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29)
- 2023(17991)
- 2022(15363)
- 2021(14392)
- 2020(12052)
- 2019(27954)
- 2018(27484)
- 2017(54012)
- 2016(28626)
- 2015(32114)
- 2014(32067)
- 2013(31685)
- 2012(29080)
- 2011(26176)
- 2010(26322)
- 2009(24856)
- 2008(23652)
- 2007(20791)
- 2006(18255)
- 2005(16324)
- 学科
- 济(116182)
- 经济(116050)
- 管理(83540)
- 业(81724)
- 企(68043)
- 企业(68043)
- 方法(56978)
- 数学(49918)
- 数学方法(49331)
- 中国(35746)
- 财(32484)
- 融(30825)
- 金融(30823)
- 农(30346)
- 银(29554)
- 银行(29511)
- 行(28342)
- 业经(25585)
- 制(25406)
- 学(24042)
- 地方(22376)
- 贸(22296)
- 贸易(22279)
- 易(21648)
- 务(21359)
- 财务(21281)
- 财务管理(21238)
- 企业财务(20287)
- 理论(20270)
- 农业(20144)
- 机构
- 大学(412977)
- 学院(409896)
- 济(169444)
- 经济(165890)
- 管理(163025)
- 理学(141193)
- 理学院(139737)
- 管理学(137316)
- 管理学院(136579)
- 研究(133225)
- 中国(108291)
- 京(86621)
- 财(81349)
- 科学(79424)
- 财经(65955)
- 所(65485)
- 农(63900)
- 中心(63233)
- 经(60040)
- 研究所(59421)
- 业大(59188)
- 江(58346)
- 北京(54706)
- 经济学(53177)
- 范(51470)
- 师范(50974)
- 农业(50196)
- 财经大学(49541)
- 院(48294)
- 经济学院(48249)
- 基金
- 项目(276599)
- 科学(218141)
- 基金(202780)
- 研究(201862)
- 家(175984)
- 国家(174565)
- 科学基金(150743)
- 社会(128399)
- 社会科(121890)
- 社会科学(121859)
- 基金项目(106913)
- 省(106506)
- 自然(98031)
- 自然科(95781)
- 自然科学(95755)
- 自然科学基金(94041)
- 教育(93139)
- 划(89825)
- 资助(84640)
- 编号(81770)
- 成果(66080)
- 部(62023)
- 重点(61565)
- 发(58203)
- 创(57490)
- 课题(55616)
- 创新(53682)
- 教育部(53678)
- 科研(53246)
- 国家社会(53182)
- 期刊
- 济(178102)
- 经济(178102)
- 研究(123622)
- 中国(72998)
- 学报(63152)
- 财(61703)
- 管理(59410)
- 科学(57817)
- 农(56734)
- 融(54216)
- 金融(54216)
- 大学(48667)
- 学学(46049)
- 教育(40907)
- 农业(37741)
- 技术(34580)
- 财经(33208)
- 经济研究(29344)
- 业经(28624)
- 经(28317)
- 问题(23689)
- 理论(21957)
- 实践(19901)
- 践(19901)
- 技术经济(19458)
- 贸(19174)
- 商业(18859)
- 统计(18778)
- 图书(18608)
- 业(18603)
共检索到600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叶红梅
本文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微观信贷市场上,即企业层面中是否存在金融加速器效应,通过面板回归模型和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考察企业资产负债状况对企业投资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信贷市场确实存在金融加速器效应,但是不如其它研究中观测到的强烈。尽管如此,随着我国金融系统的不断完善,金融加速器效应将会日益显著,因此仍然有必要通过政策手段对信贷市场的顺周期性进行正向的引导,从而为熨平经济周期、保持经济健康增长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金融加速器 信贷市场 经济周期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助新 胡王婉
本文利用协整、向量自回归方法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利用1953年至2008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试图实证我国信贷市场上信贷顺周期现象的存在性。
关键词:
信贷周期 协整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余雪飞
有别于传统信贷需求渠道的金融加速器效应研究路径,构建包含银行部门的DSGE模型从信贷供给的角度分析基于银行资本渠道的金融加速器效应,以中国2000—2011年季度数据估计及模拟发现,随着巴塞尔协议的升级,银行资本约束上升增大了各项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影响,表现出较强的顺周期性,在经济复苏期不宜过早地执行巴塞尔协议III,需分阶段渐进实施资本监管,必要时需通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向银行注入资本,以减缓这种金融加速器效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汪川 黎新 周镇峰
本文在一个带有"金融加速器"的DSGE模型中讨论了我国宏观经济波动背后的信贷因素,并检验了"金融加速器模型"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而分析了货币政策通过信贷因素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分析的结果表明,受信贷市场中不对称信息的影响,宏观经济变量都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模型模拟出的产出、实际利率和投资等主要变量的相对标准差都与实际经济数据相似;同时,脉冲响应分析的结论显示,相对产出等其他变量,货币政策对于价格水平和通货膨胀有着更好的控制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文的研究也为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明确了方向。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庆君 张港燕
以2010—2019年上市银行数据为基础,使用文本挖掘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不同时期各银行的金融科技运用合成指标,研究银行金融科技的运用对银行信贷顺周期性的影响及异质性,研究发现,金融科技的应用降低了银行顺周期性,主要表现在投入和技术应用角度;金融科技应用对银行信贷顺周期性的抑制作用具有异质性,即相比中小银行,大型银行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大银行金融科技对信用贷款顺周期现象的抑制作用更强,即大银行金融科技应用提高了软信息获取能力以缓解顺周期性;同时低资本充足率的银行金融科技的运用对信贷顺周期抑制作用更明显。
关键词:
银行金融科技 信贷顺周期性 信用贷款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金城 李成
商业银行信贷和资本监管具有顺周期性。银行信贷顺周期性导致经济繁荣时期的贷款扩张和经济衰退时的贷款紧缩。《巴塞尔资本协议Ⅱ》下的资本监管约束,在经济衰退时会促使银行形成信贷萎缩效应,影响和制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发挥,次贷危机为《巴塞尔资本协议Ⅱ》下的银行风险管理和监管的创新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要减轻顺周期的影响,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需要建立逆周期动态调整的资本监管制度,构建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并协调运用与宏观经济运行相逆的货币政策,协调各宏微观监管部门,完善风险预警体系和银行的激励约束机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徐亚平 鲁燕
从金融发展的路径来看,经济货币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便是金融证券化的蓬勃发展。在传统的金融体系中,银行信贷也是顺周期的,而金融证券化的蓬勃发展,则进一步放大了这种顺周期性。一方面,金融资产尤其是证券类金融资产总量的不断增加,使得金融市场的运行状况对于整个金融、经济运行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另一方面,金融证券化的发展,对金融资产风险管理、金融体系流动性状况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影响进一步促进了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因此,我们要将流动性管理的总量调节与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结合起来,达到防范顺周期系统性风险积累的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金雯雯 杜亚斌
信贷顺周期问题一直是理论与实务界关注的热点。本文运用TVP-VAR模型对2000至2012年间中国信贷顺周期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控制了货币政策影响后,我国信贷的顺周期效应存在时变性;在部分时段信贷量逆经济周期变化;短期和中长期贷款的顺周期特征存在差异,中长期贷款的顺周期效应大于短期贷款。因此,逆周期资本监管应调整思路,避免一刀切。资本监管及信贷调控政策应加强对信贷期限结构的关注。
关键词:
信贷 顺周期 TVP-VAR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亦岑 赵颖 杨燕
文章立足于保险业,对我国保险业发展的顺周期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得出了几点结论:(1)从我国保险业30年来的整体发展来看,其与宏观经济发展的波动状况有着长期的相关关系;(2)从顺周期性的另一个内涵出发,运用了谱分析的测算方法,剔除了数据的扰动因素,较为准确地计算出了我国保险市场的承保周期在5年左右;(3)从局部来看,对截止目前我国保险业发展较为迅速并且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的2001~2011年数据进行VAR模型下的分析,结果充分显示我国的保险业存在着明显的顺周期性特征。
关键词:
保险业 顺周期性 逆周期监管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方文龙 赖丹 吴一丁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如何稳投资亟待理论界和实务界深入探索。与已有研究主要关注金融加速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不同,本文基于2000-2021年中国有色金属业上市公司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从金融加速器的微观理论机制视角研究经济周期对有色金属业投资的影响,以及交易成本的作用。结果表明:与古典经济学提出的微观企业投资呈顺周期变化不同,中国有色金属业投资呈逆周期变动;交易成本呈逆周期变动;以现金流和偿债能力两条路径表征的交易成本在经济周期与有色金属业投资间存在中介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交易成本在经济周期与有色金属业投资间存在非线性的门槛效应,只有当现金流和利息保障倍数低于0.0195和0.0371的门槛值时,才能发挥有色金属业的逆周期调控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有色金属业交易成本的门槛效应只存在于国企样本中,非国企无门槛效应。本研究不仅从金融加速器理论视角拓展了对微观企业投资的认知,而且为有色金属业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以及稳经济大盘提供了参考。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俞晓龙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是否存在顺周期性特征进行研究。文章针对中国29家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2005~2012年的资本情况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资本存在不同的周期性特征: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存在周期性特征;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具有显著的顺周期性特征,即银行资本在经济繁荣时期下降,萧条时上升;而城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则具有显著的逆周期性特征,即银行资本在经济繁荣时上升,萧条时下降。由此建议监管部门在实施逆周期政策时需根据不同类型银行采取差别的政策。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资本充足率 顺周期性 逆周期性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璐
银行业的顺周期性既具有内生性,也与现行资本、拨备、公允价值计量政策有关。缓解顺周期性和建立逆周期调整机制,被一致认为是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成为国际监管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关监管当局已在朝着建立资本缓冲、实行前瞻性的拨备制度、改进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修订新资本协议这些方面努力。但银行业内生的顺周期性很难消除,确定合理的资本缓冲技术上非常困难,动态拨备机制的建立尚存争议,当前对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改变也并不能改变经济的实质。因此,增强风险管理能力仍然是永恒的主题,各种逆周期监管工具的设计还应抓紧研究,监管者应提高对经济变化和风险变化的敏感度。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逆周期 资本 拨备 公允价值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志辉 王文刚 王近
基于包含企业违约和金融摩擦的四部门DSGE模型,可以用来考察银行信贷、企业违约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动态作用,进而论证信贷行为顺周期性的形成机制。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银行信贷收缩会对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和内生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加大其违约风险;同时,违约风险的加大会反过来借由外部融资溢价调整和贷款违约预期损失来影响银行信贷决策。银行信贷决策与企业违约之间的这种动态作用使信贷行为内生于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之中,并表现出明显的顺周期性特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静
在相关理论分析和综述前提下,在对我国近十年房地产价格上涨和银行信贷数据分析基础上,利用DCC-MGARCH动态相关性分析、脉冲响应分析和G 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对我国房地产价格、信贷和房地产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检验房地产价格的金融加速器效应的存在性。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我国房地产信贷风险暴露值被低估,近几年其真实值大于25%,情况不容乐观;②我国房价上涨促使了房地产投资和信贷的增加,但是还没有形成从信贷增长到房价上涨和房地产投资增长的反馈机制;③我国房地产价格的金融加速器机制是存在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