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80)
2023(11432)
2022(10249)
2021(9915)
2020(8509)
2019(19991)
2018(20315)
2017(40214)
2016(21826)
2015(24855)
2014(25116)
2013(24786)
2012(22550)
2011(20487)
2010(20853)
2009(19188)
2008(18627)
2007(16326)
2006(14480)
2005(12601)
作者
(63783)
(52455)
(52246)
(49907)
(33400)
(25138)
(23764)
(20616)
(19767)
(18793)
(18059)
(17352)
(16682)
(16526)
(16134)
(15802)
(15753)
(15645)
(15110)
(14941)
(13027)
(12962)
(12751)
(11939)
(11869)
(11781)
(11655)
(11598)
(10586)
(10282)
学科
(88198)
经济(88107)
管理(60926)
(57796)
(47460)
企业(47460)
方法(45694)
数学(39825)
数学方法(39146)
中国(23253)
(23074)
(20035)
(18598)
业经(18571)
(17002)
贸易(16993)
(16558)
地方(16285)
理论(15885)
(15746)
农业(15187)
(13880)
(13349)
银行(13312)
技术(13053)
环境(13017)
(12711)
(12400)
财务(12326)
财务管理(12301)
机构
学院(315586)
大学(315411)
管理(127988)
(121288)
经济(118520)
理学(111339)
理学院(110117)
管理学(107928)
管理学院(107355)
研究(99688)
中国(74202)
(67535)
科学(63840)
(56259)
(49938)
(47104)
业大(46362)
财经(45689)
研究所(45546)
中心(44624)
(44541)
北京(43242)
(42338)
师范(41974)
(41286)
农业(37072)
(37056)
(36250)
经济学(35314)
财经大学(33949)
基金
项目(212602)
科学(166410)
研究(154768)
基金(153319)
(132726)
国家(131654)
科学基金(113284)
社会(95290)
社会科(90288)
社会科学(90262)
(83596)
基金项目(81941)
自然(75225)
自然科(73450)
自然科学(73436)
自然科学基金(72080)
教育(72005)
(70059)
资助(65411)
编号(64532)
成果(51637)
重点(46940)
(46622)
(44609)
课题(43975)
(43497)
科研(40962)
创新(40465)
教育部(39900)
项目编号(39574)
期刊
(130897)
经济(130897)
研究(90493)
中国(52658)
学报(47475)
管理(46174)
科学(44946)
(41949)
(39451)
大学(35771)
教育(34498)
学学(33637)
农业(29625)
技术(28065)
(24353)
金融(24353)
业经(23156)
经济研究(21113)
财经(21092)
(17833)
问题(17602)
图书(16714)
理论(16249)
技术经济(15639)
商业(15429)
统计(15377)
实践(15048)
(15048)
科技(14994)
(14679)
共检索到446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包富华  
本文基于位序规模理论,利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首位度、赫芬达尔系数等方法分析了我国入境商务旅游的位序规模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入境商务旅游经历了从快速增长到稳定发展的阶段,总体发展还不平衡;其首位分布特征明显,首位客源国在日本和韩国之间呈交替变化;各客源国之间的规模差异逐渐降低。根据我国入境商务旅游规模和位序的变化态势可将其分为平稳型、波动型、上升型和衰退型四种形态,并从经济发展水平、贸易依存度、旅游交通和汇率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建议政府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多样化的商务旅游产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包富华  
本文基于位序规模理论,利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首位度、赫芬达尔系数等方法分析了我国入境商务旅游的位序规模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入境商务旅游经历了从快速增长到稳定发展的阶段,总体发展还不平衡;其首位分布特征明显,首位客源国在日本和韩国之间呈交替变化;各客源国之间的规模差异逐渐降低。根据我国入境商务旅游规模和位序的变化态势可将其分为平稳型、波动型、上升型和衰退型四种形态,并从经济发展水平、贸易依存度、旅游交通和汇率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建议政府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多样化的商务旅游产品,并根据不同客源国的发展形态制定不同的发展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军胜  马耀峰  
选取河南18个地市2000—2010年入境旅游人数,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首位度、赫芬达尔系数等方法,对入境旅游规模差异与位序规模分布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2000—2010年,河南城市入境旅游差异化明显,首位度呈现交替性变化,入境旅游差异化逐渐降低。②通过对数据进行双对数回归分析发现,入境旅游符合位序规模分布,首位城市主要在郑州与洛阳之间交替分布。③入境旅游发展态势呈现四种形态:平稳发展型、波动发展型、快速进步型、减速衰退型。并从资源禀赋、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服务设施、交通区位、政治政策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河南入境旅游发展态势的原因,提出发展建议,以期对河南入境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包富华  
选取2004—2016年中国内地出境17个旅游目的地的客流量数据,基于位序规模理论分析中国内地出境旅游的规模差异和位序规模分布。研究发现:(1)中国内地出境旅游规模增长迅速,但总体发展不平衡,并处于不断扩散的状态。(2)中国内地出境旅游目的地的首位分布明显,中国香港以绝对优势领先;各目的地之间的规模差异逐渐降低。(3)罗特卡模型分析表明,中国内地出境旅游呈位序规模分布并具有单分形性质,其规模和位序分布的空间耦合性较好;齐夫参数q值的变化表明中国内地出境旅游的均衡度不断降低,呈"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翁瑾  
本文研究了1986年至2005年中国入境旅游空间结构的变动情况,并对两类入境旅游集中的典型地区的旅游发展路径进行了剖析。研究认为,中国入境旅游在总体趋于分散的背景下,也存在着两个明显的集聚现象。第一,长期以来入境旅游在传统旅游热点地区高度集聚;第二,云南成长为新的集聚中心。对于前者的解释是,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较高的知名度使传统旅游热点地区在改革开放之初就进入了一个动态的、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对于后者的解释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差异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营销以及政府主导下的大规模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使云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万田户  黄和平  
选取江西省11个地市1999-2012年入境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外汇收入数据,综合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首位度、赫芬达尔-希斯曼指数、基尼系数及位序规模模型,结合EviEws7.0计量软件,对江西省入境旅游规模差异与位序规模分布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江西省地市入境旅游规模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日渐缩小,入境旅游地市首位度在交替发展和波动中呈降低趋势,各地市入境旅游表现出更为激烈的竞争态势;江西省入境旅游符合位序规模分布,由初期明显的首位分布转向集中分布,并有进一步向分散均衡型分布的发展态势。总结出江西省入境旅游规模发展的3种不同趋势(稳步上升型、迂回徘徊型和衰退下滑型),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包富华  陈瑛  李玲  
本文选取我国东部11个省区2000-2013年高星级酒店的数据,利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首位度、赫芬达尔系数等指标分析其规模差异和位序规模分布,结果发现:东部地区高星级酒店呈现出"先快后慢"的发展节奏,总体发展不平衡,但差异在缩小;东部地区高星级酒店呈位序规模分布并具有单分型性质;东部高星级酒店从集中型分布向分散均衡发展,但与此同时,其实际发展滞后于理想值,仍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东部高星级酒店发展态势呈现平稳型、上升型和衰退型三种形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磊  王永刚  张雷  
通过运用测度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相关指标,对江苏省13个地市(2000-2009年)国内与入境旅游规模差异及其位序规模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江苏省国内与入境旅游规模绝对差异在波动中呈现上升趋势;国内旅游规模相对差异先上升后下降,而入境旅游规模相对差异则逐渐下降。为探究产生上述差异的背后机制,运用位序规模分布理论研究江苏省国内与入境旅游规模的位序规模分布,发现江苏省国内与入境旅游规模符合位序规模分布。国内旅游规模主要呈现集中型分布与首位型分布,尚未进入分散均衡型,集中化现象仍然明显;入境旅游规模呈现首位型分布,入境旅游规模差距也正在逐渐缩小,入境旅游位序规模变化表现出由首位型向集中型、甚至分散均衡型方向演变的趋势。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戈冬梅  吴玉鸣  
文章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相关指标,对江西省11个市(1997-2006年)国内、国际旅游收入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江西省各市的国内、国际旅游经济相对差异的变化都呈下降趋势;但绝对差异的变化有所不同,国内绝对差异不断扩大,国际绝对差异表现不明显。为进一步揭示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借用位序—规模分布理论研究该省的旅游规模规律,发现江西省各城市的国内、国际旅游规模符合位序规模分布,国内旅游规模由集中向分散均衡转变,国际旅游规模呈首位分布发展,但有集中发展的趋势。此外从影响江西旅游差异和规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彩屏  戈冬梅  
采用标准差(VOC)、变差系数(CV)、基尼系数(G)、首位度(S)、赫芬达尔系数(Hn)和位序规模理论对浙江省11地市1999—2008年国内与入境旅游收入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国内旅游绝对差异快速扩大,相对差异呈缩小趋势,进入集中型分布阶段,向着分散均衡型方向演变,规模指标集聚程度不断降低,竞争态势激烈;入境旅游绝对差异较国内旅游大,呈首位型发展,分散均衡程度低,局部地区高度垄断现象还存在。研究认为:旅游规模差异及其分布是区域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是影响区域旅游规模差异与分布的"三架马车";入境旅游较国内旅游受政治、政策、经济因素的影响大而反映敏感。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尹长丰  
本文以安徽16个地市为研究单元,对安徽旅游空间规模体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安徽旅游经济规模绝对差异波动较大,相对差异相对稳定,旅游规模首位度较小,分散分布明显;安徽省城市旅游位序规模符合位序规模分布理论,高位序规模城市和低位序规模城市分布相对集中,位序规模比较稳定,中位序城市位序规模变化较大,呈波动状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超  
通过构建一个基于信息传递的旅游产品特征空间模型,将消费者偏好、二次运输成本、广告技术、规模经济、产品价格,以及旅游产品种类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之中,重点研究了厂商通过广告强度寻求游客心理差异与上述各要素之间的变动关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耿松涛  薛建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对于提高旅游目的地形象识别和游客感知度、提高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扩大影响力有着积极意义。立足于建设国际旅游岛、打造区域旅游经济圈的大背景,本文基于遮蔽理论且结合对海口、三亚旅游发展现状分析,试图提出两地旅游形象差异化发展实现途径,为两地旅游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钦安  张丽惠  
文章运用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从省域、六大区域和三大地带尺度,对我国2000—2015年入境旅游时序差异特征与空间格局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尺度的区域间绝对差异在逐步增大,相对差异在逐步减小;三大地带、六大区域及其内部省域之间的差异趋于收敛,区域内外发展不平衡逐步趋缓;不同尺度的地位差异性、空间聚集性,呈现"南下西进"的移动趋势及由沿海向内陆扩散的演化格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钦安  张丽惠  
文章运用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从省域、六大区域和三大地带尺度,对我国2000—2015年入境旅游时序差异特征与空间格局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尺度的区域间绝对差异在逐步增大,相对差异在逐步减小;三大地带、六大区域及其内部省域之间的差异趋于收敛,区域内外发展不平衡逐步趋缓;不同尺度的地位差异性、空间聚集性,呈现"南下西进"的移动趋势及由沿海向内陆扩散的演化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