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23)
2023(20414)
2022(17165)
2021(15998)
2020(13399)
2019(30556)
2018(30285)
2017(58553)
2016(31465)
2015(35215)
2014(35075)
2013(34722)
2012(32046)
2011(28864)
2010(29046)
2009(27031)
2008(26776)
2007(23699)
2006(21159)
2005(19127)
作者
(90608)
(74968)
(74676)
(70757)
(47857)
(35724)
(34078)
(29457)
(28518)
(26852)
(25402)
(25387)
(23783)
(23782)
(23117)
(23036)
(22394)
(21974)
(21614)
(21442)
(18596)
(18356)
(18221)
(17288)
(16838)
(16756)
(16638)
(16601)
(14935)
(14781)
学科
(135931)
经济(135783)
(106514)
管理(100067)
(91281)
企业(91281)
方法(58554)
数学(48337)
数学方法(47754)
(39345)
中国(38774)
(37331)
业经(36460)
地方(30313)
(27755)
农业(27046)
(25238)
财务(25158)
财务管理(25113)
(24617)
贸易(24600)
(24063)
(23878)
企业财务(23786)
(23554)
银行(23513)
技术(23457)
理论(23191)
(22915)
(22537)
机构
学院(451832)
大学(449930)
(185725)
经济(181811)
管理(181453)
理学(155433)
理学院(153768)
管理学(151287)
管理学院(150437)
研究(148219)
中国(117307)
(96126)
科学(89033)
(88809)
(73405)
(70709)
财经(70336)
中心(68061)
(67749)
研究所(66068)
(63892)
业大(63719)
北京(61066)
(58356)
师范(57842)
经济学(55746)
(54982)
农业(54961)
(54316)
财经大学(52199)
基金
项目(299007)
科学(236790)
研究(221811)
基金(217248)
(187576)
国家(185929)
科学基金(161386)
社会(141053)
社会科(133730)
社会科学(133699)
(116793)
基金项目(114610)
自然(103672)
教育(101549)
自然科(101294)
自然科学(101270)
自然科学基金(99438)
(97628)
编号(90978)
资助(89434)
成果(73344)
重点(66480)
(66302)
(66112)
(63215)
课题(62127)
创新(58601)
国家社会(57950)
教育部(57058)
科研(56705)
期刊
(209567)
经济(209567)
研究(137065)
中国(87395)
管理(70922)
(68736)
(64914)
学报(64414)
科学(61884)
大学(50085)
教育(48526)
学学(47211)
(46183)
金融(46183)
农业(44779)
技术(41394)
业经(36347)
财经(34422)
经济研究(32449)
(29541)
问题(27711)
(24417)
技术经济(23586)
理论(21819)
现代(21521)
商业(21351)
(21329)
图书(21266)
科技(20717)
统计(20524)
共检索到679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翔  华日新  穆菊梅  
我国保险业"十二五"规划,将优化保险区域结构,统筹城乡保险市场,促进东、中、西部保险市场协调发展列为重要任务。本文从区际间的角度出发,将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保险区域划分,分为四大保险区域,以2001年~2011年的保险业基本数据为基础,分别按照保费收入法、保险密度法、保险深度法、保险业绩指数法以及保险基准深度比进行定性分析,发现我国保险业的区域关系是较为和谐的,而且从长期走势来看,这五种方法分析的结果也趋于一致。在此基础,本文运用加权变异系数构建协调度模型,从上述五个角度对保险业区域协调度进行定量分析,测算结果与定性分析的结果完全一致。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胡宏兵  田乾  黄莹玉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目标的提出,也为保险业区域发展提出了方向性要求。本文将协同论与保险理论相结合构建综合协调度模型,实证研究2005—2010年我国保险业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状况。研究发现,多数年份我国各个省市的保险经济协调度仍然处于低度失调状态,只有部分省市在2007年步入中度协调;总体来看,东部地区的保险经济协调度弱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伟贤  董维维  王强  
通过引入距离协调度模型对入世后2001年至2005年我国区域间保险业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近些年我国保险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区域间的差距并没有缩小。入世后我国区域间保险业发展中,中西部的协调度最高,东中部、东西部协调程度则较低;从2001年至2005年,各区域间保险业的发展处于一种不协调的状态,协调度甚至有所下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吴祥佑  
本文建立了识别我国省际保险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模型和识别我国省际保险业发展失衡成因的多元离差模型并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逐步回归法为模型选择了最优的解释变量。除相关关系外,保证变量间还存在因果关系,并降低了解释变量间的共线性。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是推动我国省际保险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省际保险业发展失衡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而不是社会文化环境和法律环境的差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栾贵勤  冀伟  周雯瑜  
本文运用空间统计学的理论方法,通过计算并检验我国省域各保险深度及我国各省份人均GDP的Moran’I指标,并进行LISA集群检测,对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格局与经济发展的格局进行对比,研究认为: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格局并不受制于我国经济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的格局现状,即保险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不同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性,不存在东、西部集群的特征,通过空间统计分析,发现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是较为均衡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华  齐红梅  
虽然我国保险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状态,但仍存在着严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环境因素、市场供给因素和市场需求因素是影响我国区域保险业发展的三大因素,而居民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国民生产总值、社会保障福利费等与保费收入具有因果关系。要使保险业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必须统筹区域保险业的发展,即在区域保险公司筹建、保险产品设计、保险资金运用、保险监管、保险产业政策以及保险人才培养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薛伟贤  王强  
本文基于协同论理论基础,根据功效函数构建了协调度模型,计算了2001年至2005年我国区域保险经济协调度。以五年均值衡量,我国绝大多数省份区域保险经济发展处于低度失调,只有江西省达到了低度协调,另有湖北、青海二省处于极度失调,这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引起高度重视。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郑伟  刘永东  
本文在梳理有关衡量中国保险业区域发展的传统比较方法及其局限的基础上,提出"保险基准深度比"这一新方法,并在新的方法体系下,对有关中国保险业区域发展的传统判断进行重新审视并提出一个经过检验的新判断,最后提出有关中国保险业区域发展的新解释和新启示。本文研究的基本结论是:第一,以可比意义的"相对于经济发展的保险业发展水平"来衡量,中国保险业在东、中、西三大区域间的发展程度实际上是较为均衡的;在过去一段时期,这种均衡状态不仅较为稳定,而且有所改进。第二,对于中国保险市场的区域群聚现象,"非饱和市场"是一种更具证据、更为合理的解释。第三,对于保险公司,区域布局不应是简单地优先考虑中西部地区;在东部地区应...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魏键  周石鹏  
本文构建了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协调度模型,定量研究了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的关系,并对模型进行了改进。结果显示:2005年~2010年我国绝大多数省份的协调等级都处于勉强协调和濒临失调的过渡区间,只有北京、山西、辽宁、上海和重庆在最近几年基本达到了初级协调,并且大部分省市的滞后类型为商业保险滞后型。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促进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进一步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沈扬扬  
基于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指标,利用2001年~2009年数据,研究中国保险业区域发展差距的情况,并得到研究成果,一是以保险密度为标准,2003年后我国区域保险业的发展呈现σ收敛、β收敛以及跨越式增长态势;二是以保险深度为标准,2003年之后我国区域保险业的发展基本呈现σ发散态势;三是以保险密度为衡量标准的区域保险业发展水平具有空间收敛的性质,而以保险深度为指标则不存在空间相关;四是人身保险对保险业区域差距的贡献度更大,其变动特点决定了保险业整体区域发展差距的变动特点;五是以保险密度指标衡量,对保险业区域发展差距贡献最大是三大地区间的差距,但有下降趋势,以保险深度指标衡量,则三大地区间差距是最小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炎   石岿然   程林  
本文基于2017-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区域物流与经济的发展协调度复合系统评价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区域物流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度空间异质性特征明显,东部地区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值不断上升,协调度最高;中部地区协调值虽有一定程度上升,但存在假协调问题;西部协调度变化不规律,协调水平较低。最后,建议创新区域物流与经济协调度评价方法,完善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激励政策,提升各区域物流与经济的互动、互融、互促水平。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子晨  戚巍  郭江江  
基于研究生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耦合性构建研究生教育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的评价指标体系,采取主客观结合的方法对评价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赋权,并利用协调度模型分别从区域差异和省际差异的视角对我国八大区域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研究生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生教育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与二者协调度之间具有较强的正向关联性,我国八大区域研究生教育发展存在失衡现象,由东向西呈现"高-中-低"三段式发展态势,且部分区域内各省市间协调度水平差异较大,协调度较高的省份少,大多数省份处于初级协调状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密  张心贝  
城市群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载体,建立健全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是国家“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本文从周期协调度的视角,运用2001—2020年我国12个城市群的城市对数据,量化城市群引领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并考察政府协同治理机制的调节效应。主要结论为:(1)城市群作为经济区划具有引领协调的作用,但总体效用低于行政区划;中心城市之间“强强联合”特征明显,但中心城市对非中心城市的带动不足。(2)单中心城市群侧重在北方地区引领经济规模较大的城市;多中心城市群侧重在南方地区联动经济规模较小的城市。(3)在治理结构层面,省级政府“兼济全局”而市级政府“独善其身”;省级垂直传导与财政政策机制具有扶弱型特征;区域战略统筹机制强调前端梯队的引领带动。为此,要通过城市群发展与政府治理双向发力,以达到城市群引领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秀锦  
通过对近5年来我国东中西部及各省市中等职业教育在招生数、在校生数、双师型教师数、生师比、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均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等方面的发展比较发现,东中西部地区及各省市中等职业教育的资源条件发展远远没有跟上规模发展的速度,没有实现规模与效益的有机统一。为此,各个省区都要针对自身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地投入和提高,保证中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凯  赵娜  
基于2017年数据测算了12个试点地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研究表明:上海、宁波等7个试点地区二者发展相协调;青岛、南通等5个试点地区存在失调现象。从二者发展状况对比看,上饶、荆门等6个地区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发展滞后型;上海、青岛等6个地区为区域经济发展滞后型。人均缴费水平和覆盖率2个指标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发展影响最显著;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最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