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58)
- 2023(8968)
- 2022(7674)
- 2021(7031)
- 2020(5951)
- 2019(13640)
- 2018(13510)
- 2017(26314)
- 2016(14047)
- 2015(15811)
- 2014(15780)
- 2013(15647)
- 2012(14625)
- 2011(13403)
- 2010(13647)
- 2009(13120)
- 2008(13012)
- 2007(11748)
- 2006(10794)
- 2005(10131)
- 学科
- 济(58191)
- 经济(58102)
- 管理(41553)
- 业(37057)
- 企(29786)
- 企业(29786)
- 方法(24972)
- 贸(24915)
- 贸易(24904)
- 易(24292)
- 数学(20519)
- 数学方法(20385)
- 财(18331)
- 中国(17520)
- 制(17009)
- 农(16178)
- 出(14269)
- 业经(13282)
- 体(11218)
- 银(11205)
- 银行(11194)
- 行(10820)
- 地方(10741)
- 口(10298)
- 出口(10288)
- 出口贸易(10288)
- 学(10235)
- 环境(9894)
- 农业(9851)
- 融(9708)
- 机构
- 学院(211072)
- 大学(210777)
- 济(93554)
- 经济(91734)
- 管理(77615)
- 研究(72195)
- 理学(65790)
- 理学院(65004)
- 管理学(64128)
- 管理学院(63743)
- 中国(56573)
- 财(48328)
- 京(44089)
- 科学(40884)
- 财经(37461)
- 所(35641)
- 经(33783)
- 江(32224)
- 中心(32059)
- 研究所(31699)
- 经济学(30153)
- 农(28820)
- 范(28277)
- 北京(28149)
- 师范(28044)
- 财经大学(27551)
- 经济学院(27475)
- 院(26598)
- 业大(25839)
- 州(25358)
- 基金
- 项目(132253)
- 科学(105123)
- 研究(98589)
- 基金(97994)
- 家(84471)
- 国家(83871)
- 科学基金(71492)
- 社会(65350)
- 社会科(62252)
- 社会科学(62242)
- 基金项目(52282)
- 省(49980)
- 教育(44451)
- 自然(44086)
- 自然科(42951)
- 自然科学(42942)
- 划(42238)
- 自然科学基金(42180)
- 资助(40059)
- 编号(38905)
- 成果(31943)
- 部(30727)
- 重点(30110)
- 制(30067)
- 发(29467)
- 国家社会(27640)
- 课题(27365)
- 创(27240)
- 教育部(26602)
- 人文(26195)
共检索到325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包富华 陈瑛
国际旅游与国际贸易的互动关系已被证实,但二者在空间上有何关联?厘清二者的空间关联问题有助于深刻把握人流和物流的关系问题。文章基于系统论和发生学理论,利用重心及重心空间重叠性模型,分析1997—2016年我国入境旅游与进出口贸易重心的时空耦合演变特征与其驱动机制。研究表明:(1)入境旅游和进出口贸易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两类重心具有明显的"形似"演变特征,整体形成了"H"形连接耦合状。(2)重心空间重叠性结果进一步证实二者之间存在较好的时空耦合关系;就耦合演变历程和演变形态而言,入境旅游与进出口贸易重心之间经历了聚散交替并不断扩散的耦合演变历程,整体呈现"喇叭"+"X"形的演变形态。(3)就地带耦合差异而言,东、中、西部分别呈"喇叭"+"X"形"、X"形和倒"V"形的形变差异;就二者的耦合程度和稳定性而言,呈中>东>西的空间差异",反自然梯度"特征明显。(4)驱动机制分析表明,共同的经济目标是两类重心时空耦合的内驱力,人流与物流的需求差异是二者耦合演变的决定力,聚合力和离心力的交互作用造就了二者时空耦合演变的特征,东部优势是耦合演变格局形成的外推力,交通因素是"反自然梯度"差异产生的外动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包富华
基于重心模型,利用1997年~2016年我国大陆31个省份入境旅游与进出口贸易的空间面板数据,基于多维视角,在验证二者时空耦合的基础上分析了其耦合的空间差异,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入境旅游和进出口贸易重心在空间分布上呈"H"型嵌套耦合格局,均经历了东移-北进-西拓的迂回演化路径,演化速度和幅度同步,演化方向和趋势同向;3大地带入境旅游与进出口贸易重心分别呈"±"、"/"和"\"型嵌套耦合格局,在路径耦合上分别呈东移-西拓迂回型、东北-西南线性和西北-东南线性耦合状;在方向耦合上分别呈向东北、西南和东南的高频次耦合状;在速度和幅度耦合程度上,均呈东部>中部>西部的空间差异;在趋势耦合上,分别呈向西部、西南和东南的演化趋势;二者的时空耦合受到"四位一体"驱动力的作用。经济利益驱动是内驱力,交通的不断提升是外动力,旅游贸易需求差异是耦合格局形成的决定力,地带差异是耦合产生空间差异的外推力。
关键词:
入境旅游 进出口贸易 时空耦合 多维视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多平 曹兰州 高楠
以宁夏和阿拉伯国家的入境旅游和进出口贸易为例,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构建了阿拉伯国家入宁旅游和阿拉伯国家与宁夏进出口贸易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和耦合评价模型,分析了14个阿拉伯国家入宁旅游和进出口贸易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动态演化特征,结果发现:(1)阿拉伯国家入宁旅游和进出口贸易的综合发展水平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沙特阿拉伯位居阿拉伯国家之首;(2)阿拉伯国家入宁旅游与进出口贸易的耦合协调发展还处于相对较弱的水平,大部分国家处于中低度耦合协调阶段;(3)阿拉伯国家入宁旅游和进出口贸易耦合协调发展整体呈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洁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和入境旅游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统计资料显示两者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选取中国与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四个旅游和贸易伙伴国,依据1985~2010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入境旅游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美国、日本、德国和澳大利亚入境中国客流量,与中国和四国的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及进出口贸易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说明贸易与旅游之间的确存在着协整关系;(2)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美国和德国的出口贸易、进出口贸易均促进入境中国旅游的发展,而日本和澳大利亚却是入境旅游推动进口、出口和进出口贸易,这说明了国际旅游与国际贸...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薛晨浩 任婕 赵多平
自"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往来日益密切,民间交流不断升温。选取2001—2015年中亚5国入境中国客流量和我国进出口贸易统计数据,运用协整分析与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进出口贸易与入境旅游关系机理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亚5国入境我国旅游游客量与进出口贸易额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显示,哈萨克斯坦进口贸易与入境我国旅游、哈入境我国旅游与出口贸易是单向Granger原因;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进口贸易是入境我国旅游客流量的单向Granger原因;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出口贸易是入境我国旅游客流量的单向Granger原因。中亚五国入境中国旅游与进口、出口贸易间的互动作用强度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洁洁 孙根年 马丽君 郑鹏
在重新审视国际旅游与国际贸易关系的基础上,选取1990~2007年有关统计数据,从两个断面五组指标的对应关系出发,分析了中韩旅游互动对双边贸易的促进作用,结果发现:随着中韩出入境旅游客流量的增长,带动了双边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在出入境客流量与进出口贸易之间具有显著推拉方程;从韩国断面来看,随着出境中国旅游偏好及占中国入境旅游比的升高,导致韩国对中国贸易依存度同步升高;从中国断面来看,随着入境韩国客流量和占韩国入境旅游比的提高,并未导致出境韩国旅游偏好与对韩国贸易依存度的提高,这应是大小不同国家旅游与贸易的重要特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石张宇 周葆华 沈惊宏 朱磊
选取1997-2012年亚洲9国入境中国旅游与进出口贸易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回归分析法,研究了入境旅游与进出口贸易两者间的互动关系。结果发现:①亚洲9国入境中国旅游与进口贸易、出口贸易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②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显示,不同国家入境旅游与贸易间的互动关系呈现出较大差异性,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印度4国属旅游推动贸易型,蒙古、印尼、新加坡和泰国4国属贸易促进旅游型,菲律宾属旅游与贸易混合型;③各国入境中国旅游与进口、出口贸易间的互动作用强度也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结论对中国入境旅游产业发展和国际贸易政策制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朱钟棣 杨宝良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取得了巨大成绩,贸易商品结构在不断地改善,出口市场趋向多样化,但同时,成绩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风险,这些问题和风险来自于过高且趋于上升的进出口国内分布地理集中度、进口国际分布地理集中度,它们可能会恶化国内出口商的价格竞争,引发国外反倾销调查等贸易摩擦,带来就业以及国际市场风险等问题。
关键词:
贸易格局 商品集中度 地理集中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多平 孙根年 马丽君 王洁洁
以中国满洲里市为例,选取该市1993—2009年对俄出入境旅游和边贸进出口的相关统计数据,从两个断面4组指标的对应关系入手,分析了中俄出入境旅游对双边贸易的促进作用,结果发现:满洲里虽为中俄间最大陆路口岸城市,但与国与国宏观对接关系相比,其对俄出入境旅游与边贸进出口互动关系的弹性和波动性较大,但该市与俄出入境游客量的增长和进出口贸易增长具有明显的时间同步性和相关性,可以建立反映出入境对进口、出口及进出口贸易的6个推拉关系模型;从两个截面对比分析来看,出入境旅游对进口贸易带动作用均大于出口贸易;1993年来满洲里与俄入境旅游比与边境贸易依存度总体上同升同降趋势关系明显,但受到各种干扰因素影响表现出了阶段性的波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肖继五 张蕾
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已有文献较少涉及其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其演变特征。文章分析了1992年至2005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贸易的演变路径与特征,结论表明,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贸易在东部地区占据不断增强的绝对优势,中西部地区劣势加剧,具有显著的"马太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洁 田志宏 陈红华
以季节单位根检验和确定型季节性检验为基础,提出了一个时间序列季节特征识别的方法体系,它的检验逻辑一致,结果完备,能够统一、规范、高效地识别国际贸易中农产品时间序列存在的季节特征及其类型。对橙子、马铃薯和猪肉3种产品月度贸易数据的季节特征识别结果及分析表明该体系是有效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金鑫 田志宏 陈红华
本文利用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对中国饲料产品的进出口贸易规模、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中国饲料产品贸易逆差不断扩大,主要原因在于玉米酒糟(DDGS)、高粱、大麦等能量饲料的进口增长;饲料贸易具有鲜明的产品结构特征,制成饲料是具有出口优势的产品,饲料原料依赖进口的状况在短期内不会转变;中国饲料产品的进出口市场都比较集中,进口地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出口地主要为日韩等亚洲国家和地区。本文最后提出了促进饲料贸易稳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饲料市场 进出口贸易 能量饲料 畜牧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尤建强 崔岩
近20年来,我国水果总产量增长迅速,水果进出口贸易增长的幅度也很快,但是水果进口额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出口额增长速度。目前我国水果出口存在很多问题,如没有自己的品牌,经营观念落后等。这造成了我国虽然是水果的生产大国,却是出口小国。本文对我国水果出口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关键词:
水果 进出口贸易 技术性壁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琳琳 覃正
文章利用2002~2010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以及我国主要行业企业景气度指数季度数据构建了VAR模型,并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得出我国制造业和建筑业与进出口贸易关系较其它行业紧密的结论,随后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对进出口贸易与我国主要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给出了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邵晨
文章利用1979~2008年度我国进口额和出口额的数据,证明了我国进口和出口之间具有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两者动态关系进行描述。随后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进口和出口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当期进口促进以后几期的出口的结论。基于以上分析,给出了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