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95)
- 2023(10015)
- 2022(9018)
- 2021(8771)
- 2020(7528)
- 2019(17744)
- 2018(17947)
- 2017(34904)
- 2016(19316)
- 2015(22198)
- 2014(22568)
- 2013(22313)
- 2012(20319)
- 2011(18301)
- 2010(18508)
- 2009(16961)
- 2008(17020)
- 2007(14646)
- 2006(12823)
- 2005(11192)
- 学科
- 济(70353)
- 经济(70273)
- 管理(55553)
- 业(52652)
- 企(43625)
- 企业(43625)
- 方法(34800)
- 数学(30195)
- 数学方法(29884)
- 财(21074)
- 中国(20827)
- 农(19382)
- 学(16590)
- 业经(15189)
- 务(14397)
- 财务(14339)
- 财务管理(14311)
- 制(14193)
- 理论(13852)
- 贸(13781)
- 贸易(13773)
- 易(13422)
- 企业财务(13408)
- 地方(13341)
- 农业(12473)
- 银(12153)
- 银行(12112)
- 和(11960)
- 教育(11858)
- 技术(11601)
- 机构
- 学院(273963)
- 大学(273834)
- 管理(108910)
- 济(102899)
- 经济(100393)
- 理学(94253)
- 理学院(93253)
- 管理学(91758)
- 管理学院(91285)
- 研究(86239)
- 中国(64566)
- 京(58788)
- 科学(54277)
- 财(52383)
- 所(44216)
- 农(41251)
- 财经(41203)
- 业大(40286)
- 江(39511)
- 研究所(39486)
- 中心(38445)
- 北京(37661)
- 经(37119)
- 范(36187)
- 师范(35853)
- 州(32551)
- 农业(32456)
- 院(31336)
- 财经大学(30400)
- 技术(30049)
- 基金
- 项目(181444)
- 科学(140446)
- 研究(135667)
- 基金(128355)
- 家(110638)
- 国家(109671)
- 科学基金(93516)
- 社会(81131)
- 社会科(76705)
- 社会科学(76684)
- 省(71864)
- 基金项目(69308)
- 教育(63618)
- 自然(61339)
- 划(60293)
- 自然科(59822)
- 自然科学(59807)
- 自然科学基金(58701)
- 编号(58112)
- 资助(53593)
- 成果(47846)
- 部(40210)
- 重点(40200)
- 课题(39880)
- 发(37945)
- 创(37509)
- 项目编号(36032)
- 创新(34841)
- 科研(34709)
- 教育部(34368)
- 期刊
- 济(112559)
- 经济(112559)
- 研究(82522)
- 中国(50999)
- 学报(41996)
- 财(41299)
- 管理(39076)
- 科学(37652)
- 农(36754)
- 教育(35981)
- 大学(31491)
- 学学(29388)
- 农业(26236)
- 技术(24316)
- 融(21948)
- 金融(21948)
- 财经(19515)
- 业经(19124)
- 经济研究(17632)
- 经(16339)
- 会计(15835)
- 问题(15316)
- 图书(15112)
- 理论(14990)
- 实践(13949)
- 践(13949)
- 技术经济(12960)
- 科技(12855)
- 财会(12781)
- 业(12601)
共检索到3983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海燕 陈悦娟
会计师事务所声誉是利益相关者根据自己的直接经验、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为及其主要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而对会计师事务所作出的全面认知、评价和情感联系。本文分析了培育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的意义,阐明了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形成的内外部条件,论述了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培育的具体路径,即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外部环境培育、会计师事务所自身声誉培育、注册会计师个人声誉培育等。
关键词:
会计师事务所声誉 培育 路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覃易寒
声誉即一个组织获得社会公众信任和赞美的程度,以及组织在社会公众中影响效果好坏的程度,通常由知名度、美誉度和信任度构成。声誉管理是组织对声誉的创建和维护,是以正确决策为中心,通过声誉投资、交往等手段,从每个员工做起,建立和维护与社会公众的信任关系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声誉管理由国外学者提出,近年来逐渐被我国企业管理者接受,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深受“银广厦”等事件的影响,产生行业信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军
当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正处于攻坚的关键阶段。尽快培育出10家左右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苑玮
审计质量贯穿审计行业的始终。作为缓解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机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声誉属于一种可以有效减少机会主义的非正式制度,是财务信息使用者对事务所审计质量达成的肯定,能够为事务所带来更多的客户与超额收益。但是,审计声誉本质属于“信任产品”,会计师事务所战略定位偏差、业务执行不力、危机应对不足、修复滞后等因素会造成审计声誉毁损。因此,本文基于危机生命周期制定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对策,以期推动优质审计生态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
审计声誉毁损 危机生命周期 声誉重塑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存彦 周少燕
本文利用2012-2014年我国A股市场的数据,以"四大"作为参照,从群体、事务所及审计师三个层次对我国本土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的层内同质性和层间一致性进行了对比性实证检验,以判断我国审计市场上是否正在出现一个有别于"四大"的第二层级声誉群体。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本土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一个声誉群体正处于形成过程中,"做强做大战略"在市场中已初见成效。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战略发展重点从规模推进转向质量甄别制度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军平 郑少锋
合伙文化建设已成为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中一项重要的内容。2007年5月26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了《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指南》,其中第八章合伙文化建设阐述了合伙文化的意义、概念、要素以及如何通过董事会及其成员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带头垂范和制度与机制建设,获得全体员工的充分认同和积极实践以形成合伙文化。本文首先分析了合伙文化的精髓是信任,然后从会计师事务所性质及其环境角度阐述了信任文化的主导性,最后在借鉴信任理论基础上提出如何构建、维护与增进事务所信任文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贾宪威 刘文 侯路 李林春
本文首次运用DEA-TOBIT两阶段检验方法,对我国2008年总收入排前100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运营效率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实践已经初现成效,CPA的学历层次和CPA的经验丰富程度是影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运营效率的重要因素,规模大小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运营效率的影响比较显著。
关键词:
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 运营效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国强 邹瑾
通过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在成本构成与成本控制方面的综述与评析可知,构建会计师事务所成本管理体系是当前研究会计师事务所成本管理的关键,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是正确研究会计师事务所成本管理的起点即战略成本管理、项目成本管理和日常成本管理。对此,本文全面研究和分析了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成本管理,不仅须从各个项目的成本管理着手,还要站在战略的高度从整体把握会计师事务所的成本管理。针对项目成本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进朝 徐卉
本文以2008~2009年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数据为依据,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了国家政策在加快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方面的引导作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齐飞
业务质量复核是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备受业界及监管机构关注。现行质量控制准则确定了事务所业务质量复核的制度基础,但其现实表现形式多样,质控部门主导、混合管控、一体化协同等运作形态较为典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当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复核存在不利于执业质量的问题与现象,集中体现在项目组复核流于形式、项目质量控制复核失效、分所业务质量复核薄弱等方面,业务质量复核的作用远未得到有效发挥。理念、体制和机制是造成当前业务质量复核各种问题的根源。结合我国事务所的现实发展状况,从各种关键因素入手,构建业务质量复核的有效治理路径。
关键词:
会计师事务所 业务质量复核 治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荣静
本文选取2002-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异常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检验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对异常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无论是正向异常审计费用还是负向异常审计费用都会影响到审计质量,前者主要表现为会计师事务所减少审计程序,控制审计成本,导致审计质量下降。后者表现为会计师事务所在高价诱惑下,审计独立性受到影响,对违法违规行为容忍度提高。注册会计师声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异常审计费用对审计质量的影响,高声誉会计师事务所为了保持声誉,维护声誉形成的竞争优势和审计溢价会更加谨慎的执业,以控制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
关键词:
异常审计费用 会计师事务所声誉 审计质量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向强 李沁洋
以2008~2017年在并购重组交易方案中披露业绩补偿承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与并购业绩补偿承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声誉会计师事务所参与的并购重组交易,其业绩补偿承诺随后实现的程度更高。这是因为在高声誉会计师事务所参与的并购重组交易中,目标公司给出的承诺利润更低,因而其在承诺期内实现的净利润更可能高于承诺利润数。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目标公司采用股权补偿方式以及制度环境更好的地区,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与并购业绩补偿承诺之间的关系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并购业绩补偿承诺影响因素的研究,拓展了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信号机制的研究视角。同时,可以为监管部门及市场投资者提供并购业绩补偿承诺的增量信息。
关键词:
会计师事务所声誉 并购重组 业绩补偿承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源源
本文选取2009-2014年创业板市场的IPO股票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声誉、投资者情绪与IPO抑价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创业板IPO抑价率与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不存在负相关关系,与上市首日换手率显著正相关,与中签率的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对于公司选聘会计师事务所、降低信息不对称和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IPO抑价 会计师事务所声誉 投资者情绪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兵 尤广辉 宋戈
基于中国弱法律风险环境,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提升审计师声誉的视角检验审计师的声誉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资本市场普通投资者已经关注审计师声誉,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在公司股价上得到了正面反应。在具体合并形式上,总部设在非北京地区的会计师事务所间合并以及合并一方为非国内"十大"所的,更能得到市场认同。但没有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合并能显著提高审计收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源源
本文选取2009-2014年创业板市场的IPO股票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声誉、投资者情绪与IPO抑价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创业板IPO抑价率与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不存在负相关关系,与上市首日换手率显著正相关,与中签率的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对于公司选聘会计师事务所、降低信息不对称和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IPO抑价 会计师事务所声誉 投资者情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