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66)
- 2023(12733)
- 2022(10508)
- 2021(9527)
- 2020(8133)
- 2019(17963)
- 2018(18090)
- 2017(35212)
- 2016(19607)
- 2015(22278)
- 2014(22519)
- 2013(22388)
- 2012(20625)
- 2011(18511)
- 2010(18950)
- 2009(17998)
- 2008(18099)
- 2007(16739)
- 2006(15189)
- 2005(13875)
- 学科
- 业(91252)
- 济(80934)
- 经济(80792)
- 企(73681)
- 企业(73681)
- 管理(73120)
- 农(46417)
- 方法(32257)
- 农业(30629)
- 业经(30504)
- 财(29371)
- 数学(24255)
- 数学方法(24066)
- 制(23924)
- 中国(23622)
- 务(20353)
- 财务(20333)
- 财务管理(20303)
- 企业财务(19222)
- 体(18251)
- 技术(17611)
- 策(16683)
- 划(16664)
- 环境(15740)
- 理论(15437)
- 和(15328)
- 贸(15319)
- 贸易(15310)
- 易(14992)
- 银(14359)
- 机构
- 学院(290921)
- 大学(281944)
- 济(123945)
- 经济(121489)
- 管理(114683)
- 理学(97675)
- 理学院(96813)
- 管理学(95624)
- 管理学院(95125)
- 研究(91130)
- 中国(74570)
- 财(61920)
- 农(59403)
- 京(58466)
- 科学(51271)
- 财经(47805)
- 江(46778)
- 所(45439)
- 农业(45252)
- 业大(44340)
- 经(43110)
- 中心(42659)
- 研究所(40070)
- 经济学(36711)
- 北京(36543)
- 州(36249)
- 财经大学(34574)
- 范(34276)
- 师范(33954)
- 经济学院(33231)
- 基金
- 项目(180376)
- 科学(142947)
- 研究(139008)
- 基金(129816)
- 家(110541)
- 国家(109376)
- 科学基金(94997)
- 社会(89723)
- 社会科(84690)
- 社会科学(84670)
- 省(73420)
- 基金项目(69036)
- 教育(63072)
- 划(59099)
- 编号(58427)
- 自然(58349)
- 自然科(56936)
- 自然科学(56921)
- 自然科学基金(55944)
- 资助(51506)
- 成果(46975)
- 部(40914)
- 创(40574)
- 制(40499)
- 业(40067)
- 重点(40020)
- 发(40009)
- 课题(39794)
- 创新(37065)
- 性(36647)
- 期刊
- 济(151261)
- 经济(151261)
- 研究(87602)
- 中国(62273)
- 农(61704)
- 财(50744)
- 管理(45389)
- 农业(41281)
- 学报(39626)
- 科学(39060)
- 融(32303)
- 金融(32303)
- 大学(32298)
- 教育(31312)
- 业经(31123)
- 学学(30871)
- 技术(26773)
- 财经(24450)
- 业(21380)
- 经济研究(21331)
- 经(21087)
- 问题(20913)
- 技术经济(16109)
- 农村(15153)
- 村(15153)
- 贸(14841)
- 世界(14725)
- 版(14566)
- 商业(14526)
- 农业经济(14514)
共检索到450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殿安
低碳农业既需要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硬件支撑,同时也需要制度、理念、文化等软件支撑。本文借鉴经济发达国家低碳农业发展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对低碳农业的制度与文化创新做了一些初步的理论探讨,以其对低碳农业的发展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与借鉴作用。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低碳农业 制度支撑 文化培育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胜利
特色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日益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我国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途径之一。陕北土地资源丰富、潜力大,农业发展已有一定基础,发展特色农业不仅必要而且可行。本文在充分分析陕北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区特色农业发展方向与区域布局思路,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对策,以探讨欠发达地区农业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特色农业 比较优势 区域布局 陕北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相天起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强了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顶层设计。1962年,日本农业生产法人制度以《农地法》的法律形式而创设,经过后续不断修改完善和实践促进,目前已经形成了农事组合法人、合名公司与合资公司、有限公司、股份公司等多种形态,并且明晰了法人要件、事业要件、成员要件、业务执行役员要件,再配之财政、金融、中介服务措施,产生了良好的发展效益。中国根据"十三五"规划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制度安排,其与日本农业生产法人制度具有一些内在的联系,需要有机借鉴日本农业生产法人制度的运行模式,通过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经营法律体系,明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法律资格和条件,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的扶持、保障与监督体系,来更好地培育中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此解决当前中国农户兼业化、农业生产力较低等现实困境,推进"三农"问题在新形势下的破解与可持续演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星原
培育适合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生长的产权市场刘星原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定冲规划了90年代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蓝图。其中,建立适应市场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重要的改革任务之一。同时,全国人大也在1993...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冉景亮 龙承春
全球变暖迫切需要发展低碳产业,而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更使得发展低碳的新兴产业尤为重要。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路径包括三个方面:市场自发、政府培育以及市场选择与政府扶持共同作用。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和产业"核"生长规律,政府选择扶持时机、扶持的程度等,促进新兴低碳产业集聚和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关键词:
低碳产业 培育机制 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西涛
新型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和关键,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刻不容缓。然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现实中却面临多方面制约因素和困境,主要来自于:外部环境与制度层面;培育内容和形式层面;农民自身层面。政府的角色决定了其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责任主体,因此政府需要履行其责任,进行制度设计与职能重塑,主要包括:创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投入机制;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农业教育体系;构建多元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形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郝志瑞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重要价值。而从当前的发展来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能否能够得到金融支撑体制的有效辅佐,这将决定现代化农业的实际建设情况。鉴于此,本文从培育金融支撑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出发,针对新型农业主体培育金融支撑体制中存在的新型主体与金融支撑体制不匹配、金融体制的支撑推动过于零散、金融支撑体制过于强调有偿性及金融支撑体制过度重视功利性等问题,从强化政府部门财政支农力度、开展新型主体支撑专项服务、健全金融支撑体制整合平台及完善农村金融支农担保体系等方面提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金融支撑体制的创新路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宋洪云
推进企业诚信文化建设主要有道德路径和制度路径。与道德路径相比,制度路径有其成为优选路径的可行性。因此,要大力建设信用制度,加强信用立法和信用执法,建构法律惩戒制度;加强信用信息来源、集成存储和流通建设,建立企业征信体系;加强对企业的信用管理,建立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
关键词:
信用制度 最优路径 诚信文化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冯小
地方政府在农业改革中往往利用以资本下乡推动土地规模流转的方式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行强制性的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皖南平镇在近年来依靠优惠政策和国家项目推动土地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构出以龙头企业与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组织格局。受政策优惠和制度激励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仅要求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惠农政策、支农项目等方面向他们倾斜,而且还成为基层农业治理结构中强有力的博弈集团。他们与地方政府的诸多博弈行动逐步"倒逼"政府,使农业治理的目标更加失衡与单一,这对当前农业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尹北直
农业历史文化是高等农业院校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载体,而中国农业历史文化又承载着中国人顺天应时、阴阳和合的仁和精神;精耕细作、克俭于家的勤劳精神以及关心民生、强农兴邦的报国精神。高等农业院校宣传思想工作者应立足"大宣传"工作理念,充分利用农业历史文化资源,促进农业院校学生自觉弘扬中国精神、争做中国强农梦的践行者。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守聪
新型职业农民的提出并非偶然,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目前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从乡村流动到城镇,从农业转向非农业,农民工总量已达到2.3亿人,并且仍以每年900万人到1000万人的规模转移,一些地方出现了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现象,农业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问题突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提出表明,未来"谁来种地",已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狭义的新型职业农民,主要指种植业和养殖业大户,农业劳动是其主要职业活动内容,农业收入是其主要收入。广义的新型职业农民,一般是指与农业相关的职业群体和潜在的新型职业农民,包括农村、农业发展带头人,农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程刚
我国农业信息市场的培育和完善程刚农业信息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产品、要素信息(简称农业信息,下同)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市场。培育健全的农产品市场、农业生产要素市场,离不开灵敏的农业信息市场的支撑,我国农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