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23)
2023(7737)
2022(6549)
2021(6296)
2020(5719)
2019(12621)
2018(12699)
2017(25886)
2016(13922)
2015(15522)
2014(15729)
2013(15800)
2012(14750)
2011(13382)
2010(13687)
2009(13340)
2008(13356)
2007(11915)
2006(10641)
2005(10062)
作者
(42383)
(35209)
(35133)
(33454)
(22406)
(16920)
(16138)
(13739)
(13118)
(12816)
(11859)
(11856)
(11364)
(11257)
(11042)
(10983)
(10467)
(10361)
(10326)
(10085)
(8869)
(8707)
(8633)
(8073)
(7940)
(7922)
(7908)
(7656)
(7070)
(6869)
学科
(55445)
经济(55381)
(40917)
管理(39697)
(32153)
企业(32153)
方法(28051)
数学(24842)
数学方法(24627)
中国(18118)
(16111)
(14827)
(14271)
银行(14250)
(13550)
(13397)
(13201)
(11906)
金融(11905)
(11792)
贸易(11784)
(11528)
(11036)
保险(10944)
业经(10592)
(10251)
财务(10230)
财务管理(10202)
企业财务(9781)
理论(8851)
机构
大学(209410)
学院(205465)
(83877)
经济(81947)
管理(78398)
研究(69058)
理学(66452)
理学院(65661)
管理学(64441)
管理学院(64063)
中国(60088)
(45049)
(44905)
科学(42472)
(35673)
财经(35537)
(33513)
中心(32877)
(32322)
研究所(32253)
(30766)
业大(29315)
北京(29087)
财经大学(26890)
农业(26520)
经济学(26367)
(25684)
师范(25393)
(25230)
(24750)
基金
项目(131092)
科学(103884)
基金(98554)
研究(91437)
(86900)
国家(86247)
科学基金(73426)
社会(59047)
社会科(55844)
社会科学(55829)
基金项目(52135)
自然(49473)
(48426)
自然科(48366)
自然科学(48353)
自然科学基金(47533)
(42540)
教育(42230)
资助(41681)
编号(35626)
(30135)
成果(29776)
重点(29638)
(26534)
(26324)
教育部(25773)
科研(25748)
创新(24897)
(24876)
人文(24576)
期刊
(89763)
经济(89763)
研究(65881)
中国(38053)
学报(33888)
(33152)
(31663)
金融(31663)
科学(30862)
管理(29056)
(28556)
大学(25357)
学学(24077)
农业(18267)
财经(17948)
教育(17069)
技术(15718)
经济研究(15591)
(15150)
业经(13739)
问题(12277)
理论(12143)
实践(10994)
(10994)
(10948)
统计(10238)
商业(9919)
技术经济(9881)
国际(9418)
(9355)
共检索到313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江若尘  陆煊  
本文运用复杂网络技术,构建我国金融机构-企业信贷关系网络及其映射子网络。研究表明,我国金融机构-企业信贷关系网络存在典型的无标度网络特性。本文发现,在同一信贷关系网络中,同时存在异配性和"富者俱乐部"特征,使信贷关系网络的节点连结模式呈现出"核-边缘"格局,表明大型金融机构、大型企业主导了我国信贷资源,竞争优势明显,小型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竞争力较弱。通过最小生成树分析,揭示了信贷网络层级模块化特征,还发现各层级、簇集、子群的顶点是信贷风险管控的关键实体。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系统重要性节点鉴别指标——信贷风险指数,并建议对高风险指数实体采取差异化风险管控策略。本研究对政策引导,优化监管资源配置,增...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昴  聂广礼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升高,信贷投放面临着行业和客户的选择困难。但是,现阶段我国仍缺乏关于行业资金投放的理论和方法。本文利用复杂网络的方法研究经济系统中行业的信贷风险,提出地位系数这一指标来衡量局部行业间投入产出网络的对称性。然后,考察地位系数与KMV模型中行业违约距离之间的负相关性,并根据宏观经济以及国家政策对低风险和高风险行业的地位系数进行对比说明。最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昴  聂广礼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升高,信贷投放面临着行业和客户的选择困难。但是,现阶段我国仍缺乏关于行业资金投放的理论和方法。本文利用复杂网络的方法研究经济系统中行业的信贷风险,提出地位系数这一指标来衡量局部行业间投入产出网络的对称性。然后,考察地位系数与KMV模型中行业违约距离之间的负相关性,并根据宏观经济以及国家政策对低风险和高风险行业的地位系数进行对比说明。最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宋凌峰  苏新  
本文利用我国上市银行在同业市场上的信贷关系构建网络结构模型,分析上市银行所构成网络的结构特征,发现上市银行信贷网络联系紧密,倾向于群体性结构。以信贷网络为基础研究单个银行发生清偿力问题时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得出上市银行中有三家系统性重要银行,即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兴业银行。最后使用或有权益方法对三家系统性重要银行2007—2014年的清偿力风险进行分析,发现三家银行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大,但随着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存贷款基准利率等政策的调整,清偿力风险得到缓解和控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毛泽盛  王元  
本文基于1991-2013年年度数据,通过构建风险预警模型对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进行测度,并运用Beveridge-Nelson数据处理技术对信贷规模进行分解,提取周期成分和随机趋势成分,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与信贷周期成分呈反向变动关系,而与随机趋势成分呈同向变动关系;(2)信贷波动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主要来源于信贷随机成分的波动,信贷扩张会显著提升金融系统性风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志云  
VAR法(Value at Risk,风险价值)是现代西方国家最具有代表性的风险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本文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运用中,应克服制度与技术上的障碍,加快我国数据库建设,建立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风险管理手段相结合,不断完善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在基本的风险控制框架内大胆开展业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洪波  刘远亮  
研究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通过首先构建了一个GARCH模型得到代理变量来测度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然后利用我国银行业2000年至2009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我国银行业信贷风险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当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时,不良贷款率显著上升,银行将收缩信贷供给,信贷风险显著增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唐艺军  葛世星  
本文以"陆金所"交易平台用户为例,分析我国P2P网络信贷风险因素及其成因,发现借款人的逾期次数、教育水平、网贷利率、网贷期限,以及提前还款次数对借款人是否逾期呈正相关;借款用户的信用积分、生活状况、居住地、收入、成功借款次数,以及按时还款次数与借款人是否逾期呈负相关;有无银行逾期、网贷额度和总投标数对是否逾期没有显著显著影响,男性比女性发生逾期的概率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苗文龙  张思宇  钟伊云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信贷网络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本文基于2005年第1季度—2020年第2季度的24个国家/地区银行部门的跨境信贷债权债务数据,研究全球跨境信贷网络结构变动及其对系统性金融风险传染的影响。分析表明,(1)全球跨境信贷债权债务网络中,美、英、德、日等发达国家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强化,同时,金融区域化进程明显。此时,金融网络整体风险状况主要取决于中心层国家/地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及其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金融交易规模的波动性。(2)全球跨境信贷债权债务风险网络中,经济规模次于美、英、德、日、法的其他发达国家/地区,跨境信贷具有较高的不稳定性,在一定条件下更可能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脆弱环节。(3)中国内地跨境信贷网络结构较为均衡,有利于降低其他国家/地区通过全球跨境信贷网络对我国的风险冲击。因此,既要密切监测全球跨境信贷网络中心强化和网络结构不平衡性加剧后中心层国家/地区的金融风险状况,又要加强对波动幅度较大的外围层国家/地区金融风险的监测力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苗文龙  张思宇  钟伊云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信贷网络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本文基于2005年第1季度—2020年第2季度的24个国家/地区银行部门的跨境信贷债权债务数据,研究全球跨境信贷网络结构变动及其对系统性金融风险传染的影响。分析表明,(1)全球跨境信贷债权债务网络中,美、英、德、日等发达国家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强化,同时,金融区域化进程明显。此时,金融网络整体风险状况主要取决于中心层国家/地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及其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金融交易规模的波动性。(2)全球跨境信贷债权债务风险网络中,经济规模次于美、英、德、日、法的其他发达国家/地区,跨境信贷具有较高的不稳定性,在一定条件下更可能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脆弱环节。(3)中国内地跨境信贷网络结构较为均衡,有利于降低其他国家/地区通过全球跨境信贷网络对我国的风险冲击。因此,既要密切监测全球跨境信贷网络中心强化和网络结构不平衡性加剧后中心层国家/地区的金融风险状况,又要加强对波动幅度较大的外围层国家/地区金融风险的监测力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韩平  席酉民  
本文在对银行信贷风险主流测量方法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信贷风险组合预测评估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财务和非财务因素对信贷风险产生的影响,信贷风险分析结果即模糊神经网络的输出不是通常的违约与不违约两种分类,而是对应于违约风险五级分类的隶属度,从而更加逼近贷款的现实决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绪华  吉敏  
信贷风险评价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文章利用BP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能力、自适应能力和容错能力,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信贷风险评价模型,以有效降低人为因素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价的影响。以江苏省常州市商业银行为例,文章对常州市20家地板企业进行信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价与专家评价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建珍  张怡馨  
2007年,中国创建了第一个在线信用平台,但其后几年,我国网络信贷行业一直不温不火。自2010年起,网贷平台开始聚焦众多投资人和创业者的目光,2012年成为爆款,平台数量井喷式增长。2013年,自融高息增加了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一菡   林仕伟  
探索信贷波动如何透过生产网络影响股市变动,对监测金融风险至关重要。本文构建包含生产网络的一般均衡模型,将全球信贷波动纳入统一分析框架,研究了2002—2022年20个主要国家的信贷波动对股市回报的直接效应与网络效应,以监测货币政策有效性、信贷跨境溢出效应及货币政策自主性。研究发现,各国股市变动不仅受自身信贷波动的直接影响,还有62%来自他国信贷波动经由生产网络所产生的影响。具体地,俄罗斯、中国及美国的直接效应占比更大,货币政策自主性较强。比较两次降息周期,美国次贷危机时期的大幅度信贷波动引发了强烈的跨境溢出效应;三次升息周期中,通胀严峻抑制了货币政策有效性及信贷跨境溢出效应;对比两次量化宽松,防范全球系统性风险是保障本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关键。我国货币政策自主性有明显提升,但有效性仍需加强。建议从生产网络视角完善宏观审慎监管,降低外源性金融风险跨境传染的可能性,提升内源性货币政策校准的及时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