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58)
2023(10973)
2022(9340)
2021(8639)
2020(7720)
2019(17660)
2018(17679)
2017(35903)
2016(19501)
2015(22269)
2014(22352)
2013(22853)
2012(21336)
2011(19145)
2010(19740)
2009(18879)
2008(19450)
2007(17943)
2006(15935)
2005(14683)
作者
(57701)
(48538)
(47952)
(45885)
(30894)
(22954)
(22164)
(18825)
(17865)
(17379)
(16253)
(15925)
(15615)
(15131)
(15004)
(14749)
(14721)
(14297)
(14124)
(13827)
(12044)
(11976)
(11869)
(10878)
(10875)
(10851)
(10818)
(10791)
(9615)
(9541)
学科
(90871)
(90766)
经济(90658)
(81749)
企业(81749)
管理(74808)
方法(43453)
数学(34871)
数学方法(34672)
(33671)
(28920)
业经(27971)
(25549)
财务(25518)
财务管理(25481)
企业财务(24274)
中国(21911)
(21592)
农业(20082)
技术(17866)
(17710)
贸易(17701)
(17242)
(16469)
(15977)
(15652)
(15071)
(14465)
银行(14439)
理论(14404)
机构
学院(299004)
大学(295599)
(130935)
经济(128482)
管理(121130)
理学(103403)
理学院(102423)
管理学(101237)
管理学院(100674)
研究(93045)
中国(76194)
(65158)
(61424)
科学(53268)
财经(51415)
(49919)
(47840)
(46431)
(45943)
中心(43011)
研究所(42418)
业大(41483)
经济学(39544)
农业(39494)
北京(39035)
财经大学(37804)
(36309)
经济学院(36023)
商学(34955)
商学院(34688)
基金
项目(181638)
科学(143745)
研究(134841)
基金(132791)
(113469)
国家(112435)
科学基金(97604)
社会(86723)
社会科(82284)
社会科学(82261)
(71135)
基金项目(70510)
自然(62292)
教育(61204)
自然科(60827)
自然科学(60808)
自然科学基金(59809)
(58670)
编号(54988)
资助(54968)
成果(44785)
(41732)
(40378)
(40244)
重点(40182)
(39120)
创新(36839)
课题(36538)
教育部(36068)
人文(35724)
期刊
(150094)
经济(150094)
研究(89162)
(55658)
中国(52371)
管理(48744)
(46367)
学报(39906)
科学(38601)
(31487)
金融(31487)
农业(31131)
大学(30657)
学学(29166)
财经(26664)
业经(26464)
技术(26425)
经济研究(23506)
(22887)
教育(22561)
问题(20511)
(19085)
技术经济(18026)
(17802)
财会(16550)
商业(15901)
现代(15178)
国际(15018)
理论(14886)
世界(14455)
共检索到451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聂聆  
入世后,汽车关税水平的大幅下降使在我国市场上大量进口销售外国生产的汽车成为可能,这有可能影响到跨国公司对出口和直接投资两种进入方式的选择。我国入世后汽车业的直接投资是否会被贸易所替代而减少呢?在阐述进入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与模式的基础上,对我国入世后汽车业跨国公司进入方式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漓高  沈洊  
本文考察了全球汽车产业出现的新特点,分析了跨国汽车公司在我国产业竞争中的投资策略, 结合汽车产业链全球化的背景。在此基础上,指出自主研发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治平  钟华  李金林  
跨国汽车公司以国际直接投资(FDI)方式建立合资企业是我国汽车产业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在实际运行中,股权比例的安排并不等于实际控制权的分配,合资企业对合资双方相关资源依赖性的强弱决定了合资双方的实际控制权。跨国汽车公司借助技术垄断优势,通过双方合资时的约定或日后实际运作中的设计安排,以非股权约束的方式来实现对合资企业的实际控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林大建  
跨国公司一直极为关注我国石化产业和市场的发展,以及有关的经济和产业政策,以选择适当的进入时机和进入方式。石化产业由于其产业的特殊性,跨国公司在产业发展中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石化产业的发展,也同样不可能没有跨国公司的介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聂聆  
中国入世后,在汽车、电子、化学工业等方面要作大幅度的关税和非关税减让。其中汽车和化学工业在入世前的关税和非关税水平比较高,外国直接投资的进入主要是满足中国内部市场。出口和直接投资方式选择理论,中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关税、市场规模与直接投资和进口的关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沈里  
入世后大批汽车零部件制造跨国公司纷纷进入我国,对尚处于成长阶段且仅剩下一年半WTO后保护期时间的我国零部件工业而言,机遇和风险并存。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在未来一年半WTO后保护期的战略举措包括:建立跨集团的国内零件配套体系;积极参与整车的开发项目、掌握核心技术;建立国家级的零部件研发中心;制定更为严厉的零部件国产化政策;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江永  王新华  
对于像汽车行业这样提供差异性产品的跨国公司而言,把差异性产品作为海外市场进入方式的研究对象比把企业整体作为研究对象的做法更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分析出口和直接投资两种进入方式的利润函数。理论分析结论是跨国公司的高端产品往往选择出口的方式进入海外市场,而中低端产品则选择直接投资的方式。用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数据进行的经验检验支持了本文理论分析结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沈洊  
国家间的经济联系,乃根源于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形成事实上的各国经济相互联系与依赖。跨国公司的技术战略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部分,构成了母国与东道国经济的合作与竞争关系。根据最新研究,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技术战略发生了复杂的和具有较为明显特点的变化,标志着东道国投资环境、国际技术研发合作、技术在国家间转移的经济因素发生了改变。作者以汽车产业为例,分析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战略变化的原因和特点,结论是我国应更深层次地理解跨国公司的技术战略,并予以政策回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谢国娥  
入世对我国各行各业都会带来一定的冲击,汽车行业作为我国的幼稚产业,人们预计其遭受的冲击将会更大。那么,入世一年多来,我国汽车业的表现如何,如何看待这种表现,本文对此进行了恰当的介绍与分析,并对我国汽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向先  冯畅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的环境和影响因素发生重大变化。这势必影响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的方式。本文在分析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方式的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入世后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方式的变化趋势,并针对这一变化趋势提出了我国技术引进工作中应采取的对策。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董昭江  
汽车制造业是近几年我国工业行业中利润增长最快的行业,汽车业的发展得益于战略联盟的应用。我国企业尤其是汽车业应当重视跨国公司的这一发展新趋势,不断开拓与国外跨国公司的合作形式,以提高我国汽车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经营水平,同时要注意防止联盟的陷阱。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硕  张少杰  
文章认为跨国汽车企业在国内汽车市场的主导地位并没有换来国内汽车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这主要是因为跨国汽车公司通过多种途径对我国汽车企业实施严格的技术控制,影响了国内汽车企业的技术学习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宏  封肖云  
本文分析了中国本土零售业的市场结构形态,用主导厂商模型并结合我国零售业实际情况,得出我国零售业在跨国公司进入后将形成以跨国零售巨头占优的主导厂商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提出了引导这种市场结构向有效竞争方向转变的具体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夏茵  
2004年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速度放慢,降价竞争日趋激烈,汽车库存迅速增加,表明中国汽车产业即将面临一次大规模、意义深远的兼并重组。这对于每个中国汽车生产企业来说都是一个考验,谁能在这场残酷的竞争中生存下来,谁就可能因此改变其在中国汽车产业乃至世界汽车产业中的地位。本文全面分析了跨国公司在中国汽车市场上的竞争行为及其原因,剖析了跨国公司是如何利用其在资金、技术和经验上的优势,及中国外资政策的放开,增强其在中国市场上竞争地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