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54)
- 2023(13302)
- 2022(11519)
- 2021(10874)
- 2020(9024)
- 2019(20927)
- 2018(21109)
- 2017(40881)
- 2016(22189)
- 2015(25252)
- 2014(25491)
- 2013(25447)
- 2012(23863)
- 2011(21813)
- 2010(22090)
- 2009(20350)
- 2008(19885)
- 2007(17635)
- 2006(15942)
- 2005(14435)
- 学科
- 济(95928)
- 经济(95830)
- 管理(62081)
- 业(59357)
- 企(47041)
- 企业(47041)
- 方法(38906)
- 数学(33418)
- 数学方法(33090)
- 中国(29745)
- 农(26307)
- 地方(24208)
- 业经(21380)
- 财(20998)
- 学(19688)
- 制(18272)
- 农业(17652)
- 贸(17592)
- 贸易(17576)
- 银(17179)
- 银行(17140)
- 易(17013)
- 行(16568)
- 融(15939)
- 金融(15938)
- 和(15115)
- 环境(15043)
- 技术(14739)
- 理论(14690)
- 发(13928)
- 机构
- 大学(323655)
- 学院(321902)
- 济(129461)
- 经济(126481)
- 管理(126179)
- 研究(111547)
- 理学(107939)
- 理学院(106641)
- 管理学(104921)
- 管理学院(104333)
- 中国(84707)
- 京(71130)
- 科学(68271)
- 财(60814)
- 所(56654)
- 研究所(51119)
- 农(50614)
- 中心(49845)
- 财经(47819)
- 江(47631)
- 业大(46285)
- 北京(46243)
- 范(45102)
- 师范(44726)
- 经(43278)
- 院(40275)
- 州(39520)
- 农业(39312)
- 经济学(38083)
- 师范大学(36198)
- 基金
- 项目(210624)
- 科学(164631)
- 研究(157501)
- 基金(150229)
- 家(129750)
- 国家(128567)
- 科学基金(109584)
- 社会(97427)
- 社会科(92134)
- 社会科学(92111)
- 省(82404)
- 基金项目(80082)
- 教育(71978)
- 自然(70010)
- 划(69484)
- 自然科(68290)
- 自然科学(68275)
- 自然科学基金(67025)
- 编号(65963)
- 资助(62286)
- 成果(54766)
- 发(48595)
- 重点(46790)
- 部(46421)
- 课题(45823)
- 创(43172)
- 项目编号(40427)
- 创新(40209)
- 教育部(39701)
- 科研(39582)
- 期刊
- 济(150502)
- 经济(150502)
- 研究(102485)
- 中国(64109)
- 学报(48200)
- 管理(47927)
- 农(46864)
- 科学(45355)
- 财(42949)
- 教育(40651)
- 大学(36397)
- 学学(33899)
- 农业(32851)
- 融(32183)
- 金融(32183)
- 技术(27985)
- 业经(25872)
- 经济研究(23912)
- 财经(22949)
- 问题(20203)
- 经(19457)
- 图书(18720)
- 理论(17313)
- 业(16237)
- 技术经济(15864)
- 实践(15841)
- 践(15841)
- 科技(15490)
- 商业(15376)
- 现代(15265)
共检索到490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德显 邸燕鸣
诚信观包括个体对诚信基本内容、诚信价值和诚信行为评定标准三方面,其中诚信行为评定标准分为"对己"和"对他"两个基本范畴以及对象、利益预期、频度和情境约束四个基本维度。研究发现,不同年级儿童、青少年在诚实、守信价值选择方面有所差异,对诚实价值选择均高于守信价值选择。小学四年级、六年级、初二学生对诚信价值的认识比较积极,而小学二年级和高二学生对诚信价值认识处于较低水平。从发展趋势来看,小学六年级学生诚信观水平最高,初二、高二、小四、小六年级学生诚信观水平以此降低,依年级升高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诚信观 诚实 守信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德显 傅维利 刘磊 王丹
诚信观是个体关于"诚信"的含义、价值及其判断标准的系统性认识。我国儿童、青少年基本上能够对诚信的含义有准确的把握,其诚信观在对己、对他两个范畴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在诚实观上,男女学生的对己诚实观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高于男生,在对他诚实维度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守信观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诚信对象的选择上,具有依亲情的亲疏程度选择个人诚信对象的倾向性。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诚实 守信 诚信观 发展特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德显 傅维利 刘磊 王丹
诚信观是个体关于"诚信"的含义、价值及其判断标准的系统性认识。我国儿童、青少年认知性诚信观与意向性诚信观存在明显的不一致性;绝大多数学生在认知性诚信价值观上倾向于认为诚实与守信这两种道德品质是同等重要的,而在意象性诚信价值观上多数学生倾向于认为,守信比诚实更重要;利益预期背景下,持功利的认知性诚实价值观的儿童青少年在面对情境性诚实价值观问题时存在着向以客观规则为取向的意向性诚实价值观转化的倾向性;儿童青少年的意向性守信标准观与个体的道德价值体验相关,而与个体的认知因素相关不明显;认知性对己守信观与意向性对己守信观的相关性较小,在意向性对己守信观上表现出一定的"利他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磊 傅维利 李德显 王丹
"诚信价值取向"是"诚信观念"的构成要素之一,它是人们在自身或社会需要的基础上对诚信道德的重要性作出判断时所持的内在尺度,是一种外显的或内隐的关于诚信重要与否的看法。本研究通过对全国四省区小学二年级、小学四年级、小学六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学生的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诚信价值取向的发展呈现如下特征:其一,他们普遍关注"守信"和"诚实"的重要性;其二,小学六年级到高中二年级4年间,我国中小学生对诚信价值的重视程度陡然下降;其三,在"诚实"与"守信"重要性选择上,小学二年级学生相对重视"诚实",高中二年级学生相对重视"守信";其四,我国儿童、青少年诚信的自律水平正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
关键词:
诚信 诚信价值取向 诚信教育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峰峰 刘伟杰 霍燃
通过对全国范围内抽取的77 367个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样本数据分析发现,青少年诚信行为表现良好,但行为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波动趋势。同时,处于小学高年级阶段且学业表现优异的青少年的诚信行为表现得更好,但寄宿且对生活状态不满意的青少年的诚信行为发展则需要引起重视。除此之外,道德情感(尤其是自尊感、集体责任感)对青少年诚信行为发展的影响较大。基于此,青少年诚信教育需要重视青少年对诚信事件的评价并在具体情境中协助青少年树立诚信意识,也需要注重青少年道德情感的积极作用并在情感培育中激发青少年诚信行为动力,还需要关注青少年生活要素的影响并在生活实践中促进青少年诚信行为习惯养成。
关键词:
青少年 诚信行为 诚信意识 诚信教育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燕芳 王莹
创造力是个体生存和良好适应社会的重要能力,创造力的发展需要优良的环境支持。作为个体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环境,学校在儿童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且独特的作用。以下从教师态度、教学策略、班级气氛、校园活动和学校教育体系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创造力发展的学校环境因素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学校教育环境在培养儿童青少年创造力方面的现状及问题,最后对有关创造力发展的环境因素研究及我国创造力教育环境的改善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创造力发展 学校环境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丹
诚信是一项重要的道德规范,其特征是关系的双向性和直接践行性。学生的诚信发展过程就是学生的诚信心理结构日趋完善与成熟的过程。学生诚信发展主要经历三个阶段,即人际诚信为主要特征的诚信发展阶段、群体诚信为主要特征的诚信发展阶段和社会诚信为主要特征的诚信发展阶段。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最后笔者总结出诚信教育的总体特征,并分析了各阶段诚信教育的要点。
关键词:
诚信 诚信发展 诚信教育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靳爱红
本文在回顾我国儿童图书馆 2 0多年来发展概况的基础上 ,对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了展望目标 ,旨在推动少年儿童图书馆事业在新的形势下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
少年儿童 图书馆 发展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燕 刘艳 林丹华
品格的理论和应用实践研究近年来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品格包括了习惯、特质和美德三种相互依赖又彼此交叠的概念。作为一个多维度的动力发展系统,在个体与环境相互影响下,积极品格可以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塑造。积极品格不仅能够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减少问题行为,提升幸福感,对学业成绩的提升亦有助益。但是对于品格的结构模型及其衍生出的具体测量模型,不同学者仍存在一定的争议。西方国家基于研究基础开展了一系列的品格教育项目,试图通过营造学校环境氛围、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实现促进学生积极发展的目标。在未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中,应重视中国文化下儿童青少年品格的内涵、结构的建构,并在完善测量工具的基础上开展品格发展轨迹、影响因素及其功能的追踪研究。在实践中则需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品格教育教学体系,尤其要重视针对处境不利儿童群体开展的品格教育。
关键词:
品格教育 中国文化 儿童青少年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磊
实践能力是胜任不同类型实践任务的个体所具备的具有共性特征的能力素质。本研究立足于"实践动机"、"一般实践能力"、"专项实践能力"、"情境实践能力"等四个方面,研究儿童、青少年实践能力发展状况的主观评估特征。结果发现:(1)儿童、青少年实践能力主观评估呈现明显的年级差异。具体来说,自小学四年级到小学六年级学生实践能力主观评分水平不断攀升,进入初、高中后,学生实践能力主观评分显著下滑。(2)五个年级儿童、青少年"情境实践能力"主观评分明显滞后,从中足以窥见中小学生发展"情境实践能力"的强烈诉求。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萱 武芯苇 杜晨溦 李佑发
心理健康监测对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识别和心理健康促进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美国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监测起步早、发展快,1960年至今的六十年间,已历经前监测阶段、风险行为监测阶段、综合心理健康监测阶段和心理-神经科学整合阶段四个阶段,涵盖十一个监测项目,发展出较为全面的监测框架。监测框架中所含指标丰富,可分为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两个部分。其中,心理健康部分包括精神障碍、情绪行为问题以及积极心理三部分下属的六十余种指标;心理健康影响因素部分包含个体、家庭和社会层级下的五十余种风险和保护因子。同时,监测工具高度成熟化、监测系统高度科技化。美国在该领域的丰富经验对我国及时改进框架设计,加强监测指标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监测工具的开发都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心理健康 监测 儿童青少年 美国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林园 唐逸文 邹盛濠 李蓓蕾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密集型育儿”已成为当代社会主流的育儿范式和理想标准,但它并非“完美无缺”。本文以密集型育儿的态度与行为作为框架,对密集型育儿给儿童青少年发展带来的复杂影响进行了研究综述。已有实证证据表明,当密集型育儿达到一定水平时,父母更多的投入和参与不仅不会带来更多增益,还可能在多个方面产生消极影响,且这些影响也会受到阶层、性别和文化的调节。密集型育儿给儿童和父母自身都带来了一定风险,未来研究可以从中国本土化的视角对密集型育儿的影响机制进行更为系统深入的研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桂花
经济活动和制度都是人来参与、制定、实施的,提升自然人主体的诚信意识,是规范信用秩序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当前经济学界对诚信问题的研究,多从新古典假设前提出发,从物质利益的成本收益来分析诚信的价值。这种研究范式无法激发诚信的原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基于“天人合一”的理念,揭示了完善心智模式和自利最大化的根本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诚信观指出,“信”的基础是“诚”,而“诚”的本质是心智模式的完善。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诚信行为,除了基于物质利益和声誉等外在利益的原因,还有一种出于完善自身心智模式的内生的动力,这是自然人主体和各类主体在市场经济中保持和提升诚信水平的原动力。这种诚信原动力不仅可以解决信用秩序的瓶颈,还可以促进创新驱动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因为心智模式的完善积累到一定阶段后会发生突破,体现为认知、意志力等全方位的提升。这种提升在以后的经济活动中自然体现出更高的理性水平和资源整合能力,呈现出熊彼特式的“创新”。诚信激发创新,而创新又驱动中国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再加厚诚信的原动力,由此可以演化出新时代的“诚信-创新-高质量发展-诚信深化”之路。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海霞 郭成
在不同的学业情境中,青少年会形成对自己在不同学科学业发展方面的比较稳定的认知、体验与评价。教育心理学家对学业自我的结构及学业自我与学业成就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在阐述学业自我的内涵与结构的基础上,着重从个体与环境因素探讨了青少年学业自我的发展特点,并对学业自我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青少年 学业自我 发展特点 研究展望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韦地
近些年,论文中出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那就是,论文标注的研究项目动辄二三项,多则五六项,而不是常见的一二项。本刊的一篇论文,达到了破纪录的五项。我们不反对论文标注课题,只是觉得课题标注应该实事求是,不做样子,更不做幌子。依循常识,课题研究大都有明确指向的。课题名称不同,要解决的难题也不同,相应的,从研究目标到研究重点到研究内容到研究方法,也会不同。因此,一篇论文常挂一二项课题可以理解,怎么会挂五六项课题呢?这些课题与文章到底什么关系?其实,很多事实已经显示,这种标注多少已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