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72)
2023(11450)
2022(10267)
2021(9654)
2020(8293)
2019(19304)
2018(19262)
2017(38980)
2016(20777)
2015(23531)
2014(23479)
2013(23615)
2012(21743)
2011(19597)
2010(19559)
2009(18123)
2008(17872)
2007(15806)
2006(14021)
2005(12429)
作者
(59716)
(48982)
(48965)
(46473)
(31396)
(23468)
(22235)
(19218)
(18608)
(17603)
(16871)
(16329)
(15437)
(15375)
(15195)
(14976)
(14604)
(14599)
(14156)
(13990)
(12022)
(11995)
(11904)
(11057)
(10967)
(10890)
(10850)
(10808)
(9773)
(9529)
学科
(86162)
经济(86060)
管理(65151)
(63684)
(53713)
企业(53713)
方法(44777)
数学(39728)
数学方法(39423)
(26527)
中国(22890)
(21536)
(18288)
财务(18230)
财务管理(18192)
业经(17855)
(17592)
企业财务(17437)
(16341)
贸易(16331)
(15860)
(15668)
地方(15329)
(14780)
银行(14748)
农业(14172)
(13940)
(13622)
金融(13621)
技术(13175)
机构
大学(304210)
学院(300750)
管理(125013)
(123990)
经济(121418)
理学(108733)
理学院(107652)
管理学(106178)
管理学院(105618)
研究(93569)
中国(73041)
(63976)
(61044)
科学(55062)
财经(49396)
(45617)
(44937)
中心(43010)
业大(41823)
(41785)
(41458)
研究所(41061)
北京(40825)
经济学(37685)
(37151)
财经大学(37078)
师范(36863)
(34443)
经济学院(34414)
商学(34134)
基金
项目(201356)
科学(158890)
研究(149294)
基金(148011)
(126724)
国家(125705)
科学基金(109236)
社会(94778)
社会科(89981)
社会科学(89960)
基金项目(79347)
(76639)
自然(70937)
自然科(69223)
自然科学(69208)
教育(68442)
自然科学基金(68001)
(64622)
资助(62088)
编号(61455)
成果(49738)
(46005)
重点(43818)
(41555)
(41452)
课题(40686)
教育部(40125)
人文(39509)
项目编号(38730)
创新(38690)
期刊
(130482)
经济(130482)
研究(91196)
中国(48786)
(46117)
管理(45095)
学报(42879)
科学(39471)
(36373)
大学(33049)
(31289)
金融(31289)
学学(31111)
教育(28841)
农业(25228)
财经(24440)
技术(24394)
经济研究(21297)
业经(21180)
(20566)
问题(17690)
理论(17327)
实践(15882)
(15882)
图书(15091)
技术经济(14943)
(14280)
商业(14129)
现代(13853)
科技(13170)
共检索到432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杰群  齐新宇  赵庆  胡延坡  
本文基于Duffie和Singleton分析技术,对5只国债和5只公司债券(2008-2009年)在扩展卡尔曼滤波拟极大似然估计法下实证研究的结论是:中国公司债券信用溢价近期斜率为负,国债与公司债券利率期限结构的斜率都偏小,中国债券收益率曲线过于平滑,长期债券收益率与短期债券收益率相差微小;债券信用溢价与股市大盘指数收益率、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增长率以及债券指数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公司债券信用溢价与无风险利率溢价利率期限结构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公司债券信用溢价与层次的货币供应增长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我国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有较强的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翁舟杰  刘思妤  
本文修正"息票效应"和"税收效应"拟合国债收益率曲线,计算信用价差,并用来实证检验2006—2017年我国公司债券信用评级质量。通过对债券信用评级的一致性和及时性实证研究发现,在我国债券市场评级结果存在整体偏高,信用评级对违约事件预警有限的背景下,债券信用评级仍能提供一定的增量信息,但评级质量总体不乐观。一致性检验发现,更高的债项评级对应着更低的信用价差区间,但各评级所对应信用价差区间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及时性检验发现,债券信用评级的调升和调降都对债券信用价差具有显著影响,且评级调降对信用价差上涨的影响效应更显著。同时,评级调升和调降滞后于市场信息,但调整公告仍提供了新的增量信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闵晓平  严武  桂荷发  王磊  
从流动性溢价角度解释"信用价差之谜"已成为信用风险和公司债券研究的一个最新内容。目前有关公司债券流动性溢价问题的研究,可以从流动性水平效应和流动性风险效应两个角度展开。基于动态期限结构模型的发展,在信用风险模型中综合考虑流动性水平和风险效应,以及考虑各种市场摩擦因素是未来公司债券流动性溢价研究的发展方向。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许屹  
信用利差是信用债券定价的决定性因素。国内外很多文献表明,违约风险只能解释信用利差的一小部分,而税收、流动性及系统风险对信用利差也有很大影响。本文基于中国公司债券月度面板数据,研究了市场系统风险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系统风险对信用利差影响显著,信用债券和股票市场的收益有一定的联动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许屹  
信用利差是信用债券定价的决定性因素。国内外很多文献表明,违约风险只能解释信用利差的一小部分,而税收、流动性及系统风险对信用利差也有很大影响。本文基于中国公司债券月度面板数据,研究了市场系统风险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系统风险对信用利差影响显著,信用债券和股票市场的收益有一定的联动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闵晓平  罗华兴  
基于Fama-French股票三因子和债券两因子的线性多因子定价模型,用Fama-mac Beth方法对公司债流动性溢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违约溢价和期限溢价外,公司债收益内含流动性水平及其风险也导致流动性溢价。在正常时期,流动性风险导致的溢价较小,但在流动性和/或信用危机期间,流动性风险会引致违约溢价,信用风险也会引致流动性溢价。流动性效应和违约效应之间存在正反馈环。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闵晓平  
在公司债券定价模型中,嵌入流动性动态过程,应用蒙特卡洛数值模拟对公司债券流动性溢价规模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债券价格中存在显著的流动性溢价;流动性水平和流动性弹性显著影响流动性溢价,而流动性风险对流动性溢价影响非常小;流动性水平对流动性溢价的影响取决于流动性弹性;市场流动性危机下,流动性水平低,流动性弹性差,公司债券流动性溢价出现急升现象。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叶宗伟  熊鹏  
本文通过对中美公司债券市场的比较研究表明我国公司债券的发展严重滞后,在分析了我国公司债券滞后发展的原因的基础上借鉴美国公司债券市场的经验,对发展我国公司债券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詹正茂  陈刚  廉晓红  
公司债券市场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自身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公司债券市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本文研究了具体而可行的措施来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公司债券市场,以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郑秀君  魏文静  
信用评级是公司债券的定价基础。目前,我国公司债券发行数量少,信用评级发展较晚,在实践操作运行中往往流于形式,信用风险无法评估。为促进我国公司债券信用评级的发展,应分立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并建立符合我国特点的信用评级标准和信用评级机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高强  邹恒甫  
在企业债券步入暮年、公司债券方兴未艾之际,本文研究和比较了它们在历史价格、无风险利率、宏观经济、公司基本面和利息支付等方面的信息有效性。我们发现:整体来看,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的信息有效性还比较低,具体而言,历史价格、无风险利率、利息支付等方面的有效性很低,公司基本面方面的有效性较高,宏观经济方面的有效性不能判断;分别来看,公司债券的信息有效性则全面地高于企业债券。本文的研究表明,我国在公司债券方面开展的金融体制改革是成功的,同时,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仍存在许多套利机会值得投资者关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宝臣  马志茹  苏云鹏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公司债券流动性风险测度指标,引入M-Copula函数和Markov机制转换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公司债券的流动性风险与信用利差的关系。结果表明,M-Copula函数与Markov机制转换模型的实证结果一致。具体如下:公司债券的流动性风险对信用利差的影响是一个动态的非线性过程;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非对称尾部相关性,其中上尾相关性较高,即熊市时期流动性风险和信用利差同时增大的概率高于牛市时期,且熊市时期流动性风险对信用利差的影响程度显著高于其他时期。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何志刚  邵莹  
基于2007年4月至2009年9月的周数据,就次贷危机时期流动性风险对我国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变化与非流动性指标之间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且在控制其他变量之后该结果依然是稳健的,说明流动性风险已融入我国公司债券信用利差中。尤其是在次贷危机背景下,流动性风险对信用利差的影响显著增强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叶宗伟  王卫梅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公司债券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国债、金融债以及股票市场的发展,与国际债券市场的发展也背道而驰,这种状况对我国经济的宏观和微观层面都造成了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试图对发展我国的公司债券提出有益的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