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69)
2023(12489)
2022(10681)
2021(9773)
2020(8479)
2019(19531)
2018(19397)
2017(38237)
2016(20817)
2015(23960)
2014(24218)
2013(24348)
2012(23755)
2011(21868)
2010(22295)
2009(20924)
2008(20948)
2007(19270)
2006(17281)
2005(16121)
作者
(65693)
(54515)
(54492)
(51778)
(34537)
(26066)
(24974)
(21327)
(20722)
(19667)
(18648)
(18148)
(17563)
(17526)
(17204)
(17092)
(16591)
(16265)
(15866)
(15846)
(13850)
(13738)
(13492)
(12469)
(12459)
(12371)
(12305)
(12290)
(11202)
(11043)
学科
(98809)
经济(98710)
(54450)
管理(54128)
(41014)
企业(41014)
方法(38747)
数学(33734)
数学方法(33448)
中国(30262)
(28635)
地方(25969)
(21624)
业经(21579)
(19960)
(19730)
农业(18962)
(18853)
贸易(18838)
(18215)
(17502)
银行(17451)
(16856)
(16526)
金融(16524)
地方经济(14744)
(14262)
(14247)
环境(14058)
技术(13845)
机构
大学(314277)
学院(313544)
(134251)
经济(131317)
研究(116908)
管理(113418)
理学(95336)
理学院(94134)
管理学(92539)
管理学院(91954)
中国(89662)
科学(71712)
(69539)
(62631)
(62250)
(59823)
研究所(56025)
中心(52756)
(50213)
财经(48188)
业大(47685)
农业(47182)
北京(45190)
(43407)
(42422)
师范(41921)
(41458)
经济学(41423)
(40116)
经济学院(37380)
基金
项目(195397)
科学(151217)
研究(142168)
基金(137995)
(121406)
国家(120352)
科学基金(99933)
社会(88326)
社会科(83654)
社会科学(83630)
(77757)
基金项目(72381)
(65963)
教育(64413)
自然(63318)
自然科(61735)
自然科学(61713)
自然科学基金(60619)
编号(58310)
资助(57984)
成果(49114)
(48462)
重点(45072)
(43102)
课题(41748)
(40139)
发展(38690)
(38075)
创新(37693)
科研(37261)
期刊
(158949)
经济(158949)
研究(98930)
中国(69004)
(55776)
学报(51669)
(46735)
科学(46667)
管理(42987)
大学(38308)
农业(37576)
学学(35817)
教育(35186)
(34193)
金融(34193)
技术(27231)
业经(26977)
经济研究(25611)
财经(24173)
问题(21943)
(20999)
(20055)
(18213)
技术经济(16594)
国际(15969)
商业(15766)
理论(15569)
图书(15527)
统计(15080)
世界(14908)
共检索到497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俊祥  李振兴  田玲  汪楠  
随着人们对健康认识的逐渐深入,健康产业已被很多国家看作未来的战略性产业。为了促进本国健康事业的发展,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国家层面的各类行动计划,并投入大量人才资源、资金资源等,大力开展健康科技领域的研究,健康产业已经成为最活跃的科技创新领域。从我国来看,随着人均GDP的增长,人民对健康的需求也会与日俱增,我国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应将健康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部署,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资源,抓住重点,分步分级发展健康科技,促进我国健康产业的发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星  龙茜  龙琛  
健康管理作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基本产业群体,为健康管理产业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对促进整个健康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国内外健康管理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当前我国健康管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基础上,从机制保障、体系建设、新模式发展、完善要素、健康文化培育、支付机制创新及特色挖掘七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健康管理产业的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关雪凌  
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背景下,以分析健康产业动力系统主体及其动力作用机制的为基础,从需求拉动、供给驱动和政策引导三个角度剖析健康中国背景下健康产业发展动力新特征。通过分析健康产业不同发展阶段需匹配的动力,结合现阶段中国健康产业特点及发展动力方面的问题,对健康中国背景下健康产业良性、有序发展从动力角度提出应对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卢冠锋  康振宇  
WTO多边体制的困境刺激了区域FTA的较快发展,其中TTP、TTIP及RCEP三者的进展与最终结果不仅会对各自区域产生重大影响,对区域外国家、对未来国际贸易与投资规则的重构均有着重要的潜在影响。文章首先对区域FTA与WTO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要回顾,然后对上述三个重要区域FTA进行了较详细的述评,并进而提出我国所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媚  肖蕾  
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时代,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面临着包括实现全民健康、医疗服务体系稳健运行、提升卫生健康政府治理效能和成本效益知识壁垒等挑战。文章探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对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意义与挑战,文章提出了需要强化预算管理工作机制,促进会计成本与预算绩效信息互通,进而推动预算绩效和政策工具创新发展的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杜冠华  张俊祥  池慧  于友华  田玲  
人口与健康领域的科技发展与我们每个人密切相关。人口与健康领域是《国家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定的10个重点领域之一。科技发展将为我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和全民健康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本期专题笔谈邀请部分专家就该领域未来科技发展趋势作了简洁的描述。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明国  王春梅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房地产业已日益成长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随着其发展,资金问题却日益凸现。本文在分析现阶段我国房地产业面临的发展形势及其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融资现状和困境的基础上,指出了现阶段我国房地产业的融资出路。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李丽青  
环境审计是环境保护的一种手段。我国环境审计存在意识淡薄、内容狭窄、方法落后等现状。究其原因,在于人们的环保意识淡薄、缺乏相应素质的审计人员、缺少相应的环境责任信息披露等。为促进我国环境审计发展,还需提高人们对环境审计的认识,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扩展环境审计的范围,扩大环境审计主体,增强环境审计证据,并建立健全环境审计法律法规。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陈志恒  丁小宸  
健康产业是日本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发展健康产业是日本经济发展战略布局中的关键环节,在安倍经济学的具体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健康产业的发展是日本国内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已成为推动日本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后,我国应借鉴日本经验,加强社区医疗机构在健康产业中的作用,强化对健康产业的行业监管和资金投入,探索构建公民健康档案管理体系以及大力发展老人产业。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苏钰杰  徐凯  
文章借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理论,从保持增长空间、稳定供需价格、维持市场秩序、优化产业结构、修复环境损害五个方面对稀土产业健康发展的内涵进行解释,据此分析我国稀土产业健康发展面临的问题,并从建立稀土资源国家战略储备、推动稀土企业技术革新、强化资源管理、推进稀土行业整合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国庆  段凌  杨敏丽  
根据国务院和卫生计生委提出的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改善护理服务和健康产业加快发展的需要以及近年来对我国人口、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探索,目的在于:(1)对护理产业进行初步探讨。(2)改善我国护理行业人口不足和现有护理资源分配不合理问题;(3)提出"大护理"概念,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特殊人群护理需求,扩大优质护理服务面;(4)探讨护理产业化,建立护理产业集群的可行性,为护理产业的建立发展做出初步探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珲  
文章主要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涉及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以及其解决途径,以推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持续、稳定发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庄玮  顾晓芬  李豫凯  
目的:探讨在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社会背景下,更能满足大众健康需求的健康产业链整合发展模式。方法:论证健康消费需求变化为健康产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传统医疗模式难以适应多元化健康需求,建立健康产业链整合关联结构图。结果:基于大众不断升级的健康需求,构建健康管理、医疗、医药和保健等健康产业链整合关联结构和模式。结论:传统医疗模式有待改进,构建健康产业链整合模式是必要的、可行的,有待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