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13)
2023(13093)
2022(11582)
2021(11050)
2020(9582)
2019(22086)
2018(22243)
2017(43975)
2016(23984)
2015(27171)
2014(27205)
2013(27072)
2012(25197)
2011(22819)
2010(23054)
2009(21477)
2008(21248)
2007(18594)
2006(16465)
2005(14786)
作者
(70311)
(57983)
(57934)
(55007)
(37195)
(27757)
(26384)
(22725)
(22050)
(20972)
(19904)
(19628)
(18414)
(18328)
(18066)
(18016)
(17267)
(17211)
(16833)
(16733)
(14629)
(14349)
(14253)
(13376)
(13123)
(13110)
(13021)
(12836)
(11700)
(11414)
学科
(94686)
经济(94575)
管理(68851)
(67006)
(54886)
企业(54886)
方法(48960)
数学(43315)
数学方法(42708)
中国(26526)
(25803)
(23641)
(20595)
(19664)
业经(19282)
(17923)
贸易(17912)
(17824)
银行(17783)
(17451)
(17037)
财务(16967)
财务管理(16930)
(16861)
理论(16661)
地方(16377)
企业财务(16125)
(15991)
金融(15989)
农业(15399)
机构
大学(349613)
学院(345622)
管理(137917)
(136743)
经济(133687)
理学(118858)
理学院(117539)
管理学(115204)
管理学院(114586)
研究(113206)
中国(89860)
(74607)
科学(70064)
(67441)
(57648)
财经(53952)
(53379)
研究所(52279)
中心(51319)
业大(50480)
(49305)
(49001)
北京(47885)
(44992)
师范(44586)
农业(41993)
经济学(41087)
(40735)
财经大学(40489)
(40329)
基金
项目(230509)
科学(180600)
基金(167969)
研究(167049)
(145966)
国家(144811)
科学基金(123959)
社会(104061)
社会科(98588)
社会科学(98561)
基金项目(89007)
(88499)
自然(82017)
自然科(80082)
自然科学(80060)
自然科学基金(78597)
教育(77133)
(75485)
资助(71528)
编号(68432)
成果(56349)
(51589)
重点(51148)
(47144)
(46944)
课题(46632)
科研(44315)
教育部(44233)
创新(43784)
大学(43065)
期刊
(145956)
经济(145956)
研究(105308)
中国(61831)
学报(54374)
科学(49803)
(49521)
管理(49435)
(47551)
大学(40908)
(38797)
金融(38797)
学学(38586)
教育(35262)
农业(32897)
技术(28733)
财经(26109)
经济研究(23371)
业经(23036)
(21992)
问题(19518)
理论(18693)
图书(17523)
实践(17181)
(17181)
技术经济(16987)
统计(16865)
(16138)
科技(15934)
(15619)
共检索到505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伟军  
本文从我国货币错配的本质,即债权型货币错配出发,通过修正AECM指标,利用修正指标对我国1985~2009年的货币错配进行测算,其测算结果显示我国存在明显的货币错配,而且程度具有阶段性特征。然后通过对本文的货币错配指数与现有文献中最成熟和准确的货币错配指数进行相关性检验,证明本文计算的错配指数的合理性。最后对我国货币当局防范货币错配风险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汤凌霄  黄泽先  皮飞兵  
货币错配是经济全球化下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经济金融现象,新兴大国债权型货币错配情况最为典型。本文指出既有的货币错配指标无法准确衡量甚至会错误衡量债权型错配,无法深刻认识新兴大国货币错配现象;作者提出合意顺差概念和CBCM指标,并据此测度和概括出俄罗斯、中国、巴西、印度错配程度依次递减,具有线性增长、官方集中型等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这种货币错配状况是由新兴大国净国外资产、本币升值预期以及政府基于本国和周边经济稳定性的干预而造成的,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治  艾蔚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金融改革逐步深化,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巨额的外汇储备面临着严重的货币错配风险,其不仅会对微观经济主体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而且严重阻碍了央行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与效果,威胁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采用2001~2011年的经济数据,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并运用协整检验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外汇储备对货币错配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再次是汇率制度的选择。最后根据实证检验的结果,提出了若干管理和控制我国货币错配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董建明  李雪莲  马双  
近年来,中国非公共部门债权型货币错配风险持续积累,并通过债权型货币错配的净值效应对金融安全和宏观经济稳定造成冲击,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外汇干预可以抑制净值效应,但如何确定最优的外汇干预程度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对此,文章首先构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开放经济模型并基于产出和价格稳定的视角进行了福利分析。结果显示,净值效应对经济的影响是非中性的,而外汇干预对经济的影响是中性的;净值效应对福利损失函数的影响是非线性且不连续的,其影响大小取决于一国的各项经济参数及冲击的大小;外汇干预程度的调整可以有效对冲净值效应,但是渐进地调整外汇干预程度并不必然是最优的。进而,文章基于中国的经验数据估计了模型参数,测算了最优的外汇干预程度。文章发现,在当前存在严重债权型货币错配的情况下,中国应适度降低外汇干预程度。然而,在逐步降低外汇干预的过程中,货币错配净值效应对物价的通缩影响已经开始显现。为避免重蹈世界最大债权国日本的覆辙,中国在扩大对外开放的进程中不应完全放弃外汇干预这一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崔蕊  刘力臻  
中国存在着表现为巨额正外币资产头寸的货币错配,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货币错配的风险也必将逐步从微观层面向宏观层面扩散,对中国债权型货币错配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总结了债权型货币错配的理论假说,其次通过AECM公式对中国的1999-2008年的债权型货币错配水平进行度量,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弱化中国货币错配水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雪莲  邓翔  刘万明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引入动态计量经济学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多年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实证研究了我国债权型货币错配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动态关系,指出我国债权型货币错配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并在95%的置信水平下,被认为是通货膨胀的Granger原因。因此,为缓解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风险,必须有效控制并逐步降低债权型货币错配的规模。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视角为治理我国的通货膨胀提供了政策思路。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王丽丽  
近年来,国债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随着我国国债规模的急剧扩张,对国债风险的防范已十分紧迫。为此建议:加快财政分配体制的改革进度,改善收入状况;优化国债结构,减轻还债压力;适度控制国债的发行规模;减少隐性债务,降低国债风险;加强国债运行的规范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汤凌霄  
货币错配分为债权型和债务型两类。新兴大国货币错配具有债权型特征,与债务型货币错配比较,它对汇率升值非常敏感,容易患上"高储蓄两难综合症",错配风险集中于政府,其影响因素、经济效应及传导机制也具有不同特点。目前,新兴大国货币错配现象严重,且债权型特征突出,需要根据其特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耿丹丹  
随着关联企业这种企业联合体的产生与推广,关联交易已经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肯定关联交易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不正当关联交易给银行债权带来的潜在风险。例如,关联企业之间通过不正当的关联交易来转移资产、逃避债务,从而使银行债权落空的情况在中国屡见不鲜。因此,如何防范关联交易风险、维护银行债权安全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着力研究了不正当关联交易给银行债权带来的危害及其成因,提出了防范关联交易风险、保护银行债权的对策,并对完善我国公司法提出了一些立法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耿丹丹  
文章简述了不正当关联交易给银行债权带来的危害,提出了健全统一授信制度,确立公司人格否认原则,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规范担保等保护银行债权的对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启星  吴为  倪怡雯  
当前,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依赖于互联网渠道的优势,互联网货币基金的规模迅速扩大,互联网逐渐成为普通百姓理财的重要平台。但是,互联网货币基金参与群体广泛,风险传导快。论文对互联网货币基金的定义、特征及运行机制进行探讨,分析其在运作方面存在的潜在风险,并在此基础上,从加强公司内部治理、行业自律、市场监督三个方面,提出防范风险、规范互联网货币基金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何志刚  
国债债务风险在现实中体现为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国债融资和政府偿债与经济发展的不对称性是产生国债风险的一般原因。我国的国债风险形成具有明显的体制转轨特征 ,具体表现为 :国债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国债结构不合理、财政收入增长缓慢 ,支出增加压力大等。相应地 ,我们应从加强国债资金支出效益管理 ;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债务偿还机制 ;规范收入 ,完善财政收入机制 ,提高国家财力集中度入手 ,解决债务风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贾康  江旭东  
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 ,几年来实行的扩张性财政政策 ,国债发行规模日趋庞大 ,如何提高偿债能力 ,防范、控制和化解风险 ,便成为国债管理政策无法回避也不应回避的问题。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了控制和化解国债风险的基本思路 ,加强国债管理的对策 ,完善市场体系 ,健全传导机制 ,并设计出一套宏观监测预警指标体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丁忠明  
改革开放以来,国债政策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考虑实施国债政策可能带来的后果。本文从国债规模和国债结构等方面对我国国债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目前我国国债蕴藏着很大的信用风险。并就防范和化解这一风险提出了一些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