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67)
- 2023(10832)
- 2022(9441)
- 2021(8580)
- 2020(7612)
- 2019(17261)
- 2018(17475)
- 2017(34122)
- 2016(18973)
- 2015(21853)
- 2014(22452)
- 2013(22388)
- 2012(21495)
- 2011(20032)
- 2010(20789)
- 2009(19783)
- 2008(19631)
- 2007(18226)
- 2006(16407)
- 2005(15075)
- 学科
- 济(97597)
- 经济(97501)
- 管理(50440)
- 业(45431)
- 方法(37627)
- 企(34970)
- 企业(34970)
- 数学(33193)
- 数学方法(32912)
- 中国(24985)
- 农(23261)
- 地方(21916)
- 学(21288)
- 财(20380)
- 制(18943)
- 业经(17679)
- 贸(16069)
- 贸易(16060)
- 银(15948)
- 银行(15906)
- 易(15480)
- 行(15302)
- 融(14973)
- 金融(14964)
- 农业(14926)
- 地方经济(14110)
- 体(13641)
- 和(13353)
- 理论(12923)
- 环境(12845)
- 机构
- 大学(295282)
- 学院(293584)
- 济(128224)
- 经济(125439)
- 研究(106754)
- 管理(104315)
- 理学(88002)
- 理学院(86903)
- 管理学(85323)
- 管理学院(84777)
- 中国(81850)
- 科学(65123)
- 京(63918)
- 财(60301)
- 所(56823)
- 农(53078)
- 研究所(51328)
- 中心(47719)
- 财经(47196)
- 江(46530)
- 业大(43249)
- 经(42368)
- 农业(41833)
- 北京(40922)
- 经济学(40776)
- 范(39474)
- 师范(39047)
- 院(37229)
- 经济学院(36588)
- 州(36489)
- 基金
- 项目(179714)
- 科学(138915)
- 研究(130986)
- 基金(127953)
- 家(111810)
- 国家(110910)
- 科学基金(91926)
- 社会(81905)
- 社会科(77391)
- 社会科学(77366)
- 省(70275)
- 基金项目(67051)
- 教育(60354)
- 划(59509)
- 自然(57653)
- 自然科(56205)
- 自然科学(56180)
- 自然科学基金(55152)
- 编号(53979)
- 资助(53615)
- 成果(46313)
- 重点(41328)
- 部(40243)
- 发(40191)
- 课题(38451)
- 创(35968)
- 科研(34154)
- 教育部(33919)
- 创新(33867)
- 国家社会(33448)
- 期刊
- 济(152402)
- 经济(152402)
- 研究(92691)
- 中国(57585)
- 学报(48528)
- 农(48405)
- 财(46094)
- 科学(42898)
- 管理(38035)
- 大学(35777)
- 学学(33807)
- 农业(32068)
- 融(31334)
- 金融(31334)
- 教育(30174)
- 技术(25352)
- 经济研究(25179)
- 财经(24631)
- 业经(22943)
- 经(21265)
- 问题(20743)
- 贸(17060)
- 业(16248)
- 技术经济(16062)
- 统计(15562)
- 理论(15027)
- 国际(14528)
- 商业(14250)
- 版(14130)
- 世界(13650)
共检索到456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太康
随着我国信用经济的发展,准确理解和把握各信用主体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存在形态、定位及其功能,对建立符合我国经济现状的信用体系,提高国民的信用意识,降低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规范各信用主体的信用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信任、信用与经济行为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并就规范和完善我国信用体系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信用主体 经济功能 定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师四华,陈晓坤
本文从社会信用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和企业失信成本的经济学分析两方面作了阐述和探讨,从美誉度和知名度两个影响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从失信成本的角度来剖析市场主体失信的原因;并对如何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培植社会信用体系提出了几点对策,力求从实践方面寻求防范失信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美誉度 知名度 诚信经济 诚信不经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吉鹏 袁开洪 王恕立
信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和经济生活中避免不开的症结问题。近年来,商业欺诈、逃债赖账、财务造假等失信失范行为愈演愈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构建我国信用体系已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亚飞 陈佩佩 陈东
地域功能空间结构是自然生态系统结构与人类社会空间组织结构有机耦合的复杂结构。文章通过对地域功能空间结构演变过程与作用机理的理论探索,从人口经济集疏的视角,对维持中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有序化演变的主体功能区划一张图进行了系统解析,从国家、大区域和省级等不同层级分别测度了地域功能空间梯度结构、地域功能点—轴结构、地域功能核心—边缘结构的演变特征,并从人口经济的空间集聚与均衡过程、功能区近远程耦合和相互作用、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响应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解析。研究发现:中西部与东部之间、靠近轴线与远离轴线之间、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之间、不同功能区之间较大的经济差距和社会福利差距总体呈缩小态势,促使人口进一步从中西部向东部、远离轴线向靠近轴线区域、边缘区域向核心区域、农业和生态地区向城市化区域进一步集聚,人口的集聚程度要高于经济集聚程度,人口与经济呈现均衡的趋势;区域经济以及社会福利的差距导致的人口经济的空间集聚与均衡过程,是地域功能空间结构演变的根本原因;在流域、湾区等生态系统整体性大背景下,不同区域之间生态功能服务过程以及人类需求多样化下社会系统中商品、贸易、资本、技术、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动,促使区域间产生更加复杂多元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近远程耦合效应,是地域功能空间结构演变的主要途径;由以往促进产业分工合作与经济系统空间组织向兼顾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地域功能完整性拓展的区域一体化区域政策,以及注重政策分类落地与精准化的差异化区域政策与政府调控是地域功能空间结构有序演变的重要保障。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招军 张捷
本文尝试用制度经济学、契约经济学的原理解释我国信托机构功能变迁的内在动因。信托机构的重建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选择,改革开放推动着信托机构的发展和功能完善,同时使信托机构与地方政府之间形成一种特殊关系;信托机构功能在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成为金融领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地方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强化了其融资功能,弱化了其“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作用。
关键词:
信托机构 功能变迁 变迁路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洪隽
在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的形势下,国民经济 实质上更多地体现为信用经济,市场经济也必然要发展到信用 经济阶段。温州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城市,其在上一世纪 的两次变迁,将对本世纪初中国正在推动的信用经济产生新的 启示。培育信用观念、完善信用制度、形成信用体系、加强信用 管理应是“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工作的重要主线。
关键词:
信用制度 信用经济 信用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段禄峰 张沛 卞坤 吴潇
文章认为,21世纪中国城镇化将进入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不同区域差异很大,根据每一个区域鲜明的城镇化发展特性,因地制宜地制定城镇化发展战略将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主体功能区的概念,目的是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关键词:
城镇化 主体功能 发展战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洪隽
市场经济是法制、竞争和信用的有机结合体,一个有序的市场经济必然是在法制与信用结合基础之上的竞争体系。信用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高级形态,市场经济由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过程就是信用经济的形成过程。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按照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总体要求,我国今后特别是“十五”期间,应把培育信用观念、完善信用制度、健全社会化信用体系、引导企业加强信用管理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环节和实质性措施。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谢太峰
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用的经济学分析》一书,是对信用进行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所收获的可喜成果。作者从基础理论分析层面研究信用问题,有利于厘清信用研究的理论脉络,在此基础上将信用理论研究引向深入。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姜化林
RDA Toolkit是一个集成、动态并基于浏览器的在线产品,由RDA全文、工具及资源3个部分构成。它的问世便于世界范围内的用户了解并推广使用RDA这种新的编目规则。RDA Toolkit的用户身份有3种:未经授权的用户、认证用户和个人配置用户。RDA Toolkit具有菜单功能、搜索功能、个性化工具包功能及其他功能。
关键词:
资源描述与检索 工具包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改清 高明国
依据主体功能区理论将中原经济区划分为五大农业区,各区农业发展水平趋异。郑州都市农业区的技术装备程度、中原城市群外围农业区的机械化和化学化以及黄淮海农业特区的水利化都居于较高水平,而西南部养护与防护区的农业投入水平总体偏低。五大农业区投入产出的综合效率并未完全随其投入强度正向变化,而是与其农作经营类型高度相关。其中,以粮作经营为主体的黄淮海区和西部生态养护区综合效率处于劣势,而其他区域较优。总体上,五大农业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下滑,各区域生产效率分化明显。针对各区进行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梯次推进是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农业 主体功能区划 区际比较 中原经济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志强 卓泽林
过去三十年来,创新系统的演化从最初单向度的线性模式转为非线性模式,创新的集群效应则在现实层面为大学构建创新系统中的主体功能提供了新的路径,特别是随着创新主体之间合作规模的扩大与合作形式的多样化,创新集群的出现表明了创新系统内不同机构主体之间交互作用的增加,而大学在创新集群中则体现出了要素之间的关联以及区域创新网络形式存在的特征。这种复杂漫长的演化过程不仅促成了充满动态性、开放式、协作式的创新网络的形成,同时也建构了知识社会中高等教育机构参与创新的新形态。对我国的大学来讲,自身的变革路径将以文化的形塑、市场的参与、制度的建构为核心,以鼓励创新和自由探索的大学精神建构自身在创新系统演化过程中的关键...
关键词:
大学 创新系统 创新集群 演化 主体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