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87)
2023(10891)
2022(9525)
2021(8744)
2020(7790)
2019(18062)
2018(18172)
2017(35861)
2016(19841)
2015(22553)
2014(22845)
2013(22810)
2012(21609)
2011(19692)
2010(20189)
2009(19335)
2008(19748)
2007(18041)
2006(16008)
2005(14783)
作者
(59852)
(50299)
(50016)
(47957)
(31888)
(23967)
(22949)
(19351)
(18739)
(17992)
(17147)
(16779)
(16079)
(16034)
(15855)
(15556)
(15226)
(14732)
(14732)
(14525)
(12692)
(12522)
(12319)
(11378)
(11334)
(11307)
(11297)
(11154)
(10208)
(10018)
学科
(84382)
经济(84265)
管理(61882)
(58291)
(47676)
企业(47676)
方法(40067)
数学(35668)
数学方法(35307)
(26808)
(22732)
中国(22646)
(21948)
业经(17196)
(17098)
(16602)
财务(16563)
财务管理(16520)
(16493)
贸易(16487)
(16054)
(15791)
银行(15751)
企业财务(15724)
(15007)
(14582)
金融(14577)
农业(14417)
(14268)
地方(13767)
机构
大学(303450)
学院(299571)
(127833)
经济(125189)
管理(112925)
研究(102076)
理学(96604)
理学院(95512)
管理学(93931)
管理学院(93364)
中国(78635)
(64460)
(63922)
科学(60923)
(53117)
(50900)
财经(50406)
研究所(47732)
中心(46143)
(45899)
(45482)
业大(43654)
北京(40657)
经济学(40338)
农业(40330)
(37873)
师范(37479)
财经大学(37306)
经济学院(36596)
(36278)
基金
项目(189563)
科学(148741)
基金(138743)
研究(137532)
(120815)
国家(119883)
科学基金(101357)
社会(87769)
社会科(83196)
社会科学(83167)
基金项目(73551)
(72764)
自然(65000)
教育(63711)
自然科(63439)
自然科学(63412)
自然科学基金(62321)
(62098)
资助(57347)
编号(55404)
成果(46876)
(43791)
重点(43216)
(40123)
(39013)
课题(38491)
(38311)
教育部(37487)
科研(36724)
创新(36681)
期刊
(142201)
经济(142201)
研究(91327)
中国(56289)
(51435)
学报(47404)
(45762)
科学(43272)
管理(41179)
大学(35756)
学学(33804)
(31074)
金融(31074)
农业(30110)
教育(27756)
财经(25919)
技术(24692)
经济研究(22852)
(22194)
业经(22020)
问题(19924)
(17380)
(15538)
技术经济(15526)
理论(15310)
国际(14979)
统计(14645)
(14562)
商业(13849)
实践(13647)
共检索到451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山  武志  
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储蓄一投资的转化缺乏效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加以考察,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转化机制的制度安排呈现出明显的不完全性。因此,提高转化效率的关键在于借助政府的力量进行制度的创新与完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封福育  
投资对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储蓄的规模以及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利用我国1980-2007年的省级数据,通过建立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考察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并基于此揭示各区域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低下且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的转化效率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我国应该通过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鼓励资本市场创新,推出创业板市场等措施来提高储蓄投资转化效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明华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因此认识宏观经济中的问题往往要从对宏观金融过程的分析入手。而储蓄-投资问题又可称得上是宏观金融过程的核心问题。从很大程度上讲,衡量一国金融制度是否有效,从微观层面看,关键在于金融机构所提供的各种金融工具能否满足社会上储蓄者、投资者以及消费者的各种不同的需求,是否能降低他们之间的交易费用;从宏观层面,则首先要看金融制度能否有效地动员储蓄,鼓励投资,能否使社会的总储蓄与总投资在较高的水平上保持均衡,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勇华  
完整的居民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应该包括资本形成效率和资本形成后的资本配置使用效率两个层次。通过设计一定的量化指标对之进行考察我们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投资转化的资本形成效率总体上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仍处于较低水平;而居民储蓄-投资转化的资本配置使用效率,不但起点不高,而且呈现不断恶化的趋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亦春  佘运九  
高的储蓄率为我国投资及经济的持续增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现在面临的问题是高储蓄不一定能转化为高投资,转化为投资的部分也不一定是能改善经济运行质量的有效投资,这实际上就涉及到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机制选择问题。在现代经济中,通过金融机制引导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国强  卢立明  
我国巨额居民储蓄存款未能转化为投资,反映出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效率低下,这种状况若得不到解决,势必对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增强投资者信心,完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适应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薛丽达  张菊香  王敬勇  
首先以博弈论方法分析会计制度博弈参与者的行为,认为会计制度博弈存在偏离均衡的非实际路径;然后从博弈参与者的会计行为、企业博弈的动力不强以及会计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等方面分析了会计制度不完全性的非均衡原因;最后对会计制度博弈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荣梅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会计制度不完全性进行了分析 ,认为会计制度安排作为一种不完全合约 ,无论是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 ,还是在转轨时期不完善的市场经济国家 ,会计制度的不完全性是客观存在的 ;此外 ,会计环境的复杂性、未来的不确定性及相关法规制度的不完善是会计制度不完全性的外在诱因。本文在分析我国经济转型期会计制度不完全性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完善我国会计制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江  
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变迁与金融效率王江一、储蓄投资职能的分离与金融制度1从金融交易的形成与发展的角度来看,它与其它商品交易或交换活动一样,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产权的界定和有效保护,是其形成与发展的两个基本条件。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发展在提高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天祀  
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问题张天祀一、“九五”储蓄——投资转化机制面临的问题“九五”中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完善和优化所面临的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有效配置城乡居民部门的总储蓄构成,即:部门内部实物投资与净金融投资的关系;二是如何把居民部门巨额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严谷军  
论我国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及其变革严谷军现代发展经济学认为,没有资本的形成和积累,便没有经济增长。而资本最终来自储蓄,但储蓄本身并不能确保资本的形成,只有当储蓄有效转化为投资,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资本支持。因此,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娟  
哈罗德模型包含的经济增长保证理论成为现在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石,文章根据1978~2009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储蓄率和边际资本—产出比进行理论分析;在基础上测算了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漏损率,并结合哈罗德波动理论对我国近三十年的经济波动状况进行解释;最后进行总结,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来儿  王国定  
我国当前的储蓄向投资转化是以直接转化机制为主 ,因此 ,我国今后的主要任务应当是培育资本市场、增强市场的融资功能 ,发挥其间接转化和市场调节的作用。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曲绍卫  
我国政府与公立大学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而赋予大学治理者权力的边界却是一种“契约不完全”代理,正是政府决定的高等教育体制、大学内部管理体制等多种委托关系的不完全性,党政权力边界交叉显著且责权利的不对称性,从而滋生了“寻租”、机会主义和“败德”行为。监督机构的设置属于“自我监督”行为,难免要增加社会成本又难见成效,切实从制度框架变革委托代理关系乃势在必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彭文敏  史本山  
将外部选择引入经典的投资效率分析,放松信息不对称和投资可证实性这两个不完全因素构建了关系专用性投资的决策模型。当信息对称投资不可证实时,合作双方都面临事后收益被攫取的风险,最优投资效率不能实现。当信息不对称投资可证实时,合理的机制设计能够平衡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确定性,激励卖方选择最优投资。在不考虑复杂合同设计的情况下,不可证实性是导致关系专用性投资效率降低的关键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