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79)
2023(15384)
2022(13094)
2021(12040)
2020(10378)
2019(23633)
2018(23558)
2017(46683)
2016(24982)
2015(28127)
2014(27809)
2013(27912)
2012(25686)
2011(22962)
2010(23095)
2009(21793)
2008(21789)
2007(19438)
2006(17344)
2005(15636)
作者
(72173)
(59670)
(59584)
(56542)
(38188)
(28458)
(27013)
(23419)
(22647)
(21517)
(20342)
(20190)
(19099)
(18746)
(18308)
(18256)
(17861)
(17570)
(17137)
(17111)
(14658)
(14603)
(14507)
(13585)
(13416)
(13312)
(13277)
(13239)
(11894)
(11705)
学科
(109585)
经济(109454)
(97828)
管理(86040)
(84979)
企业(84979)
方法(53613)
数学(44190)
数学方法(43844)
(33749)
(33032)
业经(31635)
中国(29862)
(23947)
财务(23888)
财务管理(23850)
农业(23124)
(23094)
企业财务(22632)
技术(20471)
(20384)
贸易(20374)
(19809)
理论(18865)
(18814)
银行(18782)
(18682)
地方(18602)
(17872)
(17239)
机构
学院(368691)
大学(367287)
(155857)
管理(153976)
经济(152811)
理学(132767)
理学院(131496)
管理学(129728)
管理学院(129049)
研究(113399)
中国(91297)
(77254)
(75944)
科学(66495)
财经(61094)
(55929)
(55550)
(55499)
(53521)
中心(51931)
业大(51542)
研究所(49806)
北京(48916)
经济学(47436)
财经大学(45485)
农业(43854)
(43500)
(43364)
经济学院(43266)
师范(43169)
基金
项目(242365)
科学(192627)
研究(180451)
基金(178514)
(152605)
国家(151282)
科学基金(132622)
社会(116286)
社会科(110334)
社会科学(110309)
基金项目(94771)
(93580)
自然(85115)
自然科(83160)
自然科学(83142)
自然科学基金(81704)
教育(81600)
(77352)
资助(73972)
编号(73512)
成果(58518)
(54549)
重点(52693)
(51974)
(50802)
课题(48836)
创新(47860)
国家社会(47838)
教育部(47541)
人文(47253)
期刊
(170726)
经济(170726)
研究(112537)
中国(63118)
管理(59390)
(58836)
(51167)
学报(50189)
科学(48225)
大学(39202)
(38157)
金融(38157)
学学(37195)
农业(35448)
教育(32912)
技术(31933)
财经(30554)
业经(29684)
经济研究(27023)
(26057)
问题(22800)
技术经济(20551)
(19785)
理论(19037)
现代(18267)
商业(18161)
(17848)
实践(17080)
(17080)
统计(16764)
共检索到539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稳  李雪  
就业水平是一国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宏观指标之一。随着一国经济的增长,服务业将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产业。近年来,保险业作为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支柱,其就业吸纳和拉动效应正逐渐显现。本文运用2000~2014年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相关数据,通过就业弹性系数、结构偏离度方法,以及回归模型的研究方法,对保险业的直接和间接就业吸纳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保险业具有较高的就业弹性和较低的结构偏离度,表明保险业对就业有较强的直接吸纳效应;回归结果显示保费每增加1%,保险通过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将间接带动就业增加0.965%,表明保险业存在显著的间接就业拉动效应。分险种看,非寿险比寿险有更高的间接就业效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春蕾  王新军  
为研究保险业和经济增长的关系,选取2001~2011年我国大陆30个省份(不含西藏)保险密度和人均GDP的面板数据,分别进行全国以及区域(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保险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短期及因果关系检验,分组计算经济增长对保险业发展的贡献度,得出如下结论:全国层面经济增长是保险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保险业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经济增长;区域层面经济增长和保险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不一致,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家庭  赵亮  
本文运用Fried等(2002)所提出的DEA三阶段分析方法,调整环境变量与随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对2007年我国财险业39家公司的经营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排除了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后,内外资企业的经营效率差距很大。我国财险业多数公司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需要适度扩大规模来提升规模效率。由于内资公司成立时间较短,纯技术效率较低,需要不断提高管理和决策的技术水平。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桂芹  吴洪  
本文基于我国保险业投资的监管规定,在有投资比例限制和无投资比例限制两种情况下,通过Markowitz均值-方差模型得到保险业投资组合的效率前沿,并对夏普指标和IR绩效指标下的最优投资组合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现行投资比例限制政策不仅抑制了保险业投资前沿上的高收益高风险部分,同时也可能降低保险业投资绩效。在存在和不存在投资比例限制时,以夏普指标建立的最优投资组合无明显差异;而以IR绩效指标建立的最优投资组合,有明显差异。以这两个投资绩效指标作为评价标准,我国保险业的实际投资组合正逐渐趋向合理。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稳  李雪  
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保险如何从微观企业层面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大谜题之一。本文尝试从风险管理、信用担保和资金融通等渠道,对保险业就业效应的微观基础和作用机理进行理论解释;并基于劳动力市场上的搜寻匹配模型,运用2012~2016年我国548家A股非ST企业的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企业保险费用每增加1%,将间接带动企业就业水平提高0.459%。分所有制性质看,相对于国有企业,保险对民营企业的就业拉动效应更显著。从保险业就业效应的内在传导机制看,保险可以通过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扩大生产规模进而带动就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郁佳敏  
本文采用典型关系分析方法对我国各省的保险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相关关系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保险密度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密切的正相关性;保险结构主要受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保险业未来的发展依赖于经济转型和人力资本的拉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胡宏兵  田乾  黄莹玉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目标的提出,也为保险业区域发展提出了方向性要求。本文将协同论与保险理论相结合构建综合协调度模型,实证研究2005—2010年我国保险业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状况。研究发现,多数年份我国各个省市的保险经济协调度仍然处于低度失调状态,只有部分省市在2007年步入中度协调;总体来看,东部地区的保险经济协调度弱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亦岑  赵颖  杨燕  
文章立足于保险业,对我国保险业发展的顺周期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得出了几点结论:(1)从我国保险业30年来的整体发展来看,其与宏观经济发展的波动状况有着长期的相关关系;(2)从顺周期性的另一个内涵出发,运用了谱分析的测算方法,剔除了数据的扰动因素,较为准确地计算出了我国保险市场的承保周期在5年左右;(3)从局部来看,对截止目前我国保险业发展较为迅速并且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的2001~2011年数据进行VAR模型下的分析,结果充分显示我国的保险业存在着明显的顺周期性特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悦  
以指标体系的构建理论为基础,采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计量经济学方法,构建了"量化"判断外资对我国保险业发展综合影响的模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现阶段外资保险公司进入国内市场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在总体上有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初旺  
本文从我国保险业税制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入手,实证分析了我国保险业的非寿险、再保险、寿险三类业务的2006-2008连续三个年度的税负状况,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保险业税负不论是流转税还是企业所得税在不同业务间和同类业务不同公司间差异较大,高的很高,低的很低,影响流转税差异的原因在于营业税优惠和地方附加差异,影响企业所得税的主要原因是准备金提存。最后,对我国保险业税制的深化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悦  
本文以指标体系的构建为基础,采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计量经济学方法,构建了量化判断外资对我国保险业发展综合影响的模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现阶段外资保险公司进入国内市场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在总体上有促进作用。并通过模型的经济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吴祥佑  
本文建立了识别我国省际保险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模型和识别我国省际保险业发展失衡成因的多元离差模型并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逐步回归法为模型选择了最优的解释变量。除相关关系外,保证变量间还存在因果关系,并降低了解释变量间的共线性。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是推动我国省际保险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省际保险业发展失衡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而不是社会文化环境和法律环境的差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姚树洁  冯根福  韩钟伟  
中国于2001年加入WTO,在2006年必须对外完全开放国内保险市场。然而,国内保险市场主要份额迄今仍由少数几家大型国有的或政府控制的公司所占有。由于国内保险市场欠发达,对保险的需要仍在呈现指数式上涨,所以对非国有的、海外的和合资保险公司来说存在着巨大的潜力、机遇和挑战。效率是政策制定者进一步鼓励保险业发展而关注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本文将集中探讨这个问题。本文使用了中国22家保险公司1999—2002年的一组数据,运用DEA方法评估了它们的效率分数,并应用一个计量经济学模型鉴别和确定了决定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本文实证分析结果指出了提高保险公司效率的方向,并证明公司规模、所有制形式、营销方式和人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黄薇  
本文首次把环境等外生因素纳入中国保险业效率研究的框架中,通过构建多阶段DEA模型,重新测算了中国保险机构1999-2006年共284个样本数据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研究发现,外部环境等因素对效率估计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保险业整体效率水平较调整前出现了明显下降,而且效率损失主要来源于纯技术无效,说明中国保险业整体效率改进应重点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全面提高管理水平。随着保险业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国有保险机构因依靠相对有利的外部环境使其效率水平被严重高估。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兵  叶亮  
基于1998-2003年间的面板数据,通过估计保险公司赔付或给付对保险公司风险变化的反应,实证检测了我国18家保险公司的市场约束力,表明我国保险业的市场约束力并不强;不论是财险公司还是寿险公司,其赔付或者给付仅仅对净资产有着较为明显的反应;保单持有人更加关注保险公司的资本充足情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