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91)
- 2023(9658)
- 2022(8099)
- 2021(7535)
- 2020(6105)
- 2019(14012)
- 2018(13913)
- 2017(27134)
- 2016(14872)
- 2015(16495)
- 2014(16676)
- 2013(16801)
- 2012(16256)
- 2011(15111)
- 2010(15302)
- 2009(14474)
- 2008(14240)
- 2007(12922)
- 2006(11947)
- 2005(11186)
- 学科
- 济(70196)
- 经济(70129)
- 业(36787)
- 管理(36297)
- 企(26734)
- 企业(26734)
- 方法(25532)
- 中国(24293)
- 数学(21563)
- 数学方法(21411)
- 农(19572)
- 地方(19487)
- 业经(15434)
- 银(14441)
- 银行(14413)
- 财(14298)
- 制(14202)
- 行(14097)
- 融(13636)
- 金融(13636)
- 贸(13185)
- 贸易(13172)
- 农业(13116)
- 易(12738)
- 学(12690)
- 发(11306)
- 地方经济(10731)
- 环境(9984)
- 技术(9775)
- 理论(9324)
- 机构
- 学院(221104)
- 大学(219241)
- 济(92913)
- 经济(90924)
- 研究(81842)
- 管理(78227)
- 理学(65533)
- 理学院(64680)
- 中国(63919)
- 管理学(63615)
- 管理学院(63189)
- 科学(49513)
- 京(48159)
- 财(45830)
- 所(42799)
- 研究所(38364)
- 农(37945)
- 中心(36146)
- 财经(35437)
- 江(34491)
- 经(32048)
- 范(31871)
- 北京(31582)
- 师范(31543)
- 业大(30274)
- 农业(29670)
- 经济学(29119)
- 院(29113)
- 州(28401)
- 财经大学(26252)
- 基金
- 项目(135359)
- 科学(105783)
- 研究(99381)
- 基金(96555)
- 家(84583)
- 国家(83834)
- 科学基金(70057)
- 社会(63280)
- 社会科(60094)
- 社会科学(60081)
- 省(53502)
- 基金项目(50744)
- 划(45063)
- 教育(44711)
- 自然(43664)
- 自然科(42568)
- 自然科学(42554)
- 自然科学基金(41784)
- 资助(40984)
- 编号(39676)
- 发(35183)
- 成果(33368)
- 重点(30701)
- 部(29862)
- 课题(28852)
- 发展(28217)
- 展(27763)
- 创(27377)
- 性(26481)
- 国家社会(26099)
共检索到3528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丽君 龙云 孙根年
基于本底趋势线理论,本文通过收集入境与国内旅游相关数据分析入境与国内旅游发展的非同步性,发现入境旅游与国内旅游存在多个时间长度不同的波动周期,入境旅游基于旅游收入指标和旅游人次指标的分析结果有所不同,国内旅游基于旅游收入指标和旅游人次指标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按照经济学有关波动周期的划分方法,国内旅游发展存在朱格拉周期、基钦周期、库兹涅茨周期3种周期,入境旅游存在朱格拉周期、基钦周期、库兹涅茨周期、体制释放周期4种周期;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在不同的波动周期阶段对我国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强弱不同,两者发展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两者呈对称式发展,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周期波动幅...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维维 虞虎 王新歌 马晓龙
系统把握消费需求与国内旅游消费需求的周期运行规律与联动机制,是提升我国消费需求与旅游消费需求的协同增长水平、促进需求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文章基于宏观动态演进视角,构建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通过变量协整分析、模型拟合、周期阶段划分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动态计量分析过程探究二者周期联动规律。结果证实,消费需求与国内旅游消费需求的周期波动具有同步性,且这一关系形式实则是消费需求周期波动引发旅游消费需求同步变动的结果。文章认为,二者周期同步变动本质上是经济转型过程中,消费结构根据实际购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景宜
依据近20多年旅游外汇总收入与旅游商品外汇收入的统计数据,对1979—2000年旅游商品收入在旅游总收入中所占比重的变化进行分析;对旅游业和旅游商品业创汇收入年增长率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建立了我国旅游商品业创汇收入的趋势方程;分析了我国旅游商品业发展的动态趋势及波动周期;最后运用趋势方程及周期规律,对未来5年我国旅游商品业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关键词:
旅游商品业 趋势方程 波动周期 趋势预测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周成 冯学钢
旅游客源市场具有月度和季节波动特征,且对地区旅游业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以上海2004~2015年(香港、澳门、台湾及国外)入境游客月度数据为分析依据,基于X-12-ARIMA模型对上海入境旅游市场的季节因素、不规则因素及趋势循环因素给予分解与研究,并运用HP滤波法分析了上海4类入境旅游市场的波动周期与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上海入境客源市场均受干湿、冷热等季节因素影响,且影响大小依次为澳门>香港>外国>台湾;(2)各类型旅沪市场的季节形态存在差异,外国市场呈"两峰两谷"的变化形态,港、台市场则呈"三峰三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文凯 夏会琴 胡海胜
入境旅游是我国现代旅游产业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入境旅游周期波动规律,对于准确把握我国入境旅游发展态势、制定合理产业发展政策、促进入境旅游市场稳定快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运用HP滤波和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入境旅游周期进行波动测度与阶段性变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入境旅游在研究期内表现出总量不断攀升但增速波动起伏的发展态势,在其增速动态变化过程中存在低速增长、中速增长和高速增长三种区制状态,并在“低速增长区制”和“高速增长区制”表现出更强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我国入境旅游人次增长率在“低速增长区制”“中速增长区制”和“高速增长区制”之间存在着往复的阶段性变迁情况,且“高速增长区制”和“低速增长区制”将通过“中速增长区制”实现“软着陆”和“稳扩张”。从发展趋势来看,2005年以后,我国入境旅游一直处于低速收缩状态,且未来维系低速推进的可能性较大。最后,为扭转低迷的入境旅游市场并推动我国入境旅游业的逆势复苏,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匡林
周期性波动是存在于任何经济中的一种常态,并体现于经济扩张与收缩、波峰与波谷不断交替的固有运动。旅游业作为一个经济产业,在其发展历程中同样存在着周期波动。本文以分析世界旅游业周期增长为基础,重点研究了中国旅游业周期波动,并通过对比分析,对中国旅游业周期现象与世界旅游业周期现象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析。文章预测,中国旅游业已经进人了以微波化为主要特征的第5周期。
关键词:
周期波动 旅游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子昂 黄震方 孔少君 陈晓艳 徐冬冬
以浙江省入境旅游人次的年度、月度数据为例,借助HP滤波、BP滤波等方法分析了浙江省入境旅游周期波动特征,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及分位数回归模型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对浙江省入境旅游的影响机制进行动态解读。研究表明:浙江省入境旅游发展逐年提升,但受重大事件影响严重,周期断裂点背后隐含着显著的"事件效应"特征;以周期(1986—1989年、1990—1994年、1995—2003年、2004—2009年、2010—2014年)振幅的不同进一步划分出浙江省入境旅游3个"十年"阶段,3个阶段呈现出慢速平稳起步—快速平稳过渡—高速震荡发展的演变规律;交通运输发展、对外经济联系和地区经济发展在不同程度上促进浙江省入境旅游发展,其中地区经济的引力作用大于对外经济的外部推力。此外,不同波动周期下的经济发展与入境旅游之间隐含着不同的经济作用机制。
关键词:
入境旅游 周期 波动 影响机制 浙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晋华 孙根年
选取北京、上海、广州及西安、成都、昆明六个热点城市,分析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的发展阶段、时间同步性及市场相位差异,发现西安、成都、昆明属国内旅游导向型城市,北京、上海属入境旅游与国内旅游均衡发展型城市,而广州属入境旅游导向型城市。在此基础上,利用2000—2012年混合面板数据,分别建立了入境旅游与国内旅游影响因素模型。结果显示:入境旅游受经济发展水平、贸易依存度、航空客运量影响最大,这与北京、上海、广州对外开放度高、国际航班及客运量大、对外经贸联系密切相关,应以入境旅游为导向;而西安、成都、昆明地处内陆,旅游资源丰富、腹地人口密度较高、铁路客运量较高,在发展国内旅游上具有相对优势,应实施内向型战略,积极发展国内旅游。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方世巧 马耀峰 李天顺
依据1980—2011年中国边境9省区入境旅游客流量和旅游收入数据,分析其入境旅游发展的时间同步性与区域响应,结果表明:中国边境省区入境旅游可分为1980—1991年的缓慢增长期、1992—2003年的快速增长期和2004—2011年的加速增长期3个发展阶段;边境9省区入境旅游的增长变化、波动周期大致相同,但相关系数较低;各边境省区入境旅游发展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依据基准年数值划分边境各省区各阶段入境旅游发展的起点,依据平均增速划分边境各省区各阶段入境旅游的发展速度,可动态地刻画不同省区不同阶段入境旅游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乔宁宁 陈建宝
文章以分析1995~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波动和入境旅游波动的周期性特征为基础,建立包含入境旅游波动、宏观经济波动、汇率变动和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变动等变量在内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检验了入境旅游波动对于宏观经济波动、汇率变动和通货膨胀的反应,进一步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宏观经济波动等因素对入境旅游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1995~2011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主周期长度为6年,入境旅游收入波动的主周期长度为2.57年,入境旅游呈现较短的主周期;(2)宏观经济波动和汇率变动对入境旅游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维维 马晓龙
判识国内旅游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的联动规律及其内在机制,是明确政策调控方向、引导宏观经济与国内旅游经济协同平稳增长的前提。从周期变量动态关系入手,构建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通过最优模型拟合、区制划分及因果关系检验等动态计量分析方法对二者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内旅游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不具有同步性而呈现相反波动趋势,且这一规律形成实则是经济体基于特定利益诉求自发或自觉地对旅游经济供需结构施以影响致使其围绕均衡状态上下偏移的结果。文章认为,政策调控机制在引导经济结构转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维维 马晓龙
判识国内旅游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的联动规律及其内在机制,是明确政策调控方向、引导宏观经济与国内旅游经济协同平稳增长的前提。从周期变量动态关系入手,构建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通过最优模型拟合、区制划分及因果关系检验等动态计量分析方法对二者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内旅游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不具有同步性而呈现相反波动趋势,且这一规律形成实则是经济体基于特定利益诉求自发或自觉地对旅游经济供需结构施以影响致使其围绕均衡状态上下偏移的结果。文章认为,政策调控机制在引导经济结构转型和提升旅游供需水平方面作用突出,提高宏观经济与国内旅游经济的协同、平稳增长水平则需要政策调控机制适时介入和有效引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迎辉 郝索
文章基于实证分析,验证国内旅游、入境旅游与gdp存在长期稳定协整关系,协整方程表明,国内旅游每增加1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554628个百分点,入境旅游每增加1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346883个百分点。国内旅游拉动经济发展的强度强于入境旅游拉动经济发展的强度。为未来旅游业三大市场发展的政策调整提供了数量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马晓龙 康菘园 陈泠静
以内生增长理论为指导,采用Census X-13季节调整和High-Pass滤波结合的方法,对2002—2019年海南省国内旅游经济的潜在增长趋势与周期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海南省国内旅游经济发展的潜在趋势表现为持续性增长,但增速存在“小降—稳升—放缓”的阶段性特征,周期波动效应显著,呈现出与宏观经济环境的阶段性特征高度耦合的非平稳特征。周期内部存在着显著不对等现象,但经济运行整体均衡。研究认为,旅游收入数据的复杂波形掩盖了省域旅游经济持续性稳定增长的真实特征。旅游产业本身具有内生修复能力,以旅游业作为核心产业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旅游产业整体仍处于不断转型和完善过程中,产业发展需要以政策调控的规则性帮助旅游业适应环境变化的不规律性。
关键词:
潜在增长趋势 周期特征 旅游经济 海南省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孙根年 李晋华
2000年以来,我国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国内旅游进入快速增长期,呈现抗周期性的新特征。本文在形态指标分析的基础上,界定了旅游业抗周期的概念及两种表现形式。相关统计数据实证检验发现,2003年SARS危机后,2004年国内旅游强力反弹,2009年国民经济进入低谷期后国内旅游率先恢复,形成一种受短期波动影响较小的惯性增长。同时,本文依据1994年~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双对数模型,分析全国及城市居民国内旅游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结果显示,收入需求弹性大于价格需求弹性,收入增长对居民国内旅游的推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