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75)
2023(17609)
2022(15332)
2021(14160)
2020(12047)
2019(27686)
2018(27221)
2017(53242)
2016(28883)
2015(32249)
2014(32042)
2013(31634)
2012(29032)
2011(26282)
2010(26143)
2009(23907)
2008(23315)
2007(20234)
2006(17805)
2005(15168)
作者
(85411)
(70867)
(70487)
(67058)
(44876)
(34045)
(31946)
(27897)
(27003)
(25024)
(23952)
(23760)
(22493)
(22036)
(21970)
(21610)
(21454)
(20969)
(20334)
(20271)
(17655)
(17273)
(17138)
(16082)
(15948)
(15599)
(15593)
(15489)
(14279)
(14013)
学科
(117051)
经济(116914)
管理(82687)
(77594)
(62760)
企业(62760)
方法(56412)
数学(50128)
数学方法(49537)
中国(32441)
(30766)
(29516)
(24563)
业经(24361)
地方(21978)
(21820)
贸易(21810)
(21165)
(20973)
农业(20608)
(18342)
财务(18268)
财务管理(18228)
环境(18056)
技术(17876)
理论(17865)
(17779)
银行(17703)
企业财务(17291)
(16928)
机构
大学(415180)
学院(412433)
(164302)
管理(162523)
经济(160828)
理学(142026)
理学院(140451)
管理学(137853)
管理学院(137115)
研究(136711)
中国(100362)
(87771)
科学(86935)
(75751)
(71968)
(68485)
业大(66254)
研究所(62814)
中心(61893)
财经(61867)
(58224)
农业(57124)
(56449)
北京(54716)
(52752)
师范(52130)
经济学(50225)
(49891)
(47177)
财经大学(46393)
基金
项目(289216)
科学(226464)
基金(210849)
研究(204069)
(186360)
国家(184877)
科学基金(158022)
社会(129204)
社会科(122511)
社会科学(122478)
基金项目(112330)
(112205)
自然(105499)
自然科(103087)
自然科学(103057)
自然科学基金(101208)
(95621)
教育(94082)
资助(87205)
编号(81547)
重点(64957)
成果(64640)
(63483)
(60864)
(59810)
科研(56083)
创新(55920)
课题(55861)
教育部(54041)
计划(53887)
期刊
(169085)
经济(169085)
研究(117406)
学报(71487)
中国(70341)
(63999)
科学(62860)
管理(57301)
(55666)
大学(53530)
学学(50884)
农业(43936)
教育(40012)
(34103)
金融(34103)
技术(33857)
财经(29748)
业经(28179)
经济研究(28000)
(25404)
问题(24313)
(22268)
科技(20290)
(19782)
理论(19407)
技术经济(19219)
图书(19079)
统计(19078)
商业(18776)
业大(18650)
共检索到582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肖作平  尹林辉  
近年来,我国的房价一直在增长,房价居高不下,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一项保障性政策,对于提高居民的住房购买能力,改善他们的住房条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更好地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一直是政府部门非常关注的问题,其中就涉及到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的问题。本文对我国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希望通过这些分析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完善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猛  王有鑫  
文化产业集聚可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也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竞争力。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首次利用2003-2011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数据,考察城市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城市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1)产业结构、人力资本、产业政策促进了西部城市的文化产业集聚,但对东、中部城市影响不显著;(2)产业多样化对东、中部城市文化产业集聚有正向影响,对西部城市影响不显著,而产业专业化抑制了东部城市的文化产业集聚,促进了中、西部城市文化产业集聚;(3)基础设施对城市文化产业集聚没有显著影响。因此,不同城市应制定适合于自身的文化产业战略,避免盲目照抄照搬和"一刀切"的政策倾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有志  
随着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的逐步推行 ,其在实际管理运作中已经暴露出许多问题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而改进和创新目前过于僵化的公积金缴存率模式是其中的一个重点问题。笔者认为 ,可以将现在单一等额低缴存率模式创新为多元差额高缴存率模式 ,以有力地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改革。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邬思怡  张协奎  张练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邬思怡  张协奎  张练  
我国房价正经历艰难的理性回归之路,城市扩张也正面临着转型。基于非线性视角,运用门限模型对69个大中城市房价与城市扩张的关系进行综合测度,分析不同房价收入比地区的房价波动对城市扩张的非线性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房价波动对城市扩张的影响路径存在拐点,当房价处于低增长机制时,房价上涨对城市整体扩张有显著促进作用,反之,其作用逐渐减弱甚至出现挤出效应;房价上涨对城市土地扩张具有持续正向推动效应,而对城市人口扩张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即仅当房价处在低速增长阶段时,房价上涨才有利于城市人口的集聚;在不同房价收入比城市,房价上涨对城市扩张的非线性影响路径和效果存在异质性。因而政府应以房地产市场调控为抓手,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实现城市的有序扩张,推动城市人口和土地的协调增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小国  王先柱  
竞争的不充分性与垄断势力的存在是房地产市场的重要特征。衡量价格偏离边际成本程度的勒纳指数是测度市场垄断程度的重要指标,文章基于2002~2012年全国面板数据和35个大中城市的截面及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垄断程度进行静态、动态和比较分析,研究了房地产市场垄断程度及其变动特征。研究发现:中国房地产市场垄断程度较高,但呈现小幅下降态势;35个大中城市中大部分经济发达城市的垄断程度低于经济欠发达城市,说明前者房地产市场竞争更为充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剑平  郑伟汉  郎昱  施昱年  
房价周期循环过程中扩张与收缩交替出现。为抑制市场过度扩张,我国自2003年正式开启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并首次提出"房地产市场健康"概念。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目标应是维持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然而,有关房地产市场健康的定性与定量研究在国内一直没有受到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提出建立住房市场的健康度评价体系,为验证所建评价体系的可用性,对市场宏观层面和价格、结构、速度、质量层面的健康状况分别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我国住房市场健康度与调控政策趋势具有一致性,本文构建的住房市场健康度评价体系具有合理性,以期为我国未来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控和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兰峰  吴迪  
文章从人口空间结构变化的视角出发,运用混合截面估计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对35个大中城市2010-2015年的人口流动与房价波动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就业密度、城市常住人口规模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因素后,在流入人口占比更高的城市房价更高,表现为2015年流入人口占比每提高10%,2015年的房价就会增加19.489%;在人口流入速度更快的城市,房价与之的相关性呈现出从显著到不显著的变化趋势;在对城市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城市固定效应对房价存在差异化的促进作用。建议从人口流动的角度出发,结合流动人口群体多样性加强和完善社会住房计划,优化住房内部结构,吸引人口流入,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以维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增强城市经济竞争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丛颖  宋兴文  
本文基于2008—2018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在人力资本视角下住房价格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住房价格上涨能促进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人力资本在住房价格和城镇居民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人力资本和住房价格总体上对城镇居民消费有正向促进作用。本文将我国35个大中城市按照房价水平进行聚类,发现住房价格、人力资本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存在区域差异。房价较低的三类城市与房价较高的一二类城市相比较,人力资本在住房价格和城镇居民消费之间的中介效应更显著。研究结果对促进我国住房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琴英  
2009年以来,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商品住宅房价基本形成了三个层次的房价水平,这三个层次房价城市的平均房价与房价收入比具有明显的差异。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表明,引起各层次房价城市的商品住宅均价持续上涨的主要因素是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成本和货币市场流动性,它们对第一层次房价城市的弹性影响强度明显大于第二、三层次房价城市。资金市场预期对第一层次房价城市和第二层次房价城市中的杭州、厦门、宁波和广州的房价上涨产生了抑制效应,而对第二层次房价城市中的南京、福州、天津、大连和海口以及整个第三层次房价城市的房价上涨没有抑制作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勇刚  罗海艳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有力支撑。文章讨论了土地资源错配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内在逻辑机制,并利用中国城市和行业层面数据验证了相关假说。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低价过度出让工业用地、高价限制性出让商业和住宅用地的"双二手"供地策略是土地资源错配的根源。(2)土地资源错配进一步强化了以中低端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刚性,抑制了产业结构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转变,这表明土地资源错配的确是制约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3)土地资源错配对不同产业和产业内部升级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其促进了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但对生活性服务业和公共性服务业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土地资源错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效果呈现出明显的东、中西部区域分化以及显著的时序异质性,其中,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显著为正,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则显著为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勇刚  高波  任保全  
构建公共品供给综合评价指数,运用两步系统GMM估计法,基于中国市级动态面板数据分析了分税制背景下土地财政对公共品供给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地财政明显降低了公共品供给质量,而财政分权则促进了公共品供给质量的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土地财政显著增加了经济性公共品的供给,却对非经济性公共品的供给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土地财政对公共品供给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和时序差异:土地财政促进了东部地区公共品供给的增加,却减少了中西部地区公共品的供给;随着土地成交价款的大幅增加,2004年以后土地财政对公共品供给的负面影响程度明显提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勇刚  罗海艳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有力支撑。文章讨论了土地资源错配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内在逻辑机制,并利用中国城市和行业层面数据验证了相关假说。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低价过度出让工业用地、高价限制性出让商业和住宅用地的"双二手"供地策略是土地资源错配的根源。(2)土地资源错配进一步强化了以中低端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刚性,抑制了产业结构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转变,这表明土地资源错配的确是制约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3)土地资源错配对不同产业和产业内部升级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其促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帆  
作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基础产业,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房地产价格的变化趋势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我国35个大中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面板数据分析了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投资超额收益率和房地产资金来源虚拟化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力度最为明显,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也对房价上涨起到了驱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克  
土地价格、房地产价格过高和内需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最受瞩目的社会问题。土地价格是构成房地产价格最基本的要素,房地产价格则可以通过"财富效应"和"购房压力效应"对居民消费产生不同方向的影响。基于我国35个大中城市1999~2009年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地价与房价互为因果,但相互影响机制显著不同;房产的"财富效应"作用微弱,房价的过快上涨抑制了居民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