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69)
- 2023(15352)
- 2022(13100)
- 2021(12226)
- 2020(10463)
- 2019(23914)
- 2018(24097)
- 2017(46588)
- 2016(25331)
- 2015(28592)
- 2014(28704)
- 2013(28437)
- 2012(26203)
- 2011(23289)
- 2010(23691)
- 2009(22220)
- 2008(22078)
- 2007(19848)
- 2006(17789)
- 2005(15936)
- 学科
- 济(102531)
- 经济(102396)
- 业(94431)
- 管理(86863)
- 企(83970)
- 企业(83970)
- 方法(46301)
- 数学(36754)
- 数学方法(36397)
- 财(32843)
- 农(32218)
- 业经(31446)
- 中国(27700)
- 制(25610)
- 务(23083)
- 财务(23010)
- 财务管理(22970)
- 农业(22027)
- 企业财务(21760)
- 技术(20267)
- 理论(19886)
- 学(19635)
- 银(19316)
- 和(19293)
- 银行(19270)
- 体(19062)
- 贸(18802)
- 贸易(18791)
- 行(18496)
- 地方(18311)
- 机构
- 学院(367001)
- 大学(364005)
- 管理(148438)
- 济(146230)
- 经济(143029)
- 理学(126898)
- 理学院(125578)
- 管理学(123736)
- 管理学院(123060)
- 研究(117728)
- 中国(93564)
- 京(78356)
- 科学(72055)
- 财(71990)
- 农(61258)
- 所(59499)
- 财经(56701)
- 江(55525)
- 业大(54046)
- 中心(53728)
- 研究所(53579)
- 经(51371)
- 北京(49598)
- 农业(48046)
- 范(45283)
- 州(44925)
- 师范(44843)
- 院(43126)
- 经济学(42695)
- 财经大学(41862)
- 基金
- 项目(240213)
- 科学(188520)
- 研究(178716)
- 基金(172923)
- 家(149611)
- 国家(148259)
- 科学基金(127774)
- 社会(111088)
- 社会科(105111)
- 社会科学(105083)
- 省(94844)
- 基金项目(91946)
- 自然(82678)
- 教育(81004)
- 自然科(80727)
- 自然科学(80704)
- 自然科学基金(79281)
- 划(78664)
- 编号(74405)
- 资助(70903)
- 成果(60578)
- 部(52669)
- 重点(52652)
- 创(51618)
- 发(50919)
- 课题(50632)
- 创新(47526)
- 项目编号(46498)
- 业(45973)
- 科研(45424)
- 期刊
- 济(167206)
- 经济(167206)
- 研究(110379)
- 中国(69188)
- 管理(58778)
- 财(57148)
- 农(56672)
- 学报(55172)
- 科学(50871)
- 大学(41875)
- 学学(39578)
- 农业(39074)
- 教育(38980)
- 融(37188)
- 金融(37188)
- 技术(32883)
- 业经(29992)
- 财经(27935)
- 经济研究(25694)
- 经(23821)
- 问题(22115)
- 业(21653)
- 技术经济(19274)
- 理论(18925)
- 现代(18060)
- 图书(17728)
- 商业(17663)
- 科技(17358)
- 实践(17150)
- 践(17150)
共检索到550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陈莹
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盟非常注重对评级业的监管。目前,我国评级业监管缺乏完善的信用评级法规、统一的监管主体、评级机构市场准入及监管认可制度、有效的监管措施和手段等。为构建我国评级业监管体系,应尽快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监管体系,统一评级机构市场准入条件,完善评级机构的监管认可机制,强化对评级机构执业及规避利益冲突管理,推动组建行业协会,促进评级业自律管理。
[期刊] 征信
[作者]
武逸
分析金融危机前美国评级监管体系、金融危机中美国信用评级及监管存在的问题、金融危机后美国评级监管体系的改革与思路,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加快征信立法以规范促管理、加强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完善评级机构制度建设、保持信用评级机构的独立性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
信用评级 评级监管 参考借鉴 征信立法
[期刊] 征信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课题组 杜迎伟
金融危机后,许多国家纷纷开始重塑信用评级机构监管体系,以更好地发挥信用评级在经济金融中的作用。我国应借鉴美国和欧盟在信用评级监管框架方面的经验,立足我国国情,从监管目标、监管内容、监管部门的权力、监管方式等方面构建我国的信用评级监管体系;同时,为推动信用评级市场的规范发展,我国还应健全法律体系,建立信用评级认可和管理制度,完善信用评级监管组织体系,强化信用评级机构内部管理体系。
关键词:
信用评级 监管体系 路径选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凤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信用评级将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金融中介服务。我国的信用评级行业发展至今初具规模,但在监管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应该借鉴次贷危机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监管经验,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对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以保障信用评级行业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优势,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有序地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凤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信用评级将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金融中介服务。我国的信用评级行业发展至今初具规模,但在监管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应该借鉴次贷危机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监管经验,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对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以保障信用评级行业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优势,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有序地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姜楠
随着我国经济信用化程度的加强,信用评级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存在发展桎梏。新时期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信用评级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必须改变评级理念,创新评级技术,进行产业升级,同时构建新的政府监管框架,打造自主经营的民族信用评级机构,获取国际信用评级话语权,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
信用危机 信用评级 信用管理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文 王腾飞
在回顾国际评级机构监管改革与演变的基础上,对比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监管主要措施与改革思路及存在的不足,分析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历程和监管现状。提出为促进我国评级行业持续发展,应明确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并重的监管思路,加快法律体系建设、优化监管框架,建立评级机构的市场准入规则,建立全国性的信用评级行业自律组织,强化公司的内部治理,限制利益冲突、加强信息披露,建立评级机构问责机制及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游
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发现信用评级机构存在的问题是一大收获,投资者开始怀疑信用评级机构评级的准确性。国际证监会组织修改了外部信用评级机构的行为准则,加强了对评级过程质量和完整性、评级独立性和利益冲突的要求。IOSCO对《信用评级机构基本行为准则》(以下简称《基本行为准则》)的修改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实行IOSCO的信用评级三大监管支柱精神,加强对本国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本文总结了我国信用评级监管的现状,提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正威
根据国际上运用信用评级进行金融监管的趋势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 ,我国有必要借鉴国际惯例 ,运用市场手段通过对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 ,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提高监管效率和水平。
关键词:
金融监管 信用评级
[期刊] 征信
[作者]
钟磊
后危机时代,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改革措施,加强对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通过剖析信用评级监管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以后危机视角下信用评级业国际监管改革为鉴,重新审视我国信用评级监管现状,提出适合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的监管政策及建议。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信用评级 行业监管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龚宇
作为资本市场"看门人",信用评级机构在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市场效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早期美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以"声誉资本"为基础,主要受市场自律机制约束。此后,美国监管部门对信用评级结果的过分倚重使评级机构获得了强大的市场话语权,并造成了其"权重责轻"的怪象。"次贷危机"的爆发令信用评级机构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同时也暴露了美国信用评级业监管体制之弊端。
关键词:
信用评级 市场监管 次贷危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三毛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信用评级机构声誉日下,同时也使得美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暴露。金融创新背景下的美国信用评级业其实存在着许多内在矛盾和困境。因此,以下三个方面将是其监管政策调整的重点:(1)强化竞争机制,调整信用评级现有市场结构;(2)加强信息披露,提高评级活动的可审核性;(3)保证评级活动的独立性,促使评级结果的公正与客观。
关键词:
美国信用评级业 监管政策 次贷危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青雨
金融科技实质是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传统金融商业模式与服务进行再改善与升级的过程,具有金融交易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但由于目前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受到信息数据约束、监管成本较高以及信息不对称等要素的影响,使得我国对金融科技监管严重滞后,无法与各种金融科技应用场景、应用业务和服务进行匹配,致使金融科技风险不断累积和爆发。因此,建设我国金融科技监管体系迫在眉睫。本文首先从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状况角度入手,根据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总结了我国金融科技监管体系框架及监管缺陷;其次,以金融科技监管强国英国为研究目标,重点分析了英国金融科技监管的政策及监管策略手段,并总结了适用于我国金融科技监管的经验启示;最后,在我国现有的金融监管框架之上,提出了我国金融科技监管体系建设的具体实现路径。
关键词:
金融科技 监管科技 英国经验 监管沙盒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向明 周县来
当前财政部门要管好用好规模巨大的财政资金,监管任务繁重,压力巨大。本文就构建财政资金"大监管"体系作了新的探索。体系包括:"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国库动态监控系统"、"财政资金监管系统"和"财政诚信管理系统"。他们之间内容相互关联,互相作用,融为一体,构成相对配套、相互协调的监管体系,对新形势下解决财政资金监管问题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关键词:
财政资金 监管体系 银行账户 国库监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