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54)
- 2023(13085)
- 2022(11409)
- 2021(10723)
- 2020(8892)
- 2019(20653)
- 2018(20841)
- 2017(40580)
- 2016(22010)
- 2015(24887)
- 2014(25218)
- 2013(25242)
- 2012(23654)
- 2011(21638)
- 2010(21946)
- 2009(20269)
- 2008(19711)
- 2007(17554)
- 2006(15876)
- 2005(14408)
- 学科
- 济(94450)
- 经济(94350)
- 管理(61240)
- 业(59277)
- 企(47050)
- 企业(47050)
- 方法(38698)
- 数学(33293)
- 数学方法(32971)
- 中国(29486)
- 农(26134)
- 地方(24345)
- 业经(21279)
- 财(21199)
- 学(18941)
- 制(18497)
- 贸(17841)
- 贸易(17825)
- 农业(17484)
- 银(17469)
- 银行(17430)
- 易(17215)
- 行(16816)
- 融(15902)
- 金融(15901)
- 和(15054)
- 环境(14930)
- 技术(14638)
- 理论(14356)
- 发(13801)
- 机构
- 大学(319914)
- 学院(318669)
- 济(128114)
- 管理(125709)
- 经济(125159)
- 研究(109583)
- 理学(107430)
- 理学院(106200)
- 管理学(104576)
- 管理学院(103995)
- 中国(84178)
- 京(70086)
- 科学(67024)
- 财(60509)
- 所(55645)
- 农(50503)
- 研究所(50191)
- 中心(49305)
- 财经(47562)
- 江(47393)
- 业大(45834)
- 北京(45492)
- 范(43705)
- 师范(43335)
- 经(42998)
- 院(39591)
- 州(39386)
- 农业(39068)
- 经济学(37493)
- 财经大学(35153)
- 基金
- 项目(208289)
- 科学(162675)
- 研究(155675)
- 基金(148500)
- 家(128225)
- 国家(127087)
- 科学基金(108325)
- 社会(96152)
- 社会科(91020)
- 社会科学(90998)
- 省(81615)
- 基金项目(79219)
- 教育(70872)
- 自然(69263)
- 划(68719)
- 自然科(67554)
- 自然科学(67539)
- 自然科学基金(66294)
- 编号(65333)
- 资助(61464)
- 成果(54110)
- 发(48067)
- 重点(46143)
- 部(45868)
- 课题(45119)
- 创(42827)
- 项目编号(40044)
- 创新(39905)
- 科研(39206)
- 教育部(39158)
- 期刊
- 济(148607)
- 经济(148607)
- 研究(101114)
- 中国(63026)
- 管理(47371)
- 学报(47234)
- 农(46680)
- 科学(44493)
- 财(42741)
- 教育(38614)
- 大学(35685)
- 融(33575)
- 金融(33575)
- 学学(33218)
- 农业(32594)
- 技术(27801)
- 业经(25714)
- 经济研究(23296)
- 财经(22650)
- 问题(19942)
- 经(19158)
- 图书(18439)
- 理论(17585)
- 实践(16204)
- 践(16204)
- 业(16122)
- 技术经济(15715)
- 科技(15291)
- 商业(15282)
- 现代(15175)
共检索到486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庄传礼
信用局个人信用评分作为信用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我国个人基础信用信息数据库已经建成,开发信用局个人信用评分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有重要意义。在分析信用局个人信用评分特点、意义及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信用局个人信用评分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信用局 信用评分 风险管理 社会信用体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为民 马超群 马林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在全球迅速推进,我国个人信用评分的重要性日益加强。由于个人信用的动态变化、信用评分目的转变,采用动态信用评分方法势在必行。
关键词:
信用评分 动态模型 个人信用 风险分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武安华
现代信用的形式主要包括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国际信用、消费信用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人们的生活逐渐互联网化。互联网促使社会信任结构转变,为信用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持,并推动了新的信用形式即互联网信用的形成。互联网信用缺失问题在互联网交易中,买方与卖方之间信息不对称引起"柠檬问题"的产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姜明辉 许佩 韩旖桐 覃志
从样本偏差和信用样本动态变化问题出发,以CBR(案例推理)方法建立个人信用评分模型。研究发现,基于CBR的个人信用评分模型在案例检索环节假设特征集中各特征变量具有相同权重,与个人信用评分实际不符;在案例修正环节假设相似案例权重相等,导致已有数据信息无法得到充分利用。针对这些局限性,本文设计了基于Logistic回归-BP神经网络的权重调整算法,结合BP神经网络的高精度及Logistic回归的稳定性计算个人信用评分各特征变量的权重,对案例检索进行优化;设计基于距离的投票算法计算各相似案例的权重,对案例修正进行优化。实证实验证明基于优化CBR的个人信用评分模型精确性和解释性均有所提高,错分率降低,能够输出各指标的重要性,有效的利用已有数据信息,更加适用于个人信用评分。
关键词:
信用评分 案例检索 案例修正
[期刊] 征信
[作者]
郭瑛琰 张舒伦
针对商业银行在开发客户个人信用评分时存在数据不平衡、拒绝偏差、指标体系缺陷等问题,结合学术研究与实践经验,总结开发通用个人信用评分的一般流程,建议加强对个人评分系统的定性检验,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推动商业银行对通用个人信用评分进行验证,寻找评分最佳应用方式;拓展通用个人信用评分的应用领域,不断提升评分的社会影响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庄传礼
信用局个人信用评分具有客观、一致、高效的特点,广泛地应用于个人信贷、信用卡、保险理赔等金融业务。本文首先对信用局评分的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信用局评分的4种应用方式,讨论了信用评分应用的局限性。
关键词:
征信 个人信用评分 信贷 风险管理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柳 罗能生
随着我国消费信用规模的扩大,信用风险日渐凸显,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来看,风险防范的核心在于个人信用体系的构建。现阶段构建我国个人信用体系面临不少的问题,应以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为思路,通过培育和完善信用服务市场、完善个人信用信息的获取和数据库的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等措施,完善个人信用体系。
关键词:
消费信用 信用风险 个人信用体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谢清河
信用评级是促进公平竞争和提高市场运作效率的有力保证。借鉴国际信用评级业发展的经验,探索加快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评级业,提升我国评级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强化和完善我国金融体系的当务之急。本文在分析信用评级外部效应的基础上,考察了美国、欧盟等地方信用评级业改革与发展的经验教训,探讨了我国信用评级业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用评级 信用风险 规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易传和 彭江
在经济、金融快速发展,信用交易日益频繁的中国,个人信用评分的建设仍然是个薄弱环节。文章基于运用FAHP法构建了个人信用评分模型,并通过案例分析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引入FAHP法简化了模型的构建过程,模型运行结果有效、合理,值得在个人信用评分领域推广。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智 傅晓军 王腾飞
随着中国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和推广,接入征信系统的金融机构将个人信用报告作为办理信贷业务的重要依据,业务效率得到很大提升。为更好地服务商业银行和全社会,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有必要进一步利用数据库资源,研究开发个人信用评分产品。介绍美国个人信用评分产品开发和收费的情况,分析征信中心信用评分面临的现实障碍,借鉴发达国家信用评分产品开发的经验,提出征信中心开发个人信用评分产品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石庆焱,靳云汇
Based on a set of credit card sample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a systemically comparative study of various statistical credit scoring models was firstly made in China The comparative study indicated that every model has its own strength and weakness The strengths of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inear program,and Logistic regression are that these models are explainable and their outputs can be a linear scorecard(so can be easily implemented) But these models have higher misclassification rate comparing with others Neural network and classification tree models have a higher predict accuracy,but may be‘over fitted’,and their outputs are hard to be explained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晓冉
信用评分日益成为金融机构贷款决策的重要依据。目前,公民个人的信用关联信息主要来自于以下途径:中国人民银行个人征信信息、信用服务机构的个人信用评分、地方的个人信用评分和电信运营商提供的个人信用评分。从规范我国个人信用评分机制考虑,应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评分机制,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个人信用分数,同时,对不确定性因素进行考察,并区别个人信用与个人声誉评价标准。为建立我国统一的个人信用评分机制,应完善全国征信系统中的个人信用记录,设定个人信用计分卡和计分权重,设置个人信用的风险分数,确立科学的个人信用评分模型,确保个人信用分数计算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通过规范个人信用评分机制,扩大信用分数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进一步促进我国信用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向晖 杨胜刚
从系统论的角度总结了个人信用评分发展的前沿问题,从数据预处理、指标体系筛选、以及模型设计三个方面对个人信用评分关键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细致分类和综合比较,从而指出个人信用评分研究中存在的难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白云峰 毕强
个人信用评分是信用信息服务的重要手段,文章从研究美国个人信用评分的发展历程入手,以FICO评分体系为例,系统分析了美国信用评分建设成果及经验,为我国开展相关研究及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
美国 信用评分 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