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86)
- 2023(11696)
- 2022(10042)
- 2021(9151)
- 2020(8009)
- 2019(18277)
- 2018(18479)
- 2017(35748)
- 2016(19836)
- 2015(22900)
- 2014(23576)
- 2013(23482)
- 2012(22572)
- 2011(20953)
- 2010(21778)
- 2009(20544)
- 2008(20585)
- 2007(19279)
- 2006(17382)
- 2005(15679)
- 学科
- 济(100220)
- 经济(100123)
- 管理(52770)
- 业(46296)
- 方法(37894)
- 企(35609)
- 企业(35609)
- 数学(33215)
- 数学方法(32931)
- 中国(27035)
- 农(24803)
- 地方(23684)
- 学(21549)
- 财(21003)
- 制(19445)
- 业经(18853)
- 银(16341)
- 银行(16295)
- 贸(16222)
- 贸易(16211)
- 农业(15878)
- 行(15679)
- 易(15623)
- 融(15400)
- 金融(15391)
- 地方经济(14446)
- 和(14287)
- 体(13815)
- 理论(13760)
- 环境(13581)
- 机构
- 大学(304449)
- 学院(303181)
- 济(130536)
- 经济(127612)
- 研究(110430)
- 管理(106953)
- 理学(89688)
- 理学院(88569)
- 管理学(86922)
- 管理学院(86355)
- 中国(84773)
- 科学(67212)
- 京(66314)
- 财(61962)
- 所(58517)
- 农(54655)
- 研究所(52697)
- 中心(49577)
- 江(48946)
- 财经(48033)
- 业大(44491)
- 经(43125)
- 农业(42895)
- 北京(42568)
- 经济学(41315)
- 范(41272)
- 师范(40836)
- 院(38913)
- 州(38572)
- 经济学院(37031)
- 基金
- 项目(185290)
- 科学(142533)
- 研究(136751)
- 基金(130273)
- 家(113758)
- 国家(112795)
- 科学基金(93281)
- 社会(84557)
- 社会科(79782)
- 社会科学(79756)
- 省(73301)
- 基金项目(68257)
- 教育(63416)
- 划(61665)
- 自然(58017)
- 编号(56972)
- 自然科(56532)
- 自然科学(56508)
- 自然科学基金(55463)
- 资助(54506)
- 成果(49068)
- 重点(42635)
- 发(41564)
- 部(41223)
- 课题(41128)
- 创(37093)
- 科研(35110)
- 创新(34903)
- 性(34791)
- 教育部(34713)
- 期刊
- 济(157489)
- 经济(157489)
- 研究(96686)
- 中国(63502)
- 农(50259)
- 学报(49841)
- 财(47471)
- 科学(43715)
- 管理(39568)
- 大学(36887)
- 教育(35303)
- 学学(34473)
- 农业(33363)
- 融(32377)
- 金融(32377)
- 技术(27498)
- 经济研究(25652)
- 财经(24972)
- 业经(24032)
- 经(21595)
- 问题(21247)
- 贸(17226)
- 业(16903)
- 技术经济(16387)
- 统计(15701)
- 图书(15583)
- 理论(15299)
- 国际(14718)
- 版(14606)
- 商业(14439)
共检索到478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师四华,陈晓坤
本文从社会信用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和企业失信成本的经济学分析两方面作了阐述和探讨,从美誉度和知名度两个影响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从失信成本的角度来剖析市场主体失信的原因;并对如何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培植社会信用体系提出了几点对策,力求从实践方面寻求防范失信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美誉度 知名度 诚信经济 诚信不经济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谢太峰
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用的经济学分析》一书,是对信用进行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所收获的可喜成果。作者从基础理论分析层面研究信用问题,有利于厘清信用研究的理论脉络,在此基础上将信用理论研究引向深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星 彭先展
信用风险已成为全球经济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认为 ,与西方发达国家信用风险的成因不同 ,中国的信用风险带有明显的经济转轨时期的风险特征。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制度的缺陷、信用文化的断层以及信息不对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吉鹏 袁开洪 王恕立
信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和经济生活中避免不开的症结问题。近年来,商业欺诈、逃债赖账、财务造假等失信失范行为愈演愈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构建我国信用体系已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慧东
自 1990年代中期以来 ,农村社区公共治理体系的缺陷越来越不能适应农民突破家庭经营形态和提供公共物品以促进农村发展的要求 ,由此产生了诸多矛盾和冲突。一方面是公共治理体系变迁的诱致性需求非常突出 ,另一方面是公共治理体系的制度变迁缺乏成本的投入和必要的组织支持而受阻 ,同时公共治理的制度结构也存在突出的问题。本文在对公共治理体系从传统集权体制到当前体制变迁过程分析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了当前公共治理体系变迁的诱因、进程、路径依赖和难点 ,揭示当前农村社区公共治理体系变迁的部分制约因素。
关键词:
农村社区 公共治理 变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尹明华 于森林 石玉科 江苏省农金学会课题组
我国目前社会信用秩序有些混乱,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危害极大,其原因既有历史的体制方面的,也有运行的政策操作方面的,还有法制方面的。建立健全我国信用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加强信用道德教育、增强全民信用意识外,还要强化法制保障构建有效信用制度,这也是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信用体系 信用制度 法制保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安康 韩兆洲
新的综合性统计调查体系在应用中存在不少问题,这源于统计行为本身的科学性与统计实际运作的计划性之间的内在矛盾。文章从制度经济学视角对新统计调查体系进行分析,明确相关体制以及制度设计存在的缺陷,并从完善体制、刚性制度建设、软性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提高制度效率的措施。
关键词:
统计调查体系 制度经济学 统计体制 措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铁男 马涛 魏升军
诚信体系是社会发展的基石。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个人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为诚信社会体系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这些理论包括信息不对称理论、博弈论和交易成本论等理论。从经济学角度解释诚信建设中建立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对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进行征集并对信用信息进行公开;建立企业失信惩戒机制,对企业的失信行为进行惩罚;建立信用服务机构,发挥信用服务机构在诚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的经济根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锋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契约经济,维持契约关系的核心是信用。农户征信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和信息经济理论等经济学理论,对当前我国农户征信体系的主要特征和农户缺失信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重点运用博弈论模型,论证了失信惩戒理论对于推动农户征信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农户 征信体系 失信惩戒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贝 严雪文 王攀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需求主要表现为:中小工业对农村建设用地需求和城镇居民对农村建设用地的住房需求。两类需求体现了生产要素组合、效用均衡、需求价格反向变动等市场经济规律。从内部结构看,农村建设用地总量、区域环境和法律政策三者以交合作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这两类需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洪隽
在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的形势下,国民经济 实质上更多地体现为信用经济,市场经济也必然要发展到信用 经济阶段。温州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城市,其在上一世纪 的两次变迁,将对本世纪初中国正在推动的信用经济产生新的 启示。培育信用观念、完善信用制度、形成信用体系、加强信用 管理应是“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工作的重要主线。
关键词:
信用制度 信用经济 信用体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徐梅 邱长溶
本文将收入分配因素引入代蒙德世代交叠模型,推导出在个人效用最大化目标下,不同群体对现收现付制与基金制混合的养老保险规模和构成变化有不同的偏好。用这一框架分析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得出的结论是,我国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低收入人口增加,社会要求有更大比例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体系;老龄化问题出现时,加剧了社会对养老保险规模和现收现付制的更高要求。因此,在老龄化问题无法避免的情况下,缩小收入差距成为减少养老保险的社会和财政负担的一条有效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华 何军
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的视角考察中国现阶段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分析农村医疗保障供求的状况,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建构中的定位,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医疗保障 供求两难 政府定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