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61)
2023(16503)
2022(14001)
2021(13082)
2020(11358)
2019(25504)
2018(25490)
2017(49533)
2016(26864)
2015(29956)
2014(29742)
2013(29162)
2012(26476)
2011(23747)
2010(23923)
2009(22303)
2008(22135)
2007(19349)
2006(17214)
2005(15842)
作者
(74938)
(62251)
(61794)
(59557)
(39515)
(29855)
(28343)
(23902)
(23600)
(22420)
(21285)
(21051)
(19958)
(19647)
(19478)
(19437)
(18532)
(18516)
(17913)
(17888)
(15782)
(15129)
(15052)
(14278)
(13997)
(13962)
(13935)
(13535)
(12561)
(12170)
学科
(104356)
经济(104207)
管理(80907)
(75821)
(63369)
企业(63369)
方法(47605)
数学(42305)
数学方法(41751)
(35130)
中国(30461)
(29031)
(27963)
业经(23606)
(21975)
税收(20502)
(20498)
财务(20444)
财务管理(20398)
(20322)
(19937)
(19839)
银行(19799)
(19647)
贸易(19633)
企业财务(19448)
(19168)
(19147)
地方(19051)
(18914)
机构
大学(375562)
学院(373298)
(156432)
经济(153249)
管理(143779)
理学(123676)
研究(122890)
理学院(122356)
管理学(120326)
管理学院(119588)
中国(95504)
(81844)
(78191)
科学(71924)
财经(63157)
(60594)
(59003)
(57552)
(57313)
中心(57162)
研究所(54148)
业大(53037)
经济学(49279)
北京(49052)
(47423)
财经大学(47061)
师范(46910)
农业(46003)
(44669)
(44537)
基金
项目(246777)
科学(196006)
基金(181849)
研究(181282)
(157979)
国家(156719)
科学基金(135547)
社会(117696)
社会科(111770)
社会科学(111742)
基金项目(95479)
(95319)
自然(86628)
教育(84948)
自然科(84678)
自然科学(84654)
自然科学基金(83200)
(80521)
资助(74330)
编号(72397)
成果(60032)
(56142)
重点(55801)
(52193)
(51902)
课题(50070)
(49712)
国家社会(49589)
教育部(48905)
创新(48687)
期刊
(169841)
经济(169841)
研究(117569)
中国(74813)
(65221)
学报(56509)
管理(54745)
(52601)
科学(51439)
大学(44275)
教育(41900)
学学(41511)
(38200)
金融(38200)
农业(34829)
技术(32680)
财经(31773)
经济研究(27894)
(27335)
业经(27171)
问题(23018)
(18555)
(18417)
理论(17993)
(17942)
技术经济(17745)
统计(17613)
(17414)
(16492)
财会(16432)
共检索到566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福建省厦门市地方税务局课题组  洪和平  张毅  刘万年  赵宇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注"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五大重点任务,并着力通过调整供给结构从根本上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的提出,被视为是党中央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开出的"处方"和重要战略布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即推动资本、劳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莎莉  张平竺  游家兴  
本文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以税收调查数据为切入点,使用前沿计量方法估计微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发现中国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契合了改革的初衷;同时也发现税收优惠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有正向激励作用,但过度的税收优惠反而会助长企业"惰性",影响其研发和创新的主动性。基于以上研究,本文针对如何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出政策性建议和意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颜冠鹏  冉启英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供需关系结构性失衡问题不断加剧,"供需错位"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重大障碍。本文阐释供给侧改革的基本逻辑,通过测算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证实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剖析政府官员晋升、土地户籍管理、金融监管、税收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弊端,并从制度创新视角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实现供给侧改革中"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经济目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颜冠鹏  冉启英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供需关系结构性失衡问题不断加剧,"供需错位"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重大障碍。本文阐释供给侧改革的基本逻辑,通过测算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证实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剖析政府官员晋升、土地户籍管理、金融监管、税收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弊端,并从制度创新视角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实现供给侧改革中"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经济目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勇  李忠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就是通过要素市场化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相对而言,国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较多,而对要素市场化对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的研究较少,而与之相关的实证性的分析也较少。文章利用DEA_Malmquist方法对中国各地区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并分解为技术进步与配置效率两个方面,通过构建1999-2013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模型,估算了要素市场化对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配置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要素市场化对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有较为显著的影响,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勇  李忠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就是通过要素市场化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相对而言,国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较多,而对要素市场化对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的研究较少,而与之相关的实证性的分析也较少。文章利用DEA_Malmquist方法对中国各地区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并分解为技术进步与配置效率两个方面,通过构建1999-2013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模型,估算了要素市场化对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配置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要素市场化对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有较为显著的影响,金融市场化、引入的外资、劳动力的流动与技术成果市场化对各地区的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大来  张凤太  肖粤东  宫兆淼  赵娜  揣小伟  
通过在全要素框架下构建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EBM模型测度了中国2000—2018年期间30个省份的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和供给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较强的区域差异性,整体上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梯度下降的规律;(2)华中、西南地区的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U”型趋势,而华南地区表现出倒“U”型趋势,其余四个地区则呈明显的下降趋势;(3)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并且多数省份位于空间集聚区内,仅有少量省份分布在空间离群区内;(4)工业产业结构、工业产品结构、人力资本要素、科技创新要素、绿色能源要素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工业产权结构明显抑制了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绿色资本要素的影响却不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大来  张凤太  肖粤东  宫兆淼  赵娜  揣小伟  
通过在全要素框架下构建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EBM模型测度了中国2000—2018年期间30个省份的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和供给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较强的区域差异性,整体上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梯度下降的规律;(2)华中、西南地区的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U”型趋势,而华南地区表现出倒“U”型趋势,其余四个地区则呈明显的下降趋势;(3)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并且多数省份位于空间集聚区内,仅有少量省份分布在空间离群区内;(4)工业产业结构、工业产品结构、人力资本要素、科技创新要素、绿色能源要素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工业产权结构明显抑制了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绿色资本要素的影响却不显著。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顾乃华  
本文借助最新数据和随机前沿函数模型,实证检验了分税制改革对我国全要素生产演进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分税制改革有助于扭转市场分割格局和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而有利于提升经济效率。就各地区平均而言,分税制可促使GDP增长6.3%。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瑞志  向晓梅  
提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的关键。本文首先阐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联系和理论逻辑,然后基于2003-2017年的数据测算了广东省制造业整体及低、中、高技术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投入产出组合效率,进一步分析广东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动力问题和产业发展的供给端困境,最后提出提高广东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可行路径。以期为广东省深化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思路方向和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冯守东  刘建明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进一步思考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功能定位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及其理论要义,对现行税制进行梳理,分析现行税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税制建设的相关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宋汉光  周豪  何振亚  余霞民  陈科  俞佳佳  
本课题从产能过剩和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化的角度出发,认为由于市场配置要素功能的失灵,导致我国部分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现象,从而使得经济发展中的供给和需求错配,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行业和产业间没有得到最优配置,导致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最终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优化供给结构,在化解过剩产能的同时,实现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宋汉光  周豪  何振亚  余霞民  陈科  俞佳佳  
本课题从产能过剩和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化的角度出发,认为由于市场配置要素功能的失灵,导致我国部分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现象,从而使得经济发展中的供给和需求错配,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行业和产业间没有得到最优配置,导致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最终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优化供给结构,在化解过剩产能的同时,实现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小鹰  
文章以1996—2016年我国的全国时间序列数据和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DEA基础模型和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了全国、30个省份及东中西部的M指数和ML指数。结果显示,无论是从全国、30个省份或各个区域来看,无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明显高于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生产率指数。通过指数分解发现,对于大多数省份来讲,技术进步对TFP增长的贡献高于技术效率。在三大区域中,东部和中部的技术进步对TFP的贡献要大于技术效率的贡献,而西部地区TFP的提高主要得益于技术效率。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战伟  
从农业供给侧改革视角,针对传统的Malmquist指数不具有传递性特征并且面临潜在的线性规划无解问题,结合非径向、非角度的SBM函数,仿照Global Malmqusit生产率指数的构造思路,提出了一种新的SBM-Global Malmqusit生产率指数,分析了2001-2013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但从长期看呈现出增长的态势,其动力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而不是技术效率的改善;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水平的变化严重背离,很少见到二者同时增长的情况;区域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较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