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87)
- 2023(13389)
- 2022(11579)
- 2021(11023)
- 2020(9369)
- 2019(21492)
- 2018(21701)
- 2017(42732)
- 2016(22931)
- 2015(26114)
- 2014(26110)
- 2013(25359)
- 2012(23078)
- 2011(20488)
- 2010(20924)
- 2009(19251)
- 2008(19109)
- 2007(16986)
- 2006(14829)
- 2005(13364)
- 学科
- 济(88616)
- 经济(88484)
- 管理(74068)
- 业(68410)
- 企(58332)
- 企业(58332)
- 方法(44029)
- 数学(39141)
- 数学方法(38469)
- 财(29704)
- 中国(24784)
- 农(23665)
- 制(23057)
- 业经(19802)
- 务(19436)
- 财务(19364)
- 财务管理(19314)
- 企业财务(18326)
- 银(16845)
- 银行(16828)
- 贸(16594)
- 贸易(16582)
- 易(16224)
- 行(15894)
- 理论(15477)
- 体(15314)
- 融(15016)
- 金融(15012)
- 农业(14916)
- 学(14479)
- 机构
- 学院(322978)
- 大学(320730)
- 济(132329)
- 经济(129492)
- 管理(127502)
- 理学(109349)
- 理学院(108286)
- 管理学(106193)
- 管理学院(105590)
- 研究(97415)
- 中国(78040)
- 财(68385)
- 京(66500)
- 科学(55949)
- 财经(53373)
- 江(48839)
- 经(48277)
- 所(47249)
- 中心(46595)
- 农(44466)
- 业大(43375)
- 北京(41784)
- 研究所(41703)
- 经济学(41251)
- 财经大学(39727)
- 范(39098)
- 州(38848)
- 师范(38702)
- 经济学院(37352)
- 院(35577)
- 基金
- 项目(208856)
- 科学(165689)
- 研究(156717)
- 基金(152297)
- 家(130472)
- 国家(129364)
- 科学基金(112864)
- 社会(99205)
- 社会科(94131)
- 社会科学(94107)
- 省(81863)
- 基金项目(79688)
- 教育(74757)
- 自然(72333)
- 自然科(70647)
- 自然科学(70632)
- 自然科学基金(69338)
- 划(68269)
- 编号(65403)
- 资助(63462)
- 成果(53066)
- 部(47262)
- 重点(46779)
- 课题(44570)
- 创(44458)
- 发(43626)
- 制(43150)
- 教育部(41569)
- 创新(41549)
- 国家社会(40786)
- 期刊
- 济(144097)
- 经济(144097)
- 研究(95562)
- 中国(62529)
- 财(56838)
- 管理(49417)
- 学报(42916)
- 科学(40609)
- 农(39740)
- 教育(36537)
- 大学(34708)
- 融(33580)
- 金融(33580)
- 学学(32580)
- 技术(31652)
- 财经(26815)
- 农业(26439)
- 业经(24119)
- 经济研究(23020)
- 经(22896)
- 问题(19311)
- 统计(16453)
- 财会(16433)
- 理论(16310)
- 技术经济(16022)
- 贸(15465)
- 策(14799)
- 商业(14782)
- 实践(14673)
- 践(14673)
共检索到478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红娟 姜子彧
2014年以来中国债券市场频现违约风险,目前我国债券市场背后仍存在隐性"刚性兑付"条件,几例临近违约的债券都采取了政府斡旋兜底,主承销商贷款支持的解决方案。但这不是长久之计,一个真正健康、健全的债券市场需要一套市场化的债券违约处理机制,本文将对此展开研究和探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步高
2014年,债券市场的刚性兑付被打破,相关违约事件屡有出现,违约规模呈增长态势。文章着重分析了债券市场出现违约的原因及影响,总结概括了我国债券违约处置的办法,并结合我国债券市场的现实情况,认为我国债券市场还需要从完善债券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管,消除多头监管,提高债券市场风险容忍度,完善金融市场违约风险处置机制等方面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
关键词:
债券违约 刚性兑付 违约处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林淼
近年来,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变大,加之企业现金流恶化、债券市场信用风险不断暴露,2014年3月4日,发生了资本市场上第一只公募债券利息违约事件——"11超日债"延迟利息支付,我国公募债券的"零违约"被打破,标志着我国债券市场"刚性兑付"被打破。随后,我国债券市场的
关键词:
债券违约 实质性违约 债券市场 债务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郑肇晨
本文在马尔可夫区制转换模型框架下将债券按信用高低分组,研究债券市场违约率对信用利差的结构性影响。通过我国信用债市场2014Q1至2019Q3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信用风险对高等级(AA评级以上)债券利差的影响显著小于市场平均水平,且并非所有区制内的影响都显著。高等级利差受GDP下行压力的影响较小,更多反映了市场融资成本信息;而低等级债券利差普遍高估了当前的违约风险,且随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增大而抬升,展现出逆周期性。
关键词:
债券 违约风险 信用利差 区制转换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海全 黄滨 姚林华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债券违约事件开始出现,且发生频率有加快之势,显示出数量增加、金额扩大、由民企向国企扩散等特点。债券违约事件频发,除了宏观经济下滑的原因外,还有行业不景气、公司治理不完善等。面对债券违约事件频发,我国对投资者的保护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信息披露不健全、持有人会议制度实际保护效力较弱、受托人管理制度有待完善、交叉违约条款有待设立等。借鉴美国等投资者保护较完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我国需要在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完善债券持有人会议制度、完善债券受托管人制度、引入偿债保障条款等方面进行努力,强化对债券市场投资者权利的保护。
关键词:
债券市场 债券违约 投资者权益保护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再杰 李艳
近年来,在我国信用债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信用违约风险日益凸显。尤其是进入2016年以来,信用违约呈现出风险事件增加较多、涉及行业和发行主体不断扩大等特征,未来债市违约风险或将进一步上升。全球主要国家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显示,违约是债市市场化运行的必然现象,违约概率上升是经济周期发展的正常反映。当前我国债券市场具备处理和消化违约风险的条件和能力。为建设市场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债券市场,一方面,要有序打破刚性兑付,消除市场扭曲;另一方面,要着力完善市场化的信用风险约束和违约处置机制,构建多元化的风险分散和分担渠道以及加快完善监管制度等,保护投资者的权益,将风险控制在市场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关键词:
信用违约 刚性兑付 违约处置 债券市场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史蒂芬.马祖
该文首先分析了信用违约互换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如何为投资者提供固定收益投资的违约保护;其次分析了信用违约互换作为一种资产如何为投资者提供投资机会;最后文章认为2008年随着操作流程的简化,企业债券将在国内债券市场上占据较大的份额,而引入信用违约互换将进一步促进国内债券市场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关键词:
信用违约互换 风险管理工具 债券市场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范立夫 陈军晖 毛德一
债券违约风险是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关键因素,是债券市场管理的重要内容。美国对债券违约风险的管理有着成熟的制度和经验,借鉴其经验对促进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美国债券市场违约风险管理的方法,如分类管理、信用评级、保护性条款、破产清算等进行了归纳,并对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债券违约风险 保护性条款 信用制度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晓旭
2016年以来,在经济下行周期叠加去杠杆的背景下,企业到期债券偿付压力明显增大,国内信用债市场违约事件频发,债券评级下调大幅增加。当前违约主要集中在产能过剩和周期性行业,违约主体开始从民企向国企蔓延,提前兑付、企业实际控制人变更等另类违约风险也逐渐增加,对我国债券市场融资功能的发挥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违约背后反映出,我国债券市场存在杠杆率过高、监管与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违约风险分担和市场化处置机制不健全、评级机构缺乏独立性等问题。最后,对我国债券市场的改革与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晓旭
2016年以来,在经济下行周期叠加去杠杆的背景下,企业到期债券偿付压力明显增大,国内信用债市场违约事件频发,债券评级下调大幅增加。当前违约主要集中在产能过剩和周期性行业,违约主体开始从民企向国企蔓延,提前兑付、企业实际控制人变更等另类违约风险也逐渐增加,对我国债券市场融资功能的发挥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违约背后反映出,我国债券市场存在杠杆率过高、监管与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违约风险分担和市场化处置机制不健全、评级机构缺乏独立性等问题。最后,对我国债券市场的改革与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文华
自2007年8月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信用违约互换日益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其中以负面评价居多,认为它的存在造成了对整个国际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一时间,谈CDS而色变。对此,笔者认为应该一分为二,正确地认识和对待。首先,必须承认,CDS自产生以来,由于缺乏监管,投机猖獗,交易额迅猛增长,构成了对全球金融稳定的巨大威胁。但不应忽略,作为应用最为广泛的信用衍生产品,它具有分散信用风险、增强资产流动性、扩大金融市场规模与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等积极作用。因此,笔者主张,应充分汲取和借鉴美国政府对待信用违约互换的经验和教训,对CDS正确认识,妥善监管,以促进我国债券市场发展。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吴建华 张颖 王新军
本文构建可违约债券利率期限结构的贝叶斯分层模型,通过采用Dirichlet多层先验分布和联合估计思路,获得了不同信用级别下的收益曲线。利用交易所市场的企业债券交易数据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基于Svensson函数的贝叶斯分层模型可以有效的克服小样本问题和异常值的影响,提高了模型拟合精度和样本预测绩效,而且能避免单曲线模型导出的收益率曲线交错的问题,说明贝叶斯分层模型可以有效的拟合交易所企业债券收益率曲线。模型丰富了中国企业债券收益曲线估计方法,对于企业债券的合理定价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吴育辉 刘忻忻 陈韫妍
自2014年我国债券市场首例违约事件发生以来,债券违约屡见不鲜。文章以2014—2022年发行的公司债、企业债和中期票据为研究对象,选取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搭建了基于机器学习算法SMOTETomek-GWO-XGBoost的债券违约风险预警模型。结果表明:(1)与其他方法相比,GWO-XGBoost模型在准确率、召回率、未加权平均召回率以及AUC值这四个指标上具有更加优异的表现;(2)SMOTETomek采样方法可以有效平衡数据样本,因此SMOTETomek-GWO-XGBoost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与稳定性;(3)SHAP值法可以展示不同特征变量对债券违约风险的贡献度,有利于就重要特征进行针对性分析。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曹萍
本文通过KMV模型实证研究各省、直辖市的违约距离和违约概率,建立了对各省市的地方政府债券的违约风险的评估体系。以理论违约临界值0.4%为依据,计算得出在偿债高峰年有4个省市的违约风险相对较大,只有削减自发性财政支出,才能缓解风险;另有7个省的违约风险次之,提高债券担保的比例,可缓解违约风险。其他省市基本不存在违约风险。
关键词:
地方债务 城投债券 政府债券 债务违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