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90)
2023(19589)
2022(16647)
2021(15339)
2020(13236)
2019(30108)
2018(29986)
2017(57503)
2016(31508)
2015(35728)
2014(36124)
2013(35540)
2012(33559)
2011(30540)
2010(31111)
2009(29295)
2008(29054)
2007(26275)
2006(23357)
2005(21373)
作者
(94870)
(78973)
(78812)
(74833)
(50442)
(38096)
(36107)
(31042)
(30035)
(28434)
(27003)
(26644)
(25351)
(25161)
(24733)
(24574)
(23679)
(23399)
(22938)
(22681)
(19993)
(19644)
(19454)
(18126)
(17986)
(17703)
(17626)
(17574)
(16281)
(15884)
学科
(144068)
经济(143906)
管理(89366)
(83967)
(66473)
企业(66473)
方法(59499)
数学(52192)
数学方法(51598)
中国(41587)
(36647)
(34550)
地方(33047)
(30394)
业经(29038)
(27926)
(24790)
银行(24733)
(24442)
贸易(24429)
农业(24237)
环境(23985)
(23714)
金融(23706)
(23702)
(23592)
理论(21093)
(20708)
(20662)
财务(20639)
机构
学院(461348)
大学(461314)
(193156)
经济(188905)
管理(172678)
研究(162250)
理学(146553)
理学院(144846)
管理学(142287)
管理学院(141438)
中国(125681)
科学(99555)
(99525)
(91911)
(84005)
(79671)
研究所(75778)
中心(74266)
财经(71959)
(71370)
业大(68225)
(65029)
北京(63515)
农业(62500)
(60740)
师范(60062)
经济学(59563)
(58483)
(57149)
经济学院(53468)
基金
项目(298631)
科学(233275)
研究(215764)
基金(214354)
(187964)
国家(186410)
科学基金(158120)
社会(136206)
社会科(128992)
社会科学(128954)
(117592)
基金项目(112510)
自然(102106)
自然科(99650)
自然科学(99622)
(99434)
教育(99370)
自然科学基金(97806)
资助(89642)
编号(87440)
成果(72090)
重点(67998)
(67391)
(65889)
课题(61860)
(60906)
科研(57317)
创新(57130)
国家社会(56089)
教育部(55974)
期刊
(220883)
经济(220883)
研究(140523)
中国(94359)
学报(73756)
(71982)
(71099)
科学(66379)
管理(63505)
大学(55101)
学学(52098)
(48840)
金融(48840)
农业(48452)
教育(48265)
技术(41101)
财经(36099)
经济研究(35471)
业经(34976)
(31023)
问题(30167)
(25935)
统计(24444)
技术经济(23492)
(23469)
(21807)
理论(21772)
(21367)
图书(21295)
商业(20893)
共检索到708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英平  任聪  王艳  
基于对保险生态理论的梳理和剖析,构建我国城市保险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并通过收集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30个城市相关数据,对其保险生态环境现状进行量化测度,直观描述了目前我国城市保险生态环境的地域特征。通过进一步的实证分析,揭示了各城市经济发展差异与保险生态环境差异之间较强的关联性,而各城市保险生态环境的优劣与其保险行业发达程度之间也具有显著的统计正相关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静  李雪铭  刘自强  
基于城市化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之间交互耦合的作用机理,将城市化发展体系引入城市生态环境的评价系统中,将其作为生态环境评价的背景参照体系,应用系统相对状态发展度模型,定量测定相对于城市化发展体系的城市生态环境发展状况及变化情况,并以环境优秀城市大连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996至2005年期间大连市独立于城市化发展体系之外的大连市城市生态环境发展度综合指数表现为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年来上升速度有所减缓;引入城市化发展体系后,经过系统相对状态发展度模型的测定计算,大连市相对于城市化发展体系的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发展度自1999年以后表现为逐年下降的趋势,相对发展度等级从"优质匹配"下降到"严重滞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星星  
互联网经济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载体的一种新型经济现象,已成为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文章利用2017年中国东、中、西部8省份无量纲化标准统一后的原始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了各类指标的权重。从网络基础水平、整合发展能力、新生经济效益和协调创新潜力四个维度构建了互联网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我国互联网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以江浙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水平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北京、上海成为互联网经济发展的领航者。8省份互联网经济发展综合测定结果与实际高度吻合,验证了东、中、西部8省份指标体系符合原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敏娜  连飞  
文章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分析环境污染对经济发展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且绝大部分地区环境—收入关系位于环境曲线左半段;工业废水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变动对经济增长均产生负面效应,且后者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
[期刊] 征信  [作者] 肖敏慧  
构建科学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是客观评价金融生态环境的关键。我们可从构建合理、科学的指标体系着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金融生态环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将评价模型程序化,建立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数据库,达到自动生成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估结果的目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永凯  陈润羊  
通过构建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以2000~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甘肃省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循环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波动较大;资源循环利用指数处于较高水平,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指数处于中间水平,且二者呈现出高度相关性;经济社会发展指数较低,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相对有限,但是未来发展潜力较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章波  黄贤金  
以“3R”原则为指导和出发点,构建了自上而下的树型指标体系(包含目标层-控制层-指标层三层指标体系),并形成了理论指标体系和操作指标体系,分别面向推广应用的理论研究和规划管理。据此,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南通市循环经济规划进行预评价,分析发现:随着循环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南通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将不断提升,但是其提升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具体是:2002-2007年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延续与改造,因而仍处于相对粗放型的经济发展状态,循环经济建设的重点是污染减量排放和资源减量化;2008-2010年是粗放经济向集约经济转轨的阶段,此阶段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污染减排和治理;2011...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段新  戴胜利  廖凯诚  
运用熵值法、变异系数和耦合协调模型对我国2002-2016年区域科技创新、经济和环境水平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科技创新、经济和环境总体上不断发展并呈现阶段性特征;它们的区域差异在波动中下降;科技创新、经济和环境的两元系统跟三元系统协调均呈上升趋势。直到2016年全国各地区三元系统协调等级未达到优质耦合协调等级;科技创新、经济和环境的三元系统耦合协调增长在2009年之前主要是由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引领,在2009年之后主要是由科技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引领。未来需加大对科技、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以实现三者的协调发展并缩小区域差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俊梅  付健梅  张晨子  何志德  王筱春  段昌群  费宇  
正确评价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健康状况是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化管理和建设的基础。论文在研究云南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生态环境特点和生态环境问题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自然生态环境、环境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管理能力三个方面选取能够表征和反映云南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化程度的18个指标,建立指标体系,确立评价标准,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用模糊数学方法构建评价模型。以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为典型案例,确定评价指标及标准,评价其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健康状况。结果表明:2012年勐腊县生态环境整体状况属于健康状态。根据评价结果,明确了影响其城市生态环境健康的限制因素,主要有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水土流失面积及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普及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阮陆宁  余赞德  
本文基于动态面板的广义矩估计,对赣南地区2003~2012年金融生态环境对经济总量增长及经济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赣南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对经济总量的增长具有显著负面效应;从经济结构升级来看,金融生态环境外生于第一产业占比的增长,但对第三产业占比的增长具有显著正面效应,对第二产业占比的增长具有显著负面效应;改善欠发达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能提高区域资金的配置效率,但在增加资金流动性的同时,也会导致部分资金流向其他发达区域,进而对本区域经济增长带来负面效应。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郑仕华  
在吸收和借鉴有关低碳经济社会和低碳评价指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构建评价体系的要求,从经济、社会、技术、环境、动态发展等几方面建立了我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对我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并运用聚类分析法将我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低碳区、次低碳区、相对高碳区和高碳区等四个层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曦  彭稳  翟大彤  
文章从山西省社会经济和地域情况着手,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运用GIS技术,从城市生态系统效能、配置、协调度和城市生态化综合指数来分别衡量山西省的11个地级市的城市生态系统效能水平、配置水平、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和生态城市建设指数。结果表明:山西省11个地级市中,吕梁城市生态化程度较低,临汾、忻州、运城、晋中、长治、阳泉、大同城市生态化程度一般,太原、晋城、朔州城市生态化程度较高。结合评价结果,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甘彩云  施生旭  
生态城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对生态城市治理的评价也成为国家治理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研究基于DPSIR模型,构建城市生态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厦门市为例,对厦门生态城市治理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借鉴国内生态城市治理的经验,提出促进生态城市治理的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甘彩云  施生旭  
生态城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对生态城市治理的评价也成为国家治理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研究基于DPSIR模型,构建城市生态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厦门市为例,对厦门生态城市治理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借鉴国内生态城市治理的经验,提出促进生态城市治理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瑛珊  
本文通过构建广东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经济和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度系数进行测算,并评价两个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实证结果表明,广东经济和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度不断提升,1995-2 0 0 6年经济和环境系统处于"过渡类型"向"基本协调"类型发展的状态,且经济的发展落后于环境;2007-2012年经济和环境系统处于"高度协调"阶段,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环境滞后于经济发展。因此,目前迫切需要采取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环境保护政策促进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为制定广东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