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78)
- 2023(10579)
- 2022(8473)
- 2021(7865)
- 2020(6586)
- 2019(15233)
- 2018(15445)
- 2017(30078)
- 2016(16847)
- 2015(19767)
- 2014(20010)
- 2013(19729)
- 2012(18372)
- 2011(16582)
- 2010(17087)
- 2009(16321)
- 2008(16553)
- 2007(15394)
- 2006(14148)
- 2005(13513)
- 学科
- 济(65363)
- 经济(65280)
- 管理(54177)
- 业(48845)
- 企(40684)
- 企业(40684)
- 方法(26913)
- 中国(22516)
- 数学(22287)
- 数学方法(22096)
- 财(21506)
- 农(18944)
- 制(17844)
- 业经(15766)
- 银(15512)
- 银行(15481)
- 贸(15028)
- 贸易(15017)
- 行(14677)
- 易(14657)
- 融(14354)
- 金融(14353)
- 务(13709)
- 财务(13667)
- 财务管理(13618)
- 企业财务(12887)
- 学(12839)
- 理论(12000)
- 农业(11878)
- 体(11294)
- 机构
- 大学(245402)
- 学院(243861)
- 济(100406)
- 经济(97989)
- 管理(89893)
- 研究(83965)
- 中国(73045)
- 理学(72940)
- 理学院(72136)
- 管理学(71068)
- 管理学院(70593)
- 京(54538)
- 财(54484)
- 科学(48054)
- 所(43903)
- 财经(40933)
- 江(40857)
- 农(40451)
- 中心(39787)
- 研究所(38521)
- 经(37006)
- 北京(35503)
- 州(32841)
- 业大(32291)
- 农业(31619)
- 经济学(31375)
- 范(30937)
- 师范(30560)
- 财经大学(30347)
- 院(30114)
- 基金
- 项目(140366)
- 科学(108054)
- 研究(105680)
- 基金(99566)
- 家(86571)
- 国家(85826)
- 科学基金(71785)
- 社会(64400)
- 社会科(60872)
- 社会科学(60848)
- 省(53445)
- 基金项目(51077)
- 教育(49284)
- 划(45595)
- 自然(45116)
- 编号(44907)
- 自然科(43988)
- 自然科学(43972)
- 自然科学基金(43197)
- 资助(42735)
- 成果(39067)
- 重点(31836)
- 部(31757)
- 课题(31641)
- 发(30113)
- 创(28441)
- 性(28218)
- 项目编号(27531)
- 教育部(27184)
- 大学(26930)
共检索到409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乔永刚 薛永洁 景欣
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具有民族品牌的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人民银行积极从信贷市场寻求信用评级业发展的途径,但受我国信贷市场市场化程度低,银行信贷授信方式和风险评估机制固化,对推动第三方评级意愿不强等因素影响,市场主体参与评级的积极性不高,导致信贷市场对外部信用评级的需求动力不足。如何改变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我国信贷市场信用评级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借鉴欧盟等国际组织及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对信用评级机构监管方面的经验,分别从监管立法、完善准入机制等几个方面,探索构建我国信贷市场信用评级行业管理框架的路径。
关键词:
信用评级 信贷市场 市场监管 经验探索
[期刊] 征信
[作者]
崔冶
我国评级机构由于声誉资本的缺失,难以形成声誉驱动的约束机制。在信贷市场,由于信息分割等原因,更是出现了信用评级质量参差不齐和评级机构无序竞争等现象,亟须建立起评级机构的市场化运行模式和配套的责任机制。解决信贷市场中评级机构与评级对象和产品使用者之间的责任冲突,可从付费模式和合作模式等方面着手,采取信用评级产品批量买断的交易模式、评级机构民事责任机制和植入保险机制的信用评级责任机制等模式,以市场化手段解决信贷市场评级机构的责任冲突问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叶龙 刘海浩
我国国债发行方式改革和市场化探索赵叶龙刘海浩1996年我国国债发行总量达2,200多亿元(含短期国库券),创16年来国债发行的最高纪录,取得了多品种、多批量、滚动发行的成功经验。尤其值得回顾的是发行1800多亿元可流通债券,财政部全面试行了公开招标方...
[期刊] 征信
[作者]
戈志武
当前,我国信贷市场信用评级发展势头良好,信用服务需求日益旺盛,但在发展中还存在信用评级法律法规相对滞后、信用环境有待改善、信用评级机构市场化和公信力不足、金融机构应用评级结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需要从完善法规制度、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扶持评级机构发展、丰富评级监管手段、加强违约率系统考核、引导中小金融机构应用等方面进一步培育和规范。
关键词:
金融市场 信用评级 信贷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俊剑
一、信贷市场信用评级内涵界定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生命线,信用评级是减少市场风险的基础手段,是解决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重要载体。我国信用结构的特点是以银行信贷为主,目前几乎100%的个人信用和90%以上的企业(中小企业
[期刊] 征信
[作者]
房友军
由于我国信贷市场信用评级与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存在一定差异,催生出信贷市场评级收费的多种模式。从不同角度对信贷市场信用评级收费模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不同收费模式有其存在的环境基础和客观依据。当前,我国信贷市场信用评级收费模式的发展路径是,"借款企业向评级机构付费"模式将在一段时期内存在,"商业银行向评级机构付费"是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的阶段性需求,"借款企业向银行付费,银行向评级机构付费"模式应是评级收费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信贷市场 信用评级 收费模式 商业银行
[期刊] 征信
[作者]
颜凌 朱合洪 屈筱茜
信贷市场信用评级主要分为银行内部评级和外部评级。当前,我国信贷市场信用评级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有:外部信用评级市场有效需求严重不足,外部信用评级市场的公信力有待建立,相关立法必须明确。为推动我国信贷市场信用评级业发展,应从制度上引导内外部评级相结合,建立健全外部信用评级市场的制度规范,加强对信用评级人员的培训。
关键词:
信用评级 内部评级 外部评级 信贷市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尹尤宪 唐杰
在目前信贷投放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如何运用科学的金融发展观,结合四川经济的实际情况来合理确定银行的目标信贷市场是当前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拟从四川的经济入手,分析四川经济特点,从而确定商业银行的目标信贷市场。
关键词:
科学的金融发展观 信贷 目标市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连庆
本文运用数理统计原理,拟对我国信贷资金供求均衡的目标值进行初步探讨. 一、信贷资金需求量的不确定性我们知道,一定时期信贷资金需求量主要取决于这一时期的生产技术水平、资源利用状况、物价变动率等因素,它内生于国民经济运行之中.由于国民经济运行在短时期内是比较稳定的,同时,决定国民经济运行的因素又是极其错综复杂的,因此,一定时期的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赖小民
2016年10月1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及《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作出在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下实施新一轮债转股的战略决策。以中国华融为代表的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自1999年成立以来即承担起实施企业债转股的历史使命,18年来一方面帮助一大批国有企业减轻包袱、改革脱困,积累了丰富的债转股专业经验,打造了一支专业化人才队伍;另一方面也成功完成了自身的市场化转型,发展成为以处置不良资产为主业、拥有全金融牌照的国有金融控股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赖小民
2016年10月1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及《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作出在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下实施新一轮债转股的战略决策。以中国华融为代表的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自1999年成立以来即承担起实施企业债转股的历史使命,18年来一方面帮助一大批国有企业减轻包袱、改革脱困,积累了丰富的债转股专业经验,打造了一支专业化人才队伍;另一方面也成功完成了自身的市场化转型,发展成为以处置不良资产为主业、拥有全金融牌照的国有金融控股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小东 郭大江 赵勇东
市场化是目前油田企业充分运用市场资源开展生产经营,外包非主营业务,将更多精力放到主营业务上的重要手段,但面对庞大的市场规模,繁多的市场主体和复杂的市场环境,如何实施有效的市场管理,规范高效地利用市场资源为生产经营服务是油田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以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简称采油三厂)为实例,阐释了加强油田企业市场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分析指出了市场化管理的关键环节,探讨了加强市场化管理的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
油田企业 市场化管理 考核评价 效益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任中红 刘頔
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重要一步,存款利率市场化推进步伐愈来愈近。改革与存款基准利率挂钩的储蓄国债管理机制成为大势所趋。一、我国储蓄国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自1981年我国恢复发行储蓄国债以来,实行的是固定利率、固定期限的发行方式。此模式曾为有效弥补财政赤字、提供稳定的国家基本建设资金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这种方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一)难以实现国债发行成本最小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杨晓丽
表面上看,我国信贷市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间的资金流动受到阻碍。然而,出于逐利目的的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正打通这些阻碍,使各市场相互联系、相互沟通,形成了事实上资金在信贷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间的相互流动。其中同业拆借市场、短期借贷市场、票据贴现市场、国债回购市场以及商业银行的改制上市成为资金流动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
信贷市场 货币市场 资本市场 资金流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