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505)
- 2023(22423)
- 2022(19320)
- 2021(17830)
- 2020(15105)
- 2019(34755)
- 2018(34489)
- 2017(66062)
- 2016(36397)
- 2015(41004)
- 2014(41161)
- 2013(40730)
- 2012(38026)
- 2011(34667)
- 2010(35004)
- 2009(32419)
- 2008(32349)
- 2007(28998)
- 2006(25742)
- 2005(23262)
- 学科
- 济(148528)
- 经济(148332)
- 管理(106574)
- 业(100618)
- 企(82080)
- 企业(82080)
- 方法(64529)
- 数学(55853)
- 数学方法(55147)
- 中国(43042)
- 农(41400)
- 财(40330)
- 学(33679)
- 业经(33156)
- 地方(32841)
- 制(32021)
- 贸(28014)
- 贸易(27995)
- 农业(27476)
- 易(27100)
- 银(25361)
- 银行(25265)
- 务(24707)
- 财务(24611)
- 财务管理(24548)
- 环境(24485)
- 行(24134)
- 融(24008)
- 金融(24002)
- 理论(23450)
- 机构
- 大学(530969)
- 学院(528412)
- 济(209937)
- 经济(205194)
- 管理(199910)
- 研究(183780)
- 理学(171558)
- 理学院(169522)
- 管理学(166331)
- 管理学院(165387)
- 中国(137607)
- 科学(116320)
- 京(114719)
- 财(100647)
- 农(96804)
- 所(95290)
- 研究所(86366)
- 业大(83572)
- 中心(83157)
- 江(80457)
- 财经(79146)
- 农业(76312)
- 北京(72783)
- 经(71713)
- 范(69697)
- 师范(68855)
- 院(66408)
- 州(64418)
- 经济学(63325)
- 财经大学(58547)
- 基金
- 项目(352609)
- 科学(274418)
- 基金(253691)
- 研究(250580)
- 家(224283)
- 国家(222432)
- 科学基金(188338)
- 社会(156220)
- 社会科(147932)
- 社会科学(147892)
- 省(138778)
- 基金项目(134110)
- 自然(124906)
- 自然科(121939)
- 自然科学(121902)
- 自然科学基金(119686)
- 划(117639)
- 教育(115576)
- 资助(105373)
- 编号(101367)
- 成果(83046)
- 重点(79999)
- 部(76893)
- 发(76849)
- 创(72272)
- 课题(71168)
- 科研(68117)
- 创新(67652)
- 计划(65906)
- 教育部(64923)
- 期刊
- 济(234965)
- 经济(234965)
- 研究(156206)
- 中国(105794)
- 学报(92227)
- 农(88206)
- 科学(81041)
- 财(77909)
- 管理(73904)
- 大学(68400)
- 学学(64644)
- 农业(59533)
- 教育(57237)
- 融(49441)
- 金融(49441)
- 技术(45176)
- 财经(39038)
- 业经(38730)
- 经济研究(36934)
- 经(33424)
- 问题(32140)
- 业(31018)
- 版(26390)
- 图书(25901)
- 科技(25378)
- 技术经济(25260)
- 贸(24535)
- 理论(24529)
- 统计(24308)
- 商业(23405)
共检索到792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涛 于晨霞 潘辉
基于3E1S系统模型,从能源、经济、环境和社会四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选取我国35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作为研究样本,采用2010-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确定了关键影响路径,以期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借鉴参考。结果表明:能源结构及消耗水平、经济发展能力、社会发展能力以及城市环境承载能力对低碳城市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影响程度逐渐减小。低碳城市的发展水平最终取决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
关键词:
低碳城市 系统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涛 于晨霞 潘辉
基于3E1S系统模型,从能源、经济、环境和社会四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选取我国35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作为研究样本,采用2010-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确定了关键影响路径,以期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借鉴参考。结果表明:能源结构及消耗水平、经济发展能力、社会发展能力以及城市环境承载能力对低碳城市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影响程度逐渐减小。低碳城市的发展水平最终取决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
关键词:
低碳城市 系统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胡国平 徐显峰 刘军 刘晓博
本文在对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外向发展的理论缘起、形式、空间布局等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以市场需求、投资额度、专业化、城市化、经济发展水平、制度因素等为影响因子的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外向发展的理论框架。并且通过对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1999—2008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代表制度因素的对外开放度是生产性服务业外向发展的最大影响因子,城市化率和代表都市发展水平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这两个因子的影响次之。代表本地需求的第二产业发展规模及代表生产性服务业供给投入的投资额度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则非常有限,特别是第二产业发展规模的影响不明显。而包含了生活性服务业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区位商指数并不代表都市生产性服务业的...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外向发展 副省级城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国旗 刘思婧
城市物流需求变化规律是城市物流网络规划及物流节点空间布局的重要基础。在成都、深圳、南京、武汉、西安、青岛、长春7个副省级城市中物流需求的规模、质量、效率与效益指标选取基础上,将类比分析、工业化进程划分、比例换算与关联度分析结合,分析物流需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处于不同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的城市,物流需求变化存在共性规律;物流业与工业化进程、城市化率关系紧密,是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物流业对就业的支撑与带动作用有助于物流需求的规模、质量、效率与效益提升。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冯伟
在对城市发展模式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副省级城市发展模式的类型,并结合我国副省级城市的发展特点,归纳了五种城市发展模式,即政策引领型、市场建设型、文化主导型、资本驱动型与工业发展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每一种城市发展模式的形成发展都与其所具有的发展元素相关;每一种发展模式会随着发展条件与环境的变化而动态演变;这些模式具有借鉴性,可以为其它城市的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凤朝 潘雄锋 孙玉涛
在产业结构理论基础上,建立了偏离份额分析方法的数学模型,通过15个副省级城市的产业数据处理,比较分析了大连的产业结构情况。结果显示,大连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全国效应,经济中第二产业的优势最为突出,第三产业发展成效不大。
关键词:
城市 产业结构 偏离份额分析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唐将伟 黄燕芬
选取2011—2021年我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实证分析碳排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排放强度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碳排放强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区碳排放强度也会影响邻近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技术创新在碳排放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调节效应,显著抑制了碳排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此,应深度解析碳排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统筹推进碳减排目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技术、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发挥碳排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空间协同效应;持续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充分发挥其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唐将伟 黄燕芬
选取2011—2021年我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实证分析碳排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排放强度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碳排放强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区碳排放强度也会影响邻近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技术创新在碳排放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调节效应,显著抑制了碳排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此,应深度解析碳排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统筹推进碳减排目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技术、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发挥碳排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空间协同效应;持续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充分发挥其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健 洪六喜 付祝红
本文将我国副省级城市作为考察对象,通过一系列子指标,系统性构建副省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发展动力机制、社会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4个重要指标,并以此为基础比较我国副省级城市综合发展能力,分析得出的结论表明:在我国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综合发展能力最为突出的几个城市如深圳、厦门、广州、南京和沈阳,尽管最终依据相关评价指标可以指出其较突出的发展模式特点,但其实际发展更表现出了多面性特点。相比较而言,其他一些综合发展能力居中或靠后的城市,其发展的某些方面绝对突出的特点则更加明显。
关键词:
我国 城市化 发展模式 副省级城市 比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万歆
在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发展科技创新、促进国家和区域社会发展为目标的大背景下,从就业能力、科研能力、培训能力三个方面评价区域高等职业院校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基于2019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中的"服务贡献表"数据,应用熵权TOPSIS法对15个副省级城市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绩效进行测算。通过横向对比和经验借鉴,区域高职院校应着眼于地方产业发展方向,立足产业办专业;集中优势资源实现科技创新,提升科研项目的管理和成果转化能力;积极为本地企事业单位开展特色培训。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昊 侯景新
创新发展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城市创新是区域创新的主要载体。从城市创新的投入和产出视角,选取了6个层面9个指标作为创新效率的指标评价体系,以中国16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单元,采用了聚类分析和基于非导向的SE-SBM模型及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对2014—2016年的城市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度,并通过Tobit面板回归对影响城市创新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北京的创新能力最高,16个副省级以上城市的综合创新效率差异正在扩大,大部分城市的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在下降。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创新效率,需要完善相应的创新成果的转化机制,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激发城市内生的创新动力。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毕红毅 刘斌
跨国公司投资对东道国国内投资的影响十分突出,具体表现为对东道国国内投资产生挤出效应、挤入效应或者中性效应。本文通过对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初步得出结论,跨国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这些城市的国内投资,对国内企业的投资会产生不利影响;进一步分析了跨国公司产生挤出效应的原因,提供了我国企业的一些反挤出对策。在当前金融危机下,国内企业需要调整自身的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跨国公司的竞争。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国内投资 挤出效应 反挤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武春光 于成学
本文在Griliches—Jaffe知识生产函数基准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提出了知识生产系统多投入和多产出的特点,然后运用DEA模型对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及苏州、无锡和温州的知识生产效率进行了测算,最后基于Tobit回归统计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城市 知识生产函数 效率 影响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冀新
在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城市经济发展非均衡化的背景下,利用1995—2011年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11项经济指标的数据,测算了其经济规模化发展指数,并运用泰尔指标和ER极化指数测量了城市经济规模化发展的极化效应。结果表明:15个副省级城市整体经济规模化发展的极化水平具有波浪式变化特征,2010年极化效应开始加剧;发达区8个副省级城市的经济规模化的极化水平呈倒W型减弱趋势。指出:二、三产业协同拉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方式有助于弱化城市经济规模化发展的极化效应。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冀新 李荣
本文以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1995~2012年经济数据为依据,构建投资、消费、净出口导向的城市经济规模化发展指数,并以此将副省级城市划分为领先区、发达区、中等区3类。在此基础上,运用极化指数测量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经济规模化的非均衡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5个副省级城市整体极化水平呈现倒Z型和倒V型的非均衡变化特征,但发达区城市规模差距缩小,效率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有助于缩小城市经济发展差距。
关键词:
副省级城市 规模化 三驾马车 非均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集对分析的社会评价模型及副省级市实证
新型城镇化与低碳发展能够协调推进吗?——基于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实证研究
城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和谐评价——基于我国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数据
地方政府门户网站地区营销绩效实证分析——以15个副省级城市为例
基于文献计量的我国公共图书馆科研态势分析——以48家副省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为样本
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分析——基于我国35个大中型城市的实证研究
中国副省级城市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比较
15个副省级城市利用外资能力的评价与分析
副省级城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以西安为例
基于函数型数据分析视角的我国副省级城市年平均工资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