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98)
2023(11019)
2022(9939)
2021(9539)
2020(8083)
2019(18926)
2018(18921)
2017(37838)
2016(20367)
2015(23223)
2014(23502)
2013(23495)
2012(21672)
2011(19513)
2010(19759)
2009(18330)
2008(18160)
2007(16291)
2006(14526)
2005(13277)
作者
(60356)
(49398)
(49359)
(46996)
(31607)
(23743)
(22512)
(19286)
(18870)
(17908)
(17036)
(16463)
(15656)
(15639)
(15296)
(15110)
(14741)
(14637)
(14210)
(14147)
(12243)
(12164)
(11910)
(11273)
(11103)
(11072)
(11034)
(11013)
(9995)
(9623)
学科
(81952)
经济(81846)
管理(61898)
(59140)
(49513)
企业(49513)
方法(39052)
数学(33925)
数学方法(33542)
中国(23267)
(23189)
(22030)
(18414)
业经(17690)
(16541)
(16443)
贸易(16433)
(15946)
(15862)
银行(15829)
(15151)
财务(15085)
财务管理(15051)
(15038)
地方(14970)
企业财务(14322)
(14245)
金融(14244)
农业(13867)
理论(13604)
机构
大学(300062)
学院(297498)
管理(120854)
(120078)
经济(117293)
理学(103382)
理学院(102304)
管理学(100744)
管理学院(100202)
研究(96967)
中国(77176)
(64621)
(59581)
科学(57934)
(49002)
财经(47212)
中心(44586)
研究所(43714)
(43586)
(43201)
(42694)
北京(42043)
业大(41438)
(38204)
师范(37905)
(35984)
经济学(35305)
财经大学(35161)
(34773)
农业(33775)
基金
项目(192521)
科学(150611)
研究(143637)
基金(139250)
(119626)
国家(118624)
科学基金(101849)
社会(88674)
社会科(83936)
社会科学(83911)
基金项目(74519)
(73830)
自然(66388)
教育(65699)
自然科(64773)
自然科学(64759)
自然科学基金(63587)
(62340)
编号(60188)
资助(58370)
成果(49714)
(43288)
重点(42055)
课题(40532)
(40049)
(39458)
项目编号(37650)
教育部(37364)
创新(36721)
人文(36661)
期刊
(135906)
经济(135906)
研究(94460)
中国(53099)
管理(45485)
(44726)
学报(42857)
科学(40057)
(39256)
(33687)
金融(33687)
大学(32605)
教育(31648)
学学(30437)
农业(26874)
技术(24980)
财经(23629)
业经(22436)
经济研究(20975)
(19937)
问题(18536)
理论(17926)
图书(16396)
实践(16390)
(16390)
(14997)
技术经济(14813)
现代(14051)
商业(13882)
科技(13241)
共检索到447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彦君  
2020年,华晨和永煤的信用债违约事件引发了信用债市场的剧烈震动。两起违约事件之所以会引发市场悲观情绪,除两家企业都是地方国有企业以外,还因为违约发生前两家企业的主体信用评级都是AAA级,评级展望为稳定,违约债券的债项评级也是AAA级。在信用评级体系中AAA级是最高等级的信用评级,AAA债券违约现象频发引发了市场对信用评级机构评级结果虚高的质疑。虽然经过央行和监管机构的及时干预,信用债市场整体已恢复平稳,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余丽霞  王停郦  尚婷婷  
信用债是现阶段我国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手段。企业通过发债融资不仅可以减少融资成本,优化融资结构,还能有效制约企业管理层,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长期"重股轻债",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还不成熟,本文针对近期我国信用债市场发生的一系列连环"爆雷"事件,对我国信用债市场发展中内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从完善信用评级制度、提高市场透明度、统一监管、规范债券定价方式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金融理论与政策课题组  
东北特殊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一个地方性国有企业,在半年内九次违约,累计本金达58亿元,由于其违约次数之多,在社会上一度引发热议。不难发现,东北特钢债务违约并不是个例,近年来国企违约事件频频发生。东北特钢债务违约是我国信用债市场机制不健全下,爆发的信用风险事件。本文通过对东北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金融理论与政策课题组  
东北特殊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一个地方性国有企业,在半年内九次违约,累计本金达58亿元,由于其违约次数之多,在社会上一度引发热议。不难发现,东北特钢债务违约并不是个例,近年来国企违约事件频频发生。东北特钢债务违约是我国信用债市场机制不健全下,爆发的信用风险事件。本文通过对东北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浩  
近年来,我国信用债市场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潜在风险,主要表现为违约风险事件发生常态化、违约主体性质多元化、违约债券品种多样化以及违约企业所属行业分布扩散化、所属地区分布分散化的特点。鉴于未来我国发债企业整体上债券到期规模将会扩大,而企业盈利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债务负担继续增加、运营压力逐渐加大,在今后一段时间,信用债市场仍将处在风险易发、高发期,需要高度关注市场风险态势、准确研判相关影响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应对。为此,要加强债券市场信息披露和信用评级体系建设,提高投资者风险识别能力;大力推动信用衍生品市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谢清河  
信用评级是促进公平竞争和提高市场运作效率的有力保证。借鉴国际信用评级业发展的经验,探索加快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评级业,提升我国评级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强化和完善我国金融体系的当务之急。本文在分析信用评级外部效应的基础上,考察了美国、欧盟等地方信用评级业改革与发展的经验教训,探讨了我国信用评级业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凤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信用评级将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金融中介服务。我国的信用评级行业发展至今初具规模,但在监管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应该借鉴次贷危机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监管经验,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对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以保障信用评级行业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优势,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有序地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凤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信用评级将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金融中介服务。我国的信用评级行业发展至今初具规模,但在监管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应该借鉴次贷危机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监管经验,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对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以保障信用评级行业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优势,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有序地发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储溢泉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快速发展,截至2020年末,我国债券市场存量规模达到114.32万亿元,其中信用债规模38.70万亿元,占比33.85%。自2014年"11超日债"违约以来,信用债市场债券违约数量和违约规模逐年上升;预计未来信用债违约可能呈现常态化趋势。本文分析了我国信用债市场违约现状和特征,并指出了可能的原因,最后从信用债投资和市场监管两个角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供监管层和投资者参考。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单双  毕秋香  胡挺  
信用债违约不完全依赖于企业资产负债结构,投资者无从得知企业兑付意愿,且我国市场信息披露与违约追偿机制尚不完全,市场价格与外部评级反应延迟,投资者信息认知不同,因此对违约判断存在异质信念。针对提出了适用于我国市场的信用债违约风险模型,将Giesecke(2006)中关于企业违约阈值预期的均匀分布假设拓展到一般的Beta分布,通过Beta分布的方差刻画投资者异质信念的强度,并给出条件违约概率和信用价差的一般解析表达式。数值分析指出,投资者异质信念对短中期信用债影响较大,异质信念越高,信用利差越大;在接近违约时,异质信念会造成违约风险预期的低估。通过我国市场真实信用案例的实证检验,模型可以较早预警信用事件,且精度优于已有信用风险量化模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小琳  朱松  陈关亭  
基于中国信用债券市场的违约事件,本文研究发现:涉事评级机构不仅没有因为涉及债券违约事件而收紧信用评级标准,反而更加高估企业的信用评级水平,并且涉及的债券违约事件越多,高估信用评级的程度越大。但投资者通过"用脚投票"方式惩罚了涉事评级机构,导致其市场份额相对于非涉事评级机构出现显著下降或者增长较低的态势,同时涉事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意见对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作用显著降低。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小琳  朱松  陈关亭  
基于中国信用债券市场的违约事件,本文研究发现:涉事评级机构不仅没有因为涉及债券违约事件而收紧信用评级标准,反而更加高估企业的信用评级水平,并且涉及的债券违约事件越多,高估信用评级的程度越大。但投资者通过"用脚投票"方式惩罚了涉事评级机构,导致其市场份额相对于非涉事评级机构出现显著下降或者增长较低的态势,同时涉事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意见对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作用显著降低。
[期刊] 征信  [作者] 游春  左成学  
从国外来看,信用评级对高收益债券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高收益债券已经正式启动,但科学的信用评级体系还未建立。通过介绍国外高收益债券的评级方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建立科学的高收益债券信用评级方法所面临的困难,最后为我国高收益债券信用评级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我国高收益债券市场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傅鹏  黄春忠  
2014年以来,以主要集中于民企的"结构性违约"宣告了中国信用债市场刚性兑付的"结构性打破",债券市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利用2013-2017年债券数据,本文深入分析了结构性违约对评级机构行为和效率的影响,主要有如下发现:首先,信用评级的市场公信力会因政府隐性担保导致的"刚性兑付"而削弱;其次,结构性违约爆发之后,信用评级的整体效率有所提升,但在不同发行主体呈现分化,对于非城投类企业,信用评级对发行利差的影响显著增大,意味着评级公信力的显著提升,而对于城投类企业,评级效率并未明显改善;进一步研究表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评级机构在违约后采取了差异化的评级策略,对于违约风险较大的非城投类债券,评级机构倾向采取"收紧评级"的策略;对于违约风险较低的城投债,评级机构倾向于采取"放宽评级"的策略。这种策略性行为是导致市场"信用分层"的重要原因,并有可能推升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
[期刊] 征信  [作者] 金兵兵  
在我国评级市场对外正式开放背景下,从评级行业格局、行业发展模式、评级机构发展空间、人才流动和信息安全等方面对评级市场开放后可能会对我国评级行业带来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评级机构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建议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利益冲突管理、加强交流与合作等,积极应对评级行业开放带来的挑战和冲击,推动我国信用评级机构规范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