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90)
2023(10893)
2022(9172)
2021(8714)
2020(7241)
2019(16347)
2018(16670)
2017(32328)
2016(17896)
2015(19961)
2014(20470)
2013(19667)
2012(18366)
2011(16673)
2010(17212)
2009(16535)
2008(16544)
2007(15148)
2006(13927)
2005(12982)
作者
(49883)
(41333)
(41161)
(39703)
(26325)
(19375)
(18914)
(15748)
(15730)
(15152)
(14119)
(13713)
(13552)
(13287)
(13179)
(12876)
(12240)
(12151)
(12141)
(11873)
(10714)
(10220)
(10107)
(9476)
(9429)
(9370)
(9359)
(9275)
(8304)
(8208)
学科
(67434)
经济(67329)
管理(57194)
(48678)
(40403)
企业(40403)
(23487)
方法(22762)
(22696)
中国(22601)
(20650)
数学(19621)
数学方法(19358)
(16190)
(15969)
银行(15951)
业经(15861)
(15369)
(13633)
金融(13626)
(13078)
(12950)
贸易(12942)
体制(12695)
(12671)
(12421)
农业(12265)
(12146)
(12113)
财务(12070)
机构
学院(250818)
大学(249828)
(105655)
经济(103137)
管理(92475)
研究(87654)
理学(76878)
理学院(76083)
管理学(74947)
管理学院(74454)
中国(70711)
(58888)
(53554)
科学(48094)
(43985)
财经(43438)
(41357)
中心(40052)
(39162)
研究所(38612)
(37755)
北京(34692)
(32774)
师范(32455)
经济学(32438)
(32218)
(31984)
财经大学(31775)
业大(31661)
农业(29110)
基金
项目(150474)
研究(118102)
科学(118013)
基金(106661)
(90831)
国家(89992)
科学基金(76418)
社会(73957)
社会科(69985)
社会科学(69974)
(58626)
教育(55616)
基金项目(54421)
编号(50087)
(49261)
自然(45503)
成果(44437)
自然科(44359)
自然科学(44346)
资助(44175)
自然科学基金(43555)
课题(36565)
(34691)
(34262)
重点(33959)
(32695)
(32049)
(31158)
项目编号(30597)
教育部(30168)
期刊
(129186)
经济(129186)
研究(86271)
中国(58641)
(46975)
管理(37671)
教育(36062)
(35767)
学报(33181)
(33156)
金融(33156)
科学(31139)
大学(26642)
学学(24637)
农业(23305)
技术(22369)
财经(22319)
业经(21165)
经济研究(20748)
(19248)
问题(16911)
(14589)
理论(13279)
国际(12727)
实践(11819)
(11819)
现代(11794)
(11569)
论坛(11569)
职业(11440)
共检索到410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单克强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广大群众实现“宜居”目标,那么就要坚持将商品住房作为住房供应的主渠道,因而必须着力于化解高房价与购买力不足的矛盾,住房体制改革的方向要立足于房价去泡沫,让广大劳动者随着经济增长提高住房购买力,与此同时对中低收入群体提供住房保障以“安居”。改革的逻辑要立足新居民、让劳动者受益以及资本自担风险,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要多渠道供给住房,实现各种收入阶层群体无缝隙全覆盖,坚持去泡沫化和控制改革风险的紧密结合,对商品住房要逐渐剥离资本属性实现去资本化,促进商品住房由资本定价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财税改革课题组  刘克崮  贾康  高培勇  满燕云  于长革  杨志勇  蒋震  赵全厚  刘红灿  刘威  刘微  
我国经济持续30多年高速增长,与财税改革的推进密不可分,在几轮重大的经济体制改革中,财税改革都成为先行者和突破口。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经济结构失衡、资源环境瓶颈、收入分配不公、社会矛盾积累等问题凸显。财政是政治、行政和经济体制的联结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卫斌  李妙华  陈昌明  
如果说上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破除了厂网不分的问题,那么,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以及由此而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改革和制度建设?本文第一部分在分析电力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和上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所遗留的问题的基础上,明确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第二部分提炼出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所确立的体制性框架的基本要素,或者说为实现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目标所需要进行的系统性的制度建设。第三部分根据第二部分所提炼出的逻辑框架,对各地区电力体制改革的进展进行系统性的梳理。第四部分结合各地区电力体制改革实践,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刚  
法治是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法律正义与社会正义的结合,其最佳状态是法律指引与行为模式相一致。环境案件审判体制改革是由正当性理念推动的环境司法改革,对传统法治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改革的前提仍然是对法治基本原则的固守,不宜超越法治的底线。推动环境案件审判体制改革乃至环境司法改革,必须坚持法治逻辑,须处理好如下几种关系:以形式法治为原则,以实质法治为补充;以合法性为原则,以正当性为补充;以专业化为原则,以灵活性为补充;以法律正义为原则,以社会正义为补充;以被动司法为原则,以能动司法为补充。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高培勇  
新时代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在一系列全新的理论判断基础之上:以国家治理范畴定位财政;以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定位财税体制;以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定位改革目标;以公共财政体制升级版定位现代财政制度;从国家治理视域定位财政职能。将这些判断拼接在一起,可以发现,其间贯穿着一条环环相扣的逻辑线索,由此构成了支撑新时代财税体制改革的理论逻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鹏  
经济体制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所推行各项改革的重点,并将在全面改革中发挥牵引作用,即以经济体制改革来提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推进产出的有效扩张,同时用经济体制改革来推进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从而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长革  
一、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明确界定政府职能和事权范围,确保政府职能"不越位、不缺位"。事权代表着政府活动的范围、内容和边界,体现的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财政资金是有限的,政府如果在竞争领域做了不该做的事,不但会干扰市场,更会在民生领域投入不足,致使该做的事做不好。因此,调整和完善央地财政关系、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首先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在市场化和扩大开放的主导思想指导下一直在进行渐进性的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尚未到位。目前服务业体制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要想让我国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解决一些深层次的体制问题。该文从调整市场准入政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行业协会改革、加大力度实施国内服务业"走出去"战略等5个方面,提出了我国服务业体制改革的对策。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伟同  徐溶壑  周佳音  
在中国的五级行政管理体制中,县级和乡级政府是国家治理体制框架的基层力量,县乡财政体制是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得以顺利推行的制度保障。本文以中国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为切入点,梳理了从分税制到省直管县再到乡财县管下的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历程,着重阐释了不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背后的内在逻辑,提炼了新时代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县乡财政体制的改革方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油气体制改革研究"课题组  
油气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大改革任务。我国油气领域市场化改革滞后,以及油气企业自身效益下降的问题,影响我国经济的竞争力,致使在全球油气变局中处于被动局面。应确立"一条主线、三个维度、多个环节"的改革思路,即改革以产业链为主线,从政府、市场、企业三个维度出发,对油气产业上下游各主要环节,包括矿权出让、勘探开发、管网运输、流通、炼化等环节进行全产业链的市场化改革,从而建立起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现代油气市场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程国强  
日益严重的粮食高库存、进口激增等问题凸显了改革临储等粮价政策的紧迫性。目前我国粮价政策调整的倒逼机制已经形成,正处于改革的重要关口。2015年调低临储价格属于过渡性调整,虽然有利于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但可能无助于缓解当前玉米高库存问题,政策调整远未到位。与此相反,若不及时采取配套措施,2015年玉米库存可能会继续增加,而且还可能引发更加严峻的新问题。建议按照"定向施策、价补分离,创新调控、综合配套"思路,采取"退出粮价支持"+"种粮收益补贴"组合改革方式,创新粮食调控体系,用二三年时间使粮价调整到位,形成以市场定价为基础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以直接补贴为主体的农民利益保护机制。要当机立断,按"分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宏宝  
分税制财政体制两个改革目标是一脉相承的财政理念,"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改革目标更多的是从整体上体现了社会与政府间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关系,而"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改革目标则更侧重于政府间财政关系,并间接提供了解决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中存在的"点菜"与"买单"间矛盾的经济途径。事权、财权、支出责任与财力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概念。事权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义务,也是政府保障个人偏好转换为集体偏好的权利;财权是社会对财富享有权的让渡,也是政府获得收入的权利;事权与财权本质上都是社会公众的意愿表达,政府权利则是这种意愿表达的实现形式,政府与社会间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交换保证了"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持续性和稳...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樊轶侠  
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科技发展的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国家科技投入和经费管理制度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影响。新时期国家科技投入体制机制和科技经费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现有的科研活动运行秩序、科技布局和科技实力。由于
[期刊] 改革  [作者] 高传勇  
省直管县(市)改革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间纵向关系改革的突破点。省直管县(市)改革的历史轨迹和内在逻辑,决定了财政省直管县(市)改革必然延伸和过渡到行政省直管县(市)。现阶段,全国大多数省份均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省直管县(市)改革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推进省直管县(市)改革应在因地制宜、先行试点基础上逐步推进,坚持由扩权强县、财政省直管县(市)逐步向行政省直管县(市)过渡,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增强县级单位自主发展能力、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期刊] 求索  [作者] 吴建雄  刘峰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有利于整合国家监督资源,实现制度效益最大化;有利于国家权力制约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深刻认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价值基础,深入分析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我国权力监督的基本逻辑,准确把握国家监察制度创设的基本内涵,切实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增强推进这一改革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