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91)
- 2023(9851)
- 2022(8355)
- 2021(7598)
- 2020(6787)
- 2019(15572)
- 2018(15317)
- 2017(31072)
- 2016(16561)
- 2015(18908)
- 2014(19005)
- 2013(19189)
- 2012(18162)
- 2011(16378)
- 2010(16888)
- 2009(16646)
- 2008(15996)
- 2007(14672)
- 2006(12965)
- 2005(11957)
- 学科
- 济(73483)
- 经济(73413)
- 业(48418)
- 管理(47892)
- 企(38326)
- 企业(38326)
- 方法(35428)
- 数学(32333)
- 数学方法(32139)
- 融(28087)
- 金融(28085)
- 中国(26770)
- 银(26205)
- 银行(26182)
- 行(25319)
- 财(24340)
- 农(20039)
- 制(18423)
- 贸(15452)
- 贸易(15440)
- 务(15434)
- 财务(15409)
- 财务管理(15373)
- 易(15087)
- 地方(14968)
- 企业财务(14733)
- 业经(14560)
- 农业(13186)
- 学(12369)
- 中国金融(11407)
- 机构
- 大学(248022)
- 学院(246549)
- 济(111016)
- 经济(108778)
- 管理(94479)
- 研究(80845)
- 理学(80784)
- 理学院(79971)
- 管理学(78908)
- 管理学院(78436)
- 中国(69163)
- 财(56003)
- 京(51008)
- 科学(45269)
- 财经(44319)
- 所(40941)
- 经(40067)
- 中心(39343)
- 农(38819)
- 研究所(36656)
- 经济学(36260)
- 江(36177)
- 业大(33348)
- 经济学院(33285)
- 财经大学(33030)
- 北京(32672)
- 农业(30692)
- 州(29799)
- 范(29219)
- 师范(28948)
- 基金
- 项目(153651)
- 科学(120309)
- 研究(114091)
- 基金(112317)
- 家(96149)
- 国家(95367)
- 科学基金(81261)
- 社会(73799)
- 社会科(70245)
- 社会科学(70221)
- 基金项目(59368)
- 省(58845)
- 教育(51801)
- 自然(50026)
- 划(49444)
- 自然科(48845)
- 自然科学(48829)
- 自然科学基金(47975)
- 编号(47140)
- 资助(46903)
- 成果(39104)
- 部(35573)
- 重点(34366)
- 发(33416)
- 创(32026)
- 课题(31210)
- 国家社会(30939)
- 教育部(30885)
- 人文(30105)
- 创新(30022)
- 期刊
- 济(118187)
- 经济(118187)
- 研究(76450)
- 财(43711)
- 中国(42837)
- 融(40891)
- 金融(40891)
- 农(34873)
- 学报(34780)
- 管理(32056)
- 科学(31330)
- 大学(26376)
- 学学(25046)
- 财经(22742)
- 农业(22310)
- 经济研究(20161)
- 经(19492)
- 技术(19388)
- 教育(19093)
- 业经(18549)
- 问题(16935)
- 贸(15485)
- 理论(14218)
- 国际(13805)
- 技术经济(13092)
- 实践(12766)
- 践(12766)
- 统计(12543)
- 商业(12537)
- 图书(11474)
共检索到372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晔 谈毅 冯体一
储蓄是投资的资金来源,投资是储蓄的资金使用;经济和投资的持续增长则扩大了有效贷款需求。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公共投资与国内储蓄、存款、贷款、存贷差之间分别具有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机制,其中公共投资的国内储蓄效应为负,存款、贷款、存贷差效应为正;国内储蓄、存款、贷款、存贷差与公共投资之间只存在单方面的因果关系。
关键词:
公共投资 金融效应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大楷 冯体一
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等领域的公共投资可以增加或减少某些产品的进口需求,教育、科技等投资可以通过产业联动和乘数效应推动某些行业出口的发展,而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在资金筹措上的争夺又会减少某些产业的出口。实证分析表明,公共投资与贸易顺差、进出口总额、进口额之间具有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机制,其中,公共投资的贸易顺差效应为正,进出口总额、进口效应为负;公共投资对贸易顺差增长误差的解释能力较强,而对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增长误差的解释能力有限;从短期来看,进出口总额和进口与公共投资只存在单方面的因果关系。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晔
财政作为一国政府的活动,是政府职能的具体体现,主要有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和宏观经济调控三大职能,而政府各项职能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就是财政收入。作为财政资金循环的起点和前提,财政收入同时又是财政支出的前提和条件。公共投资的资金部分来源于财政收入,同时又是财政支出中的一部分,它既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工具,又是克服某些领域"市场失灵"问题的必要手段。公共投资规模的调整可以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未来的总供给,从而影响社会供求总量;公共投资方向的调整则对经济结构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从而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强 王巍 马铁梦
文章通过Barro内生增长模型测算中国四大经济区域公共投资最优规模,并采用门槛自回归方法估算规模的容错范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基础设施投资、科研教育投资和公共服务投资对各区域经济的本地效应和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相比最优规模,不同公共投资区域配置失衡较严重。其中,三类公共投资均对中部区域经济有推动作用,但是公共服务投资对其相邻地区经济存在抑制作用。东北和西部区域公共投资过剩,应当从基础设施投资入手调整投资规模。东部区域公共投资适中,但是科研教育投资具有正的本地效应和负的溢出效应,且溢出效应大于本地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菊
本文认为,公共卫生支出不仅是政府干预卫生服务市场失灵的手段,而且还通过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等多种途径作用于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与此同时,加强公共卫生支出还可缓解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分配不公平所带来的健康不平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尹庆双 奉莹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开始企稳,经济复苏迹象明显。然而,就业问题却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复苏路上的瓶颈。为了进一步改善投资结构,促进就业增长,本文从就业结构和就业质量两方面分析和评价了我国政府"4万亿"投资方案产生的就业效应,指出目前的投资方案在促进就业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最后提出了改善投资结构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投资 就业结构 就业质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军荣
文章基于IS-LM模型,从理论和实证上分析了政府投资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投资与GDP波动不相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投资对第一、第三产业均没有影响,对第二产业产生微弱影响;比较而言,地方政府投资比中央政府投资对第二产业产生影响要大些。分析还发现,政府投资(地方政府投资和中央政府投资)对第二产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弱化。
关键词:
政府投资 经济周期 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于长革
关于政府公共投资的经济效应,学术界有颇多争论,虽然一系列研究成果发现公共资本与经济增长正相关,但也有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文章运用经济增长理论分析政府公共投资的经济效应,并以中国相关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实证检验得出结果:公共投资与产出正相关。在此基础上,文章根据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运用计量经济模型,估计出我国当前政府公共投资的最优规模,即公共投资占GDP的合理比重为4.5%,公共投资占财政总支出的合理比重为22%左右。
关键词:
政府公共投资 经济效应 最优规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蓓文
本文根据WTO多哈发展议程的有关要求,将金融服务贸易放到投资这一框架中进行考虑,分析了金融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发展的动因,并通过与制造业相比较的方式对其效应进行深入分析,得出金融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经济效应可能为正,而政治效应几乎为负的结论。
关键词:
金融 服务 金融服务 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忠敏 马树才 陈素琼
首先采用Diamond模型对公共投资及各项政府支出对私人投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利用1980~2005年间的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单方程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我国政府支出和公共投资及各项政府支出对私人投资的长短期效应;经验结果表明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看政府支出挤出了私人投资而公共投资则挤入了私人投资,国防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在长期和短期都挤出了私人投资,社会文教支出长期挤入了私人投资,短期挤出了私人投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林毓铭 谭景文
作为美国医疗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医疗保险近年来在市场上占据了相当可观的份额,并显现出强劲增长的态势。文章通过相关文献厘清目前美国公共医疗保险所产生的一系列影响,进而关注美国公共医疗保险的影响情况和溢出效应,并提出在未来研究公共医疗保险时应当着重考虑的方向和突破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由此对我国医疗保险改革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
公共医疗保险 溢出效应 美国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磊 伏玉林 苏畅
基于三要素的成本函数,本文利用1996—2010年20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以能源、交通以及邮电通讯为代表的公共基础设施对产业部门的要素投入数量以及要素投入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共基本设施投入不仅具有降低行业平均成本的作用,而且对行业成本结构具有显著影响。相对于劳动投入,要素投入更加向资本和中间品倾斜。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殷强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我国财政支出逐渐转向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公共投资是政府实现功能的主要渠道。1998年以来,政府提供公共投资的规模有所扩大,如此多的公共资源是否投向了适当的行业,是否满足了社会成员的公共需要?中国公共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恒 邱向前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金融业营业税制结构问题,然后对营业税、增值税为代表的间接税进行了局部均衡分析,再对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最后对完善我国金融税制提出了建议,以期对我国金融税制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
金融税 税负效应分析 税制改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静
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回归是国际潮流。我国曾因混业经营带来金融秩序混乱 ,但“入世”的到来又使我国面临混业的选择。混业经营在我国的实现 ,应分为三个阶段 ,逐步推进。
关键词:
金融业 混业经营 分业经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