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30)
2023(9607)
2022(8448)
2021(7785)
2020(6931)
2019(16106)
2018(16226)
2017(32521)
2016(17940)
2015(20034)
2014(20352)
2013(20424)
2012(19513)
2011(17861)
2010(18165)
2009(17073)
2008(17512)
2007(16061)
2006(14041)
2005(12795)
作者
(54680)
(45602)
(45552)
(43733)
(29069)
(22058)
(20937)
(17621)
(17012)
(16436)
(15632)
(15269)
(14618)
(14473)
(14340)
(14265)
(14148)
(13375)
(13335)
(13133)
(11511)
(11438)
(11122)
(10350)
(10335)
(10308)
(10274)
(10068)
(9400)
(9216)
学科
(78996)
经济(78843)
管理(49389)
(47147)
方法(37601)
(36374)
企业(36374)
数学(33677)
数学方法(33351)
(21552)
中国(21131)
(20565)
(17120)
(16318)
(14944)
贸易(14940)
(14530)
业经(14366)
(13863)
银行(13826)
农业(13602)
地方(13250)
(13223)
(12599)
金融(12596)
(12251)
财务(12197)
财务管理(12159)
企业财务(11553)
(11232)
机构
大学(273403)
学院(269861)
(113024)
经济(110667)
管理(100485)
研究(93381)
理学(86436)
理学院(85357)
管理学(83837)
管理学院(83326)
中国(70357)
科学(58323)
(57890)
(54856)
(49149)
(49109)
研究所(44715)
财经(43861)
中心(42289)
业大(41421)
(40352)
(39705)
农业(39204)
北京(36443)
(36151)
经济学(35961)
师范(35781)
经济学院(32814)
财经大学(32674)
(32571)
基金
项目(174099)
科学(136536)
基金(127582)
研究(124016)
(112150)
国家(111299)
科学基金(93489)
社会(79194)
社会科(75047)
社会科学(75021)
基金项目(67971)
(67132)
自然(60708)
自然科(59281)
自然科学(59254)
自然科学基金(58247)
(57558)
教育(57209)
资助(52701)
编号(49339)
成果(41635)
重点(39936)
(39822)
(37311)
(35473)
课题(34411)
科研(33891)
教育部(33644)
创新(33398)
国家社会(32842)
期刊
(121582)
经济(121582)
研究(79070)
中国(47937)
学报(45632)
(43918)
(41731)
科学(41086)
管理(33894)
大学(33482)
学学(31702)
农业(29493)
(26333)
金融(26333)
教育(24931)
财经(22121)
技术(20830)
经济研究(20152)
业经(19461)
(18940)
问题(17507)
(15218)
(14386)
统计(14055)
理论(13908)
技术经济(13666)
(13461)
商业(12968)
实践(12495)
(12495)
共检索到3940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丽娟   贾智元   王彦骁   张坤宁  
在阐述保障性住房供给效率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采用SBM模型对2009年-2018年中国各省份保障性住房供给效率水平进行测度,基于空间数据分析对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识别。研究发现:在研究时段内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效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具有不均衡的发展态势,形成由中部向外逐渐减弱的空间分布格局;其整体协同效应在不断增加,局部空间自相关以不显著为主,H-H和L-L特征为辅,总体上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效率还未实现整体协同发展,仍有较大发展潜力。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立文  张涛  刘广平  
基于等维递补模型和熵值法的组合预测方法,对我国城镇人口及其人均建筑面积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对2013至2017年间我国保障房的供给量进行预测,就促进保障房市场健康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俊华  刘娜  
在"保基本、惠民生"背景下,研究保障性住房供给效率的现实意义凸显。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诠释财政分权与保障性住房供给效率的内在逻辑,然后基于2010—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财政分权对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总效率、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分权降低了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总效率与纯技术效率,而对规模效率并无显著影响;相对于财政收入分权,财政支出分权程度的提升对纯技术效率的抑制作用更强。进一步分析发现,财政分权会提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进而降低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总效率与纯技术效率;其次,财政分权对纯技术效率的负面效应随着效率值的提高而不断增强。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提升保障性住房供给效率与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芸  彭千芮  
利用2010—2019年中国25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保障性住房供给对推进城镇化的影响效应和实现机制。研究发现,保障性住房供给对于城镇化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公共租赁住房对于推进城镇化率的影响效应大于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狭义的保障性住房的影响效应大于低价商品房以及其他更广义的保障性住房。机制分析表明,保障性住房供给主要通过预期效应对城镇化率产生影响,更完善的社会保障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保障性住房在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和效果。着力推进保障性住房供给以解决“住有所居”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应当有针对性地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体系,并从扩大供给、全国统筹、协同推进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东  周雯雯  
在经济新常态下可以通过供给弹性这个指标来对住房市场进行调控。文章使用简化的结构式模型对35个大中城市的住房供给弹性进行测算,并使用面板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弹性影响因素的城市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各个城市的弹性水平有较大差别;对于缺乏弹性的城市,供给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利率、人口密度和人均GDP水平,对于一般弹性的城市,主要影响因素是建设成本和基础设施投资;对于富有弹性的城市,主要影响因素是利率、人均GDP和基础设施投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东  周雯雯  
在经济新常态下可以通过供给弹性这个指标来对住房市场进行调控。文章使用简化的结构式模型对35个大中城市的住房供给弹性进行测算,并使用面板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弹性影响因素的城市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各个城市的弹性水平有较大差别;对于缺乏弹性的城市,供给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利率、人口密度和人均GDP水平,对于一般弹性的城市,主要影响因素是建设成本和基础设施投资;对于富有弹性的城市,主要影响因素是利率、人均GDP和基础设施投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航  樊学瑞  周哲  
化解房地产库存需要通过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来实现,其中保障性住房供给对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住房理性消费、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文章通过引入消费者效用函数分析了保障性住房供给对居民消费扩张的影响。结果发现,通过商品房解决住房问题的家庭和通过保障性住房解决住房问题的家庭居民消费水平整体得到显著提高。基于对1999—2010年、2010—2014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后得出结论:保障性住房供给对居民消费扩张有着显著正向影响,政府通过加强保障性住房供给可以刺激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徐利  
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近年来,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供需缺口依然较大,尤其是伴随着城镇化发展,让1亿多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住得下、留得住"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笔者在对经合组织成员国保障性住房制度进行国际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从完善保障性住房事权划分,创新供给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文兵   王凯   李茜   陈思  
城市流动人口中知识青年群体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我国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重点保障对象。本文通过2160份入户问卷,对厦门租赁住房市场的新就业青年进行画像。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较高、家庭结构单一、职场经验尚浅、个体收入水平和家庭经济禀赋有限,是新就业青年群体的人口学主要特征;租赁住房的地理位置和租金水平,是影响青年租赁行为的两个决定性要素;实现较好的职住关系且租金可负担的短通勤低成本租赁住房,是青年人的理想追求。比较各主要城市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意见,发现各地缺乏落实职住平衡的具体办法和评价机制,面积标准过大可能影响租金可负担性。基于上述发现,本文从顶层制度设计、中观的空间规划以及微观层面的设计协同三个维度,探讨解决新就业青年阶段性住房需求的可行策略。对促进保障性租赁住房有效供给和可持续发展、解决我国人口流入型大城市的青年人住房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罗理恒  
着力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是经济新常态下实现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其中土地财政是影响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文章主要从激励机制、建设资金和建设用地三个层面剖析了土地财政对保障性住房供给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土地财政模式下地方政府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激励机制不足、建设资金和建设用地都相对缺乏。结合这一结论,最后给出了新常态下增加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晓莲  常林  易嘉兴  
本文在国家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政策的背景下,对公共租赁住房在人口增长、面积供应、价格补贴、融资渠道等方面进行探讨,基于灰色预测理论和DPS软件建立数学模型,对广州市公共租赁住房需求面积与补贴金额进行定量预测,以提升对公共租赁住房的精准供给。本文结合公共租赁住房的定位特点提出建议:即调整土地供应结构、完善多主体供给与保障策略、积极引导房地产企业转变发展模式、完善租金价格监管机制、建立公共租赁住房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使公租房政策真正惠及一方百姓。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郑玉  
本文根据熵值法和变异系数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测算出2003~2016年中国省域金融综合发展水平,并基于核密度函数、扩展的Markov链和空间Markov链等方法对中国省域金融综合发展水平的分布动态及空间演化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金融综合发展水平呈现逐渐增强态势,且地区差距在不断扩大,呈现出明显的极化现象和空间非均衡特征;(2)不同时长内,四类水平俱乐部的相对位置依然保持较高的稳定性,虽然相邻俱乐部之间的流动性随着时长的增大而不断增强,但低水平地区跳出"低水平陷阱"较难,"高水平垄断"局面更难以瓦解;(3)考虑空间效应时,高水平邻居对本地的金融发展水平会产生积极的辐射带动效应。最后,本文对上述研究结论蕴含的政策含义进行了解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玉  孙瑾瑾  
文章从智能投资、智能技术及智能效益三个维度构建了中国制造业智能化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和变异系数法相结合的赋权方法对中国各省份2009—2021年制造业智能化综合水平进行测度。以此为基础,进一步采用核密度分布图、扩展Markov链及空间Markov链等分布动态学方法对中国省域制造业智能化的时空演进态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制造业智能化整体水平呈增强态势,且省份差距逐渐扩大,极化现象明显;(2)不同时长内,四类俱乐部的位置相对稳定,虽然随着时长的累积变化,俱乐部之间的流动性增强,但“高水平垄断”和“低水平陷阱”并存的空间分布格局短期内难以瓦解;(3)考虑空间效应时,高、低水平“邻居”分别会对本地区制造业智能化发展产生积极的“提携”效应和消极的“拖累”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桦  江波  
本文通过分析和研究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保障性住房供给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轨迹,发现保障性住房供给经历发育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其供给曲线呈"S"型增长。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模型绘制了供给曲线,指出保障性住房供给应顺应其发展的一般规律,最后提出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适度调整和控制保障性住房供给数量和质量等具体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尚梅  
在经济持续增长、住宅交易价格过度上涨及收入两极化现象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基于西安市商品住宅价格、经济适用房价格及不同收入阶层居民可支配收入及住房消费的统计资料,分析不同收入阶层居民购房及住房消费状况,发现与西安经济发展及城镇居民住房需求相适应的保障性住房及商品住房供给比例应为廉租房17%、经济适用房24%、商品房59%。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