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00)
- 2023(12453)
- 2022(11035)
- 2021(10343)
- 2020(8941)
- 2019(20796)
- 2018(20905)
- 2017(40637)
- 2016(22103)
- 2015(24857)
- 2014(24710)
- 2013(24686)
- 2012(22812)
- 2011(20658)
- 2010(20663)
- 2009(18917)
- 2008(18423)
- 2007(16240)
- 2006(14482)
- 2005(12839)
- 学科
- 济(84670)
- 经济(84571)
- 管理(61127)
- 业(57534)
- 企(46963)
- 企业(46963)
- 方法(40900)
- 数学(35614)
- 数学方法(35230)
- 中国(24622)
- 农(22410)
- 财(21782)
- 学(20506)
- 业经(18655)
- 制(17664)
- 贸(16684)
- 贸易(16673)
- 易(16210)
- 银(15972)
- 银行(15916)
- 地方(15828)
- 行(15196)
- 农业(14766)
- 和(14225)
- 融(13811)
- 金融(13810)
- 理论(13642)
- 务(13264)
- 财务(13203)
- 财务管理(13175)
- 机构
- 大学(317154)
- 学院(312657)
- 管理(123169)
- 济(121917)
- 经济(119166)
- 研究(107022)
- 理学(106304)
- 理学院(105116)
- 管理学(103239)
- 管理学院(102707)
- 中国(81877)
- 京(69117)
- 科学(68664)
- 财(57723)
- 所(55040)
- 农(53462)
- 研究所(50312)
- 业大(48825)
- 中心(48511)
- 财经(46292)
- 江(45244)
- 北京(44123)
- 农业(42171)
- 经(42066)
- 范(40921)
- 师范(40454)
- 院(39124)
- 州(37020)
- 经济学(36299)
- 财经大学(34597)
- 基金
- 项目(214370)
- 科学(166746)
- 基金(155068)
- 研究(153784)
- 家(136788)
- 国家(135706)
- 科学基金(114690)
- 社会(94192)
- 社会科(89117)
- 社会科学(89091)
- 基金项目(82907)
- 省(82706)
- 自然(76734)
- 自然科(74878)
- 自然科学(74855)
- 自然科学基金(73503)
- 划(71058)
- 教育(69711)
- 资助(64357)
- 编号(63348)
- 成果(51618)
- 重点(48263)
- 部(47000)
- 发(45446)
- 创(43992)
- 课题(43020)
- 科研(41866)
- 创新(41074)
- 计划(39828)
- 教育部(39597)
- 期刊
- 济(131411)
- 经济(131411)
- 研究(93949)
- 中国(56705)
- 学报(53600)
- 科学(48276)
- 农(46981)
- 管理(44939)
- 财(41119)
- 大学(39584)
- 学学(37148)
- 教育(32862)
- 农业(32628)
- 融(29801)
- 金融(29801)
- 技术(25437)
- 财经(21965)
- 业经(21418)
- 经济研究(21188)
- 经(18554)
- 图书(18496)
- 问题(17591)
- 理论(17104)
- 业(16563)
- 实践(15799)
- 践(15799)
- 科技(15351)
- 技术经济(14788)
- 现代(14154)
- 版(13880)
共检索到458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黄余送
比较分析国内外信用评级和征信行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探讨国外信用评级行业和征信行业数据分割的深层次原因,认为信用评级机构接入征信系统,实现数据共享,是双方共赢的选择。我国应积极推进信用评级和征信行业的数据共享,并加强研究,推动双方在融合中发展、在合作中壮大。
关键词:
信用评级 征信机构 信息服务 数据共享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凤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信用评级将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金融中介服务。我国的信用评级行业发展至今初具规模,但在监管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应该借鉴次贷危机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监管经验,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对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以保障信用评级行业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优势,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有序地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凤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信用评级将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金融中介服务。我国的信用评级行业发展至今初具规模,但在监管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应该借鉴次贷危机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监管经验,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对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以保障信用评级行业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优势,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有序地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郭舒萍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信用评级在资本市场上扮演着衡量信用风险和指导投资融资的重要角色,在揭示和防范信用风险、降低交易成本以及协助政府进行金融监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金融中介服务。而在我国,投资者对信用评级需求严重不足,这与信用评级机构数量众多、评级技术低下、评级质量不高有较大的关系。
[期刊] 征信
[作者]
丁伯平 胡燕 王腾飞 沈文娟
随着经济金融和信用评级业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信用评级行业的公信力已直接影响资本市场发展,甚至事关国家金融安全稳定大局,监管部门和市场主体对此极为关注。借鉴美国信用评级市场监管经验,分析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监管和评级机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对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监管提出完善评级监管制度和监管体系、加强利益冲突监管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评级机构 信用评级 公信力 评级监管
[期刊] 征信
[作者]
罗航 罗蔚
推动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良性发展,关键在于对其内部环境、外部市场环境、监管环境和质量控制四个方面进行优化。具体来说,优化内部环境,应不断完善信用评级技术,规范行业竞争,提高评级机构独立性;优化外部市场环境,应推动债券市场良性发展,加快评级行业国际化进程;优化监管环境,应做好评级制度安排,进一步健全认证制度和评价机制;加强质量控制,应引入考核评价制度和淘汰机制。
关键词:
信用评级 评级技术 监管 质量控制
[期刊] 征信
[作者]
姜昱汐 张丽鑫 姚菲菲
从违约鉴别和特征选择视角出发,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我国信息技术企业信用评级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通过SMOTE方法对非均衡样本数据进行处理,解决了样本数据类别不平衡导致预测模型存在类别偏好问题;通过Logistic-Lasso方法进行指标筛选和计算企业违约概率,并根据违约概率进行信用分级,保证了信用评级模型的精简和违约预测可靠性,改善了信用评级与违约概率不匹配问题。构建的信用评级模型采用39个指标,总体鉴别精度在98%以上,模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优于其他常见的机器学习模型。此外,根据企业信用级别情况,分别从企业自身、投资者和监管部门角度,提出了控制风险的相应对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谢清河
信用评级是促进公平竞争和提高市场运作效率的有力保证。借鉴国际信用评级业发展的经验,探索加快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评级业,提升我国评级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强化和完善我国金融体系的当务之急。本文在分析信用评级外部效应的基础上,考察了美国、欧盟等地方信用评级业改革与发展的经验教训,探讨了我国信用评级业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用评级 信用风险 规范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小金
前几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犹在,信用评级机构面临严重的"声誉危机"。本文通过借鉴声誉溢价模型,分析不同收费模式下声誉如何影响评级机构行为,认为现有的收费模式并不是导致"声誉失效"的原因,而是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应建立起声誉机制并实施有效的监督。
关键词:
信用评级机构 声誉机制 收费模式
[期刊] 征信
[作者]
唐明琴
美国次贷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场信用评级的危机,这场危机见证了信用评级误导对投资者及市场经济的伤害。针对次贷危机中的信用评级误导风险,结合我国征信行业的发展现状及信用评级中可能存在的评级误导现象,认为评级对象的复杂性、评级方法的不可靠、利益关联等是信用评级误导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今后,应改革信用评级中的收费模式,割断利益关联;加强信用评级的法制建设和监管框架建设;加快研发信用评级技术和模型等,以控制信用评级误导风险。
关键词:
次贷危机 信用评级 误导风险 征信行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曹光宇 刘畅 周黎安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个人征信服务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中国目前主要的大数据征信服务供应商是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内嵌板块而非独立主体,其业务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关于用户流量向头部平台集中的担忧。本文以芝麻信用分达到650分即可免押金骑行某品牌共享单车这一消费情境为例,利用消费者个体层面数据考察了大数据征信对互联网平台流量的影响。我们使用断点回归的识别策略发现,免押骑行政策导致用户在支付宝端口使用共享单车的比例提高了约12个百分点,而其主要竞争对手平台的流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本文首次从计量上发现,互联网平台企业提供的大数据征信服务可能影响市场竞争结构,这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互联网平台企业反垄断规制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大数据征信 共享单车 平台流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丽红
当前我国信用信息共享机制还很不完善,信用信息资源共享难的问题相当严重,严重阻碍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造成信用信息共享难的主要原因在于信用体系建设组织机构不明确、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行业技术标准不统一。为此,要从明确组织机构、完善法律法规、建立信息平台、订立技术标准等方面着手,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尽快破解信息共享难题。
关键词:
社会信用体系 信息共享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荣刚 梁琦
银行和借款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降低,很大程度上要受益于银行间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文章通过信用信息共享抉择模型分析我国银行间信用信息共享与合作动力机制,得出在目前信贷市场结构下,各银行对信用信息共享程度的期望值不同,而公共机关强制的信息共享可能对银行的行为产生游离或参与两种截然不同的效用。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信用信息共享激励和约束机制,推动银行加深信息共享,同时通过公共征信系统和商业征信的共同辅助,形成相对完善的社会征信体系。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信息共享 行为 征信体系
[期刊] 征信
[作者]
蔡赛男
信用信息的开放与共享是征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征信机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信用信息的开放与共享,有助于矫正信息不对称而形成的重复博弈机制,提高经济效率和优化信用资源配置。目前,我国信用信息的开放与共享领域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法律法规缺失、信用信息分散、标准化建设欠缺以及监管缺位等。为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有效的征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我们需要从加强立法、整合资源、制订技术标准、加强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等方面着手,建立科学的信用信息开放与共享机制。
关键词:
征信体系 信用信息 共享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