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69)
- 2023(12559)
- 2022(10395)
- 2021(9454)
- 2020(7847)
- 2019(18003)
- 2018(18223)
- 2017(35933)
- 2016(19409)
- 2015(22244)
- 2014(22467)
- 2013(22628)
- 2012(20946)
- 2011(18787)
- 2010(18863)
- 2009(17425)
- 2008(17012)
- 2007(14861)
- 2006(13161)
- 2005(11666)
- 学科
- 济(79736)
- 经济(79651)
- 管理(56424)
- 业(54776)
- 企(43480)
- 企业(43480)
- 方法(36673)
- 数学(31150)
- 数学方法(30832)
- 中国(23762)
- 业经(21986)
- 农(21266)
- 财(19468)
- 学(16043)
- 制(15815)
- 贸(15626)
- 贸易(15617)
- 易(15210)
- 地方(14967)
- 产业(14077)
- 农业(13851)
- 银(13807)
- 银行(13775)
- 和(13562)
- 理论(13488)
- 行(13227)
- 技术(12280)
- 融(12043)
- 金融(12041)
- 环境(11870)
- 机构
- 大学(286557)
- 学院(282954)
- 管理(115877)
- 济(111004)
- 经济(108329)
- 理学(100164)
- 理学院(99076)
- 管理学(97614)
- 管理学院(97069)
- 研究(90609)
- 中国(67844)
- 京(61646)
- 科学(55499)
- 财(52819)
- 所(44480)
- 财经(42199)
- 中心(40865)
- 研究所(40277)
- 农(40139)
- 江(40101)
- 业大(40084)
- 北京(39530)
- 范(38207)
- 经(38182)
- 师范(37931)
- 州(33674)
- 院(33109)
- 经济学(32645)
- 农业(31442)
- 财经大学(31380)
- 基金
- 项目(191238)
- 科学(149514)
- 研究(144113)
- 基金(137170)
- 家(117795)
- 国家(116763)
- 科学基金(100247)
- 社会(89879)
- 社会科(85071)
- 社会科学(85045)
- 省(73968)
- 基金项目(73248)
- 教育(64829)
- 自然(63338)
- 划(62038)
- 自然科(61783)
- 自然科学(61770)
- 编号(61249)
- 自然科学基金(60646)
- 资助(55779)
- 成果(50550)
- 部(41885)
- 重点(41701)
- 发(40722)
- 课题(40658)
- 创(39478)
- 项目编号(38495)
- 创新(36651)
- 国家社会(36198)
- 教育部(36085)
- 期刊
- 济(121519)
- 经济(121519)
- 研究(85556)
- 中国(50000)
- 学报(42253)
- 管理(41765)
- 科学(38254)
- 财(37138)
- 农(35930)
- 教育(32725)
- 大学(32086)
- 学学(29472)
- 农业(25381)
- 融(24098)
- 金融(24098)
- 技术(23793)
- 图书(23473)
- 业经(20760)
- 财经(19913)
- 经济研究(19343)
- 经(16856)
- 问题(16561)
- 书馆(16447)
- 图书馆(16447)
- 理论(15955)
- 实践(14865)
- 践(14865)
- 技术经济(13602)
- 商业(13585)
- 情报(13543)
共检索到412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鑫 王丹 陈则谦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是信息技术环境下文化发展的新形式,有利于拓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文章采用文献计量方法收集并分析2006年-2017年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研究文献,并结合深度阅读得到有关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究受政府和政策驱动明显;核心发文期刊、高产作者和学术合作团体主要来自于图书情报学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究分为六个主题,其研究热点沿着三条线索不断演化。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曹树金 古婷骅 王志红
文章回顾了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与服务的研究,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中的政策、建设模式、建设实践、服务与评价、知识产权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该研究的发展路径和特点。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苗美娟
文章梳理我国2016年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状况。研究热点包括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深化、供给侧改革、社会化参与、均等化建设、绩效评估、图书馆服务,研究呈现出受政策法规驱动明显、以公众为中心、研究内容日渐深化、助推文化扶贫、图书馆公共服务发力强劲、缺少实证研究等特点。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文化扶贫 图书馆公共服务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潘颖 郑建明
[目的/意义]系统梳理近十年国内外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究分布现状,归纳研究主题,总结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向。[研究设计/方法]应用文献调研与可视化方法,揭示相关研究的作者分布、学科分布、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分布现状;围绕服务设施、资源建设、服务均等化、服务利用与服务项目研究5个主题展开分析。[结论/发现]该领域已形成较为核心的团队,呈现以图书情报科学为主,其他学科协同的分布现状,但宏观层面的研究项目数量不足,系统性研究成果缺乏;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标准化、社会化与建设管理,数字资源建设,对于乡村生产生活的作用等主题有待进一步深化。[创新/价值]从研究分布、研究主题方面对国内外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进展进行梳理,总结了研究特征和未来发展方向,为进一步开展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锰 陈雅
"治理"为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效能提供新思路。文章梳理国内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以及文化治理主题的文献,总结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特点,并指出其中的不足。文章认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与"治理"融合,在适应外部情境的变化、实现多主体协调、促进社会驱动与公众驱动共同发展、理顺服务的多元驱动模式与激励机制的逻辑关系、应用新的实证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才能拓展和深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王淼 孙红蕾 郑建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于2016年12月25日公布,于2017年3月1日起施行。保障法对进一步推进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我国公共数字文化的研究持续升温。回顾近年我国公共数字文化的研究发展脉络,本文从公共数字文化概念解析范围三个基本问题入手,深入挖掘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与社会数字文化治理两大研究视角,总结概括目前我国公共数字文化研究的总体发展,归纳其研究特点,并预测未来研究趋势。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沈舒悦 曾粤亮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实施与治理离不开公共政策的引导和规范,剖析中央及地方政府相关政策的内容结构,可为政策优化、参与主体协同推进提供参考。本研究构建“政策工具—政策参与主体”二维分析框架,从我国政府发布的84份关键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政策文本内容和结构进行编码和量化分析。目前存在政策工具应用全面但不够均衡、供给型政策工具中人才培养和资金投入不足、环境型政策工具整体偏弱且效果评价方式单一、需求型政策工具对政府依赖严重等问题;在参与主体方面,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参与多元但作用有限、公众和基层社区主体地位不够突出。据此提出优化策略:形成全方位的政策工具组合格局,在发挥好各级政府作用前提下号召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培养和资金投入、建立全方位效果评估机制、多手段激发社会主体的参与活力。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汝萌 李岱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在数字技术支持基础上的发展和延伸。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从用户反馈来看,仍存在公众的信息素养偏低导致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使用难度增大、宣传推广不到位导致服务利用率不高、现有服务的内容和方式无法满足公众的数字文化需求以及数字资源建设针对性不强、易用性不高等问题。我国可以通过推动宣传推广和信息素养教育的良性循环、强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中的公众参与、加强各个文化服务机构数字资源的互联互通来完善现有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以便更好地满足公众的数字文化需求。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曾粤亮
近年来,随着政策的推动和图书馆业界的探索,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创新。文章从期刊文献、学术专著和科研项目3个方面对2011-2015年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研究成果进行统计梳理;从理论研究、模式构建、资源建设和示范项目实践状况等4个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总结与分析。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马彦飞 陈雅
文章分析了文化服务贫困地区信息资源、基础设施、服务方式、公民文化权利意识以及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中的资源建设与布局要素、服务要素、文化治理主体与政策要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协同扶贫途径,政府主导与社会广泛参与、网络全覆盖与分层推进、重点突破与分类扶持。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数字文化 精准扶贫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沙 郭佩霞
公共产品作为公共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引入到我国学术界的时间不长,其基础理论发展经历了一个多元化的演化过程,其间伴随着多种思想、学科的交叉与针锋。探究其思想渊源与理论演变历程,将有助于对中国特色的公共产品理论框架的构建。本文试图在公共产品思想溯源的基础上,梳理与述评我国公共产品基础理论的发展与演变,力求搭建一个系统的我国关于公共产品基础理论研究的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把握我国目前研究的最近进展,从而促成一个独立的中国特色的公共产品基础理论研究框架的构建。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肖希明 刘巧园
国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实践和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已经历了合作共建阶段、资源共享阶段和知识共享阶段。进入21世纪后,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研究受到特别重视。国外该领域的研究主题广泛,主要涉及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必要性、整合方式、整合技术、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研究特点主要有: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日益受到重视,注重数字资源生命周期管理,关注新兴技术在资源整合中的应用,元数据标准成为研究新热点。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我国应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中的合作机制、元数据标准、新技术应用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加强研究。图1。参考文献50。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徐文哲 郑建明 郝世博
图书馆作为社会文献信息存储中心、科学文化教育中心以及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空间在传播中国优秀文化、践行文化自信的过程中肩负重要使命。文章通过国内外图书馆公共文化传播和交流研究现状的综述、国内外图书馆门户网站的中国文化资源建设现状以及中国文化类资源在亚马逊的销售和读者评价调研3个方面,反映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认可度。研究发现国外图书馆门户网站馆藏中国资源主题丰富、分类细致、展示形式多样化,且国外读者对中国文化类书籍评价较高,对中国文化和价值观认同度较高。
关键词:
图书馆 公共数字文化 文化自信 文化传播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梁心怡 甘佩玄 陈雅
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要素研究对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梳理和归纳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研究现状可为后续研究作好铺垫。对知网上356篇文献进行内容分析,总结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研究的研究热点、研究特点、研究趋势,并在文化数字化战略指导下,结合可及性的内涵进一步分析今后研究应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
文化数字化 公共文化服务 可及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