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81)
- 2023(8795)
- 2022(7812)
- 2021(7429)
- 2020(6497)
- 2019(15098)
- 2018(15211)
- 2017(30646)
- 2016(17076)
- 2015(19626)
- 2014(19931)
- 2013(20011)
- 2012(19273)
- 2011(17701)
- 2010(18135)
- 2009(17509)
- 2008(17630)
- 2007(16292)
- 2006(14510)
- 2005(13241)
- 学科
- 济(70332)
- 经济(70262)
- 管理(49605)
- 业(46413)
- 企(35319)
- 企业(35319)
- 方法(32339)
- 数学(28975)
- 数学方法(28665)
- 农(22376)
- 中国(20674)
- 财(19227)
- 制(15939)
- 贸(15653)
- 贸易(15646)
- 易(15258)
- 学(14788)
- 农业(14318)
- 地方(14015)
- 业经(13748)
- 银(13198)
- 银行(13172)
- 行(12635)
- 策(12006)
- 和(11951)
- 融(11502)
- 金融(11500)
- 环境(11483)
- 务(10874)
- 财务(10844)
- 机构
- 学院(256729)
- 大学(256384)
- 济(107514)
- 经济(105015)
- 管理(96783)
- 研究(89127)
- 理学(81736)
- 理学院(80808)
- 管理学(79509)
- 管理学院(79009)
- 中国(70021)
- 京(55267)
- 科学(54544)
- 财(52660)
- 所(47434)
- 农(46140)
- 研究所(42656)
- 中心(41248)
- 财经(40803)
- 江(40373)
- 业大(37713)
- 经(36739)
- 农业(36619)
- 北京(35681)
- 范(33910)
- 师范(33610)
- 经济学(32634)
- 州(32403)
- 院(31386)
- 财经大学(29793)
- 基金
- 项目(158587)
- 科学(122593)
- 研究(117394)
- 基金(112410)
- 家(97608)
- 国家(96765)
- 科学基金(80695)
- 社会(71776)
- 社会科(67919)
- 社会科学(67894)
- 省(61972)
- 基金项目(58728)
- 教育(53973)
- 划(52687)
- 自然(51582)
- 自然科(50072)
- 编号(50062)
- 自然科学(50052)
- 自然科学基金(49153)
- 资助(48014)
- 成果(42529)
- 部(36117)
- 重点(35804)
- 发(35255)
- 课题(34376)
- 创(31617)
- 性(30337)
- 科研(30318)
- 教育部(30274)
- 项目编号(29693)
- 期刊
- 济(122148)
- 经济(122148)
- 研究(77391)
- 中国(49702)
- 农(41820)
- 学报(39625)
- 财(39482)
- 科学(35709)
- 管理(33635)
- 大学(28630)
- 农业(28173)
- 融(27693)
- 金融(27693)
- 学学(26643)
- 教育(26057)
- 技术(21027)
- 业经(20756)
- 财经(20136)
- 经济研究(19505)
- 经(17282)
- 问题(17182)
- 贸(15023)
- 业(14794)
- 图书(14393)
- 理论(13671)
- 技术经济(13059)
- 国际(12561)
- 资源(12521)
- 统计(12487)
- 商业(12469)
共检索到392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廖秀健
作物遗传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最有战略意义的宝贵财富。作物遗传资源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问题已列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主要内容。文章从我国作物遗传资源的收集状况、保存状况、相关法规与管理体制现状几个方面梳理出我国作物遗传资源的保护现状,找出我国在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作物遗传资源保护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环境 遗传资源 生物多样性 法律保护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董海龙 朱洪云 刘海平 芮亚培
生物种质资源是国家重大战略性基础资源,是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动物遗传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满足未来发展重要的基因库。本文通过对西藏动物遗传资源的特点、保存状况、相关法规与管理体制现状以及常见动物在遗传资源保护上采取的措施几个方面梳理出西藏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现状,找出西藏在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加强西藏动物遗传资源保护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西藏 动物遗传资源 保护现状 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海明
广泛采用少数优良种质资源,会引起作物遗传多样性下降,降低品种抗病和抗逆能力,影响作物的产量。引进和利用外来种质资源是丰富作物遗传多样性、促进品种更新换代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中国25个水稻主产省区21年(1982~2001)主要品种的亲缘关系和遗传构成,研究国外稻种资源,特别是国际水稻所和日本对中国水稻遗传贡献的变化和对中国水稻生产的经济影响。结果表明,国外稻种资源对中国水稻单产起到了促进作用;与国内种质资源相比,近20年来IRR I、日本和其他国家稻种资源的遗传贡献对于我国水稻单产的增长分别贡献了1.91%、0.32%和5.83%的力量。中国政府应支持和鼓励研究人员大量引进国外稻种资源,加强对...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应存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延玲 白晓倩 于澎湃 高建明 裴忠有 罗峰 孙守钧
株型性状的遗传分析对高粱育种的理论、方法和策略至关重要。通过对高粱株型性状的遗传规律和基因的作用方式进行分析,旨在为田间选择稳定遗传的优良株型性状提供理论基础。以粒用高粱引-20和忻梁52杂交所构建的F2遗传群体为试验材料,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高粱叶夹角、株高、穗长、平均茎节长度、叶长及叶宽6个株型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高粱叶夹角遗传符合B_1模型,即加性-显性-上位性的混合遗传模型,其主基因遗传率为70.15%;株高遗传符合B_2模型,即加性-显性混合遗传模型,主基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仪治本 梁小红
用多元遗传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高粱 18个性状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 ,多数性状都与穗粒重呈显著和极显著表型相关。千粒重与旗叶宽相关极显著 ,穗粒数与穗径、穗柄径、茎粗、一级枝梗数、二级枝梗数和旗叶宽都极显著相关。遗传相关与表型相关的方向趋势一致 ,前者一般大于后者。 18个性状分别载荷在 4个主因子上 ,第一主因子为穗部因子 ,包括 8个与穗部结构有关的性状 ;第二因子为生长因子 ,包括生育期、茎粗及有关的 6个性状 ;第三因子为旗叶因子 ,包括旗叶的 3个性状 ;第四因子为穗长因子 ,只有穗长一个性状。聚类分析把 18个数量性状分成三大类 ,第三类又可进一步细分为两个亚类 ,聚类结果与因子分...
关键词:
高粱 主成分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春明 翟虎渠
以红花烟草(Nicotianatobaccum)杂交种(亲本为K326×G140)后代F5和F6系谱为材料,分别于1993年和1994年进行田间试验。对F5世代68个家系的第7周株高、开花时株高资料和F6世代128个家系的最后株高资料进行三级、四级巢式结构的方差分析,得到足够的参数估计方程,在二级统计量水平上迭代估计各性状的主要遗传参数并计算狭义遗传力。3个性状基本符合加性显性模型,第7周株高、开花时株高、最后株高三个性状单株狭义遗传力分别为0.278,0.415和0.553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自超 张洪亮 孙传清 王象坤
近年来急剧增加的遗传资源数量给种质资源的保存、研究与利用带来了很大困难。为解决这一矛盾,Frankel(1984)和Brown(1989)提出并发展了核心种质(CoreCollection)的概念,即以最少的遗传资源份数最大限度的代表该物种的遗传多样性;至今全世界在硬粒小麦、花生和一年生育情等30余种植物上已经进行了核心种质研究;本文对有关核心种质构建的理论依据、开展核心种质研究的步骤、方法和内容以及核心种质的检验指标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此外,作者在Frankel的核心种质的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核心种质还应包含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优异基因,并强调核心种质应该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群体。
关键词:
植物遗传资源 核心种质 遗传多样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乔燕春 林锦英 谢伟平 张华 郑岩松 谢丽芳 李莲芳 黄红弟
利用9个表型性状和20对SRAP标记分析了13份华南地区主要瓜类作物的遗传进化关系,9个表型性状差异显著,20对SRAP分子标记分析供试的13份材料,共产生328条差异谱带,仅有2条共同带,多态性比率为99%,遗传相似系数为0.140~0.993。进一步分析了表型性状与SRAP分子标记的相关性,P=0.05时,相关系数为0.576;说明表型性状和分子标记结果存在一定的显著相关,通过分子标记研究和表型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确定华南地区主要葫芦科植物的遗传关系,可为今后在分子水平进行葫芦科瓜类种质资源的育种及亲缘关系分析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华南地区 瓜类蔬菜 SRAP 遗传相关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慧芳 章双杰 陈宽维 汤青萍 高玉时 陈国宏
应用30个高度多态的微卫星标记对我国重点保护的15个地方鸡品种资源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计算了各群体的遗传参数,并用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杂合度最高的是吐鲁番鸡,0.634;杂合度最低的是河南斗鸡,0.554。15个地方鸡品种的杂合度都较高,反映了这些品种的多种多型;对遗传距离DS的计算表明15个品种的遗传距离较远,分化时间较长;UPGMA的聚类分析将15个品种聚为3类,即:Ⅰ类为浦东鸡、茶花鸡、西双版纳斗鸡、漳州斗鸡、大骨鸡、丝羽乌骨鸡、仙居鸡、白耳黄鸡、北京油鸡、河南斗鸡、狼山鸡和吐鲁番斗鸡,Ⅱ类为清远麻鸡和鲁西斗鸡,第Ⅲ类只有藏鸡。通过微卫星标记对这些重点保护地方鸡品种资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树兴 刘静
生物遗传资源是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也是农业发展的基石。近年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医药和生物技术公司通过各种手段从我国掠夺大量遗传资源,并通过对这些资源的研发获得巨额利润,对我国生物遗传资源进行保护的必要性日益突出。文章分析了我国生物遗传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及现状,认为知识产权保护是有效地保护我国生物遗传资源的重要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生物遗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生物遗传资源 知识产权保护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敏 刘丽军
保护、研究开发和使用植物遗传资源是一个由许多当事人共同参与的复杂系统。如何正确协调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分享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是维持"植物遗传资源系统"持续运转的关键。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可以考虑的制度选择,提出维护植物遗传资源主权的国际战略和在国内建立一套保障农民权利实现的制度机制与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白羿雄 郑雪晴 姚有华 姚晓华 吴昆仑
【目的】解析青稞种质资源表型形状的遗传多样性关系及筛选综合性状优异的青稞种质,可为青稞育种及重要性状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205份青稞15个表型性状采用Shannon-Wiener’s多样性指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分析参试青稞种质15个表型性状在西宁试验点和海北试验点的频次分布规律。对各性状利用相关性分析以明确性状间联系;对参试种质进行聚类分析以明确其分类情况。利用主成分分析构建青稞种质综合评价体系,并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对该体系进行验证。依据综合评价及丰产稳产性分析结果以筛选优异青稞种质。【结果】倒伏率遗传变异程度最丰富而重心位置遗传变异最匮乏,海北点遗传变异程度高于西宁点。穗重遗传多样性最丰富,倒伏率遗传单一性最高。除倒伏率外各性状指标均呈正态或偏态分布,分布频次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分布趋势;穗长、穗重在各基因型中呈正态分布。各表型性状受环境、基因型、年份影响极显著,且各表型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G×E)、基因型与年份(G×Y)、基因型×环境×年份(G×E×Y)的互作效应均呈极显著。青稞根系、茎秆和穗部组织内各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且各组织间的农艺性状也存在显著相关性。根系发达、茎部抗折力高的青稞种质其机械固持能力强,倒伏率低;严重倒伏会限制青稞种质穗部生长发育,使穗长变短、穗粒数减少、籽粒变小、穗重变轻、进而使产量锐减。聚类结果表明参试种质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高重心、易倒伏、其余性状居中的种质;第二类是矮秆、低重心且其余性状表现良好的优异种质;第三类是株高较高、根系欠发达、茎部易折、穗部性状表现差的种质。结合F值和丰产稳产性分析结果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优异且有较高丰产稳产性的青稞种质5份。【结论】参试青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丰富;穗长、穗重在各基因型中呈正态分布,除倒伏率外,其余12个性状在基因型中呈偏态分布;根干重、重心位置、茎秆壁厚、茎粗、茎秆强度、穗长、穗粒数、产量8个指标可作为核心种质评价的综合指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远航 鲁伟丹 马小龙 高江龙 樊晓琴 郭建富 陈友强 林明 石书兵
为探究籽瓜种质资源的多样性,深度挖掘籽瓜优异种质应用潜力,采用相关性、主成分与聚类分析方法对100份籽瓜种质资源的21个农艺性状进行表型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籽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7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53~1.65,14个数量性状变异系数为10.41%~35.56%,各表型性状间具有遗传相关性。以欧氏距离为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可将100份籽瓜种质资源聚为5大类群,其中第Ⅴ类群具有高产特性,可作为育种亲本材料。主成分分析提取前7个主成分,其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了74.185%,可以作为籽瓜种质资源主要评价指标;籽瓜种质资源的综合得分范围为-2.78~2.86,依据综合得分排序,筛选出了3份优异籽瓜种质资源材料。本研究从多角度系统评价籽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可为后续籽瓜种质资源高效利用及遗传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