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25)
- 2023(14982)
- 2022(12980)
- 2021(12095)
- 2020(10078)
- 2019(23301)
- 2018(23551)
- 2017(45553)
- 2016(24664)
- 2015(27968)
- 2014(28174)
- 2013(28197)
- 2012(26318)
- 2011(24128)
- 2010(24484)
- 2009(22631)
- 2008(22410)
- 2007(20065)
- 2006(18205)
- 2005(16544)
- 学科
- 济(108135)
- 经济(108028)
- 管理(72312)
- 业(70563)
- 企(57886)
- 企业(57886)
- 方法(43589)
- 数学(36703)
- 数学方法(36294)
- 中国(32318)
- 农(29386)
- 地方(27171)
- 业经(25864)
- 财(24730)
- 学(21744)
- 制(20606)
- 农业(19636)
- 贸(19499)
- 贸易(19483)
- 易(18858)
- 银(18430)
- 银行(18390)
- 行(17707)
- 理论(17583)
- 和(17444)
- 技术(17258)
- 融(17148)
- 金融(17147)
- 环境(16559)
- 发(15434)
- 机构
- 大学(363025)
- 学院(361075)
- 济(145629)
- 管理(143159)
- 经济(142315)
- 研究(123744)
- 理学(122123)
- 理学院(120751)
- 管理学(118923)
- 管理学院(118243)
- 中国(93349)
- 京(79258)
- 科学(74804)
- 财(68253)
- 所(62556)
- 研究所(56329)
- 中心(55384)
- 农(55338)
- 江(54266)
- 财经(53819)
- 北京(51247)
- 业大(50802)
- 范(49683)
- 师范(49259)
- 经(48569)
- 州(44742)
- 院(44642)
- 农业(42948)
- 经济学(42526)
- 师范大学(39679)
- 基金
- 项目(234114)
- 科学(183302)
- 研究(175349)
- 基金(167101)
- 家(144043)
- 国家(142776)
- 科学基金(122233)
- 社会(108631)
- 社会科(102921)
- 社会科学(102896)
- 省(91884)
- 基金项目(88824)
- 教育(79982)
- 自然(77954)
- 划(76886)
- 自然科(76059)
- 自然科学(76042)
- 自然科学基金(74671)
- 编号(73595)
- 资助(69050)
- 成果(61330)
- 发(53588)
- 重点(52008)
- 部(51300)
- 课题(50857)
- 创(48303)
- 项目编号(45608)
- 创新(44940)
- 教育部(43990)
- 科研(43768)
- 期刊
- 济(169406)
- 经济(169406)
- 研究(112566)
- 中国(71939)
- 管理(55091)
- 学报(53011)
- 农(51044)
- 科学(49697)
- 财(49622)
- 教育(44047)
- 大学(39939)
- 学学(36869)
- 农业(35615)
- 融(34585)
- 金融(34585)
- 技术(32182)
- 业经(29383)
- 经济研究(26457)
- 财经(25752)
- 图书(23836)
- 问题(22440)
- 经(21981)
- 理论(19390)
- 业(18091)
- 技术经济(18090)
- 实践(17706)
- 践(17706)
- 商业(17513)
- 现代(17339)
- 贸(17189)
共检索到551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艳林
本文将近年来我国信息界对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成果,分别从战略目标、战略原则、战略方针、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发展道路(或模式)及措施与对策等七个方面,逐一进行综述。
关键词:
信息产业,发展战略,发展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文军,卫民堂
关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战略任务的思考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张文军,卫民堂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转向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信息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与汽车、铁路、能源相并列的支柱产业。在一些发达...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靖继鹏 王欣 窦平安
分析吉林省产业结构及信息产业存在的问题。用灰色系统理论对信息产业落后原 因进行横向分析,找出信息产业发展的崛起点。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该省发展战略及实施措施。
关键词:
信息产业 灰色理论 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邓顺国
澳门回归在即,如何使澳门在回归后继续保持繁荣并在下个世纪高速发展,是许多专家和学者共同关心的问题。21世纪将是人类社会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信息产业唱主角的世纪,因此,我们认为,澳门应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同时用信息技术改革传统产业,从而使澳门经济持续繁...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寇纪松 李敏强
本文分析了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知识经济与工业经济的关系;指出了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的技术基础,应加快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有针对性地研究了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的开发与应用、PC产业、软件产业等的发展对策,结合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历史和现状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知识经济 信息技术 发展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盛竹 马凌
产业集群对于信息产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文章把信息产业的集群战略置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基本理念下加以考察,从信息产业集群式发展对企业与社会带来的影响与效应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通过信息产业集群式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信息产业 产业集群 价值 效应
[期刊] 预测
[作者]
金建
1 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分析信息产业形成的历史和现状,提出信息产业的基本特点和表现形式有助于同其他产业相比较,探索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的信息产业的新战略和新机会。首先。根据信息产业具有的高渗透性、知识技术智力密集、高投入、高增殖、增长快需求广、就业面大、综合性强、无污染等特点分析,表明了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它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与农业、钢铁、能源、汽车相并列的五大支柱产业,同时也是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跨世纪的新兴产业。其次,信息产业的发展意味着工业化的经济向信息化经济的转变,在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出现以信息产业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社会。...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金建
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战略及其政策建议金建根据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系统地提出发展中国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突出信息产业在2000年前实现四个现代化中的主要地位和作用,这是当前的重要选择。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是根据信息产业在发展规律上的要求和现实经济条件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兴寿 李安渝
美国三次产业的演进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发展表明,信息产业将是未来经济的基础。认真研究其发展经验,有助于推进我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一、美国信息经济的发展战略美国信息产业已超越工业成为第一大产业。信息技术的优势地位保证了美国在世界政治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在各种市场竞争中或军事冲突中,信息技术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届美国政府都将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看作是头等大事,不断推进其发展。老布什政府在《国家关键技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何彦
近年来,人口发展战略问题已引起我国理论界和学术界的重视,出现了一系列文章。笔者粗略地收集了一些,现将这些文章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人口发展战略的概念、内容及其性质 弄清人口发展战略的概念、内容及其性质是制定科学的人口发展战略的前提。 1.概念及内容 对这个问题,看法不一,综合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颜 薛忠义 李美宜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与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密不可分。从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要素、转型历程、路径选择、战略机遇与挑战、趋势等方面系统总结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发挥后发优势,实施和平发展。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经济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声明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平
目前 ,为全球商业提供服务的信息服务业和咨询服务业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巨大的产业部门 ,并成为本世纪经济发展的导向。我国也成立了信息产业部 ,作为我国面向二十一世纪加快信息产业发展在体制方面的一项重大体制决策 ,它必将为我国未来信息产业的发展壮大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信息产业 信息技术 信息产业战略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华勋基
本文对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作了研究,并指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们存在着双重差距,因此应参与国际竞争。为建立现代化的信息产业体系,作者提出了一些建议,诸如疏导瓶颈,加速发展电子通信业,多渠道集资,负债经营,分工专门化,发挥个体优势,提高整体水平:植根于大中城市,辐射四方,创造一定规模的产值。最后,作者对今后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进行了预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