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27)
2023(15499)
2022(13505)
2021(12879)
2020(10879)
2019(25212)
2018(25236)
2017(48692)
2016(26401)
2015(29863)
2014(30125)
2013(29987)
2012(27577)
2011(24791)
2010(25432)
2009(23652)
2008(23647)
2007(21017)
2006(18824)
2005(17177)
作者
(76186)
(62666)
(62484)
(59821)
(40144)
(30014)
(28613)
(24393)
(23775)
(22846)
(21336)
(21178)
(20026)
(19968)
(19578)
(19282)
(18556)
(18467)
(18074)
(17962)
(15823)
(15365)
(15203)
(14379)
(14117)
(14113)
(14056)
(14014)
(12808)
(12167)
学科
(102356)
经济(102207)
管理(83804)
(74529)
(63421)
企业(63421)
方法(45313)
(38556)
数学(38171)
数学方法(37713)
中国(30864)
(27551)
(27517)
业经(23413)
(22613)
(20756)
财务(20682)
财务管理(20618)
(20437)
银行(20396)
企业财务(19572)
地方(19557)
(19413)
理论(19378)
(18570)
(18551)
贸易(18538)
(18186)
金融(18182)
(18021)
机构
大学(380940)
学院(376545)
(150586)
管理(147602)
经济(147180)
理学(126229)
研究(125406)
理学院(124858)
管理学(122785)
管理学院(122090)
中国(97044)
(82383)
(81968)
科学(74919)
(63118)
财经(61171)
(56626)
中心(56418)
研究所(56356)
(55894)
(55226)
北京(52818)
业大(52509)
(49126)
师范(48732)
经济学(45638)
(45500)
(45498)
财经大学(45209)
农业(43467)
基金
项目(245014)
科学(191441)
研究(183476)
基金(176407)
(152274)
国家(151009)
科学基金(129061)
社会(114627)
社会科(108518)
社会科学(108490)
(94417)
基金项目(93114)
教育(84438)
自然(81761)
自然科(79761)
自然科学(79743)
(79364)
自然科学基金(78269)
编号(76455)
资助(72654)
成果(64811)
(54827)
重点(54442)
课题(52564)
(50864)
(50405)
项目编号(47942)
(47871)
教育部(47378)
创新(46992)
期刊
(171506)
经济(171506)
研究(119381)
中国(77447)
(67059)
学报(57272)
管理(56328)
科学(51704)
(50989)
教育(44842)
大学(44163)
学学(41197)
(36846)
金融(36846)
农业(34638)
技术(32324)
财经(30906)
经济研究(27300)
业经(26570)
(26309)
问题(22675)
图书(21530)
理论(19816)
(18081)
实践(17990)
(17990)
技术经济(17602)
(17387)
(17202)
现代(17064)
共检索到5767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伏润民  缪小林  王敏  杨雅琴  
特定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基础使我国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良好的经济系统安全,但这并不能说明没有潜在系统性风险,或未来不会出现系统经济风险。从财政运行视角看,公共财政建立过程中的财政支出扩张、收入不确定、政府债务膨胀等问题已经成为财政安全的隐患,如果财政风险得不到有效的预警与及时的化解,由财政危机引发整个社会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将极其严重。为此,本文在重塑我国公共财政安全内涵理念的基础上,从监测、预警和保障三个角度,构建我国公共财政安全监测预警机制的理论框架。最后,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美芳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财政改革目标即建立公共财政被正式确立。构建我国公共财政框架必须具有规范化的财政收入,公共化的财政支出,法制化的财政监督和宏观的调控体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和公共财政框架的逐步确立,财政监督应该如何与之相适应,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试从理论、实践、政策的结合上,围绕财政监督的相关重要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今后的改革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海涛  安秀梅  
文章从规范性角度, 分析了有关公共财政体系建立的一些基本问题: 如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逻辑起点, 市场经济政府职能, 公共财政活动范围等。在此基础上, 从公共财政支出体系、收入体系、预算制度创新等方面, 提出了我国公共财政基本框架构建的思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安体富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目前我国正在构建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其中财政支出结构体系是其核心内容。如何改革中国财政支出结构,使其符合公共财政的要求,这需要有坚实的理论支撑。最近,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著名财政学家何振一教授和阎坤博士主编的《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改革》一书,对此进行了新的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在多年从事财政学研究和教学的过程中,财政学方面的著作也见过不少,但从改革支出结构的角度如此全面、系统的研究财政支出的著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植民  杜轩  
在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新时代背景下,脱贫人口返贫是巩固和拓展脱贫成果的重要风险因素。以“收入能力+债务承担能力-最低生活标准支出-突发风险所致支出”形成的收支缺口作为返贫风险信号,从返贫对象监测及识别、返贫风险预警、配套支撑3个方面构建返贫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其中:返贫对象监测层面以收支缺口作为标准,从动力、风险、经济、社会4个维度筛选多维有效指标构建返贫对象识别指标体系;返贫风险预警层面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构建返贫风险预警机制模型,从技术上对监测对象进行鉴定和识别,并发出预警;配套支撑层面则从计算机体系与数据库体系构建、技术创新和返贫风险应对协调机制3个方面进一步完善返贫风险监测预警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贾海彦  韩琭  
国际制度变革和理论研究趋势表明,公共财政风险与养老金制度不再隶属于两个相对封闭的风险系统,复杂的经济社会形势要求必须内外兼顾,全方位、立体化审视二者之间的风险共生现象,进而革新传统的风险防范机制。构建联动性风险防范机制,即对财务类共生风险,将保险精算方法、财政风险矩阵及财务预算与管理技术相结合;对公共类共生风险,寻求联动性的制度革新。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杨春梅  
我国公共财政模式的构建,要划清政府与市场作用的边界,明确政府和财政的职能范围;确定财政的具体支出内容和项目;正确界定和处理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控制公共财政收支规模、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等。西方公共财政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内容。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庞海军  
适应市场经济改革 ,构筑公共财政支出框架是我国下一步财政支出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借鉴西方公共财政理论政策的同时 ,应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通盘考虑。构筑新财政支出框架时 ,既要满足公共财政的一般性要求 ,又要结合我国财政的特殊性要求 ,两者并重 ,不可偏废。在合理界定财政支出职能范围的基础上 ,通过提高支出总量、优化支出结构、加强支出管理 ,构筑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共支出框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克俭  
公共财政论是适应市场经济的财政理论。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是 :公共需要是公共财政的基石 ,公共支出是公共财政的关键 ,公共收入是公共财政的支柱 ,公共决策是公共财政的保障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仲民  
本文以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必要性为背景 ,论述了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风险 ,并提出了这种风险的研究对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安体富  
一、公共财政实质是市场经济财政什么是公共财政,它的涵义是什么?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公共财政”,就是财政,而财政从来都是国家(或政府)财政。这里主要是个翻译的问题。因为不同国家语言表达不一样,有时找不到相互对应的词汇。英文“PublicFi...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余永定  
1998年以来 ,旨在刺激有效需求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我国的一些宏观经济指标迅速恶化 ,有可能对我国的财政稳定造成影响。本文通过建立分析财政稳定问题的理论框架 ,确立了分析财政问题的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的研究表明我国仍有在保持财政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执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余地 ,但债务依存度和偿债率的提高会对利息率的调整产生压力 ,进而影响财政的稳定。所以我们要密切注意利率的变化对财政稳定的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袁国良  
长期以来,人们在研究财政问题时,主要围绕税收和支出对个人、家庭、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政府间事权、财权的划分,转移支付问题的处理等等这样一些问题来进行的。这些问题都表现为具体的财政政策、财政制度,以及它们各自的效应。相对而言,对财政政策和财政制度制订过程的研究则相当缺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