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82)
- 2023(7422)
- 2022(5480)
- 2021(5053)
- 2020(3985)
- 2019(8771)
- 2018(9130)
- 2017(18639)
- 2016(9955)
- 2015(11589)
- 2014(11788)
- 2013(11516)
- 2012(10457)
- 2011(9489)
- 2010(9609)
- 2009(9380)
- 2008(9379)
- 2007(8598)
- 2006(8113)
- 2005(7593)
- 学科
- 济(43168)
- 经济(43126)
- 管理(29912)
- 业(28886)
- 企(21974)
- 企业(21974)
- 中国(16900)
- 方法(15969)
- 农(14831)
- 数学(13730)
- 数学方法(13609)
- 业经(11958)
- 财(11737)
- 制(11022)
- 农业(9509)
- 银(9200)
- 银行(9192)
- 行(8835)
- 贸(8488)
- 贸易(8481)
- 易(8310)
- 地方(7818)
- 发(7768)
- 体(7548)
- 融(7480)
- 金融(7479)
- 学(7335)
- 务(7175)
- 财务(7148)
- 财务管理(7133)
- 机构
- 大学(153451)
- 学院(153292)
- 济(63548)
- 经济(62202)
- 管理(57754)
- 研究(50255)
- 理学(48393)
- 理学院(47949)
- 管理学(47263)
- 管理学院(46983)
- 中国(40082)
- 财(33078)
- 京(32803)
- 科学(28563)
- 财经(25967)
- 所(25047)
- 经(23369)
- 江(23115)
- 中心(22949)
- 研究所(22220)
- 农(22156)
- 北京(21137)
- 范(20140)
- 师范(19966)
- 经济学(19798)
- 业大(19730)
- 州(19114)
- 财经大学(19067)
- 经济学院(17954)
- 院(17920)
- 基金
- 项目(92488)
- 科学(72326)
- 研究(72143)
- 基金(65813)
- 家(56300)
- 国家(55824)
- 科学基金(47137)
- 社会(45920)
- 社会科(43431)
- 社会科学(43419)
- 省(35510)
- 基金项目(34045)
- 教育(32749)
- 编号(31982)
- 划(29759)
- 成果(27972)
- 自然(27505)
- 自然科(26818)
- 自然科学(26809)
- 资助(26347)
- 自然科学基金(26322)
- 课题(21264)
- 发(20850)
- 重点(20648)
- 部(20517)
- 项目编号(20222)
- 国家社会(19043)
- 性(18643)
- 创(18525)
- 制(17894)
共检索到236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强小安 王晔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隋福民
中国和苏联的市场化转型走了不同的道路,经济绩效也有很大不同,转型成效的差别主要是因为转型的"初始条件"不同,还是由于选择的转型路径和政策不同?基于"后发优势"理论,采用反事实分析架构,对中苏转型"初始条件"的比较分析表明:从工业化的历史、战略及所形成的结构和体制上看,中国和苏联在市场化转型之初有很多相似之处,"初始条件"区别并不大,苏联与中国一样具有"后发优势",而且苏联具有更好的"后发优势"实现条件,但是苏联并没有发挥出自己的"后发优势"。因此,市场化转型的成效并不主要取决于转型的"初始条件",而主要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建荣 汤斐
为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问题已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科技成果管理信息化水平、中介机构的作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评价等三个方面对改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初始条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产业化 信息化 中介机构 成果评价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铮 林莎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显著标志。信息化战略的实施,将加速工业化进程,带来工业结构的升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以及制度非均衡的现实状况,决定了我们不能走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信息化道路,而应因地制宜,采取差别化战略,在国家层面,要制定科学的宏观战略,而对不同的地区则应设计不同的产业重点,以充分发挥稀缺资源的作用,促进中国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信息化 非均衡 路径选择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任剑婷 李瑜婷
分析国内外对信息化测度的认识,从六个方面讨论我国信息化测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理论、方法、测度指标体系、法律和制度、能力构建、参与国际合作、参加国际评比和指标制定等方面提出我国信息化测度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信息化 测度 实践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黎民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初始条件对转型经济的路径选择和变迁绩效的作用。在指出现存的理论在解释东欧和中国不同的路径选择和变迁绩效上的不全面后,分析了这种问题的来源,按照这种分析,我们给出了自己的一个解释。那就是把初始条件进行划分,并且分别指出不同的初始条件有不同的作用机制,试图通过这样一种细化来达到比现存的文献更加深入的理解转型经济中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理解初始条件对变迁路径选择和变迁绩效的作用。
关键词:
经济转型 初始条件 路径选择 经济绩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孟枫平
当前,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急需廓清思路,选择符合国情的正确路径。基于此,本文从实际出发,着重提出了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基本思路以及相应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路径 选择 思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贺国杰
从企业、社会及市场的角度,对冷链物流行业所面临困境进行探讨,并从政府政策引导、RFID技术运用等角度提出冷链物流行业信息化运用的路径。
关键词:
冷链物流业 信息化 RFID技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鹏
中国经济转型的总体格局是由转型路径分异的区域演进所合成的。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探讨了中国区域经济转型路径的演化机理:在历史逻辑起点上,区域经济转型被更多地强调要依据初始条件来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经济发展方式;地方政府具有推动区域转型路径不断强化的内在倾向,通过地方政府间竞争,不断创造出适宜当地经济转型进一步深化的有利条件。区域经济转型路径在不断地进行自我强化的同时,也内生出区域的自我发展能力,通过区域内动态性调整,使转型路径得到优化并能够持续演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潘松剑 李春友 易金翠
后发达地区智能财务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对于后发达地区高校而言,财务人才培养是否需要转型,转型方向的确定,是否具备转型的条件,以及如何实现转型等,都是亟待讨论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文章以广西高校为例,探讨后发达地区高校智能财务人才培养,沿循智能财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变革动因→初始条件→框架体系→实现路径”内在逻辑链条,对上述问题给予探索性和系统性分析,为后发达地区高校探索智能化时代“新文科”经济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可能启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正河
从历史角度看 ,城市化的启动有一定的条件要求 ,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期 ,所要求的初始条件和动力不一样。本文通过对先行和后发国家城市化道路的比较 ,理出城市化过程中的基本联系 ,指出中国处于什么样的阶段 ,后发城市化国家的基本特点 ,那些因素是正向的 ,那些因素是负向的 ,进而提出一些可供操作的建议
关键词:
先行城市化 后发城市化 优劣势 初始条件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倪波
本文从我国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的成就,现阶段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构筑与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信息化体系,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加快国民经济重点领域的信息化进程,深化信息化建设体制改革和积极培育信息市场,面向市场走集成与联合的发展道路,加速公用互联传输网建设以及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领导等九个方面,逐一论述了如何使我国信息化建设跃上新台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燕芬 杨宜勇 顾严 刘玮
本文分析了我国信息化人才建设的现状,指出我国信息化人才队伍的总量及 其比重和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信息化人才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需要。到2010年, 城乡信息化人才总量要达到650万,信息化人才占从事和信息技术相关工作的人力资源比重要提 高到20%。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正确认识信息化人才建设存在的问题,从体制和制度建设的 高度,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着手进行调整。要加强政府资金投入、改进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具体途 径、完善信息化人才管理模式、全面提高公众信息化的素质。
关键词:
信息化 人才战略 “十一五”规划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臧兰
本文在明确信息化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支持“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时并举”这一观点的理论与事实依据,探讨了我国信息化建设应采取的策略
关键词:
中国,信息化,信息产业,工业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