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13)
- 2023(10458)
- 2022(8630)
- 2021(8567)
- 2020(7332)
- 2019(17072)
- 2018(17788)
- 2017(32592)
- 2016(19038)
- 2015(22351)
- 2014(22893)
- 2013(21980)
- 2012(20102)
- 2011(18182)
- 2010(19228)
- 2009(17719)
- 2008(18133)
- 2007(16698)
- 2006(15181)
- 2005(13990)
- 学科
- 济(63396)
- 经济(63336)
- 管理(60310)
- 业(50730)
- 企(44356)
- 企业(44356)
- 方法(31841)
- 数学(27123)
- 数学方法(26450)
- 中国(24642)
- 教育(21871)
- 财(21161)
- 理论(18552)
- 农(16869)
- 制(15963)
- 学(15333)
- 业经(14761)
- 务(14357)
- 财务(14289)
- 财务管理(14246)
- 企业财务(13417)
- 教学(13412)
- 银(12913)
- 银行(12905)
- 和(12277)
- 行(12095)
- 策(11364)
- 技术(11192)
- 贸(11085)
- 贸易(11073)
- 机构
- 大学(265644)
- 学院(263008)
- 管理(98813)
- 济(91213)
- 经济(88419)
- 研究(84509)
- 理学(81569)
- 理学院(80618)
- 管理学(78728)
- 管理学院(78189)
- 中国(65310)
- 京(60205)
- 科学(51056)
- 财(49895)
- 江(44090)
- 所(43309)
- 范(43092)
- 师范(42789)
- 中心(39989)
- 北京(39838)
- 研究所(38415)
- 财经(37502)
- 教育(36615)
- 州(36039)
- 农(35626)
- 技术(34303)
- 师范大学(34287)
- 业大(33991)
- 经(33589)
- 院(30053)
- 基金
- 项目(155583)
- 研究(122407)
- 科学(121026)
- 基金(105654)
- 家(90292)
- 国家(89391)
- 科学基金(75736)
- 社会(70256)
- 社会科(66100)
- 社会科学(66078)
- 教育(65208)
- 省(63124)
- 编号(56249)
- 划(54332)
- 基金项目(54028)
- 成果(49761)
- 自然(48161)
- 自然科(46911)
- 自然科学(46900)
- 自然科学基金(46012)
- 资助(45741)
- 课题(41077)
- 重点(35842)
- 部(35069)
- 项目编号(34894)
- 年(34176)
- 发(33139)
- 创(31619)
- 性(31292)
- 规划(30917)
- 期刊
- 济(108980)
- 经济(108980)
- 研究(86956)
- 中国(67077)
- 教育(64792)
- 财(42249)
- 管理(40773)
- 学报(36417)
- 科学(32582)
- 技术(31220)
- 农(31176)
- 大学(28329)
- 融(24965)
- 金融(24965)
- 学学(24192)
- 农业(21180)
- 图书(20834)
- 财经(18442)
- 业经(18134)
- 职业(18086)
- 经济研究(16228)
- 经(15839)
- 书馆(14739)
- 图书馆(14739)
- 统计(13994)
- 坛(13853)
- 论坛(13853)
- 理论(13699)
- 问题(13576)
- 业(13240)
共检索到427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吉宁
强调了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指出试点过程中要在教育理念、体制机制、培养模式和质量提高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介绍了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培养定位和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主要举措,并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培养模式 多样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运红 吴晓莉 彭洁 赵伟 吴家喜
高层次科技人才是我国科技发展的核心力量。目前,我国科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信息资源建设较为滞后,尚不能满足高层次科技人才开发、利用和管理决策的需求。本文在问卷调研和访谈的基础上,对国内部分地区高层次科技人才信息资源建设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地总结,分析了高层次科技人才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改进我国高层次科技人才信息资源建设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
科技人才 科技人才信息 人才数据库 调查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天泽
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之我见黄天泽(湖南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我国要在短期间内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就必须造就一大批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这是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对不同学科来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鸿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一种途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职业性的本质属性,是一种高层次的职业教育。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外在动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在要求。为了加快推进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学位制度,培养一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就要在完善制度建设,落实培养主体责任、对接职业资格等方面进行改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姜道奎 张体勤
人才资源成为第一资源的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日益成为促进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高层次人才战略是关系到国家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的谋划。在对高层人才战略内涵及其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高层次人才战略模式的类型进行了研究,并以山东省经济社会人才现状为基础,提出了山东省的高层次人才战略,即以科研导向型向产业导向型转变。
关键词:
高层次人才 战略模式 竞争力 山东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丽丽 陈学中
在知识经济时代,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更加紧迫,人才流动的自由度越来越大。高层次人才集聚作为人才流动的一个特殊行为,促进人才价值的实现,越来越受到关注。高层次人才有四种集聚模式,即:收益优势依傍型、产业集聚推动型、“领头羊”效应吸引型和政府牵引型。分析人才集聚所产生的效应,高层次人才作为人才流动的一种特殊方式,有利于价值的最大化,促进集聚发展,因此,应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人才集聚。
关键词:
高层次人才 集聚模式 人才流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叶
第一步农村改革实行了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深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士认识到,实行责任制初期按人(或人劳比例)平均承包土地的做法,造成了地块零碎,土地分散,难以形成较大规模,限制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他们主张将土地向部分农户集中,实行土地规模经营。近几年来,在我国许多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段丽萍 李晨曦 崔爽 王青 王晓军 罗希 刘璐
分析了我国高层次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北京大学在完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建立高层次全科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以及探索医学技术、公共卫生、药学专业高层次医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实践经验。认为在加强高层次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进程中,应重视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建设;重视权责明晰,完善管理模式;重视质量评价,完善评估机制。
关键词:
健康中国 应用型人才 医学研究生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2004年3月18—19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本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正式启动。 会计具有明显的专业技术特性和独立的职业背景,是经济、社会运行中一支不可或缺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政府对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已发生根本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范绍福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成为第一资源已为人们所共识,但是我们一边讲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一边却是人才流失现象盛行。本文从分析人才流失成因、人才与相关方面的关系入手,阐述人力资源管理中结合企业文化建设、形成“团队板块”的重要性。
关键词:
企业管理 人才流失 研究探索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辉 刘冬
作为英国职业教育最初始形态和表现形式的学徒制近几年得到蓬勃发展,其创新产物高等学徒制有望成为与传统大学教育"分庭抗礼"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六、七级学徒制是高等学徒制的最高等级,根据其人才培养方案,完成学业的学徒生将获得学士、硕士层次的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其应用型综合技能在学习过程中也将得以全面提升。在卡梅伦联合政府及其社会精英协作伙伴的合力推动下,六、七级学徒制在英国的发展渐呈初兴之势,我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可从中获得启示与借鉴。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马先标
房改后,房贴在高校高层次人才住房困难破解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难以促进该类人才普遍获得良好居住环境而表现出较大的局限性。发展高层次人才保障房并建设专有园区,可有效克服房贴工具的不足,且契合城市化加速期国情、市情、校情与该类人才工作特点,具有充分的义理性。在界定高校高层次人才的含义后,应就相应的保障房面积标准、区位分布、产权模式、融投资、建造、管理等做合适的制度安排,以形成持续健康的发展模式,为该类人才提供与其科教工作特点相适应的安静、生态、居位适当的良好居住环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姚红彩
在全球社会经济发展已受到能源短缺与生态环境问题制约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受到全球各国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已成为应对全球气候环境变化最理想的经济模式。践行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是应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对策,是缓解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我国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改革的重要途径。而低碳经济的快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朱火弟
本文在分析企业高层次人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重庆某汽车公司具体做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高层次人才管理新模式。
关键词:
汽车企业 高层次人才 管理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