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15)
- 2023(16424)
- 2022(13770)
- 2021(12658)
- 2020(10471)
- 2019(23418)
- 2018(23473)
- 2017(44160)
- 2016(24336)
- 2015(27736)
- 2014(28337)
- 2013(27717)
- 2012(26487)
- 2011(24189)
- 2010(25083)
- 2009(24103)
- 2008(23378)
- 2007(21772)
- 2006(19854)
- 2005(18807)
- 学科
- 济(112530)
- 经济(112378)
- 管理(72761)
- 业(66367)
- 企(54214)
- 企业(54214)
- 中国(38711)
- 方法(35725)
- 地方(30013)
- 数学(29961)
- 融(29808)
- 金融(29801)
- 财(29678)
- 数学方法(29620)
- 银(29558)
- 银行(29527)
- 农(28819)
- 行(28538)
- 制(28268)
- 业经(25773)
- 学(22103)
- 体(19230)
- 农业(19005)
- 贸(18856)
- 贸易(18835)
- 理论(18289)
- 易(18207)
- 务(17716)
- 财务(17653)
- 财务管理(17598)
- 机构
- 学院(356090)
- 大学(353692)
- 济(151509)
- 经济(147889)
- 研究(126744)
- 管理(124935)
- 中国(104570)
- 理学(103283)
- 理学院(102081)
- 管理学(100307)
- 管理学院(99665)
- 财(77612)
- 京(77179)
- 科学(72753)
- 所(65437)
- 江(58794)
- 中心(58711)
- 财经(58597)
- 研究所(57644)
- 农(55646)
- 经(52571)
- 北京(50279)
- 范(48122)
- 经济学(47811)
- 师范(47601)
- 州(47404)
- 业大(45925)
- 院(45271)
- 农业(42902)
- 财经大学(42773)
- 基金
- 项目(210726)
- 科学(163518)
- 研究(161543)
- 基金(147737)
- 家(126496)
- 国家(125297)
- 科学基金(105875)
- 社会(101451)
- 社会科(96006)
- 社会科学(95986)
- 省(84225)
- 基金项目(76135)
- 教育(74964)
- 划(69361)
- 编号(67722)
- 自然(63116)
- 资助(61635)
- 自然科(61538)
- 自然科学(61523)
- 自然科学基金(60403)
- 成果(58640)
- 发(50145)
- 课题(49429)
- 重点(47943)
- 部(46472)
- 创(43434)
- 性(42620)
- 制(42447)
- 国家社会(41439)
- 项目编号(41117)
- 期刊
- 济(190877)
- 经济(190877)
- 研究(120795)
- 中国(86627)
- 财(62285)
- 农(53249)
- 管理(51799)
- 融(51538)
- 金融(51538)
- 学报(51502)
- 教育(48001)
- 科学(46621)
- 大学(40103)
- 学学(37281)
- 农业(34901)
- 技术(33586)
- 财经(30758)
- 经济研究(30465)
- 业经(29780)
- 经(26646)
- 问题(24376)
- 贸(20308)
- 国际(18611)
- 技术经济(18025)
- 理论(17813)
- 图书(17513)
- 业(17414)
- 世界(16808)
- 坛(16618)
- 论坛(16618)
共检索到5931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铮 刘静
金融中介机制作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互动关系重要的机制基础,在一般的市场经济中,通过它的运作,有助于实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但在我国转轨体制中,国家通过对金融中介机制的控制所构建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联系,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外生的联系,虽然在转轨初期两者也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契合性,但随着转轨的推进,其相互牵制是一种必然结果。因此,要实现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互动关系的转变,首先就需要金融中介机制的转变。
关键词:
金融中介机制 金融发展 经济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余志科 吴江
本文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文章分别从小城镇建设对三大产业发展的影响入手,对2018年某省302个镇进行抽样分析,随机选取其中50个镇,对其经济发展数据和城镇建设的情况进行量化处理和实证分析,揭示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综合本文研究来看,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互动的,小城镇建设将促进产业集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可提高工业发展水平,继而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将提升小城镇建设进度,促进小城镇各产业发展。
关键词:
小城镇 城市化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民良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庄毓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工交司
从世界范围来看,国有工业企业的生产和发展,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产物,都留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客观环境的改变,必然对国有企业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向产生相应的影响。近些年来,我国的国有工业一直面临着这方面的强大压力。我国的国有工业,在计划体制下产生、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洲
本文在对中国种子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进行基本判断与评价的前提下,尝试探索在体制转轨和经济自由化背景下中国种子产业发展的整体思路。
关键词:
体制转轨 经济自由化 种子产业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彭江
随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中国的金融体制已经和正在发生着重要的变革。但就整体而言,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却明显滞后于其它方面体制的改革。长期计划经济金融制度下形成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意识形态转变的渐进性,使得金融体制改革长期以来仅仅局限于既有的国有金融,忽视了对非国有金融的关注和研究。事实上,中国金融体制的变迁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提出了发展非国有金融的现实要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廖婴露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信长星
"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这是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全面地、科学地理解和把握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正确把握和处理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关系,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发展和就业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建军 万翠琳
该文通过文献追溯法、耦合理论和结构模型分析等方法研究发现,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互动运行遵循特有的逻辑路径,而要素集聚在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的互动运行机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互动会经历一个由初级到高级的动态耦合过程,两大系统向更高层次的良性互动发展必须突破两大系统之间的交互胁迫这一瓶颈阶段。从要素集聚视角探索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与发展模式选择,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及经济发展效能提升提供实证指导和理论支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钟世洪,边俊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鑫
实现高职办学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建立高职办学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良性服务互动机制、良性激励互动机制以及良性监督互动机制,才能真正促进高职办学与地方经济的共同进步。
关键词:
高职 经济 机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卢慧
本文在经济增长理论简要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引入市场化程度的变量,分析了市场化制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根本影响;进而以温州民间金融制度安排为案例,分析了市场化民间金融制度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典型化事实,并提出深化我国民间金融制度发展的市场化制度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