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91)
2023(8057)
2022(6709)
2021(6450)
2020(5513)
2019(12248)
2018(12486)
2017(24097)
2016(13149)
2015(14487)
2014(14235)
2013(13929)
2012(13010)
2011(11819)
2010(12187)
2009(11732)
2008(11792)
2007(10533)
2006(9628)
2005(8874)
作者
(37550)
(31176)
(30951)
(29830)
(19672)
(14800)
(14052)
(11828)
(11607)
(11204)
(10571)
(10311)
(10170)
(10026)
(9714)
(9614)
(9145)
(9066)
(9015)
(8976)
(8079)
(7608)
(7484)
(7140)
(7104)
(7075)
(6910)
(6773)
(6290)
(6082)
学科
(52382)
经济(52326)
(40546)
管理(39603)
(32961)
企业(32961)
方法(21892)
数学(19330)
中国(19290)
数学方法(19161)
(17064)
(16157)
(15208)
技术(13857)
(12985)
银行(12967)
(12546)
业经(12035)
(11716)
(11241)
金融(11241)
(10595)
体制(10214)
(10132)
贸易(10124)
(9912)
技术管理(9855)
农业(9606)
地方(8752)
(8540)
机构
大学(190140)
学院(188405)
(83500)
经济(81900)
管理(70058)
研究(67133)
理学(59646)
理学院(58971)
管理学(58094)
管理学院(57700)
中国(52415)
(43464)
(40447)
科学(38258)
(34063)
财经(33364)
研究所(30497)
(30262)
(28996)
中心(28939)
(28564)
经济学(27055)
北京(26237)
财经大学(24893)
业大(24855)
经济学院(24433)
(24330)
(24184)
师范(24065)
(22602)
基金
项目(116750)
科学(92724)
研究(86924)
基金(85268)
(74414)
国家(73794)
科学基金(62661)
社会(56919)
社会科(54079)
社会科学(54066)
(44825)
基金项目(44430)
教育(40259)
自然(38518)
(37995)
自然科(37623)
自然科学(37608)
自然科学基金(36979)
资助(34622)
编号(33781)
成果(28990)
(26957)
(26824)
重点(26703)
(25526)
创新(25423)
课题(24537)
国家社会(24228)
(24226)
教育部(23394)
期刊
(94712)
经济(94712)
研究(64413)
中国(39406)
(32701)
管理(28942)
学报(27797)
科学(26270)
(26185)
(23392)
金融(23392)
教育(22656)
大学(21688)
学学(20275)
财经(17579)
农业(16906)
经济研究(16541)
技术(15845)
业经(15333)
(15207)
问题(13199)
(10985)
技术经济(10006)
理论(9654)
商业(9622)
科技(9294)
国际(9041)
现代(8695)
(8594)
统计(8548)
共检索到2943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磊  杜爽  
随着经济形势和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供给侧矛盾越来越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是新常态下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选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构建双侧调控体系推动经济发展,借助制度动力、创新动力和结构调整动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三大新引擎。但改革过程中要面临经济运行困难、财政收支压力和制度改革阻力等挑战,需统筹安排、审时度势、有序进行,从要素结构、供给者结构、产业结构着手重点推进供给侧改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和龙  葛新权  刘延平  
当前,我国农业转型发展面临着诸多难题,粮食"三量齐增"、农产品结构失衡、资源环境"紧箍咒"越绷越紧、农民增收后劲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我国农业转型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本文考察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机遇,透视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加快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期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提供理论支撑,为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大楷  杨辉  杨晔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继续推进,其对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产品种类及服务水平等都会不可避免带来一系列冲击,对商业银行来说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论文从商业银行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与机遇,并建议商业银行从以下几方面转型:由传统单一的"存贷汇、类授信"产品和有形服务向具有高适配性的金融创新产品与服务转型;由以往依赖次级债、可转债资本工具向创新资本工具转型;信贷方向由传统产能过剩行业向新兴产业转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先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最大限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使人民得到更多幸福感、满足感。创新驱动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推动力,它有利于化解供需结构矛盾、提高传统产业要素资源利用效率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企业创新能力偏低、科研创新机构效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科技创新体制不完善是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主要对策是建立健全创新驱动统筹协调机制,增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生动力;增强创新合作共生性,打造创新联盟共同体;营造激励创新的市场竞争环境,激发科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先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最大限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使人民得到更多幸福感、满足感。创新驱动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推动力,它有利于化解供需结构矛盾、提高传统产业要素资源利用效率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企业创新能力偏低、科研创新机构效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科技创新体制不完善是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主要对策是建立健全创新驱动统筹协调机制,增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生动力;增强创新合作共生性,打造创新联盟共同体;营造激励创新的市场竞争环境,激发科研主体的创新活力。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卫兴华  
中国的GDP增速从2012年开始回落,告别了30多年平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正式进入了中高速发展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央确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关键。因此,准确把握其内涵和本质非常重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新发展,与"三驾马车"一脉相承,需要政府大有作为,做到统筹兼顾。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岚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供需结构和市场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从需求来说,既有内需不足,也有需求外溢,海外疯狂扫货时有发生;从供给来说,传统中低端消费品供给严重过剩的同时,高品质消费品供给不足。在外需不足、内需不旺,传统的需求管理还有待进一步优化的当下,今后经济发展的着力点需要供给和需求共同发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义平  
回到西南财经大学,我感到既高兴,又亲切。见到了那么多老师、领导、同事,使我感到仿佛回到当年在西南财经大学读书的时光。在西南财经大学上学的那段时间,可能是我人生中最为轻松的时光。当我翻看自己已发表的论文时,发现1992年时我在西南财大就发表了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鹏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增速放缓,结构不合理。一方面表现为部分产品产能严重过剩;另一方面表现为消费者有效需求不能满足,出现供求不相匹配、供大于求的不平衡现状。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流动性偏好,制造业投资过大、产能过剩,劳动力供给不足、生产成本上升,体制机制僵化、产业政策决策失误,是造成我国当前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市场主体着手,具体来说,就是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解为"企业+供给侧+存量"改革和"企业+供给侧+增量"改革,以及"政府-机制"改革和"市场+配置"改革两部分。企业在大力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要化解和预防产能过剩,对低于行业平均发展水平的要破...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义平  
回到西南财经大学,我感到既高兴,又亲切。见到了那么多老师、领导、同事,使我感到仿佛回到当年在西南财经大学读书的时光。在西南财经大学上学的那段时间,可能是我人生中最为轻松的时光。当我翻看自己已发表的论文时,发现1992年时我在西南财大就发表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焦斌龙  
新常态下我国文化产业呈现高速增长、创意为先、并购重组和融合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以解决文化消费潜力难以激发和无效供给严重难题为导向,全面提高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并购整合和融合优化发展资源,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的集聚化、专业化和资本化,为人民群众提供适应其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焦斌龙  
新常态下我国文化产业呈现高速增长、创意为先、并购重组和融合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以解决文化消费潜力难以激发和无效供给严重难题为导向,全面提高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并购整合和融合优化发展资源,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的集聚化、专业化和资本化,为人民群众提供适应其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蓝庆新  姜峰  
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物质生产论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为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创新驱动理论深入推进改革拓展理论空间,生态文明观为发展方式提供理论指导,劳动价值理论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运行保障提供理论支撑。从逻辑关系来看,物质资料生产理论是统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总量和结构平衡理论是目标,创新发展与生态文明理论是发展方式,劳动价值论是保障,它们相互作用,动态优化,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嘉玮  赵德海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使得过去只注重需求拉动的买方市场,将注意力转向供给侧,着力解决市场中供需错配等矛盾,通过提供有效供给,进而增加消费,改善高端消费外流等问题,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十九大要求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在此过程中,作为对经济发展起先导作用的产业,且连接供需两侧的中间环节,流通业的转型升级直接影响市场运行效率。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情况,探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流通产业的影响,进一步总结整理新形势下流通规律的新特征,以此为基础,概括当前商品流通过程中流通模式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秀华  王海飞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常态下,其慢增长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增长总量、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过剩产能和社会分配五个维度。文章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供与求的无缝对接、有计划和按比例的发展规律"等经济发展理论,分析得出社会主义经济新常态下五个维度慢增长的成因,即"生产力代价居高与生产关系发展滞后、物质和精神产品市场的错位生产、惯性排斥思维及市场经济缺口的矛盾"等;进一步研究可知,依靠"避免关系割裂与效率优化助推、协调配给机制和新型文化霸权、矫正有色视角及重建布局调控"等路径,推进新常态下的供给侧结构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