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40)
- 2023(11482)
- 2022(10098)
- 2021(9572)
- 2020(8113)
- 2019(19027)
- 2018(19049)
- 2017(37552)
- 2016(20163)
- 2015(22965)
- 2014(22953)
- 2013(23034)
- 2012(20903)
- 2011(18955)
- 2010(18891)
- 2009(17650)
- 2008(17710)
- 2007(15270)
- 2006(13451)
- 2005(11821)
- 学科
- 济(79003)
- 经济(78917)
- 管理(61391)
- 业(58289)
- 企(48889)
- 企业(48889)
- 方法(38883)
- 数学(33740)
- 数学方法(33425)
- 财(23939)
- 中国(22154)
- 农(20333)
- 学(17459)
- 业经(17258)
- 务(16355)
- 财务(16294)
- 财务管理(16266)
- 贸(15388)
- 贸易(15380)
- 制(15305)
- 企业财务(15276)
- 易(14975)
- 地方(14217)
- 农业(13324)
- 银(13306)
- 银行(13269)
- 理论(13086)
- 和(12983)
- 环境(12700)
- 技术(12590)
- 机构
- 大学(293568)
- 学院(292042)
- 管理(118562)
- 济(115498)
- 经济(112923)
- 理学(103208)
- 理学院(102142)
- 管理学(100594)
- 管理学院(100076)
- 研究(91740)
- 中国(69024)
- 京(62109)
- 财(58013)
- 科学(56511)
- 所(46098)
- 财经(46057)
- 农(42188)
- 业大(41965)
- 经(41610)
- 研究所(41389)
- 中心(41054)
- 江(40966)
- 北京(39473)
- 范(37400)
- 师范(37111)
- 经济学(34391)
- 财经大学(34206)
- 州(33667)
- 院(33281)
- 农业(33173)
- 基金
- 项目(195376)
- 科学(153037)
- 研究(144603)
- 基金(141624)
- 家(122212)
- 国家(121179)
- 科学基金(104241)
- 社会(90116)
- 社会科(85358)
- 社会科学(85337)
- 基金项目(76100)
- 省(75637)
- 自然(67861)
- 教育(66247)
- 自然科(66217)
- 自然科学(66203)
- 自然科学基金(65010)
- 划(63510)
- 编号(60333)
- 资助(58410)
- 成果(49028)
- 部(43751)
- 重点(43019)
- 发(40781)
- 课题(40415)
- 创(40378)
- 项目编号(37940)
- 教育部(37638)
- 创新(37546)
- 科研(37301)
- 期刊
- 济(123900)
- 经济(123900)
- 研究(87989)
- 中国(49310)
- 财(46132)
- 学报(43877)
- 管理(42276)
- 科学(40084)
- 农(37139)
- 大学(32959)
- 学学(30943)
- 教育(30305)
- 农业(26323)
- 融(23901)
- 金融(23901)
- 技术(23716)
- 财经(22106)
- 业经(20910)
- 经济研究(20299)
- 经(18626)
- 问题(16908)
- 会计(16369)
- 理论(15807)
- 图书(15677)
- 实践(14588)
- 践(14588)
- 技术经济(14212)
- 财会(14007)
- 商业(13783)
- 科技(13602)
共检索到4191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彦达 马雯
金融危机的发生令"公允价值会计"备受诟病。公允价值会计是罪魁祸首还是替罪羔羊在金融危机与后金融危机时期成为世界领域的热议话题。文章拟对我国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研究进行梳理,为深入认识公允价值会计的作用构建理论平台;提出宏观动态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的研究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公允价值研究的未来,也是为我国会计政策和金融政策提供政策建议的理论基础。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乔昕 宋良荣
公允机制顺周期性在金融风险形成中存在重要效应。以我国A股上市银行2007—2014年数据为研究样本,对公允价值会计周期效应对于商业银行迎合监管行为调整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我国商业银行公允价值会计运用偏好具有顺周期性,具体表现为金融资产持有比例顺周期变动及引致经营业绩的波动;(2)在现行监管方式下,商业银行迎合监管行为强化了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监管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允价值会计 迎合监管 周期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黄世忠
公允价值会计是否具有顺周期效应从而导致金融危机愈演愈烈,是学术界、实务界和监管部门争论的焦点问题。本文在综述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公允价值会计诱发顺周期效应的机理和传导机制,最后对准则制定部门和监管部门提出的缓解顺周期效应的应对策略进行评述。
关键词:
公允价值会计 顺周期效应 应对策略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黄静如 黄世忠
在近几年的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会计被指责为扩大了资产负债表的波动性,即具有顺周期效应。本文通过模拟正常的商业周期以及极端条件下的商业周期,比较了完全公允价值、混合计量属性两种计量模式对银行资产负债表波动性的不同影响。模拟的结果揭示了虽然应用公允价值会计时,资产负债表的数据存在一定的波动;但是该波动反映了经济体自身波动,波动也不一定具有顺周期性,波动的幅度受市场环境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得出公允价值会计并非必然导致顺周期效应的结论。
关键词:
公允价值 顺周期效应 资产负债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俊杰
本文构建了一个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的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与评论,最后提出了今后尚需探索和拓展的方向。
关键词:
公允价值 顺周期效应 分析框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闫甜 李峰
文章从银行和企业两个行为主体视角,对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反馈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不仅基于银行的外部监管行为和银行自身的内部风险控制行为视角,公允价值计量具有很强的顺周期反馈效应;而且从企业的融资行为和投资行为视角看,公允价值计量也具有很强的顺周期反馈效应。此外,公允价值计量的顺周期反馈效应具有很强的不对称性,其在经济下行阶段的反馈效应更强。
关键词:
公允价值会计 顺周期效应 反馈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南召凤
金融危机过后,公允价值会计被认为是扩大资产负债表波动性的根本原因,这一观点在学术界和会计业界均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现阶段较为常见的计量模式对资产负债表不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得出以下结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公允价值会计的确会增加资产负债表的不稳定性,不过这一波动并不一定是顺周期性,影响波动幅度的主要因素是市场环境。
关键词:
资产负债表 公允价值会计 顺周期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邓永勤 康丽丽 李朝阳
文章分析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问题,以及对这一问题的两种不同反映;根据会计假设,认为问题的实质并非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本身存在所谓顺周期问题,而是处于围金融危机期的经济体不满足货币计量假设隐含的币值不变假设,其中的部分企业也不满足持续经营假设,根本不能运用以此为前提的具体会计准则;最后提出了围经济金融危机期企业会计准则的初步设想。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刘建中 丁乾桀
金融危机因顺周期效应使得公允价值成为焦点。文章分析了公允价值与盯市会计的区别与联系,指出市场流动性不足时,金融机构错误的运用盯市会计是此种情况下资产的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的重要根源;顺周期效应应该是会计准则的一种经济后果,而不是公允价值的后果;公允价值与顺周期效应虽有联系,但顺周期效应并非公允价值的必然属性。同时,针对我国公允价值的运用和会计准则的改进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预防后危机时代顺周期效应的再次出现。
关键词:
顺周期效应 公允价值 历史成本 盯市会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胥兴军
美国次贷危机深刻揭示了金融监管者必须关注金融体系的周期性效应问题,公允价值暴露了自身的不足和应用的限制。顺周期效应是公允价值会计备受指责的重要原因,因此,探讨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要克服公允价值下的顺周期因素,应对经济周期对金融市场产生的波动影响,完善公允价值的应用,所采取的措施或策略:加强逆周期监管;引入动态减值准备技术优化公允价值会计准则。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会计 顺周期效应 策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梅波
从财务会计的重要目标入手,对决策有用观中的计量观与信息观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二者应是有机结合的。计量观与信息观下的公允价值会计是存在缺陷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要求对公允价值计量的顺周期性进行调整。在实证方面,对Feltham和Ohlson的模型进行变量分解后可以发现,公允价值计量具有顺周期的特点,风险调整前的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股价之间的敏感性较高,而经过风险调整后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股价之间的敏感性则较低;金融危机前公允价值计量与股价之间的同步性程度较高,而金融危机后二者之间的同步性程度明显降低。由于单一计量模式存在弊端,在财务报告中进行多重计量属性的披露是必要的,这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韩俊华
公允价值是否具有顺周期效应成为全球争论的焦点。本文认为,顺周期效应的根源是银行家急功近利和缺乏风险意识、金融系统管理和金融监管的顺周期性及投资者的羊群效应和资本市场的混响效应。解决顺周期效应的对策是完善公允价值的实施和披露、建立逆周期机制以及加强会计与金融监管的合作。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项后军 陈简豪
公允价值被认为是引起银行杠杆顺周期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银行杠杆的顺周期行为又是与银行自身,乃至于宏观经济波动密切相关的一个热点问题。基于此,本文采用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杠杆存在显著的顺周期行为,而公允价值的运用并不会放大这种顺周期行为。进一步的研究得到,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会降低公允价值对银行杠杆顺周期行为的影响,同时银行资产中公允价值计量资产比例的提高也会改变两者的关系。总体来说,公允价值并不是引起银行杠杆顺周期行为的主要原因,但随着其运用程度的提高,这种关系会发生变化,银行及其监管部门对此需要谨慎对待。
关键词:
银行杠杆 顺周期 公允价值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亭亭
公允价值增强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有助于报告使用者获取更透明和及时的信息,近年来在会计实践中被广泛采用。但是,反对者一直质疑公允价值的可靠性。本次金融危机以来,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性又被广泛批评。本文区分了公允价值与公允价值计量,结合金融危机以来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的修改,澄清是公允价值计量而非公允价值原则本身存在可靠性问题,分析了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性和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指出金融危机本质上是经济问题而非会计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公允价值计量可靠性的建议和思路。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于永生
公允价值会计是当前国际会计的热点问题。美国在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和应用领域30多年来一直引领世界。本文对美国公允价值会计理论的发展及其准则应用的拓展过程进行梳理,总结其发展历史,分析其应用现状,为我国会计准则中进一步推广公允价值会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FASB 公允价值 准则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