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57)
- 2023(8440)
- 2022(7286)
- 2021(6843)
- 2020(6168)
- 2019(14143)
- 2018(13973)
- 2017(28445)
- 2016(15571)
- 2015(17882)
- 2014(18189)
- 2013(18432)
- 2012(17446)
- 2011(15571)
- 2010(15950)
- 2009(15388)
- 2008(15837)
- 2007(14346)
- 2006(12509)
- 2005(11391)
- 学科
- 济(68071)
- 经济(68004)
- 管理(49629)
- 业(46412)
- 企(36958)
- 企业(36958)
- 方法(34203)
- 财(32985)
- 数学(31159)
- 数学方法(30970)
- 中国(20107)
- 农(18743)
- 务(17028)
- 财务(17013)
- 财务管理(16958)
- 制(16249)
- 企业财务(16201)
- 财政(13972)
- 贸(13686)
- 贸易(13682)
- 易(13342)
- 地方(12684)
- 银(12306)
- 银行(12283)
- 业经(12169)
- 学(12062)
- 农业(11598)
- 行(11595)
- 政(11453)
- 融(10990)
- 机构
- 大学(234428)
- 学院(232234)
- 济(102536)
- 经济(100514)
- 管理(89349)
- 理学(76622)
- 理学院(75839)
- 研究(75619)
- 管理学(74837)
- 管理学院(74384)
- 中国(59129)
- 财(58931)
- 京(48417)
- 科学(43619)
- 财经(43002)
- 所(39096)
- 经(38780)
- 农(36389)
- 研究所(34634)
- 江(34608)
- 中心(34510)
- 经济学(32906)
- 业大(31770)
- 财经大学(31612)
- 北京(30931)
- 经济学院(30228)
- 农业(28816)
- 范(27766)
- 师范(27525)
- 州(27341)
- 基金
- 项目(143372)
- 科学(111706)
- 研究(105850)
- 基金(104533)
- 家(89685)
- 国家(88966)
- 科学基金(75485)
- 社会(67885)
- 社会科(64483)
- 社会科学(64460)
- 基金项目(55459)
- 省(54604)
- 教育(48583)
- 自然(46948)
- 划(46006)
- 自然科(45825)
- 自然科学(45808)
- 自然科学基金(44994)
- 编号(43890)
- 资助(43667)
- 成果(36885)
- 部(33530)
- 重点(31914)
- 发(30200)
- 创(29183)
- 课题(28990)
- 教育部(28967)
- 国家社会(28333)
- 人文(28104)
- 科研(27981)
- 期刊
- 济(111722)
- 经济(111722)
- 研究(73099)
- 财(50513)
- 中国(40698)
- 学报(33847)
- 农(31951)
- 管理(30060)
- 科学(29776)
- 大学(25517)
- 学学(24182)
- 融(23507)
- 金融(23507)
- 财经(22316)
- 农业(21097)
- 经济研究(19515)
- 经(19117)
- 教育(18230)
- 技术(18118)
- 业经(17192)
- 问题(16223)
- 贸(14882)
- 技术经济(12501)
- 理论(12425)
- 国际(12109)
- 财会(12065)
- 统计(11959)
- 商业(11813)
- 会计(11557)
- 图书(11197)
共检索到349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晔
财政作为一国政府的活动,是政府职能的具体体现,主要有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和宏观经济调控三大职能,而政府各项职能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就是财政收入。作为财政资金循环的起点和前提,财政收入同时又是财政支出的前提和条件。公共投资的资金部分来源于财政收入,同时又是财政支出中的一部分,它既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工具,又是克服某些领域"市场失灵"问题的必要手段。公共投资规模的调整可以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未来的总供给,从而影响社会供求总量;公共投资方向的调整则对经济结构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从而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中华 谢升峰
实证分析表明 ,我国财政投资在引致消费、流动资产投资及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具有一定需求效应 (小于私人投资的效应) ;在财政投资的供给效应方面 ,以供给总量及资本产出效益来衡量的数量效应是下降的 ,以投资产值结构比衡量的结构效应还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
关键词:
财政投资 需求效 应供给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大楷 冯体一
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等领域的公共投资可以增加或减少某些产品的进口需求,教育、科技等投资可以通过产业联动和乘数效应推动某些行业出口的发展,而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在资金筹措上的争夺又会减少某些产业的出口。实证分析表明,公共投资与贸易顺差、进出口总额、进口额之间具有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机制,其中,公共投资的贸易顺差效应为正,进出口总额、进口效应为负;公共投资对贸易顺差增长误差的解释能力较强,而对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增长误差的解释能力有限;从短期来看,进出口总额和进口与公共投资只存在单方面的因果关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晔 谈毅 冯体一
储蓄是投资的资金来源,投资是储蓄的资金使用;经济和投资的持续增长则扩大了有效贷款需求。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公共投资与国内储蓄、存款、贷款、存贷差之间分别具有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机制,其中公共投资的国内储蓄效应为负,存款、贷款、存贷差效应为正;国内储蓄、存款、贷款、存贷差与公共投资之间只存在单方面的因果关系。
关键词:
公共投资 金融效应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红恒
笔者采用我国实际数据,通过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证明公共财政投入不足是我国居民消费水平过低的重要原因。今后只有在努力提高居民收入、降低利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同时,加大政府对居民公共财政投入的力度,将以前的投资型财政转变为消费型财政,才能有效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从而使经济步入依靠消费拉动的均衡增长路径,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高安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志耘 吕冰洋
本文在界定了财政投资外溢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分析财政投资外溢效应的生产函数和计量模型。本文的主要结论是,我国财政投资的外溢效应比较明显,且呈逐渐增强趋势;其原因主要在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财政投资逐渐从竞争性行业转向基础设施领域,而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正需要基础设施这种"沉淀资本",提高了民间部门的生产效率。
关键词:
财政投资 市场拥挤 外溢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顾佳峰
通过计算Moran's I指标发现,中国各省内部县与县之间的教育财政配置存在明显的聚集效应。对聚集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支出聚集效应受到经济、财政和人口迁徙聚集效应的影响,经济聚集、财政资源聚集和人口迁徙聚集对教育资源空间聚集的影响都是正向且显著的,说明这三个因素都对教育财政资源的空间聚集产生了正面溢出效应。不同因素的溢出效应强弱不同,经济聚集对教育财政资源聚集的溢出效应最强,其次是财政资源聚集,影响最弱的是人口迁徙聚集。
关键词:
教育财政 空间计量经济学 溢出效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绍雨
农村贫困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如何减少、消除农村贫困是中国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而财政投资是反贫困的重要政策工具。本文通过农村财政投资对反贫困影响的总量和结构分析,认为我国的财政扶贫工程需要注重发挥财政农业投资对农村反贫困的带动作用,需要因地制宜、创新扶贫模式和机制,需要加大教育和培训的财政扶贫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应对新世纪农村反贫困的新问题。
关键词:
农村发展 财政投资 反贫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解垩
基于中国家庭跟踪调查(CFPS)数据,计算了多维贫困、贫困发生率及贫困脆弱性,多维贫困由健康贫困、教育贫困及生活条件贫困三个维度构成,以多维贫困作为公共服务可及性的代理指标。并结合分组固定效应模型与二阶段最小二乘方法,对由地方政府自主财政收入占总财政收入比值表示的财政分权影响公共服务供给及贫困进行省际层面平衡面板分析。结果显示:财政分权提高了公共服务可及性,但财政分权对贫困发生率及贫困脆弱性影响微弱;财政分权降低了多维贫困中的生活条件贫困,并没有使多维贫困中的教育及健康维度贫困下降;财政分权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提供,对城市地区的公共服务提供没有显著影响,财政分权与多维贫困之间不存在非线性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国玲 胡贤辉 杨钢桥
由于分税制改革,导致地方政府财权缩小而事权范围扩大,因此地方政府想到了以地生财,产生了"土地财政"。"土地财政"虽然实现了地方政府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业绩,但是"土地财政"也产生了负外部效应,使一部分农民"失地"又"失业",地方政府"届际"之间的不公平等问题,影响经济的持久健康发展。因此要消除"土地财政"负外部效应,使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对等,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支范围;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允许集体土地所有权流转;土地出让金逐年征收;逐年制定征用农地和批租的指标等几方面入手。
关键词:
土地财政 负外部效应 内部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岳增刚 王玉凤 王春艳
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一直是相关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由于研究结论的不一致性,此问题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应。本文基于1997年第1季度至2012年第4季度的季度经济数据,通过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进一步论证了我国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政府增加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入效应,这与国内多数学者的实证研究结论一致,并且结果显示财政政策具有一定的时滞效应。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支出 居民消费 SVAR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怀宏
贫困和减贫是一个世界性课题,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不愿面对而又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而财政转移支付是贫困治理的一种主要方式。主要阐述了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对城镇减贫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增长、财政转移支付、经济开放度、产业结构、人力资本、城镇化这六种影响因素对于中国城镇贫困问题的解决影响巨大,其中经济增长对于城镇贫困影响最大,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程度最小。
关键词:
公共财政转移支付 贫困 金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宛晨 袁闯
本文对我国1978—2004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总体上存在“挤进效应”,同时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挤进作用”更明显,虽然居民消费对总产出的影响很大,但从检验结果来看,投资、净出口等因素的影响不可忽视,而消费还没有发挥它应有的影响。
关键词:
财政支出 消费 传导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艳敏 宋琦 张岩贵
机会平等化是防止社会阶层分割和固化的重要基础。鉴于机会不平等普遍存在的不争事实,选择适宜的政策杠杆撬动社会机会分配格局,必将提升社会阶层结构的流动性。本文遵循机会平等理论,选取公共财政支出工具作为诱导机会格局重构的着力点,从补偿劣势类型者的机会缺口角度,构建了公共财政支出变动引致特定机会集重构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采用面板协整分析法及其协整方程的FMOLS估计法对财政支出变动引致机会冲击的机理进行了经验检验。有鉴于此,主张在公共财政负担能力范围内拓展财政补偿弱势类型者机会缺口范畴,促进机会分配格局趋向机会平等化收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建元
我国实施过的生产建设财政、双元财政、公共财政等模式,都不能满足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财政体制的要求,调控型公共财政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财政体制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实体经济"冷"、金融资产"热"的结构性失衡问题,需要扩大财政的调控能力,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控制资产价格的过度上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