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93)
2023(12561)
2022(10250)
2021(9331)
2020(7803)
2019(17442)
2018(17327)
2017(33928)
2016(18150)
2015(20194)
2014(20254)
2013(20438)
2012(19268)
2011(17285)
2010(17921)
2009(17185)
2008(17351)
2007(15834)
2006(14545)
2005(13747)
作者
(53091)
(44127)
(43693)
(41219)
(28153)
(20875)
(20105)
(17011)
(16708)
(16069)
(15016)
(14605)
(14232)
(14047)
(13686)
(13399)
(13077)
(12791)
(12625)
(12535)
(11031)
(10866)
(10797)
(10073)
(9989)
(9932)
(9883)
(9813)
(8716)
(8633)
学科
(90846)
经济(90739)
(81317)
(70905)
企业(70905)
管理(65738)
方法(34434)
业经(29287)
(28865)
中国(28116)
(26656)
数学(26417)
数学方法(26282)
地方(22721)
(20770)
农业(20611)
(18813)
财务(18795)
财务管理(18765)
技术(18192)
(18031)
银行(18019)
企业财务(17747)
(17422)
(16698)
贸易(16682)
(16263)
金融(16262)
(16201)
(15539)
机构
学院(272527)
大学(266655)
(122226)
经济(119929)
管理(108891)
理学(91377)
理学院(90445)
研究(89698)
管理学(89479)
管理学院(88948)
中国(76599)
(60958)
(56865)
科学(49787)
财经(47067)
(45134)
(43152)
(42525)
(42504)
中心(41272)
研究所(39687)
经济学(37180)
北京(36804)
(34927)
业大(34624)
财经大学(34541)
经济学院(33611)
农业(32919)
(32745)
师范(32480)
基金
项目(164863)
科学(131681)
研究(125758)
基金(119989)
(101656)
国家(100671)
科学基金(88130)
社会(82958)
社会科(78721)
社会科学(78703)
(65405)
基金项目(63104)
教育(55624)
自然(53686)
(53261)
自然科(52427)
自然科学(52415)
自然科学基金(51534)
编号(50823)
资助(48796)
(40947)
成果(40890)
(37312)
(36844)
重点(36434)
(36398)
课题(35149)
国家社会(34245)
创新(34086)
发展(34005)
期刊
(147583)
经济(147583)
研究(89622)
中国(57013)
(48159)
管理(46289)
(41135)
(36251)
金融(36251)
科学(33986)
学报(32136)
农业(28023)
业经(26554)
大学(25718)
技术(25042)
教育(24407)
学学(24401)
财经(23835)
经济研究(22916)
(20515)
问题(19660)
(16493)
技术经济(16421)
(16344)
商业(14741)
国际(14595)
现代(14450)
世界(13584)
经济管理(13538)
理论(13192)
共检索到4364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华  齐红梅  
虽然我国保险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状态,但仍存在着严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环境因素、市场供给因素和市场需求因素是影响我国区域保险业发展的三大因素,而居民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国民生产总值、社会保障福利费等与保费收入具有因果关系。要使保险业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必须统筹区域保险业的发展,即在区域保险公司筹建、保险产品设计、保险资金运用、保险监管、保险产业政策以及保险人才培养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薛伟贤  王强  
本文基于协同论理论基础,根据功效函数构建了协调度模型,计算了2001年至2005年我国区域保险经济协调度。以五年均值衡量,我国绝大多数省份区域保险经济发展处于低度失调,只有江西省达到了低度协调,另有湖北、青海二省处于极度失调,这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引起高度重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名升  李治  佟连军  
为定量探索各省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演变规律,运用面板数据对1996年以来各省区经济—环境协调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①协调度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曲线过程,但总体上大幅提高,全国平均水平由0.399上升到0.617,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历程受经济发展影响较大;②协调度在地域格局上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并且三大地区之间的差距在扩大;③经济是促进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其贡献接近于环境对协调发展贡献的2倍,在经济系统内部,经济发展因素的贡献又要大于经济存量因素;④协调发展的所有障碍性因素均来自环境系统,但是制约作用并不明显;⑤经济—环境协调度与塞尔指数的变动呈较为明显的负相关性,即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程度越高,地区差异性越小;⑥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带间的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度为62.6%,而三大地带内部各省份的建设水平相对均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毕少斌  张昭君  
本文着眼于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长期存在的"一支独大"状况,多维探究养老保险三大支柱失衡的内外因素,创新性的利用因子分析法来研究协调发展问题。通过提炼出潜在影响因子,以2017年31个省际数据为样本,衡量了31个省际养老保险发展的协调水平,并应用于区域分析。研究数据表明经济因子、政策支持因子、养老需求因子和结构性因子对于"三大支柱"的平衡性影响显著,进而提出加强养老产品宣传与创新、优化税收政策、控制第一支柱规模等建议来促进养老保险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殿廷  王丽华  戎鑫  王金岩  姜晔  
平衡不等于协调,要跳出"平衡-不平衡"怪圈看协调;城乡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地域系统,城乡协调发展的实质是该系统整体利益极大化与内部公平的统一。从协调发展内涵讨论入手,设计了基于效率-公平统一性的协调度评价模型,考察了1995-2005年各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状态及其变化,预测了"十一五"末期的态势,提出了改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从长期变化看,效率和公平之间存在着"效率优先阶段、效率公平兼顾阶段、公平优先阶段"三阶段目标演替规律,我国目前整体上处在"效率公平兼顾阶段"。通过不同方案的模拟发现,协调度对提高农民收入反应灵敏,启示我们要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大力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唐金成  陈嘉州  
本文通过论述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区别与联系,说明了在我国协调发展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了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互动协调发展中应注意的事项和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子操  
谈谈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协调发展问题刘子操目前,在我国的保险市场上,由于人们对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关系认识不清,加之局部利益作崇,致使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经营混乱,相互冲突,这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特别是对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十分不利的,所以,有必要进...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翔  华日新  穆菊梅  
我国保险业"十二五"规划,将优化保险区域结构,统筹城乡保险市场,促进东、中、西部保险市场协调发展列为重要任务。本文从区际间的角度出发,将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保险区域划分,分为四大保险区域,以2001年~2011年的保险业基本数据为基础,分别按照保费收入法、保险密度法、保险深度法、保险业绩指数法以及保险基准深度比进行定性分析,发现我国保险业的区域关系是较为和谐的,而且从长期走势来看,这五种方法分析的结果也趋于一致。在此基础,本文运用加权变异系数构建协调度模型,从上述五个角度对保险业区域协调度进行定量分析,测算结果与定性分析的结果完全一致。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胡宏兵  田乾  黄莹玉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目标的提出,也为保险业区域发展提出了方向性要求。本文将协同论与保险理论相结合构建综合协调度模型,实证研究2005—2010年我国保险业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状况。研究发现,多数年份我国各个省市的保险经济协调度仍然处于低度失调状态,只有部分省市在2007年步入中度协调;总体来看,东部地区的保险经济协调度弱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胡章鸿  
江苏旅游业竞争力总体上的决定因素已经由旅游设施因素转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因素,但对竞争力处于第二方阵的地区,旅游设施仍然具有重要作用,竞争力偏弱地区,则同时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设施的影响。江苏各地区只有因地制宜,实施竞争力提升战略,合理分工,加强旅游业协调发展,创新举措,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才能综合提高旅游业竞争力,建设旅游强省。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钟水映  李强谊  肖攀  
本文利用1997~2014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Arc GIS技术对我国保险业发展水平进行了空间格局分析,同时将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与非参数估计方法相结合,对我国保险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其分布动态演进过程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结果表明,我国保险业发展水平的总体差距在样本考察期内呈现下降趋势,超变密度和地区间差距是我国保险业发展水平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2)Kernel密度估计表明,在样本考察期内,我国保险业整体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有部分省份保险业发展速度较快,但部分省份保险业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两者之间形成了较大的差距,并且...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盛和  蒋芳  张擎  
中国城市化发展具有极为显著的区域差异。文章根据多元数据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省际差异特征,剖析了其形成因素;对我国未来区域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前瞻性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我国区域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基纯  王枫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广东省全省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整体协调水平等级偏低,各地区协调发展水平差别较大,同处一个协调发展等级的不同区域协调类型有明显差异。为此,广东省应以珠三角地区为辐射源,逐步提升全省整体协调水平;强化区域间与区域内部协作,促进区域高职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及分区指导,实现高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正英  陶凌云  
地区经济的差异与差距是有显著区别的。地区差异的经济学涵义即地区经济的比较优势 ,差距与地区经济的分工格局有关 ,而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又是以地区经济的合理分工为前提 ,故可以得出扩大差异是可以缩小差距 ,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结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臧志谊  景鹏  李正  
城镇化与保险业存在密切联系,在深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过程中,发挥并实现二者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在构建城镇化与保险业发展耦合协调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中国30个省份2001~2012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从时空维度对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全国维度下,城镇化与保险业发展耦合协调状况不佳,二者的耦合始终处于颉颃阶段,而二者的协调关系经历了由低度协调向中度协调转变;(2)区域维度下,城镇化与保险业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失衡具有较大的区域差异,中西部失衡现象较为突出,失衡的原因表现为东部地区由城镇化不足所致,中西部地区由城镇化滞后转变为保险业发展滞后;(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