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03)
2023(6584)
2022(5949)
2021(5559)
2020(5127)
2019(12075)
2018(12350)
2017(25181)
2016(13632)
2015(15908)
2014(16115)
2013(16330)
2012(15656)
2011(14251)
2010(14548)
2009(13907)
2008(14069)
2007(13017)
2006(11465)
2005(10512)
作者
(41498)
(34774)
(34359)
(33080)
(21821)
(16422)
(16111)
(13489)
(12762)
(12271)
(11544)
(11507)
(10921)
(10910)
(10769)
(10757)
(10754)
(10090)
(10028)
(10007)
(8583)
(8579)
(8553)
(7884)
(7882)
(7769)
(7758)
(7650)
(6968)
(6960)
学科
(57359)
经济(57296)
管理(39146)
(37487)
方法(28928)
(28433)
企业(28433)
数学(26178)
数学方法(25995)
(17588)
中国(16802)
(16301)
(15091)
(13048)
贸易(13043)
(13020)
银行(12998)
(12732)
(12466)
(11227)
金融(11225)
(11150)
农业(10950)
业经(10944)
地方(9615)
(9527)
(9480)
财务(9462)
财务管理(9423)
企业财务(8884)
机构
大学(207940)
学院(206113)
(88453)
经济(86553)
管理(78849)
研究(69361)
理学(66838)
理学院(66137)
管理学(65170)
管理学院(64787)
中国(56102)
(44268)
(43631)
科学(41303)
(37145)
(36401)
财经(34305)
研究所(32696)
中心(32664)
(31424)
(30942)
业大(30709)
农业(29654)
北京(28322)
经济学(27477)
(25600)
财经大学(25353)
师范(25344)
经济学院(25117)
(24999)
基金
项目(126872)
科学(98164)
研究(93112)
基金(91138)
(79004)
国家(78364)
科学基金(65420)
社会(58025)
社会科(54873)
社会科学(54855)
(48802)
基金项目(48456)
教育(42733)
(41638)
自然(41550)
自然科(40488)
自然科学(40472)
自然科学基金(39763)
编号(39327)
资助(38199)
成果(32951)
(29446)
重点(28605)
(27271)
课题(26346)
(25457)
教育部(24854)
科研(24753)
(24115)
人文(23984)
期刊
(97659)
经济(97659)
研究(61491)
中国(37176)
(33705)
(33299)
学报(31387)
科学(28170)
管理(27088)
(23308)
金融(23308)
大学(23255)
农业(22469)
学学(21963)
教育(17661)
财经(17248)
技术(17112)
业经(16327)
经济研究(15759)
(14676)
问题(14307)
(12368)
(12098)
理论(12015)
技术经济(10945)
实践(10888)
(10888)
商业(10768)
统计(10437)
国际(10198)
共检索到309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早弘  
文章以我国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为背景,从博弈论角度,阐述了食品安全中的公众、企业与政府的行为动机。通过博弈模型分析表明:在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企业是否违规的策略选择与公众监督并举报的参与成本以及公众所受的损害有关,公众对企业监督并举报的策略选择依赖于企业所获得额外利润和政府惩罚力度,政府接受公众举报并展开调查的策略选择与公众的策略选择是一致的,但不完全信息下政府的策略选择还与公众的选择概率有关。食品安全问题实际上是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在不同行为动机下的战略选择,要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必要引入公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晁云霞  
食品卫生安全关乎每个消费者的利益,而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存在轻视食品安全、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动机。食品安全监督是政府部门应当提供的公共服务之一。文章通过运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两种分析方法,对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中经济主体之间的博弈进行分析,揭示了监督部门和企业围绕食品质量问题的行为动机和博弈的均衡结果,提出了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军鹏  傅贤治  
本文认为,政府对企业的惩罚系数及监督成本、企业生产不安全食品所获得的收益、声誉效应等是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因素,并影响最后的博弈均衡,而食品安全问题的存在是博弈均衡的必然结果。文章提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办法,一是加强对食品产业链的监管,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和监督概率,推广包括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与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在内的各种质量认证制度,加大对食品生产者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奖优罚劣;二是加强诚信社会建设,弘扬诚实、合法的经营理念,使政府监管行为法制化、透明化,对于滥用职权的行为进行曝光和追究责任,对于合法经营的企业提高其社会美誉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封玫  张志垚  邹晓娟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社会资本与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之间的关系。通过对487份样本的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正向影响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价值感知在社会资本与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中起中介作用,社会资本中社会信任、社会网络以及社会规范均通过价值感知这一中介变量对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起正向影响。同时,在控制变量中,受访者受教育程度越高或者为中共党员,就越会显著提高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概率。最后从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积极培育社会资本,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提升政策宣讲的广度和深度,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设置食品安全监管奖惩机制,激发参与监管内生动力。本研究旨在为积极引导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营造共治共享的有序局面并规范监管行为提供科学参考和现实依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孙淑慧  朱立龙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公众健康、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一直是全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引入社会评价机制,将社会评价对博弈主体的影响机制参数化,构建了政府监管部门和食品生产企业两个行为主体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了两者之间策略选择的作用机理,对模型中的纯策略Nash均衡、占优策略Nash均衡、混合策略Nash均衡进行求解和分析,并运用Matlab 7.0软件重点对社会评价与两个行为主体策略选择间的关系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针对如何激励政府监管部门进行有效监管以及如何督促食品生产企业强化食品安全提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永娟  张晓川  
近年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监管工具"失灵"成为常态。从政府工具的视角探究缘由,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包括工具因素、实施者与目标群体形成的内部环境因素、转型期地方社会生态所构成的外部环境因素,它们对工具的应用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洞悉各因素发生作用的内在机理,亟需建立监管工具应用的长效机制,优化地方社会生态,具体从价值层面、技术层面、行为者约束及社会环境层面着手,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工具正确应用的程度,确保食品安全。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颖廉  
现阶段我国各地区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力度存在巨大差异,不利于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以机构自主性为理论视角,选取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构建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力度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引入符合国情的操作变量,运用OLS回归来验证假设,进而得出结论:监管者应全面且持久地关注食品安全,农村消费者诉求需得到更多回应,正确处理安全监管与产业发展的关系,中央政府应发挥更积极作用,监管执法效率亟待提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晓涛  孙长学  
食品安全监管诸多问题中,监管主体的设置与职能分配是核心问题。我国政府在对食品安全的管理上,基本采取以政府多个部门实行切块分段共管的模式。在这一模式的运行中暴露出部门之间的协调性问题、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食品安全监管行业参与不够问题以及食品安全监管中消费者的作用发挥问题,必须对其进行改革。改革思路是将多部门监管体系转变为综合部门监管体系,加大协调力度和完善协调机制。其具体措施:一是成立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二是对政府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进行合理分工;三是充分发挥地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四是建立消费者组织、中介组织、企业和政府间相互沟通的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彦楠  司林波  孟卫东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文章以博弈论为基础,构建了食品监管部门与食品生产企业之间,以及食品生产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模型,根据博弈结果分析研究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曾文革  林婧  
我国实施食品安全监管国际软法有其广泛的现实需求,然而由于国际软法实施有别于国际硬法,具有实施与否的自决性、实施路径与程度的可选性以及对非政府实施主体依赖性的特点,故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充分根据其特点并结合国情。如今我国立法者开始意识到食品安全监管国际软法实施的必要性,初步探索了食品安全监管国际软法转化的路径与程度,逐步明确了食品安全监管国际软法转化的范围与重点。即便如此,食品安全监管国际软法在我国的实施仍存在诸多困境,例如对于食品安全监管国际软法实施的重视仍不充分,食品安全监管国际软法实施的行政分工与程序不明,非政府主体未充分发挥对食品安全监管国际软法实施的促进作用。这需要将实施食品安全监管国际软法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厘清食品安全监管国际软法转化的行政分工与程序,鼓励非政府主体深度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国际软法实施,并积极争取国际组织与发达国家对于软法实施的援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洁琼  张炜达  
目前,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呼声日益高涨。发达国家依靠公众参与,在法律建设、机构改革、信息公开与行业自律方面加大力度,建立了组织严密、运转顺畅、体系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目前,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公众参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信息披露、舆论监督与行业自身监管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为推进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公众参与进程,需要尽快实施加强公众立法参与、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立舆情监控平台、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制度,推进行业协会行业自律与诚信建设,以及以信息为纽带、探索公众参与式联合执法机制等政策措施。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璇  耿弘  
民以食为天,公民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对改善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状况有着积极意义。以南京市为例,对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公民参与的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民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低但关注度高、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参与意愿强但政策认知能力弱,通过考察影响公民参与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锐丽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涉及到市场失灵与政府监管失灵,更多的反映出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各个参与者的行为博弈。探讨和研究各个主体的策略选择与博弈行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论前提。在这一基础之上,通过从法律、经济等多种视角提出对参与者行为的约束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就要尝试在修正完备法律、完全信息等假设基础上,将法律作为一个变量和因素引入进食品市场行为互动中来,以探讨食品安全问题及其监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琛  
"政府监管为主,行业自律为辅"是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法》所架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为真正落实《食品安全法》就监管体制所做的安排,需要从制度上强化食品行业组织的自治功能,完善食品行业自律监管机制,从而真正实现以行业自律监管弥补政府监管失灵的预期功能,提升食品安全监管的整体效率,并推动食品安全立法目标的实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肖兴志  胡艳芳  
中国食品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直接暴露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诸多漏洞,亟待完善。从政府监管的角度看,食品监管环节存在"中央监管机构——地方监管机构"以及"地方监管机构——食品企业"两个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内在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各级监管机构与食品企业各方利益不对等。基于激励相容理论,完善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应该从明确各级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加大违规企业的惩罚力度等方面着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