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76)
2023(10579)
2022(8721)
2021(7912)
2020(6214)
2019(14314)
2018(14198)
2017(28077)
2016(15212)
2015(17101)
2014(17509)
2013(17432)
2012(16834)
2011(15643)
2010(16243)
2009(15260)
2008(15046)
2007(13757)
2006(12883)
2005(12141)
作者
(44982)
(37197)
(37129)
(35330)
(23761)
(17546)
(16874)
(14392)
(14241)
(13602)
(12688)
(12288)
(12063)
(12011)
(11730)
(11592)
(11112)
(10869)
(10809)
(10738)
(9669)
(9175)
(9057)
(8546)
(8534)
(8470)
(8421)
(8325)
(7519)
(7404)
学科
(71851)
经济(71775)
管理(45053)
(41183)
(31251)
企业(31251)
中国(25543)
方法(22867)
(21663)
地方(20156)
数学(19231)
数学方法(19005)
业经(16743)
(16223)
环境(15500)
(15294)
(15035)
银行(15022)
(14665)
农业(14279)
(14073)
(13945)
贸易(13930)
(13883)
金融(13883)
(13476)
(12604)
(12535)
地方经济(11167)
(11045)
机构
学院(229100)
大学(226736)
(101391)
经济(99142)
管理(85011)
研究(83019)
理学(70787)
理学院(69980)
管理学(69053)
管理学院(68602)
中国(66069)
(50612)
(49511)
科学(46635)
(41975)
财经(38114)
研究所(37112)
中心(37079)
(36680)
(34336)
(34099)
北京(32686)
(32199)
师范(31951)
经济学(31127)
(29823)
(29764)
业大(28266)
财经大学(27830)
经济学院(27801)
基金
项目(134804)
科学(106615)
研究(105727)
基金(95524)
(81052)
国家(80298)
科学基金(68345)
社会(66938)
社会科(63477)
社会科学(63468)
(53132)
基金项目(48839)
教育(48132)
(44610)
编号(44225)
自然(40478)
资助(39606)
自然科(39415)
自然科学(39405)
自然科学基金(38665)
成果(38088)
(35430)
课题(32199)
重点(30600)
(30436)
发展(29417)
(28904)
(27814)
(27287)
国家社会(26892)
期刊
(125881)
经济(125881)
研究(79569)
中国(50901)
(36207)
管理(33986)
(32851)
教育(30744)
(30117)
金融(30117)
科学(28504)
学报(27959)
农业(22296)
大学(22113)
业经(21694)
学学(20438)
经济研究(20265)
技术(20243)
财经(19077)
问题(16844)
(16519)
(14237)
国际(12486)
商业(11896)
理论(11712)
技术经济(11619)
现代(11238)
(10851)
论坛(10851)
(10846)
共检索到375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长松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推动低碳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低碳发展具有目标导向、综合性强、技术推动、经济可行等特征,由于受当前发展观念、经济结构、法律制度、技术支撑等因素制约,导致低碳发展战略与相关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较大困难。因此,本文提出我国实现低碳发展的关键在于:结合重点领域,将低碳发展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个融入",要做到转变发展理念、转变生产方式、转变消费方式、转变城镇化发展模式、转变社会文化等"五个转变",并从顶层设计、市场机制、法制建设、协同推进、低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鲁丰先  王喜  秦耀辰  闫卫阳  
理论的形成过程一般基于实践和需求的推动,而理论的发展与成熟又从更高层面促进实践的深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引发人类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空前重视,围绕低碳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已成为相关学科研究的焦点,而对低碳发展理论基础的研究与讨论几乎处于空白。本文通过分析资源、环境、技术创新等领域的相关理论或者方法与低碳发展的关系,认为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现了低碳发展的理念和导向,碳代谢与循环理论反映了碳循环的自然规律,脱钩理论揭示了碳排放与经济、人口的关系与规律,3E系统理论与模型提供了低碳政策分析的工具,技术创新理论可引领低碳发展的技术突破,"隧道效应"理论则指明了低碳发展的路径选择。这六大理论分别从发展理念、自...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魏后凯  王业强  
粮食主产区在国家粮食生产和安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中国的粮食支持政策侧重针对种粮农户、以粮食生产为重点,而对粮食主产区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粮食主产区是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和国家粮食安全重要保障区,也是一种关键问题区域,目前在发展中面临着诸多困难,迫切需要中央政府给予全方位支持。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当前亟需从国家战略高度,制定实施一个专门的国家粮食主产区政策,建立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推动主产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小明  胡秀锦  石俊杰  
区域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有效形式,可以充分整合资源、相互合作共赢、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共同进步。分析和梳理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的政策基础及理论基础有助于明确政策导向、坚定合作道路、寻找正确方法。文章从以"对口支援"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帮扶政策、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政策、以"长江经济带"为代表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和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代表的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四个方面进行了政策基础分析,为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找出了宏观政策上的指引和依据。同时阐释了公共产品理论、群体动力理论和教育公平理论为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提供的理论基础,表明了其在学理上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谯薇  云霞  
有机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及就业、满足人们生活需要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界定了有机农业的内涵,对有机农业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论述,对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有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创新有机农业运营模式、构建有机农业创新推广体系、健全有机农业认证监管机制、完善有机农业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杜小伟  
文化产业因为有正的外部性导致文化产品的市场定价低于其真实的价格(外部性内部化后的均衡价格),导致均衡的文化产品消费量低于最优的消费量。因为有准公共物品属性,所以容易导致"搭便车"的行为,从而影响文化产品的供给。为了提高文化产品的供给量,增加文化产品的消费量,政府可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税收优惠,减少文化产业正外部性造成的损失;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增加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莉侠  曹黎明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在探讨中国农业能源消费及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发展低碳农业的基础及面临的挑战,最后从制定低碳农业示范区的规划、规范农户和企业的生产行为、加快低碳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研究与示范、加强低碳农业理念的宣传等角度提出促进低碳农业发展的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贾赛  武斌  
随着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贡献的不断加大,政府给予科技进步的干预越来越明显。其中,制定和实施有关科技政策成为一种重要的做法。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关于科技政策等方面的理论研究还不充分,许多基本理论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开拓。本文拟据目前的研究及实践状况,对科技政策的理论基础做一概要论述。一、科技政策的基本情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汪霞  崔军  
高校教师发展是个人发展、教学发展、专业发展和组织发展等多维度的整体发展,而教学发展是其核心和关键。已有的关于大学教师教学发展内容与结果、大学教学学术、成人学习理论、大学教师生涯发展、大学教学阶段的理论研究为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工作奠定了基础。我国高校教师发展工作需在顶层设计与构建体系,塑造教学文化,提升教师教学发展的知名度,加强和提高教师教学发展内容的针对性与方式的适切性等方面采取促进策略,以此保障和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成彬  车璐  李文倩  
从分行业增加值和碳排放量两个维度构建了低碳产业矩阵模型。以北京为例,利用2005—2015年其39个行业的数据建立了低碳产业矩阵模型,并进行了聚类分析,将行业的碳排放属性归为四类(绝对低碳、相对低碳、相对高碳和绝对高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北京39个细分行业的碳排放强度变化和碳排放产出弹性系数。最后提出了北京产业低碳化发展路径和政策导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方大春  张敏新  
低碳经济是世界关注焦点,低碳经济逐步成为发展模式主导。然而,理论界对低碳经济研究主要集中在意义和途径,没有对低碳经济理论进行探讨。没有完善低碳经济理论会导致对实际指导失误。构建低碳经济理论体系,夯实理论基础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本文首先从经济史中探寻低碳经济理论根基,"世界主义经济学"认为经济学是以造福人类为使命的科学和个人福利是完全依存于全人类福利的,这些经济学思想中全世界思维可以作为低碳经济思想源头。通过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气候经济学和资源环境经济学等相关学科比较,借鉴和吸取其理论。最后,对低碳经济理论对经济学影响价值进行探讨,这些价值主要表现在提供经济发展新模式理论基石,引导...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高南林  
"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目前人们对他的认识还停留在意义和发展途径上,其理论体系很不完善。本文在追溯"低碳经济"的历史、列举国内外学者专家研究"低碳经济"部分成果的基础上,引出研究"低碳经济"的必要性,重点探讨了"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和"低碳经济"的经济学价值,提升了对"低碳经济"的理论认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素琴  
低碳经济是近代经济逐步发展的产物,在20世纪末才逐步得到人们的重视,直至21世纪初才正式以"低碳经济"走入人们的视线。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科学方法和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但是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节奏,把握经济发展的命脉,需要从理论这一基本层面出发,认识低碳经济的本质和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和挖掘其经济价值。本文从低碳经济起源及其内涵引申到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并通过和其他学科的比较,阐述低碳经济的经济价值,以此来梳理低碳经济的发展本质和价值意义,为低碳经济的研究献出绵薄之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钱俊生  
自然资源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它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工业革命后300多年来,掠夺式开采和挖掘,全球绝大部分工业生产可利用的矿产资源已不在地下,而是以废弃物的形式,如"汽车坟墓"、"钢铁坟墓"、"电子垃圾"等堆积在城市地表,并还在以每年100亿吨的数量增加。这一与消费同步增长、纯度较高的"城市矿山",可以取代大部分矿藏、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科学证明,物质是不灭的,世界上有多少新,就会留下多少旧。将报废产品"再生"成同类新产品,比利用矿石生产,产业链可缩短90%、节能减排超过80%。随着原生资源的枯竭和再生资源的"富集",资源再生产业正在成为世界上...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伯鲁  
发展战略研究理论基础初探兰州铁道学院王伯鲁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如何发展则是人类面临的首要问题。随着社会变革速度的加快,解决这一问题的迫切性愈来愈强烈。发展战略研究是解决发展问题的起始环节,是形成具体发展规划与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它关系到发展问题的全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