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97)
- 2023(18289)
- 2022(15285)
- 2021(14303)
- 2020(12449)
- 2019(28363)
- 2018(28547)
- 2017(55661)
- 2016(30117)
- 2015(34011)
- 2014(33821)
- 2013(33650)
- 2012(30857)
- 2011(27901)
- 2010(28358)
- 2009(26434)
- 2008(26494)
- 2007(24085)
- 2006(21136)
- 2005(19418)
- 学科
- 济(127636)
- 经济(127465)
- 业(106216)
- 管理(102013)
- 企(92843)
- 企业(92843)
- 方法(60335)
- 数学(50648)
- 数学方法(49899)
- 财(41300)
- 农(38012)
- 业经(34820)
- 中国(33097)
- 制(30843)
- 务(27438)
- 财务(27365)
- 财务管理(27311)
- 企业财务(25885)
- 农业(25517)
- 贸(23357)
- 贸易(23343)
- 易(22740)
- 技术(22182)
- 银(22024)
- 银行(21981)
- 理论(21974)
- 学(21726)
- 地方(21307)
- 体(21061)
- 和(21049)
- 机构
- 学院(438056)
- 大学(435241)
- 济(183300)
- 经济(179573)
- 管理(174757)
- 理学(149856)
- 理学院(148354)
- 管理学(145820)
- 管理学院(145001)
- 研究(138814)
- 中国(110140)
- 京(91260)
- 财(90634)
- 科学(82503)
- 农(71507)
- 财经(71064)
- 所(69787)
- 江(67043)
- 中心(65192)
- 经(64370)
- 业大(62442)
- 研究所(62425)
- 北京(57297)
- 经济学(56288)
- 农业(56215)
- 州(52766)
- 范(52628)
- 财经大学(52549)
- 师范(52070)
- 经济学院(51031)
- 基金
- 项目(283801)
- 科学(224802)
- 研究(207790)
- 基金(207650)
- 家(179805)
- 国家(178299)
- 科学基金(154597)
- 社会(132978)
- 社会科(126229)
- 社会科学(126197)
- 省(111100)
- 基金项目(109126)
- 自然(99946)
- 自然科(97656)
- 自然科学(97626)
- 教育(96329)
- 自然科学基金(95913)
- 划(92817)
- 资助(86015)
- 编号(84803)
- 成果(68759)
- 重点(63688)
- 部(63672)
- 创(60859)
- 发(60040)
- 课题(57539)
- 创新(56418)
- 国家社会(55244)
- 教育部(55011)
- 制(54856)
- 期刊
- 济(203603)
- 经济(203603)
- 研究(127340)
- 中国(83397)
- 财(74566)
- 管理(68653)
- 农(65539)
- 学报(62810)
- 科学(59656)
- 大学(48607)
- 学学(46055)
- 农业(44128)
- 融(42903)
- 金融(42903)
- 教育(41313)
- 技术(41099)
- 财经(35937)
- 业经(34483)
- 经济研究(32253)
- 经(30892)
- 问题(27282)
- 业(25532)
- 技术经济(23849)
- 统计(23334)
- 贸(21868)
- 策(21514)
- 理论(20959)
- 商业(20686)
- 财会(20661)
- 现代(20555)
共检索到654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磊 伏玉林 苏畅
基于三要素的成本函数,本文利用1996—2010年20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以能源、交通以及邮电通讯为代表的公共基础设施对产业部门的要素投入数量以及要素投入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共基本设施投入不仅具有降低行业平均成本的作用,而且对行业成本结构具有显著影响。相对于劳动投入,要素投入更加向资本和中间品倾斜。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光南 洪国志 陈广汉
基于可变成本函数与外部性因素分析框架,本文采用中国各省工业企业面板数据,通过空间计量和似无关回归(SUR)实证分析中国基础设施空间溢出的成本效应及其行业溢出。研究发现:基础设施空间溢出对制造业产生的成本效应大于本地基础设施的成本效应,且东部成本弹性高于中西部;基础设施地区分布不平衡导致其网络效应降低,存在产业竞争地区的基础设施空间溢出和市场稠密溢出导致本地制造业边际成本提高和要素投入减少;此外,基础设施空间溢出的成本效应还取决于制造业的集聚程度。
关键词:
基础设施 溢出 成本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喜强 姚焱颖 郑为法
基础设施投资对制造业结构优化具有空间溢出功能,本文基于2003—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制造业高度化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物质性和社会性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均显著促进了本地区和邻近地区制造业高度化。从直接效应来看,物质性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效应大于社会性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效应;从间接效应来看,物质性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效应小于社会性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效应。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郭帅 银成钺 张宁
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二者的关系受到一系列东道国区域发展因素的影响。从区域交通发展水平对二者关系的影响视角出发,利用2006~2015年中国21个省级单位的面板数据对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门槛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作用因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的区间效应,表现为交通基础设施水平较低时,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当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突破门槛值后,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的促进作用显著变强。此外,考虑到区域差异性后发现,各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强度具有明显差异,西部地区通过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从而提升二者正向关系的幅度最大,中部地区最小,东部地区居中。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峰 张忠军
在理论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企业库存成本降低效应的基础上,利用2002~2011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该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能够显著降低本省制造业企业库存成本,但对周边省份库存成本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具体而言,铁路能够显著降低周围省份库存成本,即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负;但公路显著增加周边省份库存成本,即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正。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空间溢出 库存成本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尹希果 刘培森
在空间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下,通过构建城市化、交通基础设施与制造业集聚的空间面板模型,利用空间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2000-2011年我国省际城市化、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的空间效应,并探讨二者与制造业集聚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论表明,城市化、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城市化与制造业集聚之间具有倒N型关系,城市化对制造业集聚的拥挤效用比促进作用会更早地出现;交通基础设施与制造业集聚之间存在N型关系;银行业集中度、对外开放度与信息化对制造业集聚均具有显著作用;新经济地理因素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不容忽视;我国制造业集聚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与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曌 欧国立
不同区域由于要素禀赋存在差异,因此在不同的细分制造业方面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不同类型的制造业根据比较优势在不同区域集聚发展,通过区域间制造业产品的交换实现区域的分工和协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通过促进区域制造业分工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新经济地理学的产业集聚理论为主要研究视角,结合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等相关理论,对交通基础设施促进区域间制造业分工的机理进行探讨,并利用中国2011年省级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分工促进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铁路与水运基础设施有利于促进区域比较优势制造业人均产出提高,公路基础设施则有利于促进区域非比较优势制造业的发展。因...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制造业分工 集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颖 李善同
本文构造了一个含有详细居民分组的中国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对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各类家庭的劳动力供给行为等进行了深入刻画。通过分别在长期和短期的时间框架下进行模拟分析,我们发现降低转移成本、增加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市就业是促进基础设施发挥减贫作用的关键环节。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光南 朱宏佳 陈广汉
本文基于成本函数和要素份额函数,利用中国1998-2005年27个制造业行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基础设施对中国微观层面的企业生产平均成本和投入要素需求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基础设施显著降低了制造业10个行业企业的生产平均成本,同时对不同行业企业的劳动力、资本和中间品等投入要素需求存在正负弹性差异,即存在互补效应和替代效应。最后,本文对中国、美国和加拿大的基础设施效应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
基础设施 成本 生产投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楠 史贝贝 白东北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库,分析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技术密集型行业提升效果最大。机制检验表明新型基础设施对国内中间品投入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替代效应”,对出口企业成本的降低具有显著的“成本效应”,并且随着这两种效应的推进,其对制造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提升作用增强。异质性检验表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经济发达地区、加工贸易以及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出口国内附加值率促进效果更好,其中就贸易发展方式而言,有助于推动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向高附加值的一般贸易转变。本文基于微观企业视角,考察了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与制造业企业对接发展的作用结果,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发展及推动中国制造业实现出口升级的路径探索提供理论和经验参考。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巍 马慧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其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基于中国地级市制造业细分行业层面的实证分析表明:本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进入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但该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和产业异质性;相对于其他地区和产业,在贸易开放水平较高地区、沿海地区和交通网络中心地区,对交通依赖度较高的"交通密集型产业"、缴税较少和效率较低的"非期望产业",本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更强的吸引企业进入效应;此外,本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开放均能促进企业进入,且两者的吸引企业进入效应是相互强化的。地方政府应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差异性影响,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联动协同;在积极推进本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协同改善影响营商环境的其他各种因素;积极对接国家交通网络布局,合理布局本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婵娟
本文利用我国1990~2010年28个省区数据,运用VAR模型验证了省级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对私人投资、就业和产出的影响,同时根据每个省区相对经济份额测算了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效应的省际分布。实证结果表明: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对多数地区的经济活动有促进作用;从全国范围看,区域内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直接作用远大于区域外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溢出效应;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效应在地区间相对分布并不均衡,东部地区受益较多,中西部地区受益较少。
关键词:
公共基础设施投资 省际分布 向量自回归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钜强 赵永亮
本研究通过构建制造业区位选择分布模型,引入新经济地理理论新型指标——市场获得,并实证测算了我国省份层面的多层次市场空间;我国阶梯型市场获得的区域分布在近20年内并没有收敛趋势;通过拟合企业区位投资的泊松分布,利用1995—2007期间样本实证考察了我国制造业企业区位发展的影响因素,发现中间品和最终品市场获得从不同层面构成了企业区位差异选择的动因,中间品市场获得对西部地区的重要性更大,在东部企业投资更注重最终品市场获得;交通基础设施通过克服自然壁垒对制造业企业发展作用显著,其边际贡献率在东西部也存在差异,因而交通基础投资应在科学决策和区域协调下注重结构合理。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筱乐
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政府进行投资的主要领域,也是政府调控的重要方式。利用经济普查数据,实证考察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促进了制造业服务化的程度。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制造业 服务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发展关系研究”课题组
本文从历史与实证的角度 ,以中国改革开放 2 0年的实践为案例 ,用计量分析的方法测算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的方向及程度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制造业发展 定量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