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45)
- 2023(7963)
- 2022(7116)
- 2021(6458)
- 2020(5879)
- 2019(13855)
- 2018(13795)
- 2017(28981)
- 2016(15639)
- 2015(18093)
- 2014(18195)
- 2013(18499)
- 2012(17594)
- 2011(16025)
- 2010(16165)
- 2009(15483)
- 2008(15762)
- 2007(14320)
- 2006(12568)
- 2005(11450)
- 学科
- 济(71389)
- 经济(71311)
- 管理(46038)
- 业(45075)
- 方法(38604)
- 企(35571)
- 企业(35571)
- 数学(35519)
- 数学方法(35322)
- 财(24249)
- 税(21860)
- 税收(20403)
- 收(20230)
- 中国(19033)
- 农(18596)
- 贸(14872)
- 贸易(14867)
- 制(14703)
- 易(14466)
- 务(13706)
- 财务(13691)
- 财务管理(13655)
- 企业财务(12989)
- 业经(12642)
- 银(12188)
- 银行(12164)
- 地方(12057)
- 农业(11729)
- 学(11699)
- 行(11533)
- 机构
- 大学(237261)
- 学院(235294)
- 济(104525)
- 经济(102529)
- 管理(91381)
- 理学(78645)
- 理学院(77876)
- 管理学(76934)
- 管理学院(76496)
- 研究(75250)
- 中国(59174)
- 财(55835)
- 京(48596)
- 财经(43455)
- 科学(43019)
- 经(39287)
- 所(38151)
- 农(36675)
- 江(35000)
- 中心(34947)
- 经济学(33885)
- 研究所(33875)
- 业大(32326)
- 财经大学(32102)
- 经济学院(31181)
- 北京(31045)
- 农业(29177)
- 范(27830)
- 州(27779)
- 师范(27577)
- 基金
- 项目(146332)
- 科学(115035)
- 研究(108092)
- 基金(107564)
- 家(92114)
- 国家(91408)
- 科学基金(78019)
- 社会(69970)
- 社会科(66568)
- 社会科学(66546)
- 基金项目(57020)
- 省(55894)
- 教育(49940)
- 自然(48682)
- 自然科(47519)
- 自然科学(47504)
- 划(47287)
- 自然科学基金(46705)
- 资助(45527)
- 编号(44511)
- 成果(37004)
- 部(34591)
- 重点(32675)
- 发(31237)
- 创(30167)
- 教育部(30026)
- 课题(29561)
- 国家社会(29187)
- 人文(29156)
- 科研(28476)
- 期刊
- 济(110169)
- 经济(110169)
- 研究(75294)
- 财(43026)
- 中国(38151)
- 学报(33668)
- 农(31768)
- 管理(30227)
- 科学(29829)
- 大学(25163)
- 融(23950)
- 金融(23950)
- 学学(23781)
- 财经(21822)
- 农业(21048)
- 经济研究(19215)
- 技术(18634)
- 经(18574)
- 教育(18537)
- 业经(17450)
- 务(16715)
- 问题(15979)
- 税(15949)
- 贸(14315)
- 税务(14193)
- 理论(12716)
- 技术经济(12654)
- 统计(12618)
- 商业(12099)
- 国际(12026)
共检索到348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顾六宝 刘渊渊
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构建我国保税区运行效率统计评价的综合模型,采用我国现有13个保税区的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前三季度14项初始指标数据,对我国保税区运行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明确保税区功能定位和增加经济附加值等政策建议措施,以促进我国保税区更好的实现港口一体化和对于腹地经济的拉动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徐亚平
一、保税区现阶段微观运行特征 1990年,我国借鉴国际通行做法,设立第一个保税区——上海浦东外高桥保税区以来,经国务院批准,由海关总署验收并投入运营的保税区已有13个,总面积17.6平方公里。截止1994年3月底,13个保税区共批准进区企业5813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3403家,占批准企业的59%,企业投资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275家。保税区进出口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邢晓菲 周桂荣
保税区作为"境内关外"的特殊经济区域,具有开放度高、政策优惠等特点,在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贸易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建立起15家保税区。本文选取目前的开发热点——天津东疆保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小红
文章基于VECM模型,以宁波保税区域为例,检验了保税区的出口加工值、进出口总额、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三大变量对载体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对各个变量的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5年,宁波保税区域发展与宁波市GDP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其出口加工值、进出口总额、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对载体城市GDP增长贡献的正向效应显著,滞后短期内其递增速度加快,达到峰值后其贡献度减缓,之后其贡献力度逐步长期趋于平稳。
关键词:
保税区 载体城市经济增长 VECM模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群
我国保税区的运行现状及发展构想刘群一、中国保税区的发展现状自199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在上海外高桥建立第一个保税区以来,到现在已建成包括在建的天津港、大连、深圳的沙头角和福田、宁波、广州、张家港、海口、厦门象屿、福州、青岛、汕头、海南洋浦等13个保税...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高海乡
文章以东道国的经济收益最大化为研究目标,用建立模型来分析我国保税区的税收政策对东道国收益的影响并提出建议:1.要进一步明确保税区的定性。2.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发挥其辐射作用。3.适度的优惠税收政策。
关键词:
保税区 税收优惠 模型分析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任树福,徐连生
国务院已原则同意在珲春设立保税区,这将使珲春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本文就珲春设立保税区及有关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修群
作为重要的地方指向型对外开放政策,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能够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和贸易便利化措施降低工业企业的贸易成本,进而吸引工业企业在园区及其周边地区投资设厂。笔者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负二项回归实证检验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工业企业选址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显著提高了所在地区对工业企业的吸引力,且两者之间不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但区位劣势限制了保税区对工业企业的吸引作用;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有利于私营工业企业选址,但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同时,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也促进了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由东向西转移。据此,笔者得出相关研究结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性建议:政府应该利用自由贸易试验区整合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并在园区内试验制度创新,创造竞争中立的投资环境,实现引进企业所有制类型多元化,不同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招商引资应各有侧重,等等。
关键词:
保税区 出口加工区 工业企业 企业选址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修群 滕玉华 刘荣春
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作为对外开放和促进贸易政策的空间载体,通过其外向型经济活动,或抑制或加剧地区产业空心化,且在某种情境下存在地区异质性。笔者基于2001—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以基于规模和效率变化维度的产业规模空心化和产业效率空心化两个指标度量的地区产业空心化状况,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地区产业空心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保税区促进了地区产业规模扩张和效率提升,而出口加工区则抑制了地区产业规模扩张和效率提升;保税区通过降低外资进入门槛促进地区产业规模扩张和产业效率降低,也通过降低贸易竞争力促进产业效率的提升;出口加工区通过提高外资进入门槛抑制地区产业规模扩张和产业效率提升;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地区产业空心化的影响受制于市场化和经济增长目标压力。本研究通过揭示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地区产业空心化的作用机制,加深了人们对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推动地方经济嵌入全球分工体系的认识,丰富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经济效应相关领域研究的文献,为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祁欣
日本的保税制度起步较早,1897年就出现了保税区的特许制度。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经济由战后复兴期进入高速增长期,对外贸易逐渐成为支撑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1954年,日本现行的保税制度基本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兴开 周晗
我国保税区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在连接国内与国外的两个市场、促进国际贸易、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促进我国经济适应全球化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选取反映保税区运行情况的指标,从经济总量、进出口贸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社会效益四个方面,利用2007-2009年各保税区的面板数据就保税区对腹地的拉动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提升保税区腹地经济效应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保税区 腹地经济 拉动效应 面板回归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蔡春林
文章运用中国保税区及所在城市数据,采用空间滞后模型及空间误差模型研究了中国保税区规模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的对外开放水平与人力资本水平对保税区贸易规模呈现正向关系,同时由于投资存在"替代效应",区域的投资水平与保税区贸易规模呈现负向关系。进一步分析上述影响因素对保税区进口、出口规模的作用,结果发现:产业结构、投资水平与保税区出口规模呈现负向关系,开放水平与保税区出口规模呈现正向关系;人力资本水平与进口规模呈现正向关系。鉴于此,应当坚持对外开放战略,提高区域劳动要素质量,强化保税区政策的区域差异性,提高中国保税区贸易发展的规模和质量,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徐进亮
目前,我国正式投入运营的保税区已有14个,保税区具有比经济特区更为优惠、灵活的政策。各保税区的发展有起点高、建设速度快、出口创汇情况好、国内外资金集中投向贸易、管理体制新的特点。今后我国保税区要根据情况逐步完善出口创汇功能、转口贸易功能、出口加工功能、储运功能、商品展销功能、国际金融服务功能及信息服务功能等,进一步改革保税区的管理体制、简化海关监管手续、发展基础设施、节制消费功能等,要防止保税区的建立一哄而上的倾向,在健全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侯永庭 凌高
一、保税区的法律地位所谓保税区即豁免关税区,是指在设区领土上,国旁关税区外的一个特定封闭区域。在保税区内可以从事进口货物装卸、储存、转口、加工、贸易、金融、保险、展览、服务、包装、销售、搬运、信息咨询等多种业务。区内关税全免,国境之外的人员、货物、资金进出保税区自由。货物在保税区上岸,即视为境外而不必纳税,出口货物进入保税区后,则视为离境而不受海关监管。一句话,保税区的法律地位即是“境内关外”—边境之内,关境之外;出关不出境,入境不入关。保税区的建设无疑是改善中国宏观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越性在于简化通关手续;扩展港口功能;减少企业占用资金;扩大进出口业务;便于港口城市迅速掌握国...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马强
就海关如何改进保税区研发企业保税物流监管问题,赴福田保税区访问了一家音像产品研发公司。从该公司业务流程和现有保税监管规定中,可以看到我国保税区研发企业监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由此启示一些可以改进的方向。现根据该公司业务流程展开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