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22)
- 2023(14442)
- 2022(12489)
- 2021(11469)
- 2020(9708)
- 2019(22111)
- 2018(22441)
- 2017(44128)
- 2016(23343)
- 2015(26543)
- 2014(26591)
- 2013(26830)
- 2012(24911)
- 2011(22713)
- 2010(22941)
- 2009(21326)
- 2008(20758)
- 2007(18549)
- 2006(16851)
- 2005(15158)
- 学科
- 济(118565)
- 经济(118461)
- 管理(71785)
- 业(67988)
- 企(55153)
- 企业(55153)
- 方法(47591)
- 数学(41247)
- 数学方法(40895)
- 中国(28717)
- 农(27654)
- 地方(25488)
- 财(24875)
- 业经(24553)
- 学(22708)
- 技术(19428)
- 制(19393)
- 农业(18855)
- 贸(18555)
- 贸易(18544)
- 易(17949)
- 环境(16483)
- 和(16479)
- 理论(16344)
- 地方经济(16098)
- 银(15961)
- 银行(15923)
- 产业(15802)
- 行(15252)
- 融(15216)
- 机构
- 大学(354408)
- 学院(352409)
- 济(154241)
- 经济(151174)
- 管理(141423)
- 理学(121750)
- 理学院(120475)
- 研究(118853)
- 管理学(118759)
- 管理学院(118107)
- 中国(87972)
- 京(75386)
- 科学(70334)
- 财(69341)
- 所(59345)
- 财经(55822)
- 研究所(53607)
- 中心(52820)
- 农(51235)
- 江(50821)
- 经(50520)
- 业大(49141)
- 北京(48135)
- 经济学(47668)
- 范(44653)
- 师范(44304)
- 经济学院(42868)
- 院(42390)
- 州(41398)
- 财经大学(41288)
- 基金
- 项目(231474)
- 科学(182336)
- 研究(171841)
- 基金(168347)
- 家(145159)
- 国家(144016)
- 科学基金(124098)
- 社会(110002)
- 社会科(104472)
- 社会科学(104445)
- 基金项目(89497)
- 省(89341)
- 自然(78551)
- 教育(77241)
- 自然科(76658)
- 自然科学(76644)
- 自然科学基金(75306)
- 划(74200)
- 编号(70223)
- 资助(69349)
- 成果(57072)
- 部(51488)
- 重点(51017)
- 发(50428)
- 创(47991)
- 课题(47362)
- 国家社会(45514)
- 创新(44813)
- 教育部(44521)
- 人文(43919)
- 期刊
- 济(174197)
- 经济(174197)
- 研究(109594)
- 中国(61801)
- 管理(53178)
- 财(51218)
- 学报(51084)
- 科学(47700)
- 农(46169)
- 大学(38582)
- 学学(36244)
- 教育(33381)
- 技术(32440)
- 农业(32309)
- 融(30176)
- 金融(30176)
- 经济研究(29146)
- 财经(28109)
- 业经(27103)
- 经(24167)
- 问题(22980)
- 技术经济(20333)
- 图书(20192)
- 理论(18867)
- 贸(17275)
- 实践(16922)
- 践(16922)
- 科技(16839)
- 现代(16653)
- 商业(16587)
共检索到523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刘烨 程珣跃
在从国家、公司和行业层面对信息通信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信息通信技术产业作为研究样本,基于2004-2011年期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地区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总产值、出口交货值、企业单位数、从业人员数、施工项目数以及投资额与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有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我国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这两个行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无显著差别;我国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地区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向
利用1998~2006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从外资的资本供给和技术溢出角度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表明,FDI的资本供给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不同,1998~2000年高技术产业FDI对经济增长具有正的技术溢出效应和负的资本供给效应,2001~2006年高技术产业FDI对经济增长的技术溢出效应不再显著,但是资本供给效应为正。在此过程中,人力资本和出口对高技术产业经济增长发挥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媛媛
在信息和通信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能够带动社会财富的增长,并且产生极强带动效应,还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产业生产率。因此,结合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信息通信产业无论是在当下还是今后都是非常关键的经济发展产业,在经济竞争愈演愈烈的趋势下,它成为了一大重点。
关键词:
信息和通信技术 产业发展 策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钟有林 李娟
世界经济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不仅对各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获得测算结果,可以从数量上揭示各国信息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为我国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完善自己的信息化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信息资源 信息化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宝文
本文首先对信息技术产业进行了范围界定 ,测算了信息技术产业在 1990 - 2 0 0 0年的产业增加值 ;在用产业贡献率估计了信息技术产业对GDP的短期影响后 ,通过估计附加了信息化指数的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估计信息技术产业的长期影响
关键词:
信息技术产业 经济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新国 肖新新 芮雪琴 樊燕萍
利用1995—2008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理论方法,从高技术产业的创新、科技投入及增长速度3个方面研究了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正相关,两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这种均衡关系对当期非均衡误差的自身修正能力较强,说明我国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有很强的拉动作用。最后提出了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建议。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慧颖 魏延辉
在已有的国家层面静态效应研究基础上,本文从产业视角分析了专利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通过对中国大陆高技术产业的整体、大类行业、中类行业、时序多视角实证分析,发现专利制度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动态的,也不是非此即彼的,是正负效应同时存在、共同作用的结果。专利制度对产业经济增长具有多效应,产业政策制定要注重针对性、时效性与协同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跃洲 张钧南
信息通信技术(ICT)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分为替代效应和渗透效应。前者是由技术进步带来ICT产品价格下降,从而实现ICT资本对其他资本的替代,支撑经济增长;后者则是ICT作为通用目的技术能渗透和应用于各产业部门,提高其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而间接促进经济增长。本文依托Jorgenson及oeCD的增长核算框架,对1977-2012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的来源进行细致分解,据以分析ICT的两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ICT的替代效应体现为ICT资本对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仅为3.4%,但1990年以后呈非常明显的上升趋势,2010-2012年期间更是高达9.8%,接近同期TFP的贡献;(2)在ICT...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孙文博
我国当前正处于技术创新的初级阶段,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尚未完成技术全面引进,在挖掘技术创新红利的道路上依然有很大的机会。因此,我国应该审时度势,抓住这一经济增长效应大幅增长的时期,努力挖掘技术潜力,顺利实现对于"经济新常态"的跨越。结合技术创新中存在的不足和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我国应加速推动技术创新从外部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变,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技术创新要素投入力度,加强技术创新制度与技术创新环境营造。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技术扩散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乌家培 谢康
信息技术产业化具有其内在的规律,如路径选择中的最小社会阻力规律、最短距离规律、风险投资与预期市场增值规律等。并且,只有当信息产业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经济差异性等特征时,信息产业才可能对推动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还需要具体分析本地区的实际状况以及国际、国内在信息产业领域的竞争状况,这是信息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点所需的条件和环境。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信息产业 经济增长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强
本文把信息技术因素引入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型,构建了一种相对更加完善的经济增长分析框架,并利用2000~2010年中国及各省域的面板数据,着重分析了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和动态效应。结论表明: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在整体上始终对经济增长有密切且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存在门槛效应。各省域在利用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不存在高水平陷阱,但存在中低水平陷阱。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高水平地区的影响更大。整体而言,中国在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经济增长领域仍存在较大潜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进文 邢天才 熊磊
本文通过建立时间序列的非线性STR模型和面板数据的门限效应模型,分别从国家和区域两个层面对我国保险消费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当期保险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这种拉动作用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非线性特征;前一期保险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区域寿险和非寿险消费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均具有显著的双重门限效应,且区域寿险消费发挥正向经济增长效应的门限明显高于区域非寿险消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培根 曹晓英
文章提出了信息技术产业优先发展的理论依据;分析了信息技术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倍增效应,从而得出信息技术产业的优先增长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关键的结论。文中还从我国经济基础和技术基础对信息技术产业的需求、发展的外部环境等诸方面分析了我国实现信息技术产业优先增长的可能性,并提出我国应处理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走工业化与信息化互补共进之路,实现信息技术产业的优先增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戎 张凯强 吕冰洋
供给学派和凯恩斯学派都给出降低税收将促进经济发展的解释,实践中各个国家的减税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经济增长率。本文立足于中国的县级地区数据,对税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探讨,借鉴Lee和Gordon(2005)构建工具变量来处理变量间的内生性问题,实证结果表明分别降低县级地区的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实际有效税率1%,该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将分别提高0.24%和0.45%。拓展分析发现,县级地区企业税率降低将提高企业投资水平而进一步扩大产出,但同时也减少了县级地区的财政收入,因此地方政府依然面临严峻的财政压力。这一结论为我国税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
减税 地区税率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彭国富 王瑞
本文认为,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增大与经济增长速度回落是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面临的一个两难抉择,汇率政策的调整应以经济增长目标为依据,重点考虑汇率传递的经济增长效应。汇率波动传递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汇率波动以价格和利率为媒介可以形成直接传递效应和间接传递效应,并最终影响宏观经济增长。若以利率媒介为着眼点,汇率波动的传递机制可以用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模型来描述,并通过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测度的构造来描述汇率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指导汇率政策的优化与调整。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测度对于我国汇率传递经济增长效应的描述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
汇率传递 传递机制 传递效应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