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87)
2023(18936)
2022(15913)
2021(14781)
2020(12402)
2019(28246)
2018(28047)
2017(54449)
2016(29488)
2015(32977)
2014(32952)
2013(32975)
2012(30676)
2011(27731)
2010(28076)
2009(26375)
2008(26380)
2007(23575)
2006(21285)
2005(19447)
作者
(86756)
(71538)
(71475)
(67610)
(45774)
(34253)
(32576)
(28170)
(27317)
(25959)
(24426)
(24388)
(22980)
(22807)
(22125)
(22050)
(21300)
(21045)
(20696)
(20521)
(17897)
(17695)
(17489)
(16383)
(16040)
(16031)
(16018)
(15978)
(14379)
(14176)
学科
(132493)
经济(132349)
(103100)
管理(95537)
(88825)
企业(88825)
方法(57508)
数学(47397)
数学方法(46941)
中国(37519)
(37311)
(36482)
业经(35357)
地方(29933)
(26998)
农业(25848)
(24758)
财务(24685)
财务管理(24639)
(23805)
贸易(23788)
企业财务(23366)
(23047)
(23038)
银行(22997)
(22762)
技术(22742)
(22274)
(22034)
理论(21764)
机构
学院(430553)
大学(429594)
(178635)
经济(174883)
管理(173122)
理学(147745)
理学院(146157)
管理学(144043)
管理学院(143240)
研究(142731)
中国(113415)
(92625)
(86339)
科学(85428)
(71594)
财经(68090)
(67859)
(65363)
中心(64878)
研究所(64190)
(61736)
业大(60359)
北京(59349)
(55331)
师范(54867)
经济学(53552)
(53070)
农业(52785)
(52066)
财经大学(50367)
基金
项目(280368)
科学(221703)
研究(208282)
基金(203211)
(175187)
国家(173644)
科学基金(150364)
社会(132510)
社会科(125614)
社会科学(125585)
(109691)
基金项目(107128)
自然(96237)
教育(94778)
自然科(93962)
自然科学(93938)
自然科学基金(92272)
(91597)
编号(85261)
资助(84434)
成果(69118)
(62450)
重点(62308)
(62286)
(59311)
课题(58607)
创新(54898)
国家社会(54123)
教育部(53549)
科研(53048)
期刊
(204277)
经济(204277)
研究(133369)
中国(84864)
管理(67711)
(66457)
(61983)
学报(61032)
科学(58558)
大学(46945)
(46134)
金融(46134)
教育(45734)
学学(44163)
农业(42749)
技术(38695)
业经(34877)
财经(33715)
经济研究(31534)
(28842)
问题(26907)
(23846)
技术经济(23398)
理论(21275)
(21179)
现代(20655)
商业(20568)
图书(20264)
统计(20202)
科技(19748)
共检索到656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胡宏兵  田乾  黄莹玉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目标的提出,也为保险业区域发展提出了方向性要求。本文将协同论与保险理论相结合构建综合协调度模型,实证研究2005—2010年我国保险业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状况。研究发现,多数年份我国各个省市的保险经济协调度仍然处于低度失调状态,只有部分省市在2007年步入中度协调;总体来看,东部地区的保险经济协调度弱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翔  华日新  穆菊梅  
我国保险业"十二五"规划,将优化保险区域结构,统筹城乡保险市场,促进东、中、西部保险市场协调发展列为重要任务。本文从区际间的角度出发,将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保险区域划分,分为四大保险区域,以2001年~2011年的保险业基本数据为基础,分别按照保费收入法、保险密度法、保险深度法、保险业绩指数法以及保险基准深度比进行定性分析,发现我国保险业的区域关系是较为和谐的,而且从长期走势来看,这五种方法分析的结果也趋于一致。在此基础,本文运用加权变异系数构建协调度模型,从上述五个角度对保险业区域协调度进行定量分析,测算结果与定性分析的结果完全一致。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伟贤  董维维  王强  
通过引入距离协调度模型对入世后2001年至2005年我国区域间保险业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近些年我国保险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区域间的差距并没有缩小。入世后我国区域间保险业发展中,中西部的协调度最高,东中部、东西部协调程度则较低;从2001年至2005年,各区域间保险业的发展处于一种不协调的状态,协调度甚至有所下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吴祥佑  
本文建立了识别我国省际保险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模型和识别我国省际保险业发展失衡成因的多元离差模型并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逐步回归法为模型选择了最优的解释变量。除相关关系外,保证变量间还存在因果关系,并降低了解释变量间的共线性。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是推动我国省际保险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省际保险业发展失衡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而不是社会文化环境和法律环境的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董晔  安尼瓦尔·阿木提  
科技进步是支撑新疆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文通过分析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涵,分别构建了新疆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九五"以来新疆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九五"以来,新疆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协调状况经历了从失调向初级协调的转变过程,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度的演变大致呈"U"型结构。"十五"时期是新疆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由失调向初级协调的过渡阶段,2002年以后逐渐处于协调状态。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促进新疆科技与经济社会进一步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华  齐红梅  
虽然我国保险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状态,但仍存在着严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环境因素、市场供给因素和市场需求因素是影响我国区域保险业发展的三大因素,而居民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国民生产总值、社会保障福利费等与保费收入具有因果关系。要使保险业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必须统筹区域保险业的发展,即在区域保险公司筹建、保险产品设计、保险资金运用、保险监管、保险产业政策以及保险人才培养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薛伟贤  王强  
本文基于协同论理论基础,根据功效函数构建了协调度模型,计算了2001年至2005年我国区域保险经济协调度。以五年均值衡量,我国绝大多数省份区域保险经济发展处于低度失调,只有江西省达到了低度协调,另有湖北、青海二省处于极度失调,这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引起高度重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凯  赵娜  
基于2017年数据测算了12个试点地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研究表明:上海、宁波等7个试点地区二者发展相协调;青岛、南通等5个试点地区存在失调现象。从二者发展状况对比看,上饶、荆门等6个地区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发展滞后型;上海、青岛等6个地区为区域经济发展滞后型。人均缴费水平和覆盖率2个指标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发展影响最显著;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最显著。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魏键  周石鹏  
本文构建了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协调度模型,定量研究了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的关系,并对模型进行了改进。结果显示:2005年~2010年我国绝大多数省份的协调等级都处于勉强协调和濒临失调的过渡区间,只有北京、山西、辽宁、上海和重庆在最近几年基本达到了初级协调,并且大部分省市的滞后类型为商业保险滞后型。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促进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进一步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炎   石岿然   程林  
本文基于2017-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区域物流与经济的发展协调度复合系统评价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区域物流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度空间异质性特征明显,东部地区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值不断上升,协调度最高;中部地区协调值虽有一定程度上升,但存在假协调问题;西部协调度变化不规律,协调水平较低。最后,建议创新区域物流与经济协调度评价方法,完善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激励政策,提升各区域物流与经济的互动、互融、互促水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唐宏  杨德刚  乔旭宁  杨莉  王国刚  
选取与区域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状况密切相关的34个指标,分别建立区域发展、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型协调度评价方法,构建了天山北坡经济带区域发展—生态环境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度及其整体发展水平作了定量研究。研究表明,天北各县市区域发展水平不均衡,生态环境条件不一致,各县市区域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也不尽相同。以协调度为分类标准,结合协调发展度与区域发展、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将天山北坡各县市分为3种类型:①同步协调型,包括石河子、米泉、阜康、奎屯、昌吉和玛纳斯;②趋近协调型,包括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呼图壁、博乐、奇台、木垒;③生态主导型,包括温泉、精河、乌苏、沙湾、吉木萨尔。针对不同类型区域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状况,分析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关键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乔旭宁  张婷  安春华  冯德显  马晓哲  
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等方面构建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综合型协调度评价为基础,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对河南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县(市)协调度高,处于协调发展阶段的县(市)主要分布在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层和紧密层;中心城市协调度低,主要中心城市处于资源环境滞后型失调发展阶段;弱协调区域与经济社会滞后型区域面积广,后者主要分布在豫西南伏牛山区、桐柏大别山区和黄淮平原广大地区;区域协调度在空间上由高至低依次为中原城市群、豫北地区、豫西南地区和豫东地区。最后,根据不同协调性类型区提出了分区管制策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波  杨亚西  
评判房地产业发展是否健康,主要应看房地产业与区域发展是否协调。文章基于协同论理论,首先建立了房地产业与区域发展的协调度评价模型,然后定量考察了样本区域房地产业与区域发展的协调度,最后得出结论:我国一半样本省市的房地产业与区域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为房地产业与区域社会发展不协调。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胡宏兵  郭金龙  田乾  
预测未来保险区域发展的趋势并以此为据设定发展目标,是保险区域发展路径与模式选择的基础。本文采用情景分析法分析各保险区域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表明,相对惯性情景模式,以适宜情景设定保险区域的发展目标是比较合理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未来仍需加大对保险业发展的宏观指导,针对各个区域保险的发展特点,选择适当的区域保险发展模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祥佑  
本文建立了识别我国省域保险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模型,在此基础上又建立了识别导致我国省域保险业发展差异的多元离差模型。然后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逐步回归法,在前人给出的影响因素中为模型选择了最优的解释变量,以确保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除相关关系外,还存在统计上显著的因果关系,同时降低了解释变量之间的共线性,提高了回归方程的稳定性与预测能力。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是推动我国省域保险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导致我国省域保险业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保险经营主体数量的多少既是省域保险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又是导致省域保险业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区域保险业发展政策的重点应放在保险经营主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