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11)
- 2023(16353)
- 2022(14203)
- 2021(13362)
- 2020(11312)
- 2019(25698)
- 2018(25477)
- 2017(49900)
- 2016(27214)
- 2015(30315)
- 2014(30258)
- 2013(29892)
- 2012(27614)
- 2011(25114)
- 2010(25065)
- 2009(23335)
- 2008(23043)
- 2007(20588)
- 2006(18246)
- 2005(16357)
- 学科
- 济(103005)
- 经济(102881)
- 管理(78609)
- 业(77255)
- 企(61940)
- 企业(61940)
- 方法(48166)
- 数学(42347)
- 数学方法(41892)
- 中国(30470)
- 财(29908)
- 农(29584)
- 制(23220)
- 学(23181)
- 业经(22557)
- 贸(22004)
- 贸易(21992)
- 易(21378)
- 银(21149)
- 银行(21082)
- 行(20065)
- 地方(19174)
- 农业(19134)
- 融(18908)
- 金融(18907)
- 务(18886)
- 财务(18820)
- 财务管理(18784)
- 企业财务(17861)
- 理论(16320)
- 机构
- 大学(391176)
- 学院(389431)
- 济(156181)
- 管理(153471)
- 经济(152708)
- 研究(132870)
- 理学(131853)
- 理学院(130397)
- 管理学(128213)
- 管理学院(127517)
- 中国(104888)
- 京(83358)
- 科学(82923)
- 财(76673)
- 农(68836)
- 所(68108)
- 研究所(61841)
- 中心(60829)
- 业大(60610)
- 财经(60604)
- 江(57242)
- 经(55062)
- 农业(54293)
- 北京(53222)
- 范(49119)
- 师范(48562)
- 院(47976)
- 经济学(46510)
- 州(46407)
- 财经大学(45105)
- 基金
- 项目(262223)
- 科学(204635)
- 基金(190456)
- 研究(187069)
- 家(167899)
- 国家(166530)
- 科学基金(141488)
- 社会(116905)
- 社会科(110743)
- 社会科学(110715)
- 基金项目(101231)
- 省(101170)
- 自然(94584)
- 自然科(92312)
- 自然科学(92285)
- 自然科学基金(90637)
- 划(86642)
- 教育(85085)
- 资助(79217)
- 编号(75939)
- 成果(61383)
- 重点(58855)
- 部(57793)
- 发(55392)
- 创(53834)
- 课题(51996)
- 科研(50785)
- 创新(50297)
- 教育部(48905)
- 计划(48478)
- 期刊
- 济(170587)
- 经济(170587)
- 研究(119123)
- 中国(71193)
- 学报(65608)
- 农(61067)
- 科学(58569)
- 财(56491)
- 管理(54902)
- 大学(48650)
- 学学(46253)
- 融(44724)
- 金融(44724)
- 农业(41258)
- 教育(37254)
- 技术(30271)
- 财经(29622)
- 业经(28357)
- 经济研究(27640)
- 经(25096)
- 问题(22551)
- 业(20810)
- 理论(20299)
- 贸(18960)
- 科技(18838)
- 实践(18484)
- 践(18484)
- 技术经济(18455)
- 版(17938)
- 商业(17919)
共检索到577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浩
近年来,我国信用债市场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潜在风险,主要表现为违约风险事件发生常态化、违约主体性质多元化、违约债券品种多样化以及违约企业所属行业分布扩散化、所属地区分布分散化的特点。鉴于未来我国发债企业整体上债券到期规模将会扩大,而企业盈利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债务负担继续增加、运营压力逐渐加大,在今后一段时间,信用债市场仍将处在风险易发、高发期,需要高度关注市场风险态势、准确研判相关影响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应对。为此,要加强债券市场信息披露和信用评级体系建设,提高投资者风险识别能力;大力推动信用衍生品市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储溢泉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快速发展,截至2020年末,我国债券市场存量规模达到114.32万亿元,其中信用债规模38.70万亿元,占比33.85%。自2014年"11超日债"违约以来,信用债市场债券违约数量和违约规模逐年上升;预计未来信用债违约可能呈现常态化趋势。本文分析了我国信用债市场违约现状和特征,并指出了可能的原因,最后从信用债投资和市场监管两个角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供监管层和投资者参考。
关键词:
信用债 债券违约 风险应对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余丽霞 王停郦 尚婷婷
信用债是现阶段我国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手段。企业通过发债融资不仅可以减少融资成本,优化融资结构,还能有效制约企业管理层,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长期"重股轻债",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还不成熟,本文针对近期我国信用债市场发生的一系列连环"爆雷"事件,对我国信用债市场发展中内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从完善信用评级制度、提高市场透明度、统一监管、规范债券定价方式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金融理论与政策课题组
东北特殊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一个地方性国有企业,在半年内九次违约,累计本金达58亿元,由于其违约次数之多,在社会上一度引发热议。不难发现,东北特钢债务违约并不是个例,近年来国企违约事件频频发生。东北特钢债务违约是我国信用债市场机制不健全下,爆发的信用风险事件。本文通过对东北
关键词:
东北特钢 债务违约 信用债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金融理论与政策课题组
东北特殊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一个地方性国有企业,在半年内九次违约,累计本金达58亿元,由于其违约次数之多,在社会上一度引发热议。不难发现,东北特钢债务违约并不是个例,近年来国企违约事件频频发生。东北特钢债务违约是我国信用债市场机制不健全下,爆发的信用风险事件。本文通过对东北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单双 毕秋香 胡挺
信用债违约不完全依赖于企业资产负债结构,投资者无从得知企业兑付意愿,且我国市场信息披露与违约追偿机制尚不完全,市场价格与外部评级反应延迟,投资者信息认知不同,因此对违约判断存在异质信念。针对提出了适用于我国市场的信用债违约风险模型,将Giesecke(2006)中关于企业违约阈值预期的均匀分布假设拓展到一般的Beta分布,通过Beta分布的方差刻画投资者异质信念的强度,并给出条件违约概率和信用价差的一般解析表达式。数值分析指出,投资者异质信念对短中期信用债影响较大,异质信念越高,信用利差越大;在接近违约时,异质信念会造成违约风险预期的低估。通过我国市场真实信用案例的实证检验,模型可以较早预警信用事件,且精度优于已有信用风险量化模型。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彦君
2020年,华晨和永煤的信用债违约事件引发了信用债市场的剧烈震动。两起违约事件之所以会引发市场悲观情绪,除两家企业都是地方国有企业以外,还因为违约发生前两家企业的主体信用评级都是AAA级,评级展望为稳定,违约债券的债项评级也是AAA级。在信用评级体系中AAA级是最高等级的信用评级,AAA债券违约现象频发引发了市场对信用评级机构评级结果虚高的质疑。虽然经过央行和监管机构的及时干预,信用债市场整体已恢复平稳,
关键词:
信用评级 信用债券 发行人 信用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宇俊 门明
本文从定量的角度考察了我国交易所国债市场和银行间国债市场的市场风险。首先考察了国债收益率的尖峰厚尾性、异方差性和平稳性;接着估计了在t分布和偏t分布下GARCH模型与HYGARCH模型,利用失败率检验与动态分位数测试检验了模型预测的VaR值的精确程度。实证结果表明,银行间国债市场波动的长记忆性大于交易所国债市场;当使用参数法估计VaR值时,波动率的长记忆性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偏t分布并没有较大改善交易所国债市场预测的VaR值的准确性,然而偏t分布下的HYGARCH模型却更适合我国银行间国债市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韩琳 赵俊强
近年来,国外信用风险转移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及金融系统的功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比之下,我国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发展还比较滞后,本文通过对国外信用风险转移市场发展背景及特征的考察,提出了发展我国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用风险转移 发展背景 特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范小云 邹小备 杨昊晰
本文从信用债投资者的视角,对城投债风险溢出的多重路径进行探究,明确了不同地区间城投债风险的溢出机制,以及城投债风险对信用债市场整体的溢出效应及其反馈效应。本文构建省级行政区城投债利差指数以代表地区的城投债风险,将GVAR模型与FAVAR模型有机结合,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包含上述两个层面城投债风险溢出效应的实证检验模型。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微观层面,局部地区的城投债风险会对关联地区产生显著的溢出效应,这一结论与现有研究的观点一致;宏观层面,城投债风险的上升伴随着信用债市场利差水平的总体下降。此结果表明城投债风险上升会迫使信用债投资者减少对隐性担保的追逐,倒逼信用债投资者更为积极地承担信用风险赚取溢价,从而改善其他非城投主体在信用债市场上的融资环境。进一步地,本文以来自贵州、江苏两地的城投债风险冲击为例,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对比其短期溢出效应,以考察不同地区的城投债风险冲击对系统的短期溢出效应有何差异性。
关键词:
城投债 风险溢出 信用债市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然 郑慧 卢志伟
以上证国债指数日收益率作为研究对象,构造GARCH族模型识别收益波动特征;通过计算上证国债日对数收益率在险价值,测度国债市场的风险。结果表明,AR-GARCH(2,2)模型在测度上证国债指数日对数收益率风险时表现良好,上证国债指数对数收益率序列具有集聚性和杠杆效应。据此,对国债市场投资的策略选择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程商政 刘诚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不良率和不良余额均呈上升趋势,承担着较大的不良资产处置压力。据统计,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579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74%,不良贷款率与年初持平。此外,伴随着产能进一步出清,相关风险可能会加快暴露,银行类不良资产加快出清。同时,近年来高负债问题也困扰着中国企业的发展。据统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程商政 刘诚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不良率和不良余额均呈上升趋势,承担着较大的不良资产处置压力。据统计,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579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74%,不良贷款率与年初持平。此外,伴随着产能进一步出清,相关风险可能会加快暴露,银行类不良资产加快出清。同时,近年来高负债问题也困扰着中国企业的发展。据统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再杰 李艳
近年来,在我国信用债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信用违约风险日益凸显。尤其是进入2016年以来,信用违约呈现出风险事件增加较多、涉及行业和发行主体不断扩大等特征,未来债市违约风险或将进一步上升。全球主要国家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显示,违约是债市市场化运行的必然现象,违约概率上升是经济周期发展的正常反映。当前我国债券市场具备处理和消化违约风险的条件和能力。为建设市场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债券市场,一方面,要有序打破刚性兑付,消除市场扭曲;另一方面,要着力完善市场化的信用风险约束和违约处置机制,构建多元化的风险分散和分担渠道以及加快完善监管制度等,保护投资者的权益,将风险控制在市场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关键词:
信用违约 刚性兑付 违约处置 债券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