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01)
2023(4695)
2022(3970)
2021(3832)
2020(3583)
2019(8142)
2018(8331)
2017(17798)
2016(9490)
2015(10843)
2014(10895)
2013(10954)
2012(10425)
2011(9255)
2010(9691)
2009(9596)
2008(9716)
2007(8986)
2006(8199)
2005(7686)
作者
(26207)
(21611)
(21318)
(20411)
(13695)
(10145)
(10043)
(8198)
(8013)
(7825)
(7281)
(7068)
(6775)
(6716)
(6623)
(6595)
(6333)
(6194)
(6189)
(6155)
(5369)
(5320)
(5093)
(5000)
(4859)
(4841)
(4746)
(4720)
(4200)
(4200)
学科
(36509)
(35963)
经济(35817)
管理(33729)
(30345)
企业(30345)
方法(19337)
(18935)
数学(17722)
数学方法(17637)
(15835)
(14221)
财务(14179)
财务管理(14137)
中国(13931)
企业财务(13684)
(13208)
银行(13206)
(12543)
(11360)
保险(11269)
(10688)
金融(10688)
(9601)
(9407)
体制(8795)
制度(7466)
(7466)
(7398)
贸易(7390)
机构
大学(139605)
学院(137561)
(60110)
经济(58750)
管理(56465)
理学(46940)
理学院(46557)
管理学(46061)
管理学院(45801)
中国(40108)
研究(39658)
(38155)
财经(29161)
(28935)
(26456)
财经大学(22037)
(19997)
中心(19658)
北京(19360)
(19246)
科学(19148)
经济学(18589)
(17245)
经济学院(16936)
金融(16878)
商学(16602)
(16537)
商学院(16512)
研究所(16274)
(15176)
基金
项目(76481)
科学(60441)
研究(58601)
基金(57466)
(47560)
国家(47157)
科学基金(41163)
社会(38636)
社会科(36527)
社会科学(36518)
基金项目(30294)
(27200)
教育(26990)
自然(25469)
资助(24854)
自然科(24848)
自然科学(24839)
自然科学基金(24459)
编号(24380)
(23301)
成果(21388)
(19208)
教育部(17192)
(16966)
人文(16712)
(16467)
重点(16238)
项目编号(15756)
课题(15720)
国家社会(15607)
期刊
(67433)
经济(67433)
研究(47413)
(31923)
(26469)
金融(26469)
中国(26169)
管理(21502)
财经(15137)
学报(14823)
科学(14211)
(13558)
(12618)
大学(12447)
学学(11833)
经济研究(10912)
业经(10554)
技术(9700)
问题(9472)
理论(9278)
财会(9231)
(8852)
教育(8782)
农业(8606)
会计(8559)
实践(8342)
(8342)
国际(7978)
现代(6691)
统计(6646)
共检索到219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马海峰  谢志刚  
本文首先探讨保险保障基金公司应该配置恰当监管权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并采用比较分析法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进而界定我国保险保障基金公司应配置监管权的具体内容。最后提出,我国保险保障基金公司为了有效行使监管权所需的基础工作,包括:1)明确并完善与中国保监会等相关部门之间的监管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2)建立相对独立的保险监管信息系统和危机预警指标体系;3)落实对重大风险的实时监测制度。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丽华  
一、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一)社保基金监管的法制不健全,执法不力社会保险法律制度建设滞后。建国初期,中国就着手建立社会保险制度,并逐步制订颁布了一些社会保险法规及制度,如在1951年国务院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为城镇劳动者建立劳动保险制度。随着多层次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社会保险法律制度建设严重滞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国军  吴菲  
保险监管是作为校正保险市场失灵的手段而存在的,保险监管在中国保险市场的交易链条中占有核心地位。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是保险监管目标的最终指向,保险监管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及保险监管激励的方向直接决定着这一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官员效用最大化模型可以用来分析保险监管资源配置的经济效应。在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作为监管激励方向的条件下,保险监管应在监管力度与监管方式上进行改革,调整保险监管激励的方向,遏制全行业的保费冲动和规模冲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婧  方志玮  
偿二代监管体系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下的资本约束体系,偿付能力指标成为保险公司最优化资产配置面临的重要约束。本文通过建立模型,考察了在以最大化股东收益为目标、偿付能力充足率满足监管要求为约束,同时考虑资产负债风险相关性的情况下,保险公司最优化资产配置问题,并说明了偿二代监管规则下重要风险参数值的设置对保险公司资产配置、股东收益以及破产概率的影响。我们的结果证明了,在达到一定的门槛值之后,监管系数的严格化不仅会减少保险公司的收益,而且也可能达不到降低破产概率的效果,同时监管系数的调整对于财险和寿险的影响也存在不同。本文对于保险公司进一步优化资产配置策略和监管层进一步完善偿二代监管体系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袁健  李炯  
研究目的:分析并协调解决土地抵押权保障和闲置土地监管的冲突,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研究方法: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土地抵押权设定和保护有利于地尽其利,闲置土地监管着力解决地尽其用,二者在土地抵押权设立条件、限制土地收回及收回补偿等方面存在冲突。研究结论:遵循兼顾资产流动和促进用地、公共利益优先、信赖保护、参与救济、物上代位等原则,加强土地供后监管、严防新增限制土地;规范土地登记、促进土地金融信息共享;积极制度创新,防控闲置土地处置风险;准确认定事实,依法处置闲置土地。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谢杭生  张谦  
我国补充性保险基金的营运与监管问题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谢杭生副所长张谦一、我国补充保险基金的营运(一)补充保险基金营运的现状近几年,我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互相保险基金以及安保基金等,在社会各部门的参与下,迅速发展起来。据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琳  王慧萍  
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基金来源的刚性及基金管理上的漏洞等方面彰显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迫切需要投资。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风险分为法律政策风险、战略管理风险、操作风险及资本市场风险。构建风险监管体系,可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上进行,宏观上以社保部门为监管核心,中观层次上成立专门的养老基金投资监管司,微观主体强化内部风险控制,以达到专业监管、权利制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丽华  
社会保险基金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基金的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建立完善的基金监管体系,确保基金保值增值已成为促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正常有序运行、高效有效运转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加强社保基金监管的法律建设、建立社保基金监管系统和预算制度、完善基金监管的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艳荣  
近年来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开始实行"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政策理念,在前端实行的是资产大类监管政策,在后端实行的是"偿二代"政策。在此新的政策背景下,保险公司如何优化投资结构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问题。考虑到我国保险业实际监管政策内容,以投资组合的风险最低资本的最小化为优化目标,以大类监管政策中的投资比例限制为约束条件,建立了一个新的投资组合模型,用来计算出各种最优投资组合比例。研究结果表明:在新监管政策下,协议存款、基础设施和不动产的理论配置比例较高,债券类投资和权益类投资的理论配置比例较低。与理论投资比例相,债券类产品的实际投资比例偏高,而不动产类投资品的实际投资比例偏低,所以我国保险资金在今后的大类资产配置中,应当降低债券的投资比例,适当提高不动产的投资比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袁力  
2006年,中国保监会借鉴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核心监管原则,引入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监管,建立了市场行为监管、偿付能力监管和公司治理监管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郭六生  
目前,地方性金融机构犹如尚未薅栉的小草争相破土,区域金融非理性交叉混业、营业频现,边界不清、金融乱象丛生。于此之时,捋清地方金融监管权责、边界不可小视轻忽。本文从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的缘由、指意出发,审视地方金融监管权优化配置的现实需求;立足地方金融监管权错配、失衡等“疾患”,研析地方金融监管权责配置的诸多不适症状;并由此形成完善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的“草根”意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郭六生  
目前,地方性金融机构犹如尚未薅栉的小草争相破土,区域金融非理性交叉混业、营业频现,边界不清、金融乱象丛生。于此之时,捋清地方金融监管权责、边界不可小视轻忽。本文从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的缘由、指意出发,审视地方金融监管权优化配置的现实需求;立足地方金融监管权错配、失衡等"疾患",研析地方金融监管权责配置的诸多不适症状;并由此形成完善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的"草根"意见。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林小华  裴斐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加强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监管,建立现代保险企业,对于进一步促进保险业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国国有保险公司与股份制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国有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监管提出了产权配置创新、优化国有股权结构;加强董事会的职能、完善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建立管理人员有效的激励机制等相应的对策。对股份制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监管提出了正确发挥董事会职能及正确发挥经理层的职能的有关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卉  
随着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生效,我国的金融安全网三成员――审慎监管、最后贷款人中央银行、和存款保险制度相继到位,但继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同样享有监管权的存款保险机构与其他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机制应如何建立。通过比较研究澳大利亚监管机构协调合作和信息分享机制,提出应进一步立法厘清监管机构之间的职责重叠,建立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总领协调工作,建立立体的协调合作补充机制,建立集中与分权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建立有效高效的信息分享机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友德  
论述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我国社保基金监管存在法律和市场体系不完善、难以保障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基金管理透明度低等方面的原因,结合国外社保基金监管方式的经验与教训,提出提高立法层次、强化监督力量、推进监管体系市场化以及建立完善的三方监管体系等切实可行建议,从而保障我国社保基金监管合理有序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