动的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入手,来分析审计委员会履职情况。本文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对审计委员会的信息披露并不充分,更缺少对审计委员会履职活动的说明,我国应当通过增强审计委员会的信息披露来促进审计委员会功能的发挥。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审计委员会 信息披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